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戟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近来曾出现同科植物羊角藤、假巴戟、虎刺的根伪充巴戟使用.今又发现有药贩将一种植物根冒充巴戟使用,经鉴定为远志科黄花倒水莲Polyga1a aureocaudaDunn.  相似文献   

2.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How的干燥根。市场上掺杂的易混品有茜草科植物恩施巴戟的根、茜草科植物羊角藤和假巴戟的根皮或段片充巴戟天出售,为了对购进的药材及饮片质量负责,中药技术人员应细心鉴别,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现将其鉴别方法介绍如下。1性状  相似文献   

3.
巴戟与虎刺的生药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巴戟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根。广东药材市场曾出现几种伪品巴戟,如羊角藤、假巴戟、铁箍散。最近,有一种伪品巴戟大量流入广东,经鉴定为同科植物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L.)Gaertn.f.。二者之区别如下。一、生药性状巴戟根呈弯曲圆柱形,常压扁,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粗纵纹,常因皮部横向断裂而呈连珠状,露出黄白色木心。木心直径 0.1—0.5cm,具深纵沟纹,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圆形具细齿。断裂的皮部横  相似文献   

4.
巴戟天及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戟天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2 0 0 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为茜草科植物MorindaofficinalisHow的干燥根,具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的作用。商品市场曾发现多种巴戟天的混淆品,主要为同属植物羊角藤M .umbellataL .、假巴戟M .shuanghuaensisC .Y .ChenetM .S .Huang、虎刺Damnacanthusindicus (L .)Gaertn .及木兰科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propinqus (Wall.)Baill.var .sinensisOliv .[1] ,近年来以虎刺类的根较为常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发现我县部分单位从外地购进的“巴戟天”,经作者鉴定为四川虎刺Damnacanthus officinalum Huang的根,又名恩施巴戟天。与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发现我县部分单位从外地购进的“巴戟天”,经作者鉴定为四川虎刺Damnacanthus officinalum Huang的根,又名恩施巴戟天。与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  相似文献   

7.
吴永忠 《中药材》1992,15(8):18-19
本文报道了巴戟天混伪品短刺虎刺Damnacanthus subspinosus Hand.Mazz.根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并与巴戟天Morinda offucinalis How和四川虎刺Damnacanthus officinarum Huang进行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巴戟天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考证,为含有巴戟天药材的经典名方品种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巴戟天的产地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北至南的大变迁,基原涉及11个科14个属的21种植物,而古代巴戟天的主流品种为四川虎刺Damnacanthus officinarum和虎刺D. indicus,近代以来巴戟天药材来源于广东等地所产的茜草科巴戟天属Morinda officinalis的干燥根;古今巴戟天的药用部位均为根部,且以连珠状多、肉厚、颜色紫者品质为佳。古代巴戟天采收加工通常在二月、八月采收,阴干,用时去木心,而现代为全年采挖,先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历代炮制方法主要为盐制、醋制、酒制等。通过对巴戟天的系统考证,从临床用药经验、安全有效的角度考虑,建议经典名方地黄饮子开发时应选用近代以来的主流品种,即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 officinalis的干燥根,去心入药。  相似文献   

9.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offienalis How 的根。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的作用,是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的常用中药。由于巴戟天与同科植物鸡筋参 Damnacanthus  相似文献   

10.
虎刺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晁志  张宏伟 《中药材》2003,26(10):762-764
最早记载于《证类本草》的“虎刺”,经考证并非《开宝本草》中的“伏牛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归并于“伏牛花”项下是不正确的。虎刺的原植物为茜草科的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f.。  相似文献   

11.
乔智胜  苏中武 《中药材》1991,14(11):25-26
巴戟天来源于茜草科植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但由于药源紧张,各地有时使用其它植物的根代作或混作巴戟天使用,包括四川虎刺、羊角藤、双华巴戟天、铁箍散、南五味子及白木通等。在这些混淆品中,有些与正品巴戟天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很相似。本文探讨了正品巴戟天及其混淆品的荧光、紫外和薄层层析鉴别特征,并对35份不同地区来  相似文献   

