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德国小蠊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在1、3、5龄若虫、雌雄成虫间的活性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离体测定酶的活性,应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1龄若虫的活性最高,其活性分别为(0.3741±0.0077)μmol/(mg pro·min)和(61.7586±9.2400)nmol/(mg pro·min)。对于若虫,随着龄期的增加,其活性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成虫,雄成虫羧酸酯酶活性大于雌成虫,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但对于乙酰胆碱酯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在不同龄期及雌雄成虫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德国小蠊1、3、5龄若虫、雌雄成虫体内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在不同龄期之间差异显著,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各个龄期及雌雄成虫之间几乎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 ,为探索抗性机制及抗药性生化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Groun改进的Ellman方法和Valles方法分别测定施用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后 2 4h和 3 0h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的酶活性及施药后 2 4h后德国小蠊非特异性酯酶的活性。结果 :随着施药浓度增加 ,乙酰胆碱酯酶酶活性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加 ,施药浓度在 0 .0 0 2 %以上各剂量组的乙酰胆碱酯酶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各施药组和对照组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乙酰胆碱酯酶是高效氯氰菊酯的主要靶标酶之一  相似文献   

3.
德国小蠊DDVP抗性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乙酰胆碱酯梅(AChE)、α-乙酸萘酯酶(1-N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与德国小蠊敌敌畏(DDVP)抗性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微量板酶动力学法分别测定不同DDVP抗性水平德国小蠊的AChE、1-NA和GSTs酶活性,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德国小蠊DDVP抗性水平的增加,1-NA及GSTs酶活性逐渐性逐渐升高,AChE活性仰制率和1-NA酶活性在德国小蠊抗性系数为2.8及以下时与敏感株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s酶活性在抗性系数2.8及以下与敏感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hE的抑制率和1-NA酶活性可作为德国小蠊对DDVP抗性的生物化学标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百部碱对德国小蠊体内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酯酶活性测定方法,对施用百部碱后6小时内4种酯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施用百部碱后,羧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逐步下降,至第3小时降到最低,然后逐步回升,第6小时羧酸酯酶活性升高到接近对照组水平,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升高到对照组水平。乙酰胆碱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基本上无变化。结论:百部碱对德国小蠊体内羧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对乙酰胆碱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药周期DDVP对德国小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德国小蠊在敌敌畏(DDVP)不同施药周期作用下的酶活性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酸性磷酸酯酶、羧酸酯酶及α-乙酸萘脂(1-NA)和β-乙酸萘酯(2-NA)酶的活性,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施药周期的延长,乙酰胆碱酯酶酶活性受抑制,酶活性降低,随后受抑制程度缓慢降低,酶活性逐渐上升;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呈上升趋势;羧酸酯酶、1-NA和2-NA酶都存在随施药周期的延长,酶活性上升后又降低的趋势。结论:乙酰胆碱酯酶是DDVP的主要作用靶部位之一,受DDVP作用影响最大。酸性磷酸酯酶和1-NA是DDVP的重要代谢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德国小蠊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与抗药性的关系,为探讨德国小蠊抗性机制及建立抗性生化检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酶活性。结果德国小蠊对DDVP、残杀威、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系数分别为1.08、2.35、7.47和10.92。