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持续非卧床式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从而提高对腹膜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腹透中心20例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结果20例中19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中单纯革兰阳性球菌9例,单纯革兰阴性杆菌2例次,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4例,真菌3例,阴性1例,培养阳性率达95%。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66.67%,左氧氟沙星耐药率81.82%,头孢唑啉耐药率21.43%,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75%,头孢曲松耐药率100%,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75%,丁胺卡那耐药率0,庆大霉素耐药率为0,左氧氟沙星耐药率75%,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20%,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结论CAPD相关腹膜炎细菌仍然以革兰阳性球菌为多数,致病菌对头孢唑啉和庆大霉素耐药性较高。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抗生素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进行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治疗,观察CAPD前后的生活质量和血液生化检验指标、生存率、主要并发症等。结果:CAPD可显著改善患者尿毒症症状及重要血液生化检验指标,提高生活质量,血糖控制良好。结论:CAPD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安全有效,腹腔给胰岛素血糖控制良好,可在家中进行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病人的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fitoneal dialysis,CAPD)是对终末期尿毒症病人施行的长期性治疗方案,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优点,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病人的存活时间。但透析改变了病人原有的生活方式,一些病人在接受透析后生活质量降低。况且由于我市社区医疗护理设施缺乏、病人家庭收入低等原因,绝大多数CAPD病人的照顾责任由其亲属承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诊治的腹膜透析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34.56岁(22~79岁)。以主观综合评价(SGA)法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以每周尿素清除指数(KT/V)、肌酐清除率(Ccr)评价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计算患者的残存肾功能(RRF)。比较营养不良组及营养良好组患者透析充分性及残余肾功能的差异。结果本组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1.0%。营养良好组患者透析充分性指标(Kt/V:(1.78±0.23)vs(1.52±0.21);Ccr:(52.34±3.45)vs(41.21±4.33)优于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患者残余肾功能(2.78±1.34)vs(1.55±0.54)优于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透析以及尽可能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有助于维持CAPD患者较好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的因素,以期为此类人群制定合理的一体化治疗方案。方法调查68例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时间和原因及死亡病例的死因。结果观察期间有21例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30.88%);透析1年以上死亡的9例病例中,心肌梗死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4例、感染2例、肝性脑病1例、自动放弃1例。结论心血管事件是CA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合并症是导致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退出的因素,以期为此类人群制定合理的一体化治疗方案.方法调查68例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时间和原因及死亡病例的死因.结果观察期间有21例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30.88%);透析1年以上死亡的9例病例中,心肌梗死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4例、感染2例、肝性脑病1例、自动放弃1例.结论心血管事件是CA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合并症是导致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延伸护理服务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伴营养不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同时开展延伸护理服务。离院后6个月,以相关营养指标、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作为指标,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离院时,两组间相关营养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以及血红蛋白(HG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院后6个月,两组上述指标均有一定提升,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院时,两组间SGA、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院后6个月,两组上述评分均有一定升高,但观察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伸护理服务更有利于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变化.方法 74例接受CAPD大于3个月的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CAPD组),根据有无不同程度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分为CAPD有症状组(29例)和CAPD无症状组(45例),并选择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血清IMA水平、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异常发生情况.