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红外线照射与激光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集我院康复科39例(年龄范围在65~85岁)老年患者随机分入2组:一组20例予红外线治疗仪;功率500W,灯距60cm以上,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日1~2次,15~20次为一疗程。另一组19例予曼迪森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波长810nm,输出功率300毫瓦,将探头直接照射患处,距病灶5-7cm。每次照射10分钟,每日2次,10~15次为一疗程。结果 红外线照射组20例压疮经过治疗2个疗程后压疮治愈,曼迪森半导体激光治疗组19例压疮需经过治疗2~3个疗程后压疮治愈。结论 2组患者分别从性别、年龄、原发病和压疮的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比较红外线治疗疗效快,疗程短,次数少,可作为治疗压疮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1 资料与方法 256例患者中,男 144例,女 112例, 40岁以上 212例,占总例数 83%。单肩发病 239例,双肩发病 17例。 256例中均有肩痛,肩周局限性压痛点,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及体征。 方法 (1)超短波疗法。采用上海 CDB-1型超短波治疗机,频率 40.68MHZ,功率 250W,板状电极 10cm× 15cm,空气间隙 2cm,患肩前后对置,微热量一温热量; 1次 /d,每次 20min。 20次为 1疗程。 (2)电脑中频治疗:采用北京翔云电子设备厂生产的 K8832-T电脑中频治疗仪, 2号处方治疗,板状电极 5cm× 10cm,患肩前后对置,剂量以病人感觉能耐受舒适为…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88~1993年共收治带状疤疹患者152例,分为紫外线组58例,男32例,女26例,30~50岁19例,≥51岁39例,病程2~5d,等幅中频电组94例,男61例,女33例,30~50岁26例,≥51岁68例。病程2~7d。2组患者皮报沿助神经分布88例,腰骶神经分布43例,颈神经分布18例,股神经分布2例,三叉神线分布1例。治疗方法①紫外线组采用北京医疗仪器厂生产的Y3-1到紫外线治疗仪,波长253.7nm,输出功率6W.非照射部位用布遮盖。灯距2~3cm垂直照射,照射范围大于损害部位边缘5cm,疤疹面积较大的患者分区照射。第1次剂量7~10MED,第2次剂量根据…  相似文献   

4.
超短波治疗机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试用于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治疗临床效果肯定。1 对象与方法选择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患者126例,年龄18~4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3d,最长4年。全部病例均有疼痛、弹响及张口受限。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X线片,分出功能紊乱型84例和结构紊乱型42例。其中,男73例,女53例。均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超短波和消炎痛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功率为150W的五官超短波治疗机(上海产),直接照射患侧的痛点或乙状切迹的中点,20min/次,1次/d,10次为1疗程,一般照射1~2个疗程。消炎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用超短波并氦-氖激光、中药外用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3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4~63岁,平均54岁,病程1~15d。皆带状疱疹疼痛难忍患者。方法:(1)超短波并氦-氖激光:采用上海激光仪器厂生产的HNZSQ-Z型氦-氖激光机,波长632.8mn,输出功率20mW,电流10mA,光斑直径5cm,距离70cm,呈散焦扩束垂直照射皮损区,及病变部位相应的脊髓后根区。时间10min,移动光束分片照射,并配合超短波损部对置法治疗,10min/次,1次/d,10次为1疗程。(2)中药外用:①雄黄100g,明矾90g,…  相似文献   

6.
超短波和红外线照射治疗颞颌关节炎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颞颌关节炎患者 98例 ,男 5 6例 ,女 42例 ;年龄 2 6~ 5 9岁 ;病程 2~ 30d ;分为观察组 5 0例和对照组 48例。对照组针对不同病因口服抗生素或类风湿等药物。观察组除接受上述药物治疗外 ,还配合理疗 :①超短波 ,采用五官超短波治疗仪 ,波长 7 2nm ,输出功率 5 0W ,圆形小电极在耳屏前与耳垂后对置 ,空气间隔 1~ 2cm ,微热量 ,每天 1次 ,每次15min ;②红外线照射 ,采用红外线辐射器 ,选用特定电磁波 ,灯距 30~ 40cm ,每天 1次 ,每次 30min。 10d 1疗程。2组治疗 2~ 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愈 :颞颌关节疼痛、张…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摘要例1,男患,3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球不能向颞侧移动,同时伴左眼眶疼痛3d,于2000年8月11日到我院眼科求治。例2,女患,4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球不能外展2d,2000年10月5日到我院眼科求治。经检查,两患者眼底正常,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以上2例诊断为:眼外直肌麻痹(考虑为外展神经炎症所致),建议到我科进行物理治疗。方法:采用上海产CDP-SDB型五官超短波治疗机,频率50Hz,功率150W,小圆电极,直径4cm,间隙1cm,于患眼与外侧并置,微热量,15min/次,1次/d,加用重庆产CQ-23型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  相似文献   

