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感染途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方法调查既往有偿采供血173人、静脉吸毒89人和性途径194人的HIV感染者人口学、感染途径、献血/卖血史、吸毒史、同性性行为史、婚外性行为史及检测HCV-IgG抗体.结果 总HCV-IgG抗体阳性率63.24%;既往有偿采供血、静脉吸毒和性途径HIV感染者HCV-IgG阳性率分别为95.40%,98.88%,18.04%;合并HC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既往有偿采供血(OR=89.84,95%CI=40.31~200.24)和静脉吸毒感染(OR=363.72,95%CI=48.90~∞);河南省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性途径合并HCV感染率分别为19.81%,25%,明显高于辽宁省的2.94%(P<0.01).结论 HIV感染者总HCV-IgG阳性率显著高于我国一般人群.经性接触感染HIV者的HCV感染率显著低于经静脉吸毒和经血途径.经吸毒感染HIV和经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HIV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经性感染HIV由于地域和性伴不同,HCV合并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东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0月东莞市新涌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200例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检测抗-HCV抗体、抗HIV抗体。结果200例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中HIV感染者5例,感染率为2.5%(5/200);HCV感染者161例,感染率为80.5%(161/200)。其中5名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静脉吸毒者中HCV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结论本市戒毒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是HIV和HCV传播的高危因素,不洁性行为增加了HIV、HCV由吸毒人员向其它人群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自贡市吸毒人群HIV、HCV合并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调查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的社会人口学、吸毒方式,并采集血样检测HIV、HCV抗体。[结果]在698名吸毒人员中,HIV抗体阳性144人,阳性率为20.63%(144/698);共用注射器占静脉吸毒人群的32.26%;HCV抗体阳性584人,阳性率为83.67%(584/698);在HIV感染者中合并感染HCV134人,感染率为93.05%(134/1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脉吸毒时间、共用注射器、文化程度是HIV/HCV合并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自贡市吸毒人群HIV合并感染HCV比例高,在吸毒人群中存在许多加速艾滋病和丙型肝炎流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乐山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HIV、HCV、梅毒和HSV-2感染状况。[方法]采集乐山市3个区市(县)的美沙酮门诊618名吸毒人员的静脉血进行HIV、HCV、梅毒以及HSV-2血清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18名吸毒人员HIV抗体阳性率为10.84%,HCV抗体阳性率为71.8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4.85%;3个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HIV抗体阳性率以及HC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P=0.01;χ2=29.75,P=0.00);各年龄段间HC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P=0.00);HIV/HCV合并感染率为5.18%、HIV/HCV/梅毒合并感染率为0.16%、HCV/梅毒合并感染率为3.56%。67例艾滋病感染者HSV-2抗体阳性率为61.19%,HIV/HCV/梅毒/HSV-2疱疹合并感染率为1.49%,HIV/HCV/HSV-2疱疹合并感染率为52.24%。[结论]乐山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HIV、HCV、梅毒以及HSV-2感染率较高,合并感染现象严重,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地区结核(TB)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特征,为本地区TB/HBV/HCV/HIV的防治、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10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2 947例TB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感染模式。结果 2947例TB患者中检出感染者573人,其中HBV、HCV和HIV感染者535、69和3人;合并感染17人,其中HBV合并抗HCV感染15人,HBV合并HIV感染2人,其中HBVHIVHCV感染1人。不同年龄TB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08,P0.01),不同性别TB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2、7.29,P0.01;χ2=3.93,P0.05),不同职业TB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53,P0.01)。结论本地区TB患者HBV感染率较一般人群高,并有着不可忽视的HCV和HIV病毒感染率,且有HIV流行的趋势,属HBV、HCV和HIV感染高危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HIV合并结核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m immunoden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中合并结核(tuberculosis,TB)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139例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病人,用统一的调查表了解其流行病学一般情况,行痰涂片、X光胸片检查、PPD皮试、TB抗体以及血沉等检测,部分病人做了痰培养或病理检查。