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试论心神、脑神、五脏神及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是在全部生命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最为高级的机能,心理活动是整个机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心神、脑神、五脏神关系密切,脑神是保证机体高度有序性的中根,脑藏元神,心藏识神;脑神为体,心神为用;五脏神从属于心神,脑之元神统帅五脏诸神;脑神与心神的关系为脑神统帅着心神而共同协调控制诸脏器,在心脑的控制调节下,维持着人体心理活动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2.
“脑神”与“心神”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身之神可分为先天之神与后天之神 ,先天之神即元神 ,后天之神又可分为心理之神和生理之神。心与脑各主其神 :脑藏元神 ,元神由元精元气所化 ,脑为肾命之使 ;心主后天之神 ,统帅调控人之后天生命活动 (精神心理与生理活动 )。脑神激发心神的化生并为之本原动力 ,心神通过调节生命活动而充养脑神并反馈调节其作用。心神与脑神相辅为用 ,协同形成人身之神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关于心主神明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不能通过实证的手段,用现代医学客观指标来阐明其本质,但在理论阐释上却甚为活跃,诸如对“心主神明”理论的演变、形成基础、内容及其意义、价值等方面的探索,均获得了较大的进展。过去一般认为,心藏神的“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心主神明主要是指狭义的神,即心有主持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内经》以来有关文献的梳理考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于鸿玲氏[1]认为“心主神明”的含义有:(1)指“任物”之神,即狭义的神,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的活动;(2)还指人个体生命活动,包括…  相似文献   

4.
心主神明是以心所主的血气为物质基础的,是心主要功能特点的集中体现;心所主之神明,在五脏神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主宰着五脏神的整体调控功能;精气神学说也特别重视神的作用,认为神是精气与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还是对精神-神经-内分泌-靶器官这个机体最重要的调控网络的整体概括。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五脏相关的重要体现。心脑紧密相关,不仅为中医临床所证实,现代医学也正逐渐认识并揭示心脑相关疾病的内在奥秘,亟待从理论、临床和实验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神在临床辨证治疗疾病、指导临床用药和预测疾病转归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关于神的概念,历代医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其一,言神为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其二,言神为人的生命活动及其现象的高度概括;其三,言神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笔者认为心、胆与脑相互配合,脏腑间协调为用,共同完成神的活动。探讨"心-脑-胆"体系对神的作用、对于神志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轩岐精言(2)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曰:"心藏神。""君主"是封建社会的统帅,有高于一切的含义,意即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神明"或"神"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体现,所以说"心主神明"。说明前人对心的功能理解,主要指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人体脏腑、气血在心的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活动。如心有了病变,失却神明统率的作用,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对心理器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学把精神意识看作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之一,神的活动既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体的结果,又是人体器官在运动中接受客观事物的产物。这就表明了中医学在形神关系上的唯物主义立场。关于担任心理活动的器官,中医学有心主神明、脑与精神、五脏藏神等诸种认识,兹简述于下。一、心主神明在中国古代哲学和医学中,都认为“心”是主管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即所谓“心主神明”。如《孟子·告子上》说:“心之官则思。”《管子·心术》说:“心也者,神之舍也。”《荀子·解蔽》说:“心者,形之君,神明之主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这些论述,都是把心当作产生精神的  相似文献   

8.
论心主神与五脏藏神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神的含义十分繁杂 ,除为天地万物之主宰、为自然界运动变化之规律、为动物之生命力及生命活动的现象等义项外 ,《内经》中的神还有一个重要含义 ,就是指人的精神心理活动 ,即神志。关于脏腑与神志关系的问题 ,《内经》有两个重要命题 ,一个是心主神明 ,一个是五脏藏神。两者的理论内涵及立论依据不同 ,但也存在着一些相通之处。1 两者的理论内涵及立论依据《内经》是多种医学流派、各种学说结合的产物 ,表现在脏腑与神志关系的问题上 ,则有心主神与五脏藏神的不同。1.1 心…  相似文献   

