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脾结核的影像学诊断(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脾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9例脾结核屠 经胸部摄片、CT、超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4例病理证实,5例抗结核治疗证实。结果 8例肺部有结核灶,9例脾肿大,7例肝肿大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例脾内有多发低密度灶或回声减低区,合并左肾结核小低密度灶、结核性缩2窄性心包炎各1例及颈淋巴结结核4例。结论 CT、超声检查对脾结核的诊断有价值而无特异性,需结合临床及其他部位结构或结核治疗有铲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最常见的结核病,以单侧胸腔积液常见,约占80%~90%,大部分为少量至中等积液,临床诊断较容易,误诊率低,积极治疗均取得治愈疗效,但双侧少量积液的非典型结核临床少见,现报道11例病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2005-01~2009-01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共接诊11例双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男10例,女1例,年龄(35±8)岁,病程15 d~2月。1.2临床症状:11例患者中,低热5例,体温37~37.5℃,胸疼10例,乏力11例,心悸2例。1.3检查情况:11例患者经完整病史询问、查体、血清学和细菌学,5 U PPD皮试、血清结核抗体、心电图、心动超声检查未明确诊断。X线检查显示双侧肋膈角变钝。超声波检查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最大无回声区3.0~4.5 cm。1.4治疗:11例中8例外院给予抗炎治疗,静点头孢类、克林霉素、阿奇霉素。2例给予强心利尿扩冠治疗。1例给予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四联抗结核治疗,2~8周后复查无效,来我院门诊诊治。其中6例胸水较前无明显变化,3例较前略增多,仅1例较前减少。在征得患者同意后,10例患者给予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四联抗结核试验性治...  相似文献   

3.
孙方利  潘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7):652-652,673
超声检查作为有价值的临床辅助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腹部脏器损伤的常规检查。本文通过对我院2000年6月~2006年10月因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住院患者声像图及手术病理对比或住院保守治疗并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的15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声像图特征。1材料与方法本院2000年6月~2006年10月因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住院手术保守治疗的患者157例,其中男性96例,女61例,年龄7~62岁。肝损伤45例,脾损伤62例,胰腺损伤4例,肾脏损伤13例,肠管及肠系膜损伤12例,腹膜后血肿5例,膀胱破裂4例,多脏器损伤12例。仪器采用Phili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强MRI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MRI表现。在3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14-78岁,平均年龄44.34岁,全部行MRI增强检查。结果:MR增强扫描有31例脑膜异常强化,伴脑膜、脑内粟粒型结核灶14例、结核性室管膜炎2例。2例轻度脑膜炎患者无脑膜异常强化。结论:增强MRI能清楚地显示结核性脑膜炎的各种病理改变,具有特征性表现,为临床诊断和观察疗效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脑结核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结核的CT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经临床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脑结核患者40例,治疗前均做CT检查.其中平扫加增强扫描36例,单纯平扫4例.结果 40例中,结核性脑膜炎32例,结核性脑膜炎并结核瘤4例,单纯性脑结核瘤和结核性脑脓肿各2例.32例结核性脑膜炎表现为脑底池明显强化,鞍上池变窄、闭塞,合并脑积水30例,脑梗死18例.6例脑结核瘤和2例结核性脑脓肿增强扫描呈结节状和环状强化,多数灶周有轻至中度脑水肿.结论 根据临床和CT表现,多数可提示脑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肾结核的声像图表现复杂多变,极易与某些病变混淆。现将我院1986年~2004年间经尿抗酸杆菌检验、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43例肾结核作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认识肾结核及相似疾病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对本病的鉴别诊断水平。1材料与方法43例肾结核均系住院病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19~61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不适、尿频、尿急、血尿或脓尿等。合并肺结核11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5例),膀胱结核3例,附睾结核6例,脊柱结核2例。采用TOSHIBA 6000型及ACUSON 128XP/10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议,探头频率3.5MHz。病人取仰卧、俯卧位多切面仔细扫…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脾破裂多表现为凶猛大出血、休克 ,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故迅速确诊并果断手术止血和预防术后并发症是达到理想预后的关键。我院 1995~ 2 0 0 1年收治外伤性脾破裂 6 4例 ,经对脾脏及相关脏器的积极治疗 ,无一死亡。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4 1例 ,女 2 3例 ;年龄 8~ 6 7岁 ,平均 35 4岁。单纯脾破裂 4 2例 ;合并肝脏损伤 9例 ,肠系膜、胰腺损伤 11例 ,肋骨骨折、胸腔出血 8例。钝性闭合性脾外伤 6 1例 ,锐性开放性脾外伤 3例 ;合并失血性休克 10例。1 2 伤情分级和术式选择 按照Call分级法及术式选择 :Ⅰ级 :脾包膜小…  相似文献   

8.
