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王梅 《海峡药学》2009,21(5):26-27
目的研究影响把萄地黄水蜜丸制备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首先优选药材的粉碎工艺。然后以丸粒的圃整度、重量盖异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水蜜丸的制丸工艺.最后优选了成品烘干温度。结果地黄其与山药混合粗粉碎后烘6h为佳(烘干温度为80℃);药粉:炼寰为1:0.4。精炼次数为3次.和药的蜜温为75℃为最佳制丸工艺;烘干温度为70℃较佳。结论工艺简便可行。评分指标可靠、合理。  相似文献   

2.
中药丸剂系指中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等辅料制成的球形固体制剂。根据所用赋形剂与制法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若干种类,如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和蜡丸等。蜜丸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末状,然后通过蜂蜜为媒介将其充分黏合在一起制成蜜丸,这也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丸重在0.5克以上(含0.5克)称为大蜜丸,丸重在0.5克以下为小蜜丸。蜂蜜富于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同时还有质地柔润、吸收缓慢、作用缓和的特点。多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人参鹿茸丸等。  相似文献   

3.
<正> 蜜丸在生产、贮运、销售过程中被细菌、霉菌污染,是造成蜜丸卫生检查合格率低的重要因素。蜜九被细菌,霉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原材料带入。制备蜜丸的药材常带有细菌、霉菌。如生产过程中对药材处理不当,使蜜丸的含菌量超过标准或接近限度的边缘,致使蜜丸出厂后,细菌、霉菌繁殖出现了含量超过标准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组成:黄芪(蜜炙)、党参、甘草(蜜炙)、当归、白术、升麻、柴胡(口服液:原方加陈皮、生姜、大枣)。制剂:大蜜丸,每丸9克;水泛丸,每丸6克;口服液,每支10毫升。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临床上常用于中气下陷、脾胃虚弱所致的体倦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久泻、子宫脱垂等病症。临床妙用1.治疗感冒用法:取补中益气丸2丸,苏叶3克。先将苏叶捣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法实验对新接骨丸制备工艺进行了优选 ,结果以 1kg药粉加峰蜜 1.2 5 kg在 5 5℃下和蜜制成丸块 ,干燥 2 h为佳  相似文献   

6.
浅析影响中药水蜜丸崩解时限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影响中药水蜜丸崩解时限的主要因素及克服措施.介绍了丸剂的溶散释药机理,以及药料的性质、药粉的粒径、丸剂的泛制过程、丸粒的大小、丸的含水量、丸剂的干燥方法及温度、赋形剂等因素对水蜜丸崩解时限的影响原因以及克服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药大蜜丸染菌是目前中成药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我们控制大蜜丸染菌的具体做法,简介如下。一、原料的处理投料时要选用洁净的药材,并尽量剔除其中泥沙、杂草等杂质,泥沙多的需抢水洗(即水多药少,短时泡洗)烘干后使用。根据处方,在不降低药效的前提下,一些用量大,纤维性强的药材宜部分或全部熬煮取膏,如鸡血藤、苦楝皮、大腹皮等,减少生药的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蜜丸染菌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开平  王宁 《黑龙江医药》1996,9(4):186-187
为考察中药蜜丸不同工艺生产的产品及贮存期间的质量是否符合GMP要求,我们采用药品卫生检验方法,对制备中药蜜丸的药材、生产过程、包装材料、贮存等环节做了处理前后染菌情况的比较研究,并比较了经^60Co辐射灭菌和未经^60Co辐射灭菌的蜜丸三年后的染菌情况。结果表明:经不同方法处理的蜜丸含菌数明低于未处理的密丸力数。保证中药蜜丸卫生质量的关键在于对塬料药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制备蜜丸的方法有多种,但目前一般医院制剂室多用搓丸板手工制作。按要求,所用的蜂蜜须经炼制,炼制过的蜜称炼蜜,以杀灭微生物,破坏酶,除去部分水份,增加粘合力。按炼制的程度,炼蜜又分为嫩蜜、中蜜、老蜜三种。在制备中选择何种炼蜜,可根据药物的性质、粉末的粗细与含水量的高低及气温、湿度等选定。经多年实践,笔者摸  相似文献   

10.
巴小翠  李强  高延甲 《齐鲁药事》2010,29(7):398-399
目的探讨银翘解毒丸(大蜜丸)质量标准。采用HPLC法对银翘解毒丸(大蜜丸)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色谱柱(4.6×250mm,5μm),以乙腈-0.3%磷酸(10∶9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的进样量在0.03~0.15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为1.57%(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银翘解毒丸(大蜜丸)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中药小丸多采用活性炭包衣法进行包衣,但该法的防潮性不够理想,尤其对一些含糖较多的中药水蜜小丸,易在丸面产生白色霉状物,或析出粉状糖结晶,影响产品质量.本文采用Ⅳ号丙烯酸树脂对中药水蜜丸进行包衣,并与用活性炭包衣的中药水蜜丸作对照,进行加速试验,现报道如下.1 实验部分1.1 材料和仪器1.1.1 材料 壮腰健肾丸水蜜小丸成品及其未包活性炭衣的半成品(均为广州陈李济药厂提供);Ⅳ号丙烯酸树脂(连云港制碘厂  相似文献   