对1023例结核病人进行HIV抗体检测,用SPSS软件对不同因素对HIV合并TB感染或TB合并HIV感染的影响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HIV合并TB的感染率为25.20%;静脉吸毒传播的HIV感染者合并的TB发病率明显高于性传播的HIV感染者(33.62%vs18.61%,)(χ2=31.63,P〈0.01),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AIDS病人其TB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组(35.93%VS23.55%,χ2=11.42,P〈0.01;35.93%vs21.80%,χ2=42.37,P〈0.01)。住院TB患者中HIV抗体的检出率为1.56%。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职业的结核患者其抗HI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吸烟史或其它慢性肺部疾病史的结核患者中HIV的检出率比无该类病史的患者更高。结论本组HIV合并TB感染率25.20%,静脉吸毒传播者和CD4^+T细胞〈200个/μl的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的发病率较高。有吸烟史或肺部感染史的结核患者,HIV抗体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龙海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集龙海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静脉血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 152名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1例(0.7%),HCV抗体阳性93例(61.2%),梅毒抗体阳性17例(11.2%);梅毒/HIV、HCV合并感染1例(0.66%);梅毒/HCV合并感染14例(9.2%)。结论龙海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虽处较低水平,但HC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在美沙酮门诊治疗的吸毒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并持续开展HIV、HCV和梅毒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门诊受治者的传染病感染现状,为门诊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全省45个MMT门诊受治者的一般情况和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肺结核(tuberculosis,TB)感染率,比较不同人群的感染率差异,分析重叠感染情况和感染者的特征.结果 13 566名受治者中,7 508人(55.3%)至少感染HIV、HCV或TB中的一种.所有受治者的HIV、HCV和TB感染率分别为5.92%、68.16%和1.87%.注射吸毒者3种疾病感染率均高于非注射吸毒者.6.0%的感染者为双重或三重感染,双重感染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HCV和HIV(4.44%)、HCV和TB( 1.31%)、HIV和TB(0.05%);54.95%的HIV感染者和57.31%的TB感染者合并HCV感染,HCV感染者以单纯感染为主(93.81%).从感染者特征来看,3种疾病感染者以男性、30~ 40岁、初中文化水平、待业/无业、注射吸毒、本地入组占多数.结论 广东省MMT门诊受治者HCV感染率高,对相关干预的需求量大;HIV和TB感染者合并HCV感染可能性大,应特别注意HCV的筛查.建议门诊积极开展针对感染者的转诊、治疗和行为干预等服务,提高项目效益.  相似文献   

9.
HIV感染者中乙型、丙型肝炎及梅毒混合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梅毒螺旋体(TP)混合感染的特点.[方法]对44份HIV-1抗体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抗体(抗-HCV)及HBV表面抗原(HBsAg);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血清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认梅毒螺旋体抗体.分析HIV与HBV、HCV、TP混合感染者的性别、年龄、感染途径、国籍、职业的分布.[结果]HIV/HCV混合感染率为36.36%(16/44),其中经静脉吸毒途径混合感染率为91.6%(¨/12);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为13.33%(4/30),两种感染途径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x2=19.6233,P=0.005).HIV/HBV混合感染率为15.91%(7/44);HIV/TP混合感染率为2.27%(1/44);HIV/HBV/HCV三重感染率为4.55%(2/44).35岁以下年龄组与35岁以上年龄组HIV/HCV的混合感染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0.3427,P=0.001),但HIV/HBV的混合感染,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x2=0.0929,P>0.05).[结论]静脉吸毒是HIV/HCV混合感染的主要途径,青壮年是HIV/HCV混合感染的主要人群.HIV/HBV混合感染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人群普遍存在保护性抗体或免疫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庆市渝北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接受治疗者HIV、HCV、TB和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的感染状况,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渝北区美沙酮门诊2008年1月15日至2014年2月20日间收治的401名吸毒者的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受治者的人口学特征、感染状况和不同特征之间感染率的差异。结果渝北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中HIV感染率为6.5%(26/401),HCV感染率为82%(329/401),TB感染率为1.2%(5/401),梅毒感染率为1.2%(5/401)。HIV、HCV、TB和梅毒四重感染者1例,感染率为0.25%(1/401)。HIV感染率在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吸毒方式、是否共用注射器、是否共用过注射器3个月和首次服药日期等特征受治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V感染率在不同职业、是否注射过毒品以及不同吸毒方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庆市渝北区美沙酮门诊接受治疗者HIV、HCV、TB和梅毒感染率略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合并感染率较高,对该人群应加强HIV、HCV、TB和梅毒的筛查,积极开展感染者转诊治疗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1.
