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3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全部接受换血疗法,比较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指标、血常规指标与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胆红素指标,治疗后,患儿的直接胆红素为(28.6±13.3)μmol/L、间接胆红素为(188.5±16.4)μmol/L、总胆红素为(217.1±29.7)μ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常规指标,治疗后患儿的血红蛋白(Hb)为(184.4±70.3)g/L、血清钾(K+)为(3.64±0.36)mmol/L、钙(Ca2+)为(3.65±0.31)mmol/L、红细胞(RBC)为(4.76±0.63)×1012/L、血小板计数(PLT)为(121.7±55.8)×109/L,其中Ca2+、Hb、RB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LT、K+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生命指标,治疗前患儿的体温为(36.6±0.2)℃、呼吸(41.4±2.3)次/min、心率(133.4±12.6)次/min、血压(58.3±3.7)mm Hg,治疗后患儿的体温为(36.9±0.1)℃、呼吸(40.7±1.9)次/min、心率(138.2±13.6)次/min、血压(57.8±4.3)mm Hg,治疗前后患儿的各项生命指标没有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治疗中,应用换血疗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胆红素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管同步抽注法和全自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分别检测采用双管同步抽注法的1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采用全自动换血法的1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电解质、血常规、血糖、pH值变化。结果双管同步抽注法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391.13±107.62)mmol/L、(193.40±37.86)m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0.4%。全自动换血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430.33±121.92)mmol/L、(216.83±63.66)m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9.8%。2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2组总胆红素换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自动换血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是新生儿换血中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管同步抽注法和全自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分别检测采用双管同步抽注法的1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采用全自动换血法的1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电解质、血常规、血糖、pH值变化.结果 双管同步抽注法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391.13&#177;107.62)mmol/L、(193.40&#177;37.86)m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0.4%.全自动换血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430.33&#177;121.92)mmol/L、(216.83&#177;63.66)m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9.8%.2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2组总胆红素换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自动换血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是新生儿换血中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同型全血外周动静脉同步置换术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动态实验室结果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7例危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外周动静脉同型全血置换.动态监测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血红蛋白、血糖、电解质及动脉血气变化情况.结果 换血前、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结果分别为(540.25±76.88)、(282.27±58.58)μmol/L;换血前、后非结合胆红素结果分别为(498.92±84.12)、(256.82±57.16)μmol/L;换血前后实验宣监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果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同型全血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呼伦贝尔地区健康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参考区间。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出生的阿氏(Apgar)评分为1min内8~10分的健康新生儿脐动脉血2 121例,采用电极法进行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分压(PO_2)、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钙离子(Ca~(2+))、乳酸(Lac)、血红蛋白(Hb)、全血剩余碱[BE(B)]等10个项目的检测,以X±1.96 SD确立健康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参考区间。结果参考区间分别为pH:(7.25±0.13),PCO_2:(53.8±20.6)mm Hg,PO_2:(20.8±10.3)mm Hg,K~+:(4.34±1.32)mmol/L,Na~+:(132.4±4.30)mmol/L,Cl~-:(105.22±5.51)mmol/L,Ca~(2+):(1.35±0.13)mmol/L,Lac:(3.36±1.75)mmol/L,Hb:(15.62±3.06)g/dL,BE:(―4.62±3.28)mmol/L。结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正确评价新生儿缺血缺氧状况,同时能为其他地区检验机构的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参考区间的应用和建立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重复性、准确性、互染、检测能力、线性、回收、电极稳定等实验,对深圳越华公司生产的MI-921型电解质分析仪进行测试评价,结果显示:总重复性(TCV):K~+5.51%、Na~+2.73%.Cl~ -4.63%;重复性(批内CV):K~+1.99%,Na~+1.64%,Cl~-1.66%;互染率:K~+4.76%,Na~+2.84%,Cl~-3.42%;检测能力:K~+1~10mmol/L,Na~+100~200mmol/L,Cl~-50~200mmol/L;回收率:K~+102.4%,Na~+100.4%,Cl~-103.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监测自动换血的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血糖、pH值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并监测患儿换血过程中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外周动静脉自动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530.7±85.6μmol/L、230.8±93.1μmoL/L,换血前后间接胆红素分别为465.3±55.8μmoL/L、220.6±65.2μmol/L,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分别为56.5%、52.6%.换血前后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换血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将359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分为2组,换血组(137例)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光疗组(222例)每天蓝光治疗12h,连续光疗2-3 d。