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Liu GY  Qu QX  Mi RR  Qi 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2):132-135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耐药细胞DNA修复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对顺铂的增敏作用.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2.5、5.0、10.0 μmol/L米非司酮作用后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COC1/DDP的顺铂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RT-PCR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米非司酮联合顺铂作用后COC1/DDP细胞ERCC1、BRCA1、hMLH1 mRNA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建立COC1/DD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顺铂组、米非司酮组、联合组和对照组,观察米非司酮在裸鼠体内对顺铂的增敏作用.结果 2.5、5.0、10.0 μmol/L米非司酮分别使COC1/DDP细胞对顺铂的IC50下降为(3.18±0.46)、(1.95±0.14)和(0.64±0.18)μg/ml,2.5 μmol/L米非司酮联合顺铂作用后的IC50与单用顺铂者[(3.71±0.38)μ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其他浓度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米非司酮下调ERCC1、BRCA1、hMLH1 mRNA表达水平,3种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米非司酮浓度的升高均呈下降趋势.2.5、5.0、10.0 μmol/L米非司酮联合顺铂对COC1/DDP细胞作用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分别为51.68%、53.74%、55.08%).2.5、5.0、10.0 μmol/L米非司酮与10 μg/ml顺铂联合作用使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为5.11%、9.13%和12.24%.米非司酮联合顺铂治疗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为70.1%,与顺铂组、米非司酮组(分别为22.5%、6.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通过下调ERCC1、BRCA1、hMLH1基因的表达及阻滞G0/G1期细胞、增加细胞凋亡率来增强顺铂对卵巢癌细胞的抗肿瘤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Qin TN  Wang LL  Chen HG  Gao QH  Zhou RX  Sun BZ  Wang QW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9):556-559,I003
目的 研究单己糖神经酰胺 (ceramidemonohexoside ,CMH)与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COC1 DDP细胞的顺铂耐药性的关系 ,及其在COC1 DDP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提取、纯化COC1 DDP细胞 (用浓度为 1 2 5、5μmol L的米非司酮处理前、后 )和卵巢癌顺铂敏感细胞株COC1细胞的中性鞘糖脂 ,用高效薄层层析、凝胶光密度成像系统分析细胞中CMH的相对含量。将COC1 DDP细胞分为 :顺铂 ( 0 1、0 2 5、0 5、1 2 5、2 5μg ml)组、米非司酮 ( 1 2 5、2 5、5、10、2 0 μmol L)组、顺铂 ( 0 1~2 5μg ml) +米非司酮 ( 1 2 5、5μmol L)组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存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各组细胞DNA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COC1 DDP细胞中CMH的相对含量为 ( 3 7 1± 3 3 ) % ,明显高于COC1细胞的 ( 14 1± 1 4) % (P <0 0 0 1) ;COC1 DDP细胞分别经 1 2 5、5μmol L米非司酮处理后 ,CMH的相对含量下降到 ( 2 6 6± 2 6) %和 ( 17 5±0 7) % ,分别与米非司酮处理前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0 0 0 1)。MTT法检测显示 ,米非司酮浓度在 5μmol L以下时 ,对COC1 DDP细胞不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 5) ;顺铂 +米非司酮组COC1 DDP细胞抑制率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格列卫(gleevec)对耐药卵巢癌细胞COC1增殖、顺铂敏感性和血管形成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格列卫治疗难治性卵巢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格列卫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格列卫对COC1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影响。