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节段骶骨肿瘤的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对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2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骶骨肿瘤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观察不同节段骶骨肿瘤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分析骶骨肿瘤与手术风险及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骶骨肿瘤手术风险、手术方式与骶骨受累节段呈明显的相关性,骶骨节段是骶骨肿瘤手术风险预测的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结论对骶骨肿瘤应采用充分的术前手术风险评估、确定有效的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造成腮腺肿瘤手术切除后面神经损伤的原因。方法对58例腮腺肿瘤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手术方式、肿瘤类型、大小、位置及面神经解剖方式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浅叶部及肿瘤切除手术比全叶部及肿瘤切除手术损伤面神经的发生率低,良性肿瘤术后面神经的损伤机会较恶性肿瘤低。结论面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肿瘤类型、肿瘤大小、肿瘤与面神经的位置关系以及面神经的解剖形态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颅底部颅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底部颅内外沟通性肿瘤的分型、手术方法 及注意事项.方法 35例颅底部颅内外沟通性肿瘤,按肿瘤沟通的途径及累及的范围将其分为单纯沟通型(颅眶沟通型、颅鼻沟通型、颅颈沟通型等)和广泛累及型.总结各型肿瘤的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单纯沟通型肿瘤多能做到全切除,良性肿瘤预后均较好.广泛累及型手术较为复杂.随访最长6年,其中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强调重要结构的保护和颌面及颅底修复与重建,以及多科合作,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颅内外沟通性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军 《云南医药》2013,(1):48-50
<正>椎管内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占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而脊髓髓内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10%~20%[1]。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神经影像和显微手术技术的应用,髓内肿瘤的诊治水平和手术疗效得到很大提高,大多数学者主张积极手术切除髓内肿瘤[2,5]。本文回顾性分析21例脊髓髓内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及手术  相似文献   

5.
直径≥4 cm的巨块型宫颈癌由于肿瘤体积大、局部血供丰富,直接手术易造成肿瘤血行转移,同时也影响到手术操作,降低了手术质量.新辅助化疗是指肿瘤血管床未被手术破坏前即予治疗,此时化疗药易进入瘤体,使肿瘤缩小,并降低肿瘤细胞活性,为肿瘤根治性切除创造条件.有效的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手术成功率及疗效[1].临床上,化疗的应用常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做好化疗前准备及化疗期间和化疗后的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肿瘤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结果肉眼肿瘤全切12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4例,分块切除3例,复发2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诊断和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手术技能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损伤的关键,再次手术是治疗复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56例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并且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患者,对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统计。结果导致患者病情复发的主要原因有肿瘤因素和手术因素两种,肿瘤因素包括新生肿瘤8例,肿瘤扩张9例,肿瘤残留13例;手术因素主要有切除范围小12例,手术操作失误5例,术后未化疗9例。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患者病情复发的风险,且能积极控制癌细胞的转移,在手术后进行进一步的放、化疗可以减少病情的转移和复发,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中,神经源性肿瘤占66%。全部患者随诊6个月至8年,2例良性肿瘤复发,再次手术治愈;2例恶性肿瘤死于术后1年5个月及2年6个月,其余均一次性手术治愈。结论CT及MRI对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径路选择有重要价值。手术径路应根据肿瘤位置、大小等而确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在椎体肿瘤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术前MRI提示有椎体肿瘤及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于手术前先行"肿瘤血供栓塞术",而后进行椎体肿瘤切除术。结果: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需补充异体血明显减少,生命征更稳定,术野更清楚,手术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介入栓塞在椎体肿瘤手术中是可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1979年1月至1995年5月,收治纵隔肿瘤及囊肿57例,手术治疗55例。病理证实,神经原性肿瘤20例,畸胎类肿瘤12例,胸腺肿瘤12例,胸内甲状腺肿瘤4例,淋巴管肿瘤3例,纵隔囊肿3例,其他3例。文中提出纵隔肿瘤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认为纵隔肿瘤,一旦诊断明确,大多需要及早手术治疗,本组手术切除率91.2%,死亡率3.8%。本文讨论了手术并发症和死亡原因,随访部分病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危象型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1例危象型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危象型纵隔肿瘤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并发复张性肺水肿和呼吸衰竭2例,并发心功能衰竭1例,均经治疗后好转,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结论危象型纵隔肿瘤病情急且重,应采取恰当的麻醉方式和选择适合的手术切口,尽早手术切除肿瘤,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2.