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以及换血或光疗结束后检测血尿素、尿酸、肌酐、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及总胆红素。结果光疗组血尿素、尿酸、肌酐和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光疗前分别为(2.90±1.35)mmol/L、(177.70±70.21)μmol/L、(32.54±11.59)μmol/L,(1.67±0.41)mg/L,(2.68±1.84)mg/L。光疗后分别为(4.81±1.83)mmol/L、(196.79±80.97)μmol/L、(38.94±12.34)μmol/L、(1.83±0.43)mg/L,(3.32±1.66)mg/L。光疗后均进一步升高(P0.01)。换血组换血前分别为(3.69±1.85)mmol/L、(195.68±86.26)μmol/L、(38.16±14.20)μmol/L、(1.71±0.43)mg/L、(2.97±1.35)mg/L。换血后分别为(3.44±1.50)mmol/L、(176.75±59.18)μmol/L、(35.98±9.99)μmol/L、(1.03±0.27)mg/L、(1.67±0.68)mg/L。换血后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存在肾功能损害,换血后与换血前尿素、尿酸、肌酐和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均有显著的下降,显示换血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肾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光疗后与光疗前相比,无论是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还是尿素、尿酸和肌酐均有显著的上升,提示光疗虽然能有效的降低胆红素水平,但短期内并不能改善肾功能的实验室指标,其肾功能的影响仍在继续,可见光疗不能阻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肾功能改变的进一步发展,而换血能在短期内迅速有效的改善其肾功能指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和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前后血细胞指标的变化.方法 收集进行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4例,患儿换血前后检测总胆红素(TBIL)浓度,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并比较换血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2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后TBI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分析研究项目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平均分布宽度(RDW-CV)、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换血后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RBC)换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液细胞分析结果的变化,对评估治疗效果和提高换血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血电解质K~+、Na~+、Cl~-浓度的测定。方法电解质分析仪24小时开机状态,急诊标本置于一次性塑料管内,马上上机测定全血K~+、Na~+、Cl~-浓度。结果132例急诊样本测全血和1h分离血清K~+、Na~+、Cl~-浓度,结果进行统计学t检验,t值分别为2.90,3.84,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调查912例体检合格者通过(?)±1.96s计算,确定本室K~+、Na~+、Cl~-浓度参考值为K~+3.5~5.2 mmol/L、Na~+135~146 mmol/L,Cl~- 96~107 mmol/L。结论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电解质分析仪测全血K~+、Na~+、Cl~-从抽血至报告10min完成,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序贯结肠透析在救治急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序贯结肠透析对急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156例急性高尿酸血症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分别进行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测定透析前后血尿酸水平和K^+、Na^+、Cl^1、Ca^2+水平及体质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56例患者中,各组血尿酸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1),K^+、Na^+、Cl^-、Ca^2+水平及体质量等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序贯结肠透析可有效降低急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减少高尿酸血症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组9例患者作了较大量血浆交换后,血清C1~-、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IgG、CIC、以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的下降,而血清Na~+、K~+、Ca~(++)、Mg~(++)、肌酐、BUN以及C_3的改变不大.血浆交换后由于抗凝血酶Ⅲ的显著降低,可导致高凝状态,因此应注意预防患者并发静脉血栓.对3例患者抑制性T细胞的检查表明,血浆交换后,抑制性T细胞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3.
内源性干扰物质对酶法测定钾钠氯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黄疸、溶血、脂血、尿毒症等异常标本中内源性干扰物质对酶法测定血清中钾钠氯结果的影响。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 7-P文件,分别用间接离子选择性电极(ISE)和酶法测定正常对照组(非黄疸、溶血、脂血)、黄疸组、溶血组、脂血组、尿毒症组标本中钾钠氯,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酶法钠氯均高于ISE(P<0.05),钾在两种方法间无差异;溶血、黄疸对酶法测定钾钠氯均无干扰(P>0.05);脂血(TG<15mm o l/L)对酶法测定钾氯无干扰,钠呈负偏差,但酶法不能测定严重脂血标本(TG>15 mm o l/L)中钾钠氯,脂血标本中钠偏倚与甘油三酯、胆固醇浓度不相关(r=0.06,r=0.10);尿毒症组样品中钾与对照组呈负偏差(P<0.05),与CREA、BUN的浓度间弱相关(r=0.31,r=0.26),而尿毒症组标本中钠氯较正常对照组呈正偏差(P<0.05),与CREA、BUN浓度间无相关性(r=0.07,r=0.05)。结论溶血、黄疸、轻中度脂血对酶法测定钾钠氯无干扰,但不能用于分析严重脂血标本、尿毒症标本的钾钠氯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血常规总淋巴细胞数(TLC)、Hb、PLT、WBC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的研究,探讨用血常规多项指标检测联合预测HIV/AIDS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可行性.方法 778例HIV/AIDS患者共采集1 038份血样,血常规中四项指标:TLC、Hb、WBC、PLT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判断各项指标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真实度及其最佳临界值,计算各临界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联合试验评价多指标联合预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可行性.结果 TLC、Hb、WBC、PLT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4,P=0.000;r=0.36,P=0.000;r=0.24,P=0.000;r=0.09,P=0.000.TLC、Hb预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在0.82~0.84、0.66~0.70之间.单独使用TLC预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200、350个/μl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TLC<1 100 × 106/L、1 200 ×106/L、1 400 × 106/L.TLC<1 200 × 106/L与Hb<120 g/L联合预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敏感度为45.3%,特异度为82.8%.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TLC<1 200 ×106/L与Hb<120g/L联合预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临床使用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15.