对德国小蠊抗性和敏感品系GSTs、AChE活力比较结果表明,抗性品系GSTs活力相对于敏感品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性品系AChE活力相对于敏感品系明显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德国小蠊抗性品系除对DDVP和残杀威有较弱抗性外,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高度抗性,对溴氰菊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对GSTs、AChE活力研究结果表明GSTs的活性增高,使杀虫剂代谢加速,导致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敏感性下降;AChE作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药物的靶标酶,其活力下降导致德国小蠊敏感性下降。表明杀虫剂的代谢酶和靶标酶活力的改变,与德国小蠊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菊酯类杀虫剂产生的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氯氰菊酯和残杀威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致倦库蚊羧酸酯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活体测定酶的活性。结果处理24h,抗性种群致倦库蚊羧酸酯酶比活力是敏感品系的1.19倍;敏感品系处理48h后,处理组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与24h相比,对照组、残杀威LC20和LC40处理组、氯氰菊酯LC20和LC40处理组的比活力分别下降24.71%、38.42%、97.42%、90.77%和95.76%,处理组比活力下降率均比对照组高。抗性种群处理48h后,除残杀威LC20处理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3个处理组均有统计学意义,残杀威LC40处理组比活力为11.6254nmol/(mgpro·min),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氯氰菊酯LC20和LC40处理组比活力分别为55.8868和54.5530nmol/(mgpro·min),与对照组相比表现出显著的诱导作用,且2个浓度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活力与24h相比,除氯氰菊酯LC20处理组比活力增加23.89%外,对照组、残杀威LC20和LC40处理组、氯氰菊酯LC40处理组的比活力分别下降60.71%、59.14%、23.68%和47.87%,处理组比活力下降率均比对照组低。结论经氯氰菊酯和残杀威亚致死剂量在不同时间处理的敏感和抗性致倦库蚊羧酸酯酶比活力影响是不同的,表明不同药剂对同种昆虫羧酸酯酶的抑制作用不同,同一种药剂对不同种群的抑制作用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研究高效氯氰菊酯与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性水平的量效与时效关系 ,进一步完善高效氯氰菊酯作用机制的研究 ,为德国小蠊的防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法。方法 参照国标GB13 917.1~GB13 917.8-92《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喷施一定剂量不同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 ,用乙酰胆碱酯酶试剂盒测定德国小蠊AChE活性。结果  48h内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呈浓度梯度效应 ,高效氯氰菊酯的浓度与德国小蠊 72h的死亡率和 14 4h内对AChE活性的抑制时效呈正相关。结论 德国小蠊的乙酰胆碱酯酶是高效氯氰菊酯的作用靶标之一 ,由于AChE敏感度降低而产生的靶标抗性是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德国小蠊AChE活性水平可做为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水平检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石杉碱甲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基本特点,为将石杉碱甲用于预防有机磷神经毒剂中毒提供依据。方法以浓度为0,0.2,0.5,0.7,1.0,1.5,2.0,3.0,5.0,10.0 mg/kg的石杉碱甲给大鼠灌胃染毒,求得石杉碱甲对大鼠全血、前皮质、小脑、海马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的剂量-效应曲线;以2 mg/kg的石杉碱甲给大鼠灌胃,分别于染毒后0.5,1,2,4,8,12,24 h测定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求得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的时间-效应曲线。结果染毒30 min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达到高峰,24 h后全血及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基本恢复正常;0.5~3.0 mg/kg石杉碱甲染毒后可获得较合适的预防有机磷神经毒剂中毒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结论石杉碱甲为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可能对有机磷类神经毒剂中毒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敌敌畏(DDVP)纳米乳剂、DDVP普通乳剂的施药周期对德国小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微量点滴法对德国小蠊一次性施药,以18d为一个施药周期,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施药后不同时期德国小蠊的相关酶活性变化趋势。采用轮廓分析研究DDVP纳米乳剂、DDVP普通乳剂的施药周期与酶活性的关系。用SAS9.0和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和绘图。[结果]DDVP纳米乳剂组、DDVP普通乳剂组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AchE)、α-乙酸萘酯(1-NA)酶和酸性磷酸酯酶(ApE)活性影响的轮廓均不平行,F值分别为159.76、317.22、2555.50(P均〈0.05)。[结论]DDVP纳米乳剂、DDVP普通乳剂施药后对德国小蠊AchE、1-NA酶和ApE活性的影响趋势不同,即轮廓既不平行也不重合。  相似文献   