结果 CAPD组血清IMA水平为(92.33±17.17) k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3±9.24) 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D有症状组血清IMA水平为(109.37±21.34) kU/L,明显高于CAPD无症状组的(85.31±8.58) 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D有症状组血清IMA水平升高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7.9%(11/29)、62.1%(18/29),明显高于CAPD无症状组的15.6%(7/45)、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D患者血清IMA水平升高,CAPD有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的患者血清IMA水平明显升高,IMA可作为诊断CAPD患者心肌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培训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进行护理培训的15例CAPD患者设为试验组,将过去只讲解常规腹膜透析知识及培训方法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菌操作率、并发症例数、透析充分性。结果试验组无菌操作率100%,对照组75%。试验组并发症例数较对照组减少。试验组的肌酐、尿素氮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护理培训可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腹膜转运特性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我们观察了 3 9例CAPD病人 ,采用腹膜平衡试验将患者分为 3组 :高转运 +高平均转运组 (H +HA) ,低平均转运组 (LA) ,低转运组 (L)。测定 3组CAPD患者在腹透前后的营养指标 :标准化蛋白氮呈现率 (nPNA)与血清白蛋白值 (ALB) ,同时观察透析充分性指标 :每周肌酐清除率 (Ccr/W)与每周尿素清除指数 (KT/V .W)。并对 3组间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 +HA组患者在腹透后其nPNA、血清白蛋白值均明显低于另两组〔nPNA (g/kg.d) :0 84± 0 13和 1 0 7± 0 3 1、 1 0 4± 0 15 ,P值均 <0 0 5 ;ALB (g/L) :3 2 83±2 41和 3 6 2 2± 4 0 1、 3 5 2 3± 1 5 8,P值均 <0 0 5〕。H +HA组患者每周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另两组〔Ccr/W(L) :77 91± 2 8 3 2和 5 5 66± 8 41、 5 4 3 7± 8 68,P <0 0 5〕 ,但 3组病人在每周尿素清除指数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5 )。结论 腹膜转运性高的患者尽管透析更充分一些 ,但其营养状况要更差 ,腹膜转运特性可能是影响CAPD患者营养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感染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衰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7年1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随访1年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42)和未感染组(n=122)。于患者入院第二天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水平,采用临床衰弱症状学评价量表对患者衰弱情况进评分。对可能影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感染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指标水平高于未感染组,清蛋白、前清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指标水平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衰弱总发生率为78.57%,高于未感染组患者的5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P=0.018)。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指标水平、MCP-1指标水平、衰弱评分是影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患者发生感染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较大,且患者发生感染与CRP、MCP-1指标水平以及衰弱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60例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原因,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深度访谈法,收集发生腹膜炎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类整理及分析。结果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原因:患者及家属无菌观念淡薄、操作不规范23例,占比38.33%;营养不良18例,占比30.00%;肠道感染10例,占比16.67%;合并糖尿病9例,占比15.00%。结论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原因中患者及家属无菌观念淡薄、操作不规范占比例最高,应加强年女性家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及完善随访,提高她们的无菌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营养,增加机体免疫力,尽可能降低发生腹膜炎的概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病人退出原因的分析,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回顾11年来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的病人83例,统计其退出病例并分析原因。结果共有31例病人退出腹膜透析,占37.3%。主要原因为腹膜炎(48.4%),超滤衰竭(25.8%),透析液引流不畅(19.4%)。结论腹膜炎和超滤衰竭是退出腹膜透析的重要原因。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尽早控制感染,限制水盐摄入,制定个体化透析处方。  相似文献   

14.
