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68岁.半月前因感冒出现鼻塞流涕伴有右眼球胀痛及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失眠;测眼压:右眼23 mm Hg,左眼21 mm Hg.给予降眼压,抗感冒等药物治疗,5天后双眼视物重影,右眼球运动不灵活,再给予止痛药物及针灸治疗,眼痛、头痛略有缓解,但重影逐渐加重,于2010年4月18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合并眼球震颤行双眼白内障摘出术后,眼球震颤的变化以及对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 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合并眼球震颤21例(42眼)接受同期双眼白内障摘出手术,观察这一手术前后视力、眼球震颤以及与手术年龄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眼球震颤幅度有所减轻,5例术后眼球震颤消失.与是否早期手术及手术年龄无相关性.双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手术后视力改善程度与手术年龄无相关性.结论 提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并眼球震颤不是判断手术预后差的必然指征.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存在获得良好视力和眼球震颤改善的可能.双眼同期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使眼球震颤得到更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20岁.2004年因诊断"间歇性外斜视"在我院行双眼外直肌退后7mm、右眼内直肌缩短5mm手术,术后第一眼位双眼正位,眼球运动大致正常出院.2006年2月因双眼近视欲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ais,LASIK)再次来我院.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5 4岁。左眼视力急剧下降 ,左眼疼痛 ,左侧头部剧烈疼痛 2个月 ,来我院就诊。1年前车祸致颅脑外伤、骨盆骨折、左锁骨、肋骨、肱骨骨折。当时昏迷 2 d,醒后发现双眼视力下降。于 1998年 11月 2 5日以“双眼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右眼视神经萎缩、左眼外直肌麻痹、外伤性瞳孔散大、继发性青光眼、眼球突出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时 ,右眼视力 0 .1、左眼视力 0 .0 8,双眼矫正视力无提高。右眼外眼及眼前节正常。左眼球向正前方突出 ,眼球突出度右眼 13mm,左眼 18mm,眶距 10 0mm,眼球外展严重受限 ,眼眶饱满 ,球结膜水肿充血明显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矫正麻痹性斜视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27例麻痹性斜视行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并观察在术前、术后麻痹肌的运动情况、双眼视功能、眼球运动情况、眼位及复视消失情况等结果.结果 27例患者术后眼球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好转,除2例外全部过中线,转动1~2mm者12例、3mm者10例、4~5mm者2例、7mm者1例.术后被转位的肌肉运动正常.术后21例患者不同程度恢复了双眼视功能,其中具备Ⅰ度双眼单视功能13例,具备Ⅱ度双眼单视功能6例,2例有Ⅲ度双眼单视功能.6例同视机检测仍是单眼抑制.术后眼位正位22例,欠矫5~10度5例,23例复视消除,3例轻度改变注视方向也可消除复视.1例仍有复视不能耐受行二次手术.结论 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可矫正麻痹性斜视眼位,消除复视,改善眼球运动,恢复部分双眼视功能,而且睫状肌血管分离保留可减少眼前段供血不足的危险,是目前安全、可行、有效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例 1 女  5 0岁 因右眼球突出、眼胀 2 0余天 ,于 2 0 0 0年 11月 14日以右眼眶内肿物收入院。既往体健 ,无结核、风湿、糖尿病等病史 ,无眼病史和类似眼病家族史。全身检查 BP16/ 9.3 k Pa,发育正常营养好 ,较胖 ,体重 67kg。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右眼视力 0 .4 ,左眼 0 .8,近视力右 0 .6,左 1.0。眼球突出度 :右 2 0 mm、左 14 mm、眶距 96mm。双眼球运动不受限 ,双眼前节无异常 ,双眼视盘正常 ,视网膜动脉细、反光强 ,右黄斑区中心凹反光不清。左黄斑区正常。双眼眼压正常。低头试验 ( - ) ,无搏动及血管杂音。 B超检查右眼球后可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了眼眶底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002年8月至2006年2月间因眼眶底爆裂性骨折而行修复手术治疗36例.用特制针探查,应用高密度发泡聚乙烯(MEDPOR)科研矫正眼球内陷.结果 24例眼球运动障碍恢复正常,12例仍有不同程度的复视.21例眼球内陷得到充分矫正.随访中未发现种植体排斥现象.对伴有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的眼眶底爆裂性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结论 当双眼突出度相差大于2mm,即应手术矫正,且当眶脂肪萎缩时应增加种植体MEDPOR,手术关键应于骨膜下进行,以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先证者(Ⅳ1):男,32岁,自幼双眼视物模糊,眼球不能自主运动.于2007年11月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智力发育正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2,左眼0.04;双眼水平震颤,左眼活动受限,外斜45°;双眼角膜透明,瞳孔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散瞳后见双侧晶状体中央混浊呈块状,周围呈辐射状;眼底窥不进.诊断:双眼先天性核性白内障、眼球震颤、斜视.  相似文献   

9.