吴星  李娜  陈静  刘清元  陈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79-3180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手术作为一项应激源,大部分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给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1].近年来,随着我国护理医学模式的改变及临床对肿瘤的深入认识和研究,一些全新的护理理念随之也逐浙开始应用于肿瘤手术患者的辅助治疗[2].笔者对65例肿瘤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侧脑室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3例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侧脑室内肿瘤病例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术后情况。结果 侧脑室内肿瘤男性多见,左侧多于右侧,临床症状以颅内压增高症状最常见,手术全切41例,手术死亡3例,术后病理诊断以室管膜瘤及星形细胞瘤最常见。结论 早期发现、精细的手术及正确的术后处理是治疗侧脑室内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岁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100例妇科肿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手术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结果:100例妇科肿瘤患者中,2(2.00%)例患者需转开腹手术治疗,65(65.00%)例患者出现明显并发症,而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气腹有关性并发症、穿刺有关性并发症、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结论: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与操作技巧和手术难度相关,提高手术医师技能操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就脊髓肿瘤在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时的方法及效果进行进一步的探讨验证。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3年间收治的脊髓肿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进行相应的治疗,50例患者中16例患者进行部分切除,34例患者全切除。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半椎板和全椎板切开复位固定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对脊髓肿瘤进行切除分离。对手术患者的手术之前及之后的的相应病理症状和患者的体征进行跟踪观察,探究及评价影响脊髓功能的基本因素。结果肿瘤位于脊髓不同部位时则应该采取的显微手术方式不同,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全切患者,成功率明显提高,神经及相应患病部位的显著改善功能。结论脊髓肿瘤患者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疗效安全有效,恢复快,应该在临床方面进一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王会云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527-2527
目的探讨阔韧带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诊断与病理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阔韧带肿瘤的术前资料、手术诊断及病理特点。结果26例阔韧带肿瘤术前确诊3例,手术确诊23例。误诊为子宫肌瘤15例,误诊为卵巢肿瘤8例。恶性肿瘤1例,为阔韧带肉瘤;良性肿瘤25例,其中发生玻璃样变或黏液样变4例。阔韧带真性肿瘤18例,非真性肿瘤8例。结论阔韧带肿瘤术前误诊率高,主要依据手术及病理诊断。肿瘤组织来源不同,病理类型较多。有些肿瘤有恶变倾向,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幸标  顾培元  魏栋  陈功  张寒  李猛  胡卫星 《江苏医药》2013,39(10):1153-1156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合理的术前风险评估、临床分型及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资料。根据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将岩斜区肿瘤进行分型和术前风险评估,并比较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38例(61%):扩大翼点入路3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8例,乙状窦前入路6例,乙状窦后入路21例。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26例(42%),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结合术前风险评估及肿瘤分型综合考虑。对于术前评估风险大的肿瘤,结合肿瘤分型,应选择相对简单、微创的乙状窦后入路或颞下经小脑幕入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肠肿瘤出血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1990-2010年收治的11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病情,比较不同的检查方法如胃镜、结肠镜、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数字减影肠系膜动脉造影、剖腹探查、术中内镜检查、全消化道钡餐及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超声在诊断技术中应用情况,分析确定诊断比例及病程与预后关系。结果全消化道造影、内窥镜、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是诊断和定位小肠肿瘤的主要手段。术中内镜检查和剖腹探查对于小肠肿瘤早期病灶定位诊断成功率高,恶性小肠肿瘤病程长短与预后相关。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除非有明确的小肠肿瘤病灶,术中内镜检查和剖腹探查是发现小肠肿瘤出血病灶的最佳方法。小肠肿瘤出血治疗应首选手术切除,手术方案、手术方式一般依据肿瘤性质及明确的病变部位来决定。对高度怀疑小肠肿瘤的患者及早剖腹探查可改善预后;对体质弱、严重营养不良患者要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规避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直接手术的28例松果体肿瘤患者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随访6个月-4年,轻偏瘫1例,眼球活动障碍3例,6例因出现早期或迟发性脑积水而行分流手术,复发2例。结论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积极手术可达到治愈或肿瘤减容并取得病理标本,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施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优缺点.方法 41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分两组,经腹腔入路施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6例,经腹膜后入路25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平均下床时间和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41例中有3例中转开放手术,余38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在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平均下床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平均手术时间上[(124.0±42.4)min、(95.7±3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不同的入路施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都是安全可行的,经腹膜后入路平均手术时间较短,但应根据病变性质、肿瘤大小、位置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