肝结核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结核常继发于体内其它脏器的结核病 ,当发生于肝脏的粟粒性结核融合成单个或多个结节时 ,即形成肝结核瘤[1] 。肝结核瘤临床少见 ,诊断困难 ,误诊较多。本文总结了我院 1982~ 1998年诊治的 5例肝结核瘤患者 ,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现讨论其声像图表现及误诊原因 ,以探讨超声检查对肝结核瘤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5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13~ 5 9岁 ,平均 32岁。其中上腹部无痛性包块 2例 ;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发热 1例 ;伴周身乏力、食欲不振 1例 ;伴体重明显下降 1例。实验室检查结果 :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  相似文献   

9.
胰腺结核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结核是胰腺慢性感染性疾病 ,临床上较为少见 ,因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可靠的诊断方法 ,误诊率极高。现将我院诊治的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胰腺结核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其中男 1例 ,女 5例。年龄 2 8~76岁 ,平均 4 2 .8岁。其中合并浸润性肺结核 1例 ,结核性腹膜炎 1例 ,既往有结核性胸膜炎史 1例 ,有结核病家族史 1例。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 5例 ,向腰背部放射 ;发热、盗汗 3例 ,体温为 37.2℃~ 39 0℃ ;消瘦 4例 ,体重减轻 5~ 12kg;上腹部肿块 1例 ,黄疸 2例 ,肝脾肿大 …  相似文献   

10.
儿童颅内结核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儿童颅内结核的CT表现特点、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材料和方法:对20例儿童颅内结核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单纯性结核性脑膜炎16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结核瘤2例,结核性脑脓肿2例。结论:儿童颅内结核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对临床疑有颅内结核的患儿,CT检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脾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脾结核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经抗结核治疗治愈而确诊的15例脾结核的CT表现。结果:15例中14例脾脏增大,11例平扫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斑点状低密度灶,边界清或欠清,增强后病灶内部不强化,边缘变清楚;1例除脾内多发状低密度灶外,还可见多发小结节状钙化灶;2例为散在小点状钙化灶。10例伴有其他脏器结核,9例伴后腹膜,肝脾门区等淋巴结肿大或钙化,7例淋巴结呈环状强化。结论:脾脏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斑点状,低密度,无强化病灶是脾结核的主要征象,CT为发现脾结核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肝脾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脾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2月~2007年2月间经临床确诊的16例肝脾结核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16例肝脾结核中:10例肝脏病变的CT表现为肝脏肿大6例,粟粒结节型6例,囊肿型3例,大结节型伴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高压1例;11例脾脏病变的CT表现为脾肿大7例,粟粒结节型6例,囊肿型3例,纤维硬结型2例。结论:肝脾结核的CT表现尽管缺乏特征性,通过结合临床资料及其它部位的结核征象,提示肝脾结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钝性脾损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脾损伤在腹部外伤中最常见,占腹部外伤的1/ 4。CT检查不仅对确定脾损伤的存在、范围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还能发现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为临床适时手术或保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1992年6月~2 0 0 3年8月98例钝性脾损伤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98例,男6 7例,女31例,年龄17~6 5岁,平均32 .5岁。其中车祸伤6 4例,击打伤2 7例,跌伤7例。临床表现弥漫性腹痛6 3例,腹膜刺激征5 8例,压痛93例,脾大15例,休克2 3例。采用日立W5 5 0型全身CT扫描仪,层厚5~10mm ,间隔5~10mm ,12 0kV ,90mA ,扫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脾脏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抗结核治愈的脾脏结核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9例中,6例表现为脾脏内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斑点状低密度影,边界清或不清,增强扫描病灶内部无强化,7例伴有其他脏器结核,5例伴有腹膜后及肝、脾门区淋巴结肿大或钙化,增强扫描淋巴结呈环状强化或轻度均匀强化,2例肝脾内见多发钙化灶。结论脾脏结核多是全身结核的一部分。脾脏内单发或多发无强化病灶及钙化是脾脏结核的主要CT征象,但不具有特异性。而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因此发现脾外结核的证据对脾脏结核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螺旋CT为发现脾脏结核较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导向下胸膜穿刺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经皮胸膜穿刺活检患者,部分患者术前或术中行胸腔积液检查。