11.
高效连锁杀蟑药饵笃高抗性德国小蠊现场防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高效连锁杀蟑药饵对高抗药性德国小蠊的防制效果。方法:在试验现场用高效连锁杀蟑药饵,按1-2g/m^2施放于墙角缝隙、橱柜抽屉等蜚蠊出没、隐藏处;溴氰菊酯悬浮剂采用重点喷洒方法,按40mg.a.i./m^2喷药,作试验对照。结果:高效连锁杀蟑药饵在施药后第1d德国小蠊密度明显下降,下降率高达96.1%,至第8周德国小蠊密度下降率仍为97.4%;溴氰菊酯悬浮剂在施药后第1d德国小蠊密度下降率仅为55.4%,1周后为30.3%,现场防制基本无效,至第6周完全失效。8周后在喷洒溴氰菊本的场所再施杀蟑药饵,1d后德国小蠊密度下降率达95.1%。结论:高效连锁杀蟑药饵在现场对高抗药性德国小蠊有高效、速效、持效,按上述使用剂量现场有效防制蜚蠊时间达8周以上。  相似文献   

12.
杀虫剂对抗药性蜚蠊驱出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抗药性对蜚蠊药激驱出效果的影响,研究其解决对策,探讨抗性蜚蠊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方法:药膜接触法,蜚蠊药激驱出试验及模拟现场试验。结果:在实验室按53ml/m^3喷药,0.3%氯菊酯、0.05%溴氰菊酯、0.1%高效氯氰菊酯、0.3%苯氰菊酯、1.0%DDVP对德国小蠊敏感品系的半数驱出中时(FT50)分别为2.24、1.26、1.85、3.25、6.81min,对菊酯抗性品系(对溴氰菊  相似文献   

13.
家蝇对辛硫磷抗性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预测辛硫磷防治家蝇造成的抗性趋势;方法:用辛硫磷对家蝇进行室内选育,用点滴法测定家蝇的抗性水平,无选择压力下饲养观察家蝇对辛硫磷的敏感性变化,观察不同抗性水平家蝇的生物学;结果:经过8次辛硫磷处理,家蝇抗性水平RF由38上升到633,而在无选择压力下30代后,家蝇抗性水平RF从44衰迟到16。用辛硫磷处理的家蝇对胺菊酯、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敏感性上升,LD50分别下降了71.7%、54.1%和45.1%,而对乙酰甲胺磷、益必添、杀螟松及溴氰菊酯敏感性下降,LD50分别上升了271.0%、105.7%、66.0%和55.0%,而5%的残杀威对家蝇的24h死亡率只有20%。低抗性水平家蝇成蝇大量发生早于高抗性水平家蝇,其蛹期内的前6d蛹量占整个世代的约50%,而高抗性水平家蝇仅占25.0%左右;结论:家蝇对辛硫磷抗性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抗性衰退的速度。用辛硫磷防治家蝇时不宜连续使用,可以与辛硫磷轮用的菊酯类杀虫剂有胺菊酯、氯氰菊酯和氯菊酯。化学方法防治低抗性水平的家蝇应在种群大量发生的早期进行,而防治高抗性水平的家蝇应该采用有长期控制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玉丑  毕国生  扬延顺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96-1997
目的了解漯河市区蟑螂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指导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现场采集市区的德国小蠊与敏感品系比较,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2.73,13.45,1.84。结论漯河市区德国小蠊对残杀威敏感,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一定程度抗药性,对溴氰菊酯已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辛硫磷对小鼠心脏胆碱酯酶(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48只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高剂量组(1/5 LDS0)、中剂量组(1/10 LDS0)、低剂量组(1/20 LDS0),并对其进行灌胃染毒,连续染毒7 d,染毒结束24 h后将小鼠处死,取出小鼠心脏,制成匀浆,离心后测定CHE...  相似文献   

16.
舰艇上德国小蠊对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连(Rp)、上海(Rc)、湛江(Rz)3地海军舰艇上的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敏感性。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Rp、Rc、Rz对溴臭菊酯的平均抗性系数分别为1.84、1.75、1.92;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平均抗性系数分别为2.44、2.82、1.15;对残杀威的平均抗性系数分别为0.89、1.27、1.36。结论:3个品系德国小蠊对3种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合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菊酯、胺菊酯和敌敌畏的抗药性现状,为指导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合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敌敌畏6种杀虫剂的KT50分别为9.01、7.20、7.32、15.14、8.41、19.57min,其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德国小蠊的2.30、1.51、1.20、3.03、2.42、1.80倍。结论合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胺菊酯产生了抗药性,以氯菊酯抗性为最高。对顺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敌敌畏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