8.
牵引并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18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以来采用持续牵引、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神经根型187例。1 资料与方法男100例,女87例。年龄20~50岁。椎动脉型100例,神经根型87例,均经X线协助确诊。病程< 1个月40例。1~6个月68例,7~12个月38例,1年41例。采用持续固定式颈椎牵引后加红外线照射。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酌情加减,一般采用10~17kg,红外线照射(飞利浦公司生产灯泡)电压200V,功率250W,治疗时皮距40cm直接照射颈椎、肩背部,以舒适热感为宜,时间15min,1次/d。再采用北京金豪公司J 18电脑中频治疗仪,载频4kHz,调频15~150Hz,调幅度100…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物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雪娟 《中国康复》2004,19(4):200-200
经腰椎正侧位X片、CT或MRI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6 9例 ,分为 2组 :①超短波并电脑中频组 (A组 ) 85例 ,男 5 5例 ,女 30例 ;年龄 2 4~ 5 9岁 ;病程15d~ 5年。②超短波组 (B组 ) 84例 ,男 5 2例 ,女 32例 ;年龄2 1~ 5 5岁 ;病程 5d~ 7年。CM 2 0 0 0型电脑中频治疗仪 :患者仰卧于治疗床 ,将 75 %酒精涂于 10cm× 15cm橡胶电极板上 ,1组并置腰背患处 ,另 1组置患肢 ,电流为调制中频电 ,强度 4 0~ 80mA ,根据病情和对电流的耐受程度由低到高调制 ,每次 2 0min。CD 31型超短波电疗仪 :患者仰卧 ,板状电极 …  相似文献   

10.
自1979年采用自制补骨脂素片加长波紫外线(UVA)照射治疗银屑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对复发原因进行了探讨。 340例均选择以皮损超过60%以上的泛发性异常型银屑病,男232例,女108例,年龄10~51岁。病程1~30年;分为进行期160例(47%),静止期144例(42.4%),消退期36例(10.6%);冬季型160例,夏季型126例,与季节无关54例。 采用自行设计安装立式(双人用)普通黑光灯管,总功率为2800w,灯距5cm,直立排列固定在灯架四周顶部而成。①治疗前在腹部测定最小红班量;②口服补骨脂素4~6片(每片含生药1g),2h后照射,必要时在照射前皮损区可外涂适量50%补骨脂素酊剂。(3)取MED的平均值,开始每次照射20min,5次后如无不良反应可增加5min,增至30min时不再增加,至疗程结束。每日照射1次,每周照射6次,30次为1疗程,休息1个月后巩固照射12d,再休息3个月再巩固照射15d。如第1疗程无效可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Ⅱ期压疮物理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小燕  高霞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51-2751
目的:寻找更有效治疗老年人Ⅱ期压疮的物理治疗方法。方法:71例/次老年男性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紫外线照射治疗组39例/次,红外线照射治疗组32例/次,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压疮周边,距压疮周边5、10cm处的皮肤温度。结果:紫外线照射治疗组平均治疗次数为(5.64&;#177;3.00)次,红外线治疗组为(11.75&;#177;7.57)次。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压疮周边,距压疮周边5、10cm处皮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皮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紫外线照射治疗老年人Ⅱ期压疮优于红外线照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更有效治疗老年人Ⅱ期压疮的物理治疗方法。方法71例/次老年男性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紫外线照射治疗组39例/次,红外线照射治疗组32例/次。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压疮周边、距压疮周边5、10cm处的皮肤温度。结果紫外线照射治疗组平均治疗次数为(5.64±3.00)次,红外线治疗组为(11.75±7.57)次。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压疮周边、距压疮周边5、10cm处皮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皮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紫外线照射治疗老年人Ⅱ期压疮优于红外线照射。  相似文献   

13.
红外线照射治疗会阴水肿1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 1~ 12月 ,我科对 180例产妇分娩后会阴水肿用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 12月 ,在我科住院分娩的产妇中有 180例出现会阴水肿 ,年龄 2 2~ 32 (平均 2 4.8)岁 ,孕 37~ 42周 ,初产妇 137例 ,经产妇 43例。其中顺产 119例 ,会阴侧切助产 2 5例 ,产钳助产 36例。1.2 方法 在常规会阴护理基础上 ,局部采用红外线治疗灯照射。仪器为上海跃进医用光学器械厂生产的YSHD Ⅰ型红外线治疗灯 ,功率为 6 0 0W。照射方向 :置于患部斜上方或旁侧照射 ,照射灯距为 2 0~ 6…  相似文献   

