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氧气驱蛔法治疗小儿蛔虫性不全性肠梗阻的报道,指出氧气驱蛔法治疗小儿不全性肠梗阻简、便、效、廉,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 笔者对用驱蛔药无效的患者改用氧气驱蛔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氧气驱蛔方法按一般书籍记载进行,氧气量儿童按100~150ml/每岁计算,成人1500~  相似文献   

3.
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病是常见急腹症,尤多见于农村儿童和青年,大多数病员经内科积极治疗能获得痊愈。我们根据氧气驱蛔的原理,采用口服双氧水治疗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副作用少。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蛔虫性肠梗阻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2~38岁,以3~12岁居多(33例,73.3%)。胆道蛔虫病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5~54岁,以15~30岁为(24例,75%)。一年四季均有发生。2 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无手术指征的病员按以下步骤服药:  相似文献   

4.
自从1951年,苏联斯塔尼斯拉夫斯基医学研究院克拉维茨医师首先提出用氧气驱除肠蛔虫法后,使医务工作者又多了一种驱除蛔虫的武器,挽救了多少因蛔虫梗阻的病人脱离了险境。氧气驱蛔虽很简单,但在交通偏僻的地方,氧气供应往往发生困难,我们应用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自制氧气,驱除蛔虫,效果很好,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以儿童患者多见,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健康发育.临床上曾有人试用多种中草药驱蛔,如使用使君子、姜蜜汤,花椒油、薏苡根等,这些药虽有一定的驱蛔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用药种类多,且每次服用需用水煎及副作用较大等缺点.如服用使君子煎剂可给患者带来头晕、呃逆、腹痛等副作用.苦楝根皮苦寒有毒,可麻痹蛔虫以致死亡,有较强的杀虫驱蛔功效.过去曾有人用苦楝根皮驱蛔,但大多为复方剂型,而且每次都需水煎.我们采用单味的苦楝根皮煎剂,制成糖浆驱蛔虫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价廉、制法简单.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郭宏伟 《开卷有益》2006,(12):32-32
蛔虫病是小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大量的蛔虫长期寄生在肠道,不仅会夺取机体营养,妨碍正常的消化与吸收,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生长迟缓等病症,还会引发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病、蛔虫性阑尾炎和腹膜炎等并发症。所以对怀疑有蛔虫病的小儿应当予以驱蛔治疗,下列验方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988年我院门诊对幼儿园的儿童及来诊就医的100名蛔虫感染病例,分别采用复方甲苯咪唑片和驱蛔灵片治疗作比较。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病例选择;选择3~6岁儿童,粪检蛔虫卵阳性及正常便排出蛔虫者,其血象,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蛔虫性肠梗阻,在农村学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在学习国内先进经验基础上,我们采取莱芒汤、麻油、驱蛔灵等简易方法治疗99例蛔虫性肠梗阻并进行观察、分析:总成功率达96.7%;死亡二例。莱芒汤组30例,成功率96.6%,麻油组38例,成功率97.3%,综合组31例全部成功。现就临床观察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蛔虫性肠梗阻急性期是否可以使用驱虫疗法,这个问题是有争论的。有的教科书明确说明,必须先采用对症治疗,在对症治疗无效时行手术治疗,解除梗阻。由于使用驱蛔药物后,有可能因为药物刺激蛔虫发生乱动,刺激肠管发生肠管痉挛而加重梗阻,因此急性期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摸清高原地区农村学龄儿童蛔虫感染情况,一九七九年八、九月份,互助土族自治县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组织医务人员对我县农村中小学生1,876人进行了蛔虫卵检查,凡虫卵阳性者和十二周岁以下儿童均免费进行驱蛔治疗。现将我县中小学生蛔虫感染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噻乙毗啶(Thienpydin)是七十年初代国内报导的又一种广谱驱肠道线虫药,1972年由西南医药工业研究所引进合成。据报导该药对驱除钩虫,蛲虫,蛔虫均有较好疗效,为进一步取得其驱蛔资料,用噻嘧啶与该药作对比性驱蛔效果观察。甲苯咪唑是一种广谱驱虫药;为寻求其驱蛔的有效剂量及疗程,用(口派)哔嗪与其作对比性驱蛔效果观察。为深讨哪一种药物驱除蛔虫为优,并且对蛔虫感染者仅有较低的毒性,我们于1979年12月至1980年1月在本院用上述四种药物驱除蛔虫,共作798例,资料完整的有439例,现将439例观察结果报导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颜丙光 《医学动物防制》2003,19(10):624-624