12.
<正> 九、巴戟天及其伪品巴戟天属茜草科,为多年生藤状灌木,主产广东、广西、福建。野生或家种。为补肾阳,壮筋骨药。近年来大部分为人工栽培,属于紧俏药品。目前,已知伪品有同科同属的羊角藤、假巴戟和木兰科的铁箍散。(一)巴戟天(1)来源: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 s How 的干燥根。  相似文献   

13.
中药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的干燥根。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在我院购进的多批巴戟天中,全部混有同科植物四川虎刺DamuacanthusoffioinarumHuang的根,由于二者的外观形状较为相似,不易鉴别。为此,特将二者的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作一比较。1 药材性状1.1 巴戟天为圆柱形或扁圆柱形,直径4~18mm,表面灰黄色或土黄色,也可灰褐色或黄褐色,表面细腻,具纵皱纹或横裂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心,形成长1~4cm的节,形似串珠。质…  相似文献   

14.
<正> 巴戟天植物来源的说法颇多,如西欧学者认为其原植物系玄参科的Bacopa monniera,日本文献记载它是远志科植物Polyga reinii我国曾有人考证认为是茜草科Damnacanthus属植物。1958年侯宽昭教授又对当时市售商品巴戟天进行调查并追查原植物,认为是茜草科中的一个新种及其变种,订名为Morinda officinalis How和M. officinalis var. hirsuta,至今通行于市,并为药典所收载。但均肯定它们非本草记载的品种。至于古代巴戟天与现代使用品种之间的变更原因及过程,未见有研究报导。本文试图作一探讨,以求发掘本草用药。  相似文献   

15.
巴戟天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是常见的中药,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糖类,另有还原糖及其苷、黄酮、甾体三萜、氨基酸、环烯醚萜苷等,有关该药不同产地的鉴别研究报道不多。笔者对巴戟天中药材正品与非正品羊角藤、假巴戟(副巴戟)、铁箍散、恩施巴戟(四川虎刺)进行了性状、理化和紫外光谱鉴别研究,现将其研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茜草为较常用中药。有凉血、止血、祛瘀、通经之功效。全国各地皆产,以陕西渭南、河北邢台、河南洛阳等地产者为最佳。茜草科植物蓬子菜Galium verum L.的根与茜草药材较为相似,不易区别。江苏镇江、湖北枣阳等地曾误作茜草药用。现将茜草与伪品蓬子莱的药材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报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徐吉银  梁英娇  丁平 《中草药》2007,38(5):772-774
巴戟天是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来源于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巴戟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具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症。  相似文献   

18.
宋冠英  吴光翠  李玉琴 《中草药》2001,32(7):650-651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根。我市曾发现其伪品羊角藤、虎刺等。最近在进行药品检查时发现一种巴戟天伪品 ,经鉴别为木通科植物三叶木通 Akebia trifoliata(Thunb.) Koidz的干燥根皮 [2 ]。1 仪器及试剂日本岛津 2 4 0 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ZF- 型三用紫外分析仪。双槽薄层展开槽 (1 2 cm× 7cm× 1 2cm)。聚乙酰胺板 (英国产 )。乙醇 :95 %分析纯。2 生药性状2 .1 巴戟天 :根扁圆柱形[1] ,宽约 1 cm,长短不一。表面黄色或暗灰色 ,有明显纵纹及横裂纹 ,皮部断裂后露出木质部 ,皮部厚 ,质韧 ,易剥离。断面…  相似文献   

19.
巴戟天与伪品羊角藤、虎刺、小钻的鉴别广西梧州市中医院543000阜民路4号覃文红广东三水市制剂中心528100三木市西南镇对外开发区东区七小区何舒健中药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MorindaofficinalisHow的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壮阳药。近发现不...  相似文献   

20.
<正>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 How的根,用甘草水煮后去木心供药用,称制巴戟天、巴戟肉。含有维生素C、糖类及树脂成分。具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之效,为名贵南药。近年来,巴戟天供不应求,在我省泰安、临沂等地,均发现有把同属植物羊角藤M.umbellata L.的根混充巴戟天使用,所见有个子、带木心切片或去木心者,亦见混杂于正品巴戟天中者。最近笔者又调查了日照、莒南、莒县所属十五个公社医院,发现只有一个使用的是正品巴戟天,六个暂时无贷,八个使用的是羊角藤。可见该品在我省部分地区基层医院混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