12.
孙文格  赵午申 《中国药业》2010,19(21):32-34
目的探讨超微粉碎对羚玳息风丸溶出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薄层色谱半定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羚玳息风丸(超微细粉和传统蜜丸两种蜜丸)的黄芩苷和延胡索乙素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结果超微细粉丸溶出量大于传统蜜丸(P〈0.05),其中的延胡索乙素含量多于传统蜜丸。结论超微细粉丸的溶出特性优于传统蜜丸。  相似文献   

13.
冬花又名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是中药传统的止咳化痰良药,药用历史悠久,不但在中药处方中广泛应用,而且是通宜理肺丸、百花定喘丸、止咳青果丸、气管炎丸、半夏止咳片、复方冬花咳片、川贝雪梨膏、款冬止咳糖浆等几十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剂型有蜜丸、水丸、片剂、煎膏剂、浓缩丸等20种类型,临床应用非常普遍,疗效十分显。  相似文献   

14.
影响蜜丸质量的因素及其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琼 《华西药学杂志》2003,18(6):440-441
从蜜丸生产过程中原料的预处理、蜂蜜的选择与炼制、合药时的用蜜量及下蜜温度等几方面探讨影响蜜丸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中药剂型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汤剂、丸剂(包括蜜丸、糊丸、水丸、蜡丸、浓缩丸)、散剂、膏剂(蜜膏、铅硬膏、软膏)、丹剂、胶剂、酒剂、锭剂、油剂、灸剂、熨剂、茶剂、曲剂等剂型。现把各种剂型的特性及采用成型基质的作用和目的简要介绍如下,供中药制剂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包装对药品的污染和防护是十分重要的,优质的包装材料能防止外来菌的污染。我们对我院中药制剂室生产的不同包装的安神Ⅱ号大蜜丸(丸重九克)进行了卫生学检测与对比研究。 安神Ⅱ号是我院的传统制剂,用于治疗肾虚型神经衰弱,健忘、失眠,效果显著,需求量很大,临床使用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其包装一直沿用每盒30丸的纸盒包装,但卫生学检验很难符合要求,蜜丸表面含菌数较高。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对病人负责,我们对其包装进行了改革。现将三种不同的包装简介并编号如下:第一种为单纯纸盒包装。将30个蜜丸直接装入纸盒,编号为Ⅰ型;第二种包装是蜡纸包装。其包装过程为将灭菌蜜丸在包装间暴露十天,  相似文献   

17.
正去核乌梅1500克,用酒和醋浸泡一夜;僵蚕500克,炮山甲、象牙屑各30克,共研细末;将上述药材蜜为丸,每丸9克,成人早中晚各服1丸。可治胆囊息肉、声带息肉。四川成都胡佑志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息肉是人体黏膜表面长出的赘生物,中医认为,息肉通常与邪毒蕴结、痰凝血淤等因素有关。上方为重庆已故老中医龚志贤的经验方。乌梅配僵蚕是治痔疮出血(肠风下血)的古方,龚先生在此  相似文献   

18.
陈光宇  何群  何永恒 《中国药师》2013,16(7):975-979
目的:优选三七药粉醇回流法提取与醇超声法提取最优工艺参数;探讨三七药粉超声提取的可行性,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种皂苷总和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首先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筛选三七药粉醇超声提取与醇回流提取各自的最优工艺条件,再用配对t检验法对比分析试验数据.结果:三七醇超声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为:三七药材超微粉加入30%的乙醇浸泡30 min,30%乙醇体积为药材量的6倍,超声时间30 min.三七醇回流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为:三七药材超微粉加入50%的乙醇浸泡30 min,50%乙醇体积为药材量的10倍,水浴回流时间30 min.三七药粉醇回流与超声提取差别有统计意义,比较均值回流提取优于超声提取.结论:三七采用回流提取为佳,按最优工艺条件提取,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种皂苷总和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影响乳腺丸硬度的因素,解决乳腺丸在制备和存放过程中坚硬的问题。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药粉粒度、蜂蜜用量、蜂蜜含糖量、丸块放置时间四因素对乳腺丸硬度的影响。结果:在影响乳腺丸硬度的因素中,蜂蜜用量为主要因素,丸块放置时间次之,药粉拉度和蜂蜜合糖量影响最小。结论:在实际生产中,用80目的药粉与室糖度为80度的蜂蜜1:1混合放置12h,乳腺丸软硬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橘红丸(大蜜丸)及蜂蜜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hermo BDSHypersil C18色谱柱,甲醇-0.1%磷酸溶液(4∶96)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4nm。结果与结论41批橘红丸(大蜜丸)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范围为0.15~32.32mg.g-1。21批蜂蜜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范围为0~2.17mg.g-1。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橘红丸(大蜜丸)和蜂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