14.
1 资料与方法 4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 25例,女 15例,年龄 21~ 60岁。单侧患病 37例,双侧患病 3例。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调节红光治疗仪探头位置,紧靠患侧颞颌关节行强光照射,时间为每次 30min,1次 /d,5次为一疗程。 2 结果 40例中疼痛、弹响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35例占 87% ;疼痛明显减轻,偶有弹响,张口活动略受限 4例,占 10%。经 3~ 5个疗程治疗症状无改善或改用其它方法治疗的 1例,占 1.5%。 3 体会 红光的波长接近红外线,它对组织的穿透能力比紫外线及红外线都强。它对皮肤粘膜有热和光化学作用,照射时皮肤…  相似文献   

15.
1 资料与方法 近 15年我院应用浅层 X线照射治疗皮肤毛细血管瘤。 642例,男 198例,女 444例,年龄 2月~ 5岁。出生时即发病的 465例,出生后 6月内发病的 177例。皮损范围 0.5cm× 0.5cm~ 4.0cm× 6cm。头面部 316例、躯干 178例,四肢 148例。 方法:对血管瘤照射剂量视皮损部位、大小、厚度及患儿年龄等情况而定。电流 20mA,管电压 20~ 50kV,照射距离 5~ 10cm,过滤板 0.3~ 1.0cm,每次照射 100~ 150r,每周 2次, 4次为 1疗程,观察 3个月,视皮损变化决定是否给予第二疗程治疗,照射部位总剂量控制在 1 200r以内。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16.
哮喘性支气管炎是小儿呼吸道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其药物疗效常不佳。我们应用负氧离子、超短波治疗141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41例中,住院病人14例,门诊病人127例;男99例,女42例;1岁以内25例,1~2岁78例,2岁以上38例;发病日期最短1天,最长30天,绝大多数为2~5天。用负氧离子、超短波治疗(少数并用常规药物)36例(下简称理疗组),另选基本条件相似,用抗生索、氨茶碱、激素,止咳剂治疗30例为对照组(下简称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 疗效标准:近期治愈——症状体征在1周内消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综合治疗 (电针、红外线、超短波 )及手法护理治疗本病 100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 100例,男 52例,女 48例,年龄 11~ 81岁,病程 1~ 7d者 63例, 8~ 50d者 37例;根据病程将面神经麻痹分为急性期与稳定期。急性期病程在 7d之内,稳定期的病程为 8~ 50d。病人在发病时均伴有患侧头痛或耳后颈项疼痛,并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程相对短的特点。 方法 (1)电针治疗: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足太阳经穴为辅。取穴:头维、阳白、四白、太阳、迎香、下关、翳风、颊车、颧 、合谷、每天选取上穴 3~ 4对,面部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注射用阿昔洛韦外用联合红外线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00例带状疱疹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将阿昔洛韦0.5g加入到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2次·d-1,连用7d,维生素B1100mg、弥可保或维生素B120.5mg,肌内注射,1次·d-1,连用14d,同时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搽皮损处。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采用注射用阿昔洛韦0.5g+生理盐水5mL稀释与炉甘石洗剂外搽皮损处,2~12次·d-1;使用红外线治疗仪对患部进行红外线理疗,照射距离30cm,1~2次·d-1,30min.次-1,治疗10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及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注射用阿昔洛韦外用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能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疱疹吸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1 对象 我院2000~2003年肠套叠238例经空气灌肠整复成功219例,失败19例,年龄21日龄~12岁。1岁以内123例(52%),1~2岁72例(30%),3~12岁16例(7%),其余27例为2~3岁(1l%)。其中男女之比约为2:1.发病时间6h~6d,多数2d以内就诊,占93%。  相似文献   

20.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 :1997年~ 1999年共收治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 37例,男性 14例,女性 23例。年龄最小 62岁,最大 93岁,平均 73.6岁。诊断方法: 37例均经 X线和 MRI检查,诊断明确。椎体压缩不超过 50%,无脊髓神经压迫。经双能 X线骨密度仪测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方法 :骨折处垫枕:入院后即在脊椎骨折部位垫一小枕,高 3~ 5cm,宽 20cm,长 30cm,高度可根据病人感觉随时调整;也可就地取材,以床单折叠替代。目的是保持脊柱稳定和正常生理曲度。红外线照射:骨折后 48h开始, 3次 /d,每次 30min, 1周后 3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