9.
王璋 《中医学报》2020,35(1):1-4
《黄帝内经》所讲之"神"类似"心",泛指精神、意志及心理等;所讲之"形"是形态、身体及特征的表现。神形统一是正确的健康观。神与形俱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预防及诊治疾病,神形必须统一起来。文章从神形统一观的内涵、神形统一观具有多元文化支撑、神与形俱的具体做法等3方面进行论述。神形统一观的内涵包括:①精神活动统领人体一切活动;②人之精神活动在脏腑之间形成一个协同互动的完整严密系统;③神与形二者是神为形主互动转化的关系;④精神活动有一个由浅至深、由表及里的过程;⑤精神过用与不及是引发疾病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⑥精神失守的病因病机有内外之别,必须坚持辨证论治。神形统一观具有多元文化支撑,包括:易学的神形统一观;儒学的神形统一观;佛学的神形统一观;道学的神形统一观;西方文化的神形统一观。神与形俱的具体做法包括:恬淡心态,心烛常亮是实现神与形俱的第一秘诀;心理开导,调整心态,发挥神志对心理的调控作用;遵时守位顺应规律,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促进神全身健的良好条件;通过药物调理,安定心神;养德、养神、养生互融相合,全方位综合诊治。  相似文献   

10.
心主神明是以心所主的血气为物质基础的,是心主要功能特点的集中体现;心所主之神明,在五脏神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主宰着五脏神的整体调控功能;精气神学说也特别重视神的作用,认为神是精气与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还是对精神—神经—内分泌—靶器官这个机体最重要的调控网络的整体概括。是中医学整体观念,五脏相关的重要体现。心脑紧密相关,不仅为中医临床所证实,现代医学也正逐渐认识并揭示心脑相关疾病的内在奥秘,亟待从理论、临床和实验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1.
基于西医学的认知,脑具有感觉、思维、记忆、调控躯体及内脏活动等功能,为人体神机之主。然而《黄帝内经》却明确提出"心主神明",现学界多认为其为哲学模式思维推演下的结果。本团队通过梳理相关内容,发现《黄帝内经》对脑的解剖位置、组织特征以及主司神明的功能已有清晰的认识,而部分篇章之所以将神归属于心,是源于古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认识到气血的充盈及通畅与否对脑功能影响较大,基于解剖学心主血脉的认识,即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对气血是否通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将神配属于心,心主血脉为心主神明的理论基础。客观阐释"心主神明"的临床内涵,对于治疗"神"的病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肖瑞崇教授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失眠的病位主要在心,病理上常影响到肝胆脾胃肾,治疗上要有重心、并兼顾全局,根据整体观念和未病先防、未病先治原则,创立形如排兵布阵的围治法,以多角度、包围式策略治疗主要病机,并对所犯欲犯之脏腑未病先防、未病先治,获得较好临床疗效,其思维和方法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五脏配五行原理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尚书》说是以五脏解剖位置与五行所属方位相比拟而来;今文《尚书》说则是以五脏与五行各自阴阳属性相互匹配的结果,即五行的阴阳属性是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水为太阴;而五脏的阴阳属性,则是心为阳中之太阳,肝为阴中之少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肾为阴中之太阴。要想使二者的阴阳属性相符合自然应当是心属火,肝属木,肺属金,肾属水。“土”于五行居于“中”,较之东与西、南与北可以两两相比来说,“土”之属阴可视为一个特例,而脾为阴同样也是一个特例,故脾配土。  相似文献   