先天眼睑缺损为较少见的先天异常,文献报道中女性较男性多见.胚胎期受X线照射及注射胆碱或萘、环境因素、遗传等均可引发本病[1]. 患儿女 5岁生后父母发现其双眼上睑与眼球粘连,于2007年11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儿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其母亲妊娠40 d左右曾因感冒静点2 d(具体用药不详).体格检查:患儿营养发育良好,神志清,智力正常,鞍鼻,全身其他部位发育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光感,双眼上睑缺失,仅右眼外眦有约1/5上睑,并外翻,双眼上睑部皮肤向下移行伸长呈膜状覆盖上方眼球约3/4,合并泪点缺损.双眼角膜混浊,可见新生血管(图),前房及眼内组织结构窥不清.双眼球活动受限,双眼下睑外翻.双眼B超检查:双眼轴距约为右21.8mm,左22.1mm,前房未见,晶状体厚度正常,玻璃体内透声佳,双眼球后未见异常回声.  相似文献   

10.
眼球后退综合征并不少见,但合并鳄鱼泪者甚少。本组四例中单眼及双眼者各二例,报告如下。例1 郭××女13岁学生于1978年9月23日就诊。从小两眼不能外转,吃食物时两眼流泪。双眼视力均为0.9,屈光检查双眼+0.50D。正前方注视时,双睑裂9mm,右侧注视时,右10mm、左6mm,左侧注视时右7mm、左11mm。眼球突出度:眶距98mm,正前方注视时,右眼15mm、左眼  相似文献   

11.
1例因自幼双眼上睑抬起困难伴眼球运动受限患者就诊。检查发现双眼上睑下垂,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受限。诊断为双眼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基因检测出1个致病基因突变位点KIF21A-ex20 c.2821C>T(p.Arg941Trp),为杂合错义突变。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 62岁因双眼反复胀痛视力下降两年于2006年2月13日入院.既往健康.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1;眼压:右眼81 mmHg、左眼53mmHg;双眼轻度睫状充血;角膜轻度水肿,直径10mm;前房浅Ⅱ度;瞳孔直径约6 mm,右眼对光反射消失,左眼迟钝;右眼晶状体重度混浊,左眼轻度混浊;眼底右眼窥不进,左眼小视盘,C/D=0.3;眼轴17.12mm;房角全部关闭.诊断:(1)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右眼绝对期);(2)双眼老年性白内障;(3)双眼真性小眼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量观察角膜屈光手术术中发生眼球旋转和瞳孔中心移位的程度和方位.方法 检查70例(140只眼)的近视和近视散光的患者的眼球旋转和瞳孔中心移位的程度和方位.在术前,坐位时,用Technolas Zy-wave相差仪进行每只眼虹膜识别.用Technolas 217Z激光机进行测量眼球的旋转度.结果 全部140只眼中128只眼成功进行虹膜识别,成功率91.4%.对于双眼成功定位(54例)的眼球旋转度数的统计结果发现:平均旋转偏移是2.59°4±1.91°(右眼2.67°±2°;左眼2.51°±1.98°).双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按移位的绝对值计算,X轴移位平均为(0.23±0.19)mm,Y轴移位平均为(0.11±0.27)mm.双眼均成功识别54例:右眼瞳孔中心移位平均(0.33±0.17)mm,左眼瞳孔中心移位平均(0.16±0.21)mm.双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使用虹膜识别技术可减少眼球旋转和瞳孔中心移位,对改善屈光手术的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1岁,双眼高度近视,视力双眼0.1,矫正右-9.00~1.2D,左-9.00~1.2D,于1998年4月在北京某医院行双眼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er in situ kerato mileusis,LASIK),术后双眼裸眼视力1.2.1999年元月自觉双眼视力下降,因此时患者已入伍来我市,无法回原手术医院复查,2月后因发现左眼黑眼球上有白点故来我院眼科检查,当时查视力双眼裸眼视力0.8+2,结膜不充血,左眼角膜层间白色环状脂样沉积混浊,9点位似雪片状边缘不规则混浊,约2mm×2.5mm,未达瞳孔.右眼角膜层间不连续的环线状混浊,眼后部组织未见异常.给予角膜宁滴眼液及素高捷疗眼膏点眼治疗.