结果格列卫对CO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并显著提高了其对顺铂的敏感性;格列卫对COC1表达VEGF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格列卫对COC1表达内皮抑素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格列卫能够抑制顺铂耐药卵巢癌细胞COC1的增殖,并显著增强其对顺铂的敏感性;格列卫对抑制肿瘤细胞产生VEGF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enistein对顺铂耐药卵巢癌细胞COC1/DDP增殖、凋亡和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Genistein单用及与顺铂合用对COC1/DDP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Genistein及Genistein联合顺铂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Genistein对COC1/DDP细胞增殖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并显著提高其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0.625~5μg/m l顺铂与2.5~10μg/m lGenistein合用基本表现为协同作用。5μg/m l以上浓度Genistein可诱导一定程度的早期凋亡,当顺铂与Genistein合用时,两种药物在诱导COC1/DDP早期凋亡方面呈现显著的协同效应。与对照组相比,Genistein能降低细胞膜电位,增加caspase-3活性。结论:Genistein能抑制COC1/DDP细胞增殖,并显著增强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Caspase-3活性改变与人卵巢癌细胞系COC1/DDP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COC1/DDP中抗凋亡蛋白Bcl-XL、Bcl-2、细胞色素C的表达及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与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人卵巢癌顺铂敏感细胞株COC1和顺铂耐药株COC1/DDP中Bcl-XL、Bcl-2、细胞色素C的表达和caspase-3的活性。并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顺铂作用后COC1和COC1/DDP细胞株的凋亡率。结果:在COC1/DDP细胞中,Bcl-XL和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COC1细胞;顺铂作用后,在COC1/DDP细胞株中细胞色素C的表达明显减少,caspase-3活性明显降低(P<0.05);其凋亡率也明显低于COC1细胞株(P<0.05)。结论:人卵巢癌细胞株COC1/DDP对顺铂产生耐药可能与细胞内Bcl-XL、Bcl-2过度表达抑制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及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ERK1/2在曲普瑞林逆转卵巢癌OVCAR-3细胞顺铂耐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曲普瑞林在抑制卵巢癌OVCAR3细胞增殖的同时可否逆转顺铂耐药,并探讨MAP-ERK1/2在其中的变化及调节机制。方法:筛选建立耐顺铂的亚细胞系OVCAR3-DDP;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比较不同浓度下顺铂、曲普瑞林及两药联合对耐药卵巢癌OVCAR3-DDP细胞生长的影响,测定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癌OVCAR3-DDP细胞耐药指数为3.87;顺铂与曲普瑞林联合化疗增敏倍数为2.23;ERK1/2蛋白活性在顺铂处理组升高,在曲普瑞林处理组、顺铂与曲普瑞林联合处理组降低。结论:曲普瑞林增加了卵巢癌OVCAR3-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此作用可能与细胞内ERK1/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丙氨瑞林(Alarelin)与顺铂(DDP)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CoC1/cDDP凋亡的影响.方法 CoC1/cDDP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丙氨瑞林及DDP+丙氨瑞林培养,设空白对照组(不加药),流式细胞仪检测亚G1期细胞及凋亡细胞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半定量RT-PCR法检测CoC1/cDDP细胞生存素(survivin)-⊿Ex3 mRNA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 mRNA的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 ①随DDP浓度增加,亚G1期细胞及AnnexinV+/PI-细胞比例上升,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P<0.05).丙氨瑞林作用于卵巢癌耐药细胞CoCl/cDDP后,随浓度增加降低ΔΨm,亚G1期细胞及AnnexinV+/PI-细胞比例增加,凋亡细胞增多,细胞增殖抑制率上升(P<0.01).联合应用丙氨瑞林及10 μg/ml DDP后,线粒体膜电位(ΔΨm)降低,Rh123-细胞数增加,G1期细胞及AnnexinV+/PI-细胞增多,细胞抑制率明显上升,强于单用DDP或丙氨瑞林;②丙氨瑞林单独或联合DDP作用于CoCl/cDDP细胞,caspase-3mRNA的表达随丙氨瑞林浓度增加而上调,但survinin-⊿ Ex3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丙氨瑞林能促进凋亡,逆转CoCl/cDDP细胞对DDP耐药,其机制可能与降低ΔΨm,上调caspase-3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与卵巢癌SKOV3细胞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异种移植瘤模型,其中部分用顺铂处理;由此模型获得细胞分为SKOV3-P组(未化疗组)和SKOV3-R组(化疗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瘤细胞中IGF-1和IGF-1R的表达差异;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顺铂(0、1、5、10、15、20μg/ml)和IGF-1R抑制剂NVP-AEW541(0、1、5、10、20μmol/L)单独及联合应用对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SKOV3-P组、SK-OV3-R组细胞中均表达IGF-1和IGF-1R,且SKOV3-R组细胞的表达均显著高于SKOV3-P组细胞(P<0.05);NVP-AEW541对SKOV3-P组、SKOV3-R组细胞均表现增殖抑制,呈现剂量-时间依赖关系;NVP-AEW541联合顺铂作用瘤细胞时抑制作用显著增强,移植瘤细胞的顺铂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联合用药组细胞(10μmol/LNVP-AEW541+10μg/ml顺铂)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独用药组(10μmol/L NVP-AEW541),且SKOV3-P组细胞的抑制率和凋亡率均显著高于SKOV3-R组细胞(P<0.05)。