14.
金字塔是稳固长久的象征,凝结了人类的智慧,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医精气神是人体三要素,为解释人体构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以中医精气神为依据,提出构建人体健康的精气神金字塔动态模型,因精气神对人体的作用及关系正如金字塔的结构一般,将两者联系起来,能更加形象的展示精气神对构成、维持人体健康的作用。能增强对人体精气神养护的认识,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五脏调节模型的意义与不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医五脏模型是中国古典哲学和合思维的产物。五脏系统是一个多元、多变量、非线性的系统 ,五脏模型不是形态学模型 ,只是一种超形态、关系型的功能分类模型。五脏调节模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不同的调节方式上 ,可归纳为 :外在调节、内在调节、自组织调节 ;即时调节、后时调节、前时调节 ;一元调节、二元调节、多元调节。五脏模型的不足表现为分类的不足和功能关系的不足 ,两者比较而言 ,分类的不足并非真正不足 ,因为任何一种超形态的功能模型总是企图将复杂的生命现象作有限的、简单的分类 ,临床实践证明五脏模型还是最优化的选择。其真正不足是五脏功能和五脏关系的不足 ,对此可继续通过临床实践加以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16.
38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诱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病诱发因素.方法:对386例CHF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找寻CHF诱发因素.结果:感染是CHF主要诱发因素(60.1%),其次为劳累(15.54%),精神、情绪(6.74%),心律失常(4.15%),严重心肌缺血(3.89%)等.结论:呼吸道感染是诱发CHF的主要原因(55.2%),其次是劳累(15.54%)及精神、情绪因素(6.74%).  相似文献   

17.
借用系统仿真技术 ,发现五脏生克关系结构、人体生化统计数据、五脏精气周期波动的传统认识、中国气候变化的时空节律四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认为与五脏功能相统一的人体结构应是五脏生克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18.
形气神关系及其实践意义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医家就形气神关系的探讨,多是从形气关系、形神关系进行论述,少有对气神关系进行讨论者,更罕有"三位一体"地进行论述。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探析,提出"气化形神且为形神交感的介质"这一观点,并由此出发,从养生、治疗等方面对其实践意义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脾主身之肌肉"是指脾藏化生水谷精微营养全身的骨骼肌及其辅助装置,但骨骼肌的功能并非只属于脾藏。基于中西医学研究对象的一致性,从解剖学找到全身骨骼肌的分布部位及其功能,并将这些功能与中医五藏的功能做对比,认为骨骼肌的功能应分属于中医脾藏的运化、在体合肉和固定升提功能,肺藏的司呼吸功能,肾藏的主水主生殖功能,肝藏的主疏泄调情志功能和心藏的主藏神功能。即,参与消化的骨骼肌属于主运化的脾藏;产生肌力肌紧张维持躯体运动与姿势的骨骼肌属于在体合肉的脾藏;产生张力固定内脏、支撑皮肤的筋膜属于具有固定升提功能的脾藏。参与呼吸的骨骼肌属于司呼吸的肺藏;参与排尿和分娩的骨骼肌属于主水主生殖的肾藏;参与表达情感的骨骼肌归属于主疏泄调情志的肝藏;参与表达精神活动的骨骼肌归属于主藏神的心藏。  相似文献   

20.
论脏腑概念及其命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脏腑概念的含义在历史上经历过一次由解剖器官到整体功能单位的演变.这种演变发生后,脏腑便只是机体的整体功能单位,而不再是解剖器官.但是,脏腑虽然已演变为功能单位,其原有解剖器官的含义却长久地残留下来,二种含义错综糅杂,混乱不清.这是因为:其一,功能单位的脏腑是在解剖器官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新内容而形成;其二,脏腑概念含义的演变是在没有为古代医家清楚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其三,西方医学中译时脏腑名称被误用为解剖器官名称.脏腑含义混乱的情况严重地阻碍着中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的交流,影响着中医理论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笔者建议将脏腑概念的二种含义从名称上分离开来,让心肝脾肺肾等名称仍作为解剖器官的命名,另为功能单位的脏腑创立一套新的名称.至于英译,解剖器官的心肝脾肺肾等应当一仍旧译,而功能单位的脏腑名称最好采用音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