随访观察1月余,查视力双眼0.6,左眼9点位角膜雪片混浊稍有扩大且增厚,周边环状混浊无明显进展(见图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VD手术后如何保持眼球运动的共同性.方法 3例双眼DVD病人,单眼DVD倾向明显,第一次手术行患眼上直肌后徙7~8mm,术后1~6月,对侧眼表现DVD同时出现下斜肌功能亢进,我们选择对侧眼下斜肌后徙转位术.结果 3例病人双眼DVD得到控制,同时获得眼球运动的共同性.结论 采用双眼DVD非对称手术设计理念,可以达到既矫正DVD又避免因手术而引起的眼球运动的非共同性,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自幼出现双眼平视前方时右眼向外上斜,伴歪头斜颈.入院检查:视力:右1.5,左1.2.左眼注视时,右眼外斜l 5度;右眼注视时,左眼外斜30度.右眼外转明显受限,内转正常,但内转时右眼球急骤上转,伴睑裂变窄、眼球后退.眼球突出度:右9mm>-104mm-<左11mm.双眼平视前方,面向右转,头向左歪.诊断: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第1型.入院后行右眼外直肌徙后术.术中见右外直肌为无弹性的纤维索所代替,常规于直肌附着点后套环缝合、离断之,将直肌游离端徙后10mm缝于浅层巩膜.观察眼位:双眼无外斜,内转时右眼球无后退,异常垂直运动消失.随访3个月,代偿头位消失.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因"左眼突出2a"于2010-01-07住院,入院查体:双眼视力1.2,双眼前节及眼底检查均未见异常,原在位双眼正位,左眼向上方运动受限,其余各方位运动正常,右眼球运动正常。右眼球突出度13mm;左眼球突出度19mm。无特殊既往史。入院后全身生化及血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72岁.因"双眼突出1年余,加重6月"于2012年2月27日来本院就诊,1年前无诱因出现双侧眼球突出,伴畏光、流泪、眼痒、易饥、多汗、怕热、失眠.既往于外院检查示:(1)甲状腺功能及甲亢自身抗体三项均在正常值范围内.(2)甲状腺彩超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稍增大图像.(3)眼眶MRI示:①双侧眼睑肿胀,双侧眼球突出,双侧眼外肌不同程度明显增粗.②轻度副鼻窦炎.予以左甲状腺素钠片、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氯替泼诺混悬液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症状无缓解. 入院后,眼部检查:VOD:0.25,VOS:0.25.双眼眶压高,眼睑轻度肿胀,无上睑回缩迟落,无双眼闭合不全,双眼眼球突出.双眼结膜囊见少量分泌物,泪阜肿胀,泪小点轻度外翻,结膜充血,滤泡(+),颞侧球结膜水肿,颞侧巩膜血管扩张、迂曲明显(右眼较重),无触痛,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晶状体及玻璃体轻度混浊,双眼眼底黄斑区下方各见一大小约2/3 PD的萎缩灶,中周部视网膜散在玻璃膜疣.双眼球运动各方向均受限,各方向无复视,眼球突出计测量:25mm(>108mm<)20mm;NCT:右眼13.9 mm Hg,左眼15.1 mm Hg.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正常,自身抗体12项、血管炎三项检查均阴性.胸部正位片示:主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脉络膜脱离于1854年von Graefe氏首先报导,尔后自发性渗出性或浆液性脉络膜脱离的报导相继出现,但均以描述临床表现为主。而由海绵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所引起的自发性脉络膜脱离实属罕见。作者报告一例男性,70岁,自觉有刺激症状,泪溢及异物感。眼部检查:双眼视力1.0,双眼睑轻度水肿,结膜血管明显扩张,双瞳孔开大,右眼直接对光反应微弱。双眼球突出为20mm(Hertel氏计),无搏动现象,眼球运动正常。S.L.检查(一),双眼压21mmHg(压平眼压计)。眼底:视网膜血管轻度  相似文献   

20.
例1 女 31岁(先证者)因发现双眼角膜有白色斑点10余年,视物不清2年于2001年5月前往我院就诊.患者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视力:右眼0.02,左眼0.02.双眼眼位正常,眼球运动正常,结膜无充血.双眼角膜中央可见大小约7mm×7mm密集灰白色斑点区,裂隙灯后照法可见上皮下大量密集的胶滴状结节,大小均匀,呈乳白色浑浊,未见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