何纲(1978-),男(汉族),湖南省邵阳市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感染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药瘾病毒性肝炎患者多重病毒感染率及转归。方法对48例静脉药瘾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清标志物及核酸测定,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8例静脉药瘾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BV、HCV双重感染率为31.25%,HBV、HIV双重感染率为4.17%,HBV、HCV、HIV三重感染率为62.50%;重型肝炎者占70.83%。重型肝炎患者住院时间为(48.67±19.25)d,与同期住院的非药瘾重型肝炎患者住院时间(65.32±31.49)d相比,明显缩短(U=4.25,P<0.01)。结论静脉药瘾者病毒重叠感染率高,且重型肝炎患者多,但相对非药瘾重型肝炎患者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既往单采浆人群中HIV/HCV共感染的流行特征;HCV合并感染对HIV感染者的影响;评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既往单采浆献血员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检测HIV抗体、HCV抗体。并用χ2检验比较病死率和生存率。结果HIV/HCV共感染与单独HIV感染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病毒治疗前后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IV/HCV共感染与HIV单独感染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HCV共感染可能增加HIV感染者发病的危险。对HIV/HCV共感染者给予更多关注。实施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应对艾滋病患者积极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结核病患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分析艾滋病筛查影响因素. 方法 对云南省16个县2007年9- 12月期间,所有新登记的结核病人进行艾滋病筛查. 结果 993例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中,921例患者接受了艾滋病筛查,筛查率92.75%.其中,11例结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阳性率1.19%.双重感染患者年龄为20~40岁,男性占72.73%,农村占63.64%,91%患者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72.72%患者来自艾滋病中高疫情地区.同时,不同人群接受艾滋病筛查率不同,来自农村(OR调整后=5.26,P<0.01),文化程度低(OR调整后=3.99,P<0.01)、主动就诊(OR调整后=2.18,P<0.05)、痰涂片阴性/未查痰(OR调整后=2.38,P<0.05)和艾滋病疫情较低地区(P<0.01)的患者中艾滋病筛查率较高. 结论 在艾滋病高疫情地区,结核病患者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青壮年,应及时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咨询,尽早发现双重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辅助性T细胞(T help cell,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的数量、平衡状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确诊的106例HIV感染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集静脉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及Th17细胞与Treg细胞百分比,RT PCR检测HIV RNA病毒载量。结果HIV感染者CD4+T细胞为13~702个/μL,分为4组,即A组:≤200个/μL, 19例;B组:201~350个/μL ,32例;C组:351~500个/μL,26例;D组:>500个/μL ,29例;上述各组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798~1 130个/μL)(P<0.05)。A、B、C、D组Th17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百分比分别为(0.73±0.21)%、 (1.52±0.33)%、(2.92±0.46)% 、(3.74±0.5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的(4.90±1.43)%(P<0.05);A、B、C、D 组及健康对照组T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百分比分别为(9.78±2.15)%、(7.23±1.72)%、(5.69±1.67)%、(4.62±0.97)% 、(4.43±0.97)%,除D组与健康对照组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IV感染者病毒载量水平为(0~5.36)×107拷贝/mL,平均(5.36±1.21)×106拷贝/mL;A、B、C、D组的病毒载量分别为(6.24±1.36)×107拷贝/mL、(4.36±1.02) ×106拷贝/mL、(5.78±1.67)×104拷贝/mL、(3.54±1.25) ×103 拷贝/mL,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CD4+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结论HIV感染导致Th17和CD4+T细胞下降、Th17和Treg细胞失衡,与HIV RNA载量负相关;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京市浦口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HCV/梅毒感染现况。方法 2010-2012年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每年随机选取浦口区戒毒所新羁押吸毒人群400名进行问卷调查以及HIV/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监测对象羁押前吸食的毒品主要为海洛因和冰毒,分别占71.1%、25.8%;注射吸毒者占46.8%,其中曾共用针具者占35.8%;发生过商业性行为者占12.8%,其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6.3%。3年间吸毒人群主要吸食海洛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而吸食冰毒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注射吸毒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9.4%,HIV、梅毒、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7.6%、47.0%。有注射吸毒史者HCV抗体阳性率(61.7%)显著高于无注射吸毒史者(33.4%)(P0.001)。结论浦口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低,但HCV感染率较高。注射吸毒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共针行为。应继续对该人群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加大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7.