46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随机分为镁(Mg~(2+))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3)。治疗组入院后加用2.08mmol/L(25%)硫酸镁30ml和0.56mmol/L(10%)葡萄糖500ml缓慢静滴,维持24h。以带有微机存贮心电信号的监护仪进行监护,给药前后测定血清Mg~(2+)及其它电解质含量。结果:治疗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引起患者血压明显波动及ECG间期异常,也未见其它副作用;治疗前后血清Mg~(2+)及其它电解质平均含量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输液泵控制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的护理经验。方法应用输液泵控制换血疗法,对50例重症黄疽新生儿实施换血。术前予患儿必要的镇静、血液适度加温,行外周动、静脉留置针穿刺,形成封闭的换血回路;术中由输液泵控制出、入血量的速度,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出入血量的变化,动态监测血pH值、血糖、血生化、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等;术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兰光治疗的护理。结果50例换血过程顺利,平均换血时间(154.2±20.78)min;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换血前为(478.36±59.25)μmol/L,换血后为(237.75±43.42)μ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0.30%。结论输液泵控制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安全实用、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精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换血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脑钠肽(BN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间我院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51例,同期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12例为对照组.均常规检测血脂、血糖、血常规、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BNP);并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吸烟史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史;同时检测常规心脏超声.结果 ACS组与对照组在年龄[(69.0±10.9)与(62.0±14.2)岁,t=5.043,P<0.001]、血肌酐[(95.0±67.4)与(72.8 4-29.0) μmol/L,t=4.164,P<0.001]、血尿酸[(360.2±104.4)与(300.8±92.7) μmol/L,t=5.521,P<0.001]、BNP(80.81与352.38 ng/L,Z=-7.295,P<0.001)、hs-CRP(7.99与17.08 mg/L,Z=-3.983,P<0.001)、外周血[WBC(7.843±3.025)×109/L与(6.333±3.569)×109/L,t=4.209,P<0.001]、单核细胞[(0.522±0.201)×109/L与(0.417±0.157)×109/L,t=5.084,P<0.001]、血糖[(6.518±2.303)与(5.691±2.085)mmol/L,t=3.461,P=0.001]、收缩压[(134.7±27.8)与(142.0±26.3)mm Hg,t=2.536,P=0.012]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吸烟比例[43.7%(66/151)和23.1%(49/212),X2=17.283,P<0.001]、男性比例[74.8%(113/151)和48.6%(103/212),X2=25.217,P<0.001]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X2=10.369,P=0.001)、性别(X2=12.836,P<0.001)、BNP(X2=4.807,P=0.028)、WBC(X2=10.788,P=0.001)是造成2组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在ACS组,BNP与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t=5.789,P<0.001).结论 高龄、男性、外周血WBC和BNP与ACS存在密切关系,而BNP更对ACS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TACE术后患者血常规和肝功能化验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66例住院行TACE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的化验指标分析,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TACE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术前,白细胞计数较术前增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增高,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术后血红蛋白的变化与血清白蛋白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变化有关,血小板的变化与总蛋白、直接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变化有关。结论TACE术后患者血常规及肝功能较术前存在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IKD)的危险因素,以减少冠状动脉损害(CAL).方法 按照IKD诊断标准,对2005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36例IKD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36例IKD患儿中发生CAL 8例(22.2%).合并CAL组与无CAL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8.36±4.63)、(13.48±3.27)×109/L,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50.30±155.40)、(350.60±56.80)×109/L,红细胞比容分别为(0.25±0.03)、(0.33±0.02),C反应蛋白分别为(18.30±3.80)、(9.70±2.5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8、2.65、2.73、2.48,P均<0.05).≤1岁患儿第一次接受静脉丙种球蛋白的退热时间为(2.5±1.5)d,>1岁组为(1.5±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5,P<0.05).结论 年龄≤1岁,发热持续时间≥5 d原因不明,伴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红细胞比容降低的婴儿应警惕IKD并发CAL.婴儿IKD对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敏感性低,易并发CAL,应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世居藏族成人血细胞参考区间.方法 选取阿坝县19个乡镇健康世居藏族健康体检者1762名,其中男889名、女873名,年龄20~79岁.采用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