结论:IGF-1R参与了化疗耐药过程,通过NVP-AEW541抑制IGF-1R可能逆转卵巢癌细胞的顺铂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对顺铂(DDP)耐药卵巢癌细胞COC1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诱导的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凋亡。采用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于COC1/DDP发生的细胞凋亡。结果:甲磺酸伊马替尼对COC1细胞增殖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并显著提高其对DDP的敏感性(P<0.05);甲磺酸伊马替尼和DDP联合用药对COC1细胞均表现为明显的诱导凋亡特征,与单独应用DD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能够抑制DDP耐药卵巢癌细胞COC1的增殖与凋亡,并显著增强其对DD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信号分子β连环素(β-catenin)在多个卵巢癌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顺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在2个卵巢癌耐药细胞系(C13K,SKOV-3),2个卵巢癌敏感细胞系(OV2008,A2780),A2780顺铂敏感株、A2780-cis顺铂耐药株,COC10顺铂敏感株、COC1-cis顺铂耐药株中检测β-catenin蛋白的水平。通过小干扰RNA(si RNA)介导的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β-catenin基因沉默效果。台盼蓝染色方法分析β-catenin基因沉默对细胞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顺铂处理后β-catenin基因沉默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筛选多个凋亡相关信号分子的改变。结果:β-catenin在2个卵巢癌耐药细胞系C13K,SKOV-3中蛋白水平较敏感细胞系明显上调。与亲本A2780和COC10细胞相比,在耐药株A2780-cis和COC1-cis中表达水平也明显增高。β-catenin si RNA能显著抑制细胞中β-catenin蛋白的水平。β-catenin基因沉默后,卵巢癌耐药细胞C13K,SKOV-3对顺铂敏感性显著增高;流式细胞术进一步分析发现β-catenin基因沉默可以促进顺铂介导的卵巢癌耐药细胞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发现β-catenin基因沉默后,顺铂处理可以显著上调促凋亡分子p53和caspase-3蛋白水平。结论:β-catenin在卵巢癌耐药细胞系表达明显增高,β-catenin沉默可以促进卵巢癌耐药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并同时促进了顺铂介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TOFA对卵巢癌COC1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CCK-8)检测不同浓度TOFA作用24、48、72h对卵巢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OC1的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COC1细胞磷酸化AKT、ER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1、5、10、20、50μg/ml)TOFA分别作用24、48、72h后,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5、10、20、50μg/ml TOFA处理48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阻滞于G0/G1期的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10μg/ml TOFA作用后,可上调磷酸化AKT蛋白表达,60min后磷酸化ERK蛋白表达抑制率为47%(P>0.05)。结论:TOFA对卵巢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抑制磷酸化ERK表达,TOFA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与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及其对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尿激酶受体(uPA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0.5μmol/L、1μmol/L、2μmol/L 3种浓度的As2O3处理人卵巢癌SKOV3细胞,48h后收集细胞,采用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uPA、uPAR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浓度As2O3处理的细胞,穿过模拟基底膜的数目逐步减少,As2O3明显抑制SKOV3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P<0.05);细胞uPA及uPA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表达水平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As2O3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uPA、uPAR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Ref-1)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siRNA)对卵巢癌细胞中APE1表达水平及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以APE1为靶点的基因治疗在卵巢癌化疗增敏中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应用RNAi技术抑制卵巢癌顺铂敏感株A2780和顺铂耐药株A2780/CP70中APE1的表达,并用MTT法及TUNEL等技术检测APE1 siRNA对卵巢癌细胞铂类敏感性的影响。