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酸氢钠(NaHCO_3)治疗酸血症有时反而导致细胞内酸中毒,所以在ICU或心肺复苏时是否使用尚有争议。静注的NaHCO_3在血浆解离成Na~+和HCO_3~-并输送到肺毛细血管床,某些HCO_3~-则进入红细胞后与来源于血红蛋白(Hb)的H~+结合,形成碳酸。碳酸在碳酸酐酶催化下很快形成CO_2和H_2O。因此静注NaHCO_3后呼出气中的CO_2取决于肺血流和Hb浓度。  相似文献   

2.
THAM(三羟甲基胺基甲烷,萨姆,缓血酸胺)于1959引进临床,用来治疗酸血症(酸中毒)。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不少人认为THAM不如NaHCO_3。不过,近年来经过多学科专业人员的研究,特别是1996年Nahas等复习280篇文献资料再次提出治疗酸血症时THAM仍有它的位置。本文作者也根据自己在ICU和急救科的经验认为THAM仍可用作处理酸中毒时的常规药。 THAM接受质子,产生NH_3~+/HCO_3~-,但不产生CO_2,其质子化的R-NH_3~+由肾排除,所以如果机体排除CO_2有困难时(例如ARDS、心衰、呼衰或出血性休克等)则特别适合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CPR)指南中指出应检验动脉血的酸碱状态并做血气分析,按结果来决定是否使用缓冲碱,因为不论酸血症或碱血症都关系到CPR的结局.而CPR时静脉血和动脉血pH值和PCO_2的差均明显增大,因此动脉血往往由于PCO_2低而呈碱中毒,但是肺动脉的混合静脉血,由于PCO_2高而呈酸中毒.此时静注NaHCO_3因含CO_2则使静脉血PCO_2进一步升高.但是如果注同量氨基丁三醇缓冲混合液(Tris buffer mixture),因不含CO_2所以PCO_2不增加.因此用Tris取代有可能提高CPR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碳酸氢钠(NaHCO_3)用于治疗各种病因的代谢性酸中毒(代酸)已有50多年历史。人们一直认为补碱(例如NaHCO_3)就能纠正代酸,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却很少考虑它的代谢和全身效应,此外,它治疗代酸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在理论上至今还未澄清,故有予以重新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已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Taylors等(1983年)在实验中采用化学腐蚀剂破坏神经以完成PCV的操作,如这一方法确实有效,将可经内镜进行胃粘膜下注射,损害微小,有临床应用价值。作者在猪实验中进行比较:1.对照组;仅剖腹3只猪,剖腹PCV 4只猪,供作对照;2.腹腔镜组;作迷走神经前干PCV和后干切断术(OP)3只猪,用CO_2激光完成迷走神经前支浆肌层切开术和后干切断术(CO_2)4只猪;3.胃镜组:胃粘膜下注射0.1%氯化苯甲烃胺(BC)4只猪,或注射0.75%氯化钴(CoCl_2)5只猪(具体操作方法已在Gut 1983,24:158~60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手术操作前需先制成气腹,常用CO_2充气,但CO_2经腹膜面吸收可形成呼吸性酸中毒,降低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时对乳酸血症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CPR)期间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乳酸血症,当动脉血乳酸水平超过7~8mmol/L时常预示不良的预后。此外,乳酸血症还可影响细胞的代谢、诱发室颤、抑制心肌功能以及降低心肌对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反应性。过去多主张使用碳酸氢钠(NaHCO_3)纠正急性乳酸中毒,但近期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CPR期间采用这种传统的处理方法可能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8.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普遍应用腹腔内CO_2充气制成气腹,然后进行切除操作,CO_2自腹腔吸收入血循环,为了防止呼吸性酸中毒需要增加呼吸频率。但在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仍无法消除 CO_2负荷增加的后果。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可引起心律不齐,甚或需转换剖腹手术。氦气是一隋性气体,可在气腹中替代CO_2。作者进行临床研究比较氦气和CO_2气腹对呼吸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各选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例。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甲状腺癌(TC)和乳腺癌(B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确定这两种肿瘤的患病顺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在监测、流行病学和结局数据库中选择2000年至2012年间来自美国18个地区的女性BC患者和TC患者,并诊断情况分为3组,第1组患者仅患有BC(BC组);第2组患者先诊断有TC后又被诊断出BC(TC2BC组);第3组...  相似文献   

10.
