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项痹病(血瘀气滞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项痹病(血瘀气滞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中医定向透药方法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穴位贴敷方法,并评价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颈椎活动、上肢的肢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P <0.05),差异显著。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满意度为97.3%,对照组满意度为86.8%,(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项痹病(血瘀气滞证)能发挥协同效果,加速症状缓解,且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胃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耳穴压豆及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慢性胃炎胃痛患者接受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更有助于减轻患者胃痛程度,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5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时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护理1个月、护理结束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F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时两组FMA评分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护理1个月、护理结束时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时两组ADL评分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护理1个月、护理结束时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P<0.05)。结论:应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干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能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完全随机化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治疗+多潘立酮(吗丁啉)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及内关穴穴位贴敷,两组疗程均为1周,分别在治疗前后给予症状评分,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侧足三里及内关穴穴位贴敷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干预.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情况并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或P<0.01);对照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总分亦有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因子中除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外其余5项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胃培元散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慢性胃炎的观察与护理,评价疗效。方法将54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27例,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制酸、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等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脾胃培元散穴位贴敷,1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愈显率、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培元散穴位贴敷对慢性胃炎病人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秦慷  陈璇  陶艳  张旋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3):69-70,73
目的探讨温度对中药穴位贴敷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60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治疗、饮食和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中药穴位贴敷,观察组患者采用取暖贴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的改善情况、首次排便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为(4.5±1.2)h,观察组患者为(3.6±1.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皮肤发红者5例,皮肤瘙痒者3例,出现小水疱者1例;观察组患者皮肤发红者8例,皮肤瘙痒者2例。结论温度能影响中药穴位贴敷的疗效,暖宝宝贴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宁红 《全科护理》2013,(34):3184-3185
[目的]观察早期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按摩法对脑卒中病人便秘发生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入院24 h内采取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按摩法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首次排便时间、便秘和再次便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便秘、再次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按摩法能减少脑卒中病人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3例中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普通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加用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7 d内排便情况,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贴敷护理技术干预中风患者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127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西医多采用抗感染、抗过敏、解除支气管痉挛和局部吸入激素或支气管解痉剂等方法来治疗.由于婴幼儿不合作,造成用药困难、疗效差,且常出现副作用.我院根据中医"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于1999年1月起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本病12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C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东莞市中医院内四科于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脾胃虚寒型C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炎症反应指标[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73.33%)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2周后胃脘胀满、胃脘隐痛、喜按喜暖积分及血清GAS、MTL、VIP、IL-6、IL-17水平及Hp感染率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CG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缓解症状,促进Hp转阴,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黄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13):2034-2036
目的 观察疏经通督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应用于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疏经通督推拿,观察组给予疏经通督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症状积分、颈椎功能、血液流变学等。结果 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颈椎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程度、颈椎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疼痛程度、颈椎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体征、症状、功能等维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体征、症状、功能等维度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体征、症状、功能等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经通督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12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 d后,两组的VAS和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胃脘部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命质量、睡眠质量、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取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生命质量,改善睡眠质量及肢体功能,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观察穴位贴敷在剖宫产后康复中的应用及对泌乳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7月~2021年1月,共入选8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泌乳始动时间,记录患者的泌乳量和泌乳量积分,检测血清泌乳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泌乳量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泌乳量积分、血清泌乳素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后康复中,增加穴位贴敷可有效缩短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血清泌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王媛  奎继中 《当代护士》2014,(1):187-187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经络学说,选用适当的药物贴敷于人体腧穴之上,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古称"外敷"、"外贴".目前穴位贴敷时,医生需要将医用橡胶膏裁剪成适合穴位敷贴大小,揭开胶布上层覆盖膜,将中药膏直接涂于橡胶膏中央,贴敷于患者相应穴位上.这种方法操作复杂,医生工作量大,患者等待时间较长,且将中药药膏直接涂抹于橡胶膏上剂量不易控制.本科利用注射器制作中药药膏,使得穴位贴敷疗法操作简便、剂量准确,提高了穴位贴敷工作效率,保证了穴位贴敷治疗质量.经过本科对7825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效果比传统穴位贴敷法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八段锦功法对阳虚体质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阳虚体质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八段锦功法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综合疗效、阳虚质积分和出现阳虚症状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阳虚质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阳虚症状出现例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八段锦功法能有效改善阳虚质,提高阳虚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穴位贴敷对过敏性鼻炎治疗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秦慷  陈璇  陶艳  张旋  刘苏 《护理学报》2013,(10):5-6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糖尿病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34例糖尿病便秘患者在进行糖尿病治疗、饮食和便秘健康教育指导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用75%乙醇将大黄、芒硝、当归、黄芪、冰片五味药粉调成药饼,并贴敷于神阙穴,每日晨起贴敷,贴敷时间≤6 h,1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能明显改善便秘症状,大大增加排便次数,总有效率达85.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瘙痒及水泡等.结论本中药方通过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好,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