活检完成后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胸水行常规、生化、细胞学及病原学等检查。统计穿刺活检术后的并发症,以及对穿刺活检病理阳性率与胸水检测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穿刺活检,术后气胸3例,出血5例,感染1例;其中41例患者行胸水细胞学检查。术后结果:肿瘤13例,结核性胸膜炎40例(其中包含5例诊断性治疗有效者),非特异性炎症3例。胸水细胞学检查:肿瘤5例,结核分支杆菌10例。胸水检查阳性率36.59%〔(5+10)/41〕,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25.00%(10/40);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肿瘤6例,结核分支杆菌10例,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13例,结核性胸膜炎35例,慢性纤维增生炎症3例,其他5例。穿刺活检阳性率85.71%〔(13+35)/56〕,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87.50%(35/40)。胸水组与活检组二者比较,阳性率及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导向下胸膜穿刺活检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126例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共收治了外伤性肝破裂患者 12 6例 ,笔者总结了相关的临床资料 ,并就其诊断及治疗选择讨论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8例 ,女 2 8例 ;年龄 11~ 75岁 ,平均 32 .6岁。闭合性损伤 10 6例 ,其中交通伤 6 1例 ,坠落伤 37例 ,砸伤 5例 ,挤压伤 3例 ;开放性损伤 2 0例。 86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其中血气胸或肺损伤 36例 ,各种部位的骨折或脱位 32例 ,胃肠破裂 6例 ,肾挫裂伤 12例 ,颅脑损伤 9例 ,脾破裂和胆囊损伤各 2例 ,膀胱破裂 1例。根据 1994年美国创伤外科学会 (AAST)制定的肝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89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199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89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应用尿常规、B超、CT等检查确诊。肾损伤分级:Ⅰ—Ⅴ级分别为19、23、27、14、6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2例,其中颅脑伤1例,肺挫伤1例,肝、脾、肠等腹腔脏器伤7例,肋骨、脊柱、骨盆、四肢骨折3例。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69例(77.53%),手术治疗20例(22.47%),其中肾切除15例,保肾手术5例,其他合并伤均进行了相应手术或其他保守治疗。结果本组89例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B超可作为肾损伤尤其是急诊肾损伤患者首选检查,CT检查是闭合性肾损伤快速准确诊断、正确评估肾损伤程度和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合理保肾是闭合性肾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脾结核为一少见的肺外结核,文献报道较少,现将我们所见一例脾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4岁,以左胸痛,干咳17天伴发热1天入院。查:T39℃、P92次/分,BPll6/70mmHg,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左锁骨中线第4肋以下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航海状态下超声诊断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月至2003年12月间256例发生在舰船、海岛、码头等与航海有关的各种场所和各种原因所致的腹部闭合性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超声诊断为腹壁软组织损伤144例,合并脾肝肾损伤140例;实质性脏器损伤196例,合并腹壁软组织损伤140例;空腔脏器损伤13例。结论航海状态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超声诊断可指导临床对伤员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对航海环境及海战场的伤员抢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结核感染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6例肝移植患者中术后发生结核感染的3例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及诊断和抗结核治疗经过。结果肝移植术后结核感染的发生率为1.2%(3/246)。3例中1例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1例为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肝脏结核,经抗结核治疗痊愈,未再复发;1例术前有结核空洞,术后合并多种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死于肺部感染。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不典型,从症状出现到确诊平均历时30d;血清免疫指标均为阴性,PPD试验仅1例阳性;抗结核治疗安全有效,取得了满意疗效。应用抗结核药后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下降,可通过增加免疫抑制剂剂量后可纠正。无一例患者因抗结核药物的肝毒性而需中断治疗。结论肝移植术后结核感染在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上有其特殊性,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