结果:MTT药物敏感试验表明,20MOI和40MOI APE1 siRNA处理后,A2780细胞顺铂IC50值由对照组的31.62μmol/L分别降低为13.38μmol/L和3.48μmol/L,有统计学差异(P<0.01)。20MOI和40MOI APE1 siRNA处理后,A2780/CP70细胞的顺铂IC50值分别为39.73μmol/L和12.43μmol/L,较对照组(64.20μmol/L)分别下降了38.12%和80.64%,有统计学差异(P<0.01)。TUNEL凋亡原位检测表明,40MOI APE1 siRNA处理后,A2780和A2780/CP70细胞的凋亡指数分别为(42.16±3.61)%和(46.11±3.81)%,分别是DDP组的3.57倍、4.94倍,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抑制APE1表达能显著增加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APE1可能是逆转卵巢癌铂类耐药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子宫内膜癌细胞AN3C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AN3CA 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1、2、5 μmol/L)Dex组、miR-223组、miR-NC组、5 μmol/L Dex+anti-miR-223组和5μmol/LDex+anti-miR-NC组.MTT法检测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结合蛋白1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HO-8910PM、HO-8910LM、OVCA429和OVCA420中的表达和定位及其与紫杉醇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三院研究所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免疫荧光化学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HO-8910PM、HO-8910LM、OVCA429和OVCA420中HAB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其在细胞中的定位,MTT法分析各卵巢癌细胞系对紫杉醇的敏感性。结果 HABP1 mRNA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OVCA429和HO-8910PM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是OVCA420的3.7、2.8和2.1倍(P值均<0.05),HO-8910LM和OVCA420中HABP1 mRNA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激光共聚焦显示5种人卵巢癌细胞系中HABP1蛋白的表达变化趋势与mRNA水平基本一致,其中SKOV3、OVCA429和HO-8910PM细胞系中HABP1蛋白在细胞核周的表达量明显高于OVCA420和HO-8910LM。MTT分析显示,SKOV3、OVCA429、OVCA420、HO-8910PM和HO-8910LM细胞对紫杉醇的中效浓度分别是:0.047μmol/L、0.221μmol/L、0.723μmol/L、0.092μmol/L和0.672μmol/L,相关分析显示HABP1 mRNA表达水平与卵巢癌细胞对紫杉醇的中效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88,P<0.05。结论 HABP1的表达与卵巢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呈显著正相关,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其在细胞中的分布位置不同所致,HABP1可作为筛选卵巢癌化疗药物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 3 (caspase 3 )在卵巢癌顺铂 (DDP)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蛋白印迹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卵巢癌DDP敏感细胞株A2 780、COC1和DDP耐药细胞株A2 780 /DDP、COC1/DDP中凋亡相关基因bcl 2、bcl XL、bax和bcl Xs的表达 ,及不同浓度DDP(0、5、10、2 0 μmol/L)作用后上述 4种细胞中caspase 3活性及其底物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PARP)的变化。结果 bcl 2和bcl XLmRNA的表达 ,A2 780 /DDP细胞分别为 1 87± 0 2 5和 1 73± 0 15 ,明显高于A2 780细胞的 1 48± 0 14和 1 41± 0 19,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bcl 2和bcl XL 蛋白的表达 ,A2 780 /DDP细胞分别为 1 99± 0 11和 1 69± 0 16,明显高于A2 780细胞的 1 5 1± 0 17和 1 2 8± 0 11,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bcl 2和bcl XL在COC1/DDP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OC1细胞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bax的表达 ,A2 780 /DDP与A2 780、COC1/DDP与COC1细胞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在上述 4种细胞中均未检测到bcl Xs的表达。