由于异体真皮无免疫活性促使开发了在消除潜在抗原性成份的干燥猪皮上培养人角化细胞,并使重组的人/猪皮肤(RHPS)生长成片。 人角化细胞原代培养是用致死量辐照过的3T3细胞作为滋养层。培养基是加有丙酮酸钠(0.12g/l)和NaHCO_3(1g/l)的改良的HMEM,添加10%牛血清、氢考的松0.5μg/ml、胰岛素5μg/1ml、霍乱霉素10~(-10)M、EGF5ng/ml、青霉素200U/ml、链霉素100μg/ml。培养物是在3.5%CO_2湿环境中或密闭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透析相关的低氧血症(HXA)与透析反应的关系,观察了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氧分压变化的情况,并评价了静脉滴注NaHCO_3法、深呼吸法、吸氧法及H_2O_2供氧法等预防及纠正HXA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O_2气腹与胃癌细胞在裸鼠腹腔增殖、转移及其机理。方法胃癌细胞株SGC-7901注射到30只裸鼠腹腔建立腹腔胃癌脱落细胞模型,随机分为麻醉组、开腹组、CO_2气腹0.5 h组和CO_2气腹1.0 h组。8周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瘤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O_2组肿瘤重量明显高于麻醉组及开腹组,CO_2气腹1 h组高于CO_2气腹0.5 h组,开腹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VEGF,HIF-1a,BCL-2在气腹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及开腹组(P0.05),1 h组表达高于0.5 h组(P0.05),开腹组大于对照组(P0.05),气腹组Caspase-3表达低于对照组及开腹组(P0.05),1 h组表达高于0.5 h组(P0.05),开腹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_2气腹能增强并随着时间增加腹腔脱落胃癌细胞黏附、生长、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MMP-11基因表达的在膀胱癌(BC)中的临床意义,并研究MMP-11推动BC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BC基因表达数据集GSE13507,分析MMP-11在BC中的表达情况及MMP-11与BC的临床病理相关性和预后相关性;利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MMP-11高表达样本的富集基因及MMP-11调控的相关通路。结果:MMP-11在BC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08);MMP-11高表达的BC患者在疾病进展(P=0.026)、T分期(P=0.001)、N分期(P0.000 1)及分级(P0.000 1)方面明显比MMP-11低表达组差;MMP-11高表达组BC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期明显差于MMP-11低表达组(P=0.000 2),MMP-11高表达组BC患者的总生存期亦有差于MMP-11低表达组的趋势(P=0.088 4);MMP-11高表达样本富集了与未折叠蛋白反应、精子形成、G2M检查点、MYC信号通路、E2F信号通路、MTORC1信号通路、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血管生成、糖酵解、胆固醇平衡、PI3K/AKT/mTOR通路、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集。结论:MMP-11在BC中高表达,且与BC的恶性程度和疾病进展相关,高表达MMP-11的BC患者临床预后更差。因此MMP-11或可作为潜在的判断BC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BC的靶标。  相似文献   

14.