NutritionalassessmentandcomparisontopatientsonHemodialysisand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taldialpsisZHENJinfeng,LIXiaofeng,KONGSannan.DeptofNutrition,JinlingHospital.Nanjing210002李晓凤: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进修生血液透析(HD)和连续性不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是临床上终末期肾衰重要的替代疗法。许多研究表明,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营养代谢紊乱非常常见,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甚至死亡[1,2]。所以,预防或减轻患者营养代谢紊乱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HD与CAPD的治疗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40例慢性肾脏病第5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HD组和CAPD组,每组20例,HFHD组给予HFHD治疗,CAPD组给予CAPD治疗,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3、6个月末的钙磷代谢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第1个月末,CAPD组血钙低于HFHD组[(1.98±0.12)mmol/L比(2.21±0.19) mmol/L],1,25二羟基胆骨化醇低于HFHD组[(13.65±3.61) ng/L比(19.89±7.78) ng/L],血磷高于HFHD组[(1.75±0.39) mmol/L比(1.55±0.25) mmol/L],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高于HFHD组[(298.38±64.04) ng/L比(226.76±43.21)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个月末,CAPD组血磷低于HFHD组[(1.23±0.60) mmol/L比(1.61±0.40)mmol/L],iPTH低于HFHD组[(176.30±33.98) ng/L比(237.83±32.93) ng/L],1,25二羟基胆骨化醇高于HFHD组[(37.85±9.38) ng/L比(21.38±8.72)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第6个月末,CAPD组血磷低于HFHD组[(1.07±0.15) mmol/L比(1.56±0.23) mmol/L],iPTH低于HFHD组[(121.56±23.29) ng/L比(174.49±25.02) ng/L],1,25二羟基胆骨化醇高于HFHD组[(65.74±9.46) ng/L比(43.09±9.88)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O.01或<0.05).结论 HFHD和CAPD均有改善钙磷代谢的作用.治疗第1个月末,HFHD对血钙、1,25二羟基胆骨化醇显著升高,对血磷、iPTH显著清除,优于CAPD.治疗第3、6个月末,CAPD对血钙、1,25二羟基胆骨化醇显著升高,对血磷、iPTH显著清除,均优于HFHD.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碳酸镧(lanthanum carbonate)在慢性肾衰竭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应用骨化三醇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时对血钙、血磷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300—500pg/ml、血钙磷乘积〈4.52(mmol/L)2的CA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碳酸镧组给予口服碳酸钢500mg,3次/天,同时口服骨化三醇1.0μg,2次/周冲击治疗;碳酸钙组给予口服碳酸钙750mg,2次/天,同时口服骨化三醇1.0μg,2次/周。结果:碳酸镧组12周后血磷及iPTH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碳酸镧组血钙、血磷明显低于碳酸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镧能有效预防CAPD患者应用骨化三醇冲击治疗SHPT时的高钙血症及高磷血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可能影响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非医疗因素,旨在为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79例慢性肾衰竭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负担及家庭支持等情况.采用国际通用的KDQOL-SFTM1.2中的短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指数.结果 SF-36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提示:CAPD患者生存质量的8个方面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国一般人群(P<0.05或<0.01);在职患者和有医疗保障患者SF-36得分分别为(45.78±16.93)分和(49.62±13.20)分,明显高于非在职患者的(32.65±12.26)分和无医疗保障患者的(33.85±6.24)分(P<0.05);人均年收入越高的家庭,患者生存质量就越高;有子女和老伴共同照顾的患者生存质量最高,而由保姆或个人照顾的患者生存质量最低;79例患者中焦虑的发生率为54.4%(43/79),抑郁的发生率为15.2%(12/79),二者均与生存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家庭支持、工作状况、医疗保障和心理障碍均对CAPD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腹膜透析液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相关性腹膜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DAPD腹膜透析2012例患者,其中216例为D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114例为腹膜透析无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WBC(腹膜透析液及外周血)、CRP、PCT 3项炎性指标,并动态观察这些指标在D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DAPD相关性腹膜炎组WBC(腹膜透析液)、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腹膜炎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D相关性腹膜炎组治疗后PCT和CRP水平下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腹膜透析液)、PCT和CRP水平在D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中明显升高,是DAPD相关性腹膜炎良好的早期诊断指标;而PCT和CRP水平在DAPD相关性腹膜炎有效治疗后下降明显,是DAPD相关性腹膜炎良好的疗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ARF的治疗经验,对200例采用综合治疗和腹膜透析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发现200例ARF117例(58.5%)治愈,好转脱离透析4例(2%),改血透2例(1%),正在腹透6例(3.0%),自动出院9例(4.5%),死亡62例(31%)。显示腹膜透析是治疗ARF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CAPD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治疗。我院 1983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采用CAPD治疗肾小球肾炎并发ARF73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透析指征 肾小球肾炎并发ARF伴有⑴严重水钠潴留 ,肺水肿或左心功能不全 ;⑵高血钾≥ 6 5mmol/L或心电图提示高钾 ;⑶BUN≥ 2 1 4mmol/L ,或每天BUN上升 8 3mmol/L ,Scr≥ 4 42 μmol/L ;⑷有明显尿毒症症状或体征 ;⑸BUN或Scr不到上述指征 ,但为保障肾活检或保障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而采用CAPD。1·2 临床资料 男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