不同浓度DDP作用后 ,A2 780 /DDP和COC1/DDP细胞中caspase 3活性明显低于A2 780和COC1细胞 (P <0 0 5 ) ;其凋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和mRNA转录、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宫颈癌HeLa细胞0,0.02,0.2,2,10μmol/L浓度GA处理24h,用annexin V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半定量PCR检测bcl-2、Hsp90 mRNA转录水平,用10μmol/L的GA处理HeLa细胞3、12、24、48h后,Western blot检测bcl-2、Hsp90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宫颈癌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GA作用24h,细胞凋亡指数呈剂量依赖性增加,bcl-2 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GA对Hsp9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GA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的转录和表达,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间隙连接蛋白43(Cx43)、非磷酸化Cx43及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探讨Cx43的磷酸化调节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9例化疗敏感(化疗敏感组)和28例化疗耐药(化疗耐药组)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以及PKC抑制剂--星孢菌素处理后的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细胞中Cx43、非磷酸化Cx43及PKC蛋白的表达,并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药敏实验(ATP-TCA)检测SKOV3/DDP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化疗耐药组Cx43和非磷酸化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和14%)明显低于化疗敏感组(分别为83%和59%,P<0.05);化疗耐药组PK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分别为64%和31%,P<0.05).卵巢癌组织中,PK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Cx43、非磷酸化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626和-0.714,P<0.05).(2)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星孢菌素处理后SKOV3/DDP细胞中PKC蛋白的表达强度减弱,Cx43及非磷酸化Cx43蛋白的表达强度增强,随着星孢菌素处理时间的延长,Cx43蛋白的表达强度进一步增强.(3)ATP-TCA检测显示,体外培养的SKOV3/DDP细胞对紫杉醇和顺铂均耐药;紫杉醇和顺铂分别联合星孢菌素处理后细胞敏感度增加,其中联合低浓度(1×10-8 mol/L)星孢菌素者为中度敏感.联合高浓度(1×10-7 moL/L)星孢菌素者为高度敏感.结论 PKC通过对Cx43的磷酸化作用导致Cx43蛋白的表达下降,降低卵巢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这种效应可以被星孢菌素逆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对卵巢癌细胞BG-1增殖、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10-9~10-5mol/L E2作用于BG-1细胞72h后的细胞增殖率的变化,并筛选最适作用浓度。将BG-1分为4组:E2组、E2+ICI(ICI182,780 ER阻断剂)组、E2+PPT(特异性ERα激动剂)组和E2+DPN(特异性ERβ激动剂)组。MTT法检测不同药物作用72h后的细胞增殖率;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药物作用6、24h和48h后各组细胞中cyclin(细胞周期素)D1和p21表达水平;ELISA检测10-9~10-5mol/L E2作用后,BG-1细胞中MMP-9水平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E2及ER调节剂作用后BG-1细胞的侵袭力变化。结果:10-9~10-5mol/L E2作用于BG-1细胞72h后,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E2浓度为10-7mol/L时BG-1细胞的增殖率最高。不同药物作用后,E2+PPT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E2组(P0.05),E2+ICI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E2组(P0.05),而E2+DPN组细胞增殖率无显著变化(P0.05)。与E2组相比,E2+ICI组中cyclin D1表达明显降低,p21表达显著升高(P0.05);E2+PPT组中cyclin D1与p21的表达水平与E2+ICI组大致相反(P0.05);E2+DPN组中cyclin D1和p21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10-9~10-5mol/L E2均可促进MMP-9分泌(P0.05),其中10-8mol/L E2作用3h后MMP-9分泌最多。E2组的侵袭力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而E2+ICI组的侵袭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E2通过ERα信号通路促进BG-1细胞增殖;E2还能促进MMP-9分泌,增强BG-1细胞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