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HIV、HBV和HCV感染的现况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方法从四川、湖南、广西和新疆等地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采集血液样本2025份,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抗-HIV、抗-HCV抗体和HBsAg。结果红静脉沣射毒品人群中,抗-HIV、抗-HCV及HBsAg的阳性率分别为14.7%~30.4%、60.7%~85.5%和6.6%~22.4%,其HIV/HBV、HIV/HCV、HCV/HBV和HIV/HCV/HBV合并感染率分别为0%~0.4%、11.6%~27.2%、2.3%~14.3%和1.6%~4.8%。结论静脉注射毒品人群中HIV、HBV和HCV的感染率均高于正常人群,其中HIV与HCV合并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受血者受血前HIV、HBV、 HCV、梅毒感染及其重叠感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受血者受血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感染及其重叠感染现状与特点。方法对2007年10月-2008年6月间某院需输注血制品的9694例患者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BV标志物、血清抗HCV,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抗HIV和梅毒抗体。结果9694例受血者受血前血清HBV标志物阳性1549例(15.98%),抗HCV阳性59例(0.61%),抗HIV阳性34例(0.35%),梅毒抗体阳性495例(5.11%)。重叠感染者中,HBV与HCV57例(0.59%),HBV与梅毒94例(0.97%),HCV与梅毒3例(0.03%);血清抗HIV阳性患者中,重叠感染HBV13例(0.13%),HCV10例(0.10%),梅毒4例(0.04%);HIV、HBV和HCV重叠,HIV、HBV和梅毒重叠感染各2例(1.08%),HIV、HBV、HCV和梅毒重叠感染1例(0.54%)。结论部分受血者在受血前就已有感染,特别是HBV和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对受血者于受血前进行全面检查不仅可避免相关医疗纠纷,还可为患者治疗和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 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检测HBV、HCV、HIV间合并感染以及单纯HBV或HCV感染患者血清IL 18、VEGF、TGF β1含量,同时检测合并感染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 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并分析它们与IL 18、VEGF、TGF β1的相关性;另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30例作对照组进行IL 18、VEGF、TGF β1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L 18、VEGF、TGF β1含量变化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比单纯HBV和HCV感染以及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IL 18、VEGF、TGF β1值以HBV+HCV+HIV感染模式最高[分别为(312.44±45.24)pg/L、(326.43±51.24)pg/mL、(283.51±49.27)μg/L],其次为HCV+HIV感染模式[分别为(224.32±34.37)pg/L、(257.72±47.72)pg/mL、(204.11±43.28)μg/L],HBV+HCV感染模式最低[分别为(129.44±27.62)pg/L、(147.67±41.22)pg/mL、(120.47±30.23)μg/L],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L 18、VEGF、TGF β1水平与相应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GG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652、0.672;0.643、0.618、0.623; 0.712、0.673、0.705)。结论检测血清IL 18、VEGF、TGF β1含量,对 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病情的合理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合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建筑工地、餐饮酒店、大型集贸市场和大型企业对其流动人口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819名流动人口,其中有效问卷758份,有效应答率为92.55%。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2.90%(401/758),其中餐饮人员为44.03%(59/134),农贸市场人员为45.41%(89/196),企业工人为63.64%(133/209),建筑工人为54.79%(120/219),4种职业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63,P<0.001)。需要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比率,餐饮人员最高(85.07%);会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比率,建筑工人最高(64.84%);不会与艾滋病患者继续交往和不允许艾滋病患者继续工作的比率,餐饮人员最高(分别为82.09%和83.5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人口是否愿意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继续交往的影响因素为职业、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是否愿意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继续工作的影响因素为职业、文化程度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结论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需加强对其艾滋病知识的宣教;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提倡安全性行为;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行为干预,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