CO_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常引起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的上升和全身血管阻力增大以及心率的加快。这种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使心肌需氧增加,往往对心功能欠佳的病人不利。这是由于激活了交感神经、下丘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常需加深麻醉,辅用阿片类药和血管扩张药来处理。而腹腔吸收CO_2可致高碳酸血症,从而激活CNS和交感-肾上腺反应也使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即使术中通气正常,于气腹后2h因体内CO_2聚集和产生CO_2增多,所以在苏醒早期仍可能出现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特别是原先就有肺脏疾病的病人更明显。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尿量也减少,并伴有血浆肾素活性(PRA)增加,造成肾血管收缩和抗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不同CO_2气腹压力对腹腔镜下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7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在腹腔镜手术中CO_2的气腹压力,随机分为低CO_2气腹组(7~9 mm Hg,29例)、中CO_2气腹组(10~12 mm Hg,29例)和高CO_2气腹组(13~15 mm Hg,29例),分别监测患者在气腹前(T0)、气腹后1 h(T1)、气腹后2 h(T2)和气腹停止后1 h(T3)各时间点三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动脉血氧分压(Pa O_2)、胱抑素C(Cys-C)和尿量。采用SPSS 17.0版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术中相关指标及各时间点HR、MAP、pH、Pa CO_2、Pa O_2、Cys-C和尿量的变化,均以均数±标准差(x珋±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各组T0时间点和低CO_2气腹组相比,中、高CO_2气腹组T1至T3时间点的HR、MAP、Pa CO_2和Cys-C均显著升高,而尿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CO_2气腹压力对行腹腔镜治疗胃癌患者术中的循环和呼吸系统影响最小,并且可显著减轻气腹压力对肾功能的损伤,临床效果好、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比较静脉麻醉药与七氟醚对室间隔缺损患儿脑血管二氧化碳反应性(cerebrovascular carbon dioxide reactivity,CO_2R)的影响。方法纳入3~12月龄患儿32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组静注哌库溴铵0.2 mg/kg、咪达唑仑0.2 mg/kg及舒芬太尼1μg/kg,肌松满意后行气管插管,全凭静脉维持麻醉。吸入组持续吸入七氟醚1.5 MAC,静注哌库溴铵0.2 mg/kg,自主呼吸消失后行气管插管,七氟醚1.0 MAC维持麻醉。调整机械通气条件,使P_(ET)CO_2依次维持在30 mmHg(T_1)、35 mmHg(T_2)、40 mmHg(T_3)、45 mmHg(T_4),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速度(V_(MCA)),同时记录HR、心脏指数(CI)及BIS,计算CO_2R。结果T_1—T_4时两组V_(MCA)明显增加,HR明显减慢(P0.01);吸入组BIS值和CO_2R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与静脉组比较,吸入组T_3和T_4时V_(MCA),T_1—T_4时HR、T_1—T_2时段CO_2R明显增高(P0.01或P0.05)。结论 1.0 MAC七氟醚麻醉下,在低P_(ET)CO_2范围内CO_2R更高,且高于使用静脉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甲胎蛋白的变化与肿瘤复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移植术后的血清甲胎蛋白 (α-fetoprotein,AFP)变化与肝癌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7例HCC患者肝移植手术前后的AFP动态变化与肝癌复发的关系。根据肝移植术前血清AFP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A 组(术前血清AFP≤20 ng/ml)、B组(20 ng/ml<术前血清AFP≤400 ng/ml)和C组(术前血清AFP> 400 ng/ml),根据术后AFP的下降程度,将B组和C组患者分成3个亚组,即血清AFP在术后2周内降至≤20 ng/ml(BCl组)、术后2周后至2个月内降至≤20 ng/ml(BC2组)和2个月内未降至≤20 ng/ml(BC3组)。结果 67例肝癌受体移植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3.2个月,总体复发率为35.8% (24/67),平均复发时间为(7.2±0.7)个月,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依次为肺、肝、骨骼和淋巴结等;C 组患者移植术后复发率为52.8%,显著高于A、B两组(C组比A组,x2=6.759,P=0.009;C组比B 组,x2=4.550,P=0.033),A组和B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x2=0.435,P=0.510);BC1组和BC2组术前AFP水平无明显差异,BC3组术前AFP明显高于BC1组和BC2组,BC3组患者术后复发率高达 67.9%,明显高于BC1组的33.3%和BC2组的22.2%,BC1组和Bc2组复发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术前AFP水平>400 ng/ml的HCC肝移植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上升;术后AFP水平未能在 2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者复发率显著升高;移植后AFP的动态变化对预测HCC复发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芩苷对缺氧缺血性新生鼠脑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黄芩苷 (BC)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 )时缺氧诱导因子 (HIF) 1αmRNA、半胱天冬酶 (Caspase) 3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新生 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n =12 )、缺氧缺血组 (HIBD组 ,n =15 )、黄芩苷治疗组 (BC组 ,n =13 )。