<正> 蛔虫病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我国过去儿童少年蛔虫感染率很高,城市和农村分别为50%和90%左右。近年来由于采取了大面积驱蛔措施,儿童、青少年蛔虫感染率有了明显的降低,但由于各地卫生部门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防治效果,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解我区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以蛔 虫卵为评价指标)和药物驱蛔效果,我站于2004年 10月在对全区中小学生集体驱蛔中,重点对6所监 测点校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蛔虫感染情况和药物驱蛔 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防治蛔虫病保护儿童健康,了解连续集体驱蛔对蛔虫感染率及药物疗效的影响,笔者从1980年3月—1982年3月连续3年于每年3月上旬用盐酸左旋咪唑对儿童集体驱蛔,现将观察结果报告于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于1980年3月在本厂幼儿园至小学4年级的6—12岁(1982年3月为8—1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应用莲梅驱蛔汤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 选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的实验方法,将91例胆道蛔虫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以莲梅驱蛔汤为主结合西药解痉、抗感染、驱蛔虫治疗,对照组用解痉、抗感染、驱蛔虫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 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疗效(P <0.01).结论 莲梅驱蛔汤为主治疗胆道蛔虫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肃宁县十三所学校学生蛔虫感染调查及集体驱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世界卫生组织把蛔虫列为第三世界的疾病,我国感染率还很高。据联合国报道,估计平均26条蛔虫能使儿童每天丧失4克蛋白质,故应引起重视。为了寻找降低学生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率的办法,我们自1986年5月至1987年底,在十三所中,小学校开展了蛔虫感染调查及集体驱蛔,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睢阳区农村留守儿童肠道蛔虫感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区农村留守儿童及非留守儿童,以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蛔虫卵;然后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的蛔虫感染率为3.22%,农村非留守儿童为0.86%;留守儿童男性感染率为3.32%,女性为3.05%;3~6岁儿童感染率为5.88%,7~12岁儿童感染率为1.54%。结论:农村留守儿童感染率比农村非留守儿童高;留守儿童男、女性蛔虫感染率无明显差别;3~6岁留守儿童感染率比7~12岁留守儿童的高,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蛔虫感染防治工作的重视,加大驱蛔工作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8.
胆管蛔虫症(biliary ascariasis)是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蛔虫寄生于人体中下段小肠,当寄生环境发生变化时,有钻孔习性的蛔虫钻入胆管.目的 讨论胆管蛔虫症临床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指导病人口服驱虫药,如哌嗪(驱蛔灵),同时服用利胆剂.指导病人定期复查,通过服药治疗后胆管内仍有蛔虫,则行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服药驱蛔是治疗蛔虫感染的唯一有效方法,但服药季节的不同,其疗效也不相同。有人认为夏季驱蛔效果好,理由是夏季人们吃生冷的蔬菜、瓜果,喝生水较多,感染蛔虫卵的机会也较多。其实不然,因为人吞食感染性蛔虫卵到发育为成虫,大约要在人体内经过60~70天的时间,而且幼虫在发育阶段要在人体内进行一次“旅游”,即感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1980年以来采用“安→驱→泻”三步法治疗蛔虫病147例获得良效。现报告如下: 诊断标准:①肠蛔虫症:上腹及脐周痛,反复发作,脐周可扪及条索状物,有排虫史,大便镜检见蛔虫卵。②胆道蛔虫:剑突下或右上腹突发剧烈阵发性绞痛,有钻顶样痛,间隙期可完全不痛。常伴恶心、呕吐,吐出蛔虫。剑突下或右上腹局限轻压痛,大便检查见蛔虫卵。③蛔虫性肠梗阻:多为不全梗阻。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疼痛和呕吐,可便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