BC组在HIBD后当日起给予BC 0 .12mg/g腹腔注射 ,每日 1次 ,共 7d。观察大鼠体重增长率、左右脑重比值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学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 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检测脑细胞凋亡 ;采用定量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鼠脑HIF 1αmRNA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鼠脑Caspase 3蛋白。 结果 BC组体重增长率与HIB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C组左右脑重比值较HIBD组明显增加、脑神经元坏死较HIBD组减轻 ,脑细胞凋亡数较HIBD组减少。BC组鼠脑HIF 1α基因的表达较HIBD组减弱。BC组Caspase 3阳性细胞数较HIBD组减少。结论 BC可减轻HIBD ,减弱HIF 1αmRNA及Caspase 3表达 ,减少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P_(ET)CO_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与PaCO_2值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1月~5岁,ASAⅡ~Ⅳ级,分为四组:紫绀型伴严重肺动脉高压组(N1组)、紫绀型不伴肺动脉高压组(N2组)、非紫绀型伴严重肺动脉高压或肺血流增加组(N3组)和非紫绀型伴轻度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4组),每组20例。统一选取相同的麻醉方案,在手术开始前记录患儿的P_(ET)CO_2、TcPCO_2与PaCO_2值,计算P_(ET)CO_2、TcPCO_2与PaCO_2的差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1、N2、N3组P_(ET)CO_2与PaCO_2差值较大,N4组中相对较小;四组患儿TcPCO_2与PaCO_2差值都相对较小;N1、N2、N3组中TcPCO_2-PaCO_2值明显低于P_(ET)CO_2-PaCO_2值,N4组中TcPCO_2-PaCO_2值明显高于P_(ET)CO_2-PaCO_2值。P_(ET)CO_2与PaCO_2的相关性分析中,N1、N2、N3、N4组的R2分别为0.028、0.197、0.390、0.711(P0.05、0.02P0.05、P0.01、P0.01),在N1、N2组相关性较低,N3、N4组相关性较高;TcPCO_2与PaCO_2的相关性分析中,R2在N1、N2、N3、N4组分别为0.750、0.827、0.835、0.691(P0.01),各组均表现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无论是肺血流增加还是右向左分流均可使P_(ET)CO_2与PaCO_2的相关性较差,P_(ET)CO_2与PaCO_2仅在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表现较好的相关性;TcPCO_2与PaCO_2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监测中有良好的相关性,更适合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无创监测CO_2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肥胖患者行腹腔镜下胃旁路术中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_(TC)CO_2)监测评估PaCO_2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胃旁路术的患者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19~55岁,体重86~160kg,BMI35kg/m~2,ASAⅠ或Ⅱ级,在麻醉后(气腹前)和气腹后30、60和120min时测量PaCO_2、P_(ET)CO_2和P_(TC)CO_2。并计算PaCO_2-P_(ET)CO_2和PaCO_2-P_(TC)CO_2的差值,采用Bland-Altman分析、相关与回归和确切概率法分析PaCO_2与P_(ET)CO_2、PaCO_2与P_(TC)CO_2的线性回归方程和一致性界限(LOA)。结果 1例男性患者因麻醉诱导时使用了去氧肾上腺素而被排除出本研究。余患者PaCO_2-P_(ET)CO_2的差值为(10.3±2.3)mm Hg,PaCO_2-P_(TC)CO_2的差值为(0.9±1.3)mm Hg。PaCO_2与P_(ET)CO_2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P_(ET)CO_2=11.58~+0.57×PaCO_2(r2=0.64,P0.01);PaCO_2与P_(TC)CO_2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P_(TC)CO_2=0.60~+0.97×PaCO_2(r2=0.89,P0.01),气腹后30、60和120min时P_(ET)CO_2和P_(TC)CO_2与PaCO_2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PaCO_2-P_(ET)CO_2差值的95%LOA为(10.3±4.6)mm Hg;PaCO_2-P_(TC)CO_2差值的95%LOA为(0.9±2.6)mm Hg。结论肥胖患者行腹腔镜下胃旁路术中,P_(TC)CO_2比P_(ET)CO_2更精确地评估PaCO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