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曹雪秋 《中外医疗》2013,32(15):183+185-183,185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为耳鼻喉科常见病,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对于不伴有鼻息肉者应首选药物治疗,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和有并发症的应采取手术治疗。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可以缩小鼻息肉,甚至消失,该文搜集大量文献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保守治疗疗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鼻-鼻窦黏膜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鼻用糖皮质激素是缓解鼻-鼻窦炎症状的主要药物。近年来,随着对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明确糖皮质激素受体(GR)是糖皮质激素发挥生理和药理作用的中介物。作者就GR的基因及其产物GRα和GRβ的表达、调节以及在鼻-鼻窦炎性疾病中的变化与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胡丽敏  张勋  穆俊晌  张国松 《北京医学》2010,32(11):916-919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区别。方法将在我科住院接受鼻内镜鼻窦手术的CRS患者分为感染组和变应组。取感染组、变应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其OMC区黏膜行光镜检查,测量各组的基底膜厚度和黏液腺体面积,上述各组中随机各取5例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常规HE染色下对照组黏膜表面平整光滑,上皮主要以纤毛细胞为主,纤毛整齐直立,基底膜无增厚,间质无水肿,炎症细胞极少。CRS患者OMC区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包括杯状细胞增多、基底膜增厚、炎症细胞浸润、黏液腺体增生和纤维组织增生等,变应组中以上改变均比感染组明显、多见。VG染色下各组基底膜厚度分别为,对照组(8.574±0.624)μm,变应组(14.552±0.641)μm,感染组(12.561±0.493)μm;AB-PAS染色下各组黏液腺体的面积为,对照组(0.082±0.006)mm2,变应组(0.184±0.007)mm2,感染组(0.137±0.005)mm2,3组基底膜厚度和黏液腺体面积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扫描电镜下对照组纤毛分布均匀、整齐,排列方向较一致;变应组纤毛排列出现紊乱、倒伏、黏集,纤毛上附着大量的黏液;感染组见纤毛大片脱落,为短纤毛、微绒毛所代替。结论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CRS的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存在差异,根据病因对CRS进行分类、分型,可能会对CRS的诊断及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09-02~2012-02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20例患者中治愈96例(80.0%),显效17例(14.2%),无效7例(5.8%),总有效率为94.2%。结论围手术期准备充分、手术操作精细恰当合理、坚持术后随访、加强术腔清洁处理等措施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125b、miRNA-34a表达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于黑龙江省医院就诊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  相似文献   

6.
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国产天松牌鼻窦内窥镜及德国产WOLF监视系统,在视频图像监视下对3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息肉摘除术及鼻窦开放术治疗.结果3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7%,其中Ⅰ型总有效率100.0%,Ⅱ型96.0%,Ⅲ型86.0%,3型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比较...  相似文献   

7.
基底膜是位于上皮细胞和其下方的结缔组织之间的一种连续的致密网状结构。机体许多疾病可引起基底膜改变。鼻炎症的鼻-鼻窦黏膜基底膜网板可产生基底膜样的物质,使增厚重塑。其机制复杂,与感染、变态反应、机体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哮喘患者支气管黏膜网状基底膜的增厚比变应性鼻炎鼻黏膜明显。PAS染色(过碘酸-希夫反应)可测量基底膜的厚度,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可确定增厚的基底膜物质的主要成分。用皮质激素治疗基底膜的增厚,可使其减轻。目前缺乏上述内容的报告,急需更多的研究更好地阐明鼻炎症患者鼻重塑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及鼻息肉与鼻部解剖变异的关系。方法:分析411例鼻窦冠状位CT资料,分为正常组(A)、慢性鼻鼻窦炎组(B)、鼻息肉组(C)3组。统计中鼻甲、钩突变异及Haller′s气房、鼻中隔偏曲等在3组的发生率,并应用统计软件SPSS 12.0分析其与慢性鼻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关系。结果:中鼻甲气化、反向弯曲及直形中鼻甲在A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3.39%、8.06%、3.23%;在B组为38.52%、18.58%、12.84%;C组为37.45%、21.70%、17.02%。A组中鼻甲各解剖变异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钩突气化、上端分叉及反向弯曲在A组中的发生率为4.03%、4.83%、0.00%;B组中为7.10%、2.73%、2.18%;C组为8.51%、3.83%、7.23%。钩突反向弯曲在A组与C组间、B组与C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鼻甲各解剖变异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有关;钩突反向弯曲较易引发鼻息肉;钩突气化、钩突上端分叉、鼻中隔偏曲及Haller′s气房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黏膜形态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CRS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按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病理类型分为感染组及变应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均行常规Messerklinger术式鼻内镜鼻窦手术,观察感染组及变应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及鼻黏膜形态变化情况,分析影响鼻黏膜恢复的相关性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达96.67%,明显高于变应组63.33%(P < 0.01).手术前感染组和变应组黏膜形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感染组黏膜形态均优于变应组(P < 0.05~P < 0.01).结论:CRS患者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黏膜形态改善显著,其恢复情况和病理类型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3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介绍鼻内镜下自动切割器治疗慢性鼻炎鼻息肉的体会。方法本组病例348例均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根据术前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切除钩突和筛泡,并开放CT显示密度增高的鼻窦。对中鼻甲息肉样变者,应用自动切割器吸割息肉样之中鼻甲;住院期间,每日应用1%麻黄素收缩术腔,吸引,冲洗术腔凝血块及干痂,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出院后,根据病情每1~2周复诊一次,3个月后,每3~4周复诊一次至1年以上。结果治愈232例(占66.7%),好转96例(占27.6%),无效20例(占5.7%),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自动切割器治疗慢性鼻炎、鼻息肉疗效显著,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及恰当术后处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赵安滨  姜梅  方玲  赵林  方向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1):976-978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原因,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临床病例38例。结果89.5%复发病例系多因素共同引起复发,其中涉及术后复查不当的有22例,涉及术腔粘连的25例,涉及钩突头端或尾端残留的6例,涉及鼻丘气房与额隐窝病灶清除不彻底的8例,涉及中鼻甲处理不当的5例,涉及高位鼻中隔偏曲未矫正的6例,涉及筛及蝶窦病变清理不彻底的5例,涉及下鼻甲肥大的4例,涉及术后没有合理用药的18例。平均每例有2.71个原因。结论熟悉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应用解剖,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正确处理相关鼻腔病变,术后定期合理的鼻窦内窥镜随访以及术后合理用药的综合性治疗是预防和减少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原因,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临床病例38例。结果:89.5%复发病例系多因素共同引起复发,其中涉及术后复查不当的有22例,涉及术腔粘连的25例,涉及钩突头端或尾端残留的6例,涉及鼻丘气房与额隐窝病灶清除不彻底的8例,涉及中鼻甲处理不当的5例,涉及高位鼻中隔偏曲未矫正的6例,涉及筛及蝶窦病变清理不彻底的5例,涉及下鼻甲肥大的4例,涉及术后没有合理用药的18例。平均每例有271个原因。结论:熟悉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应用解剖,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正确处理相关鼻腔病变,术后定期合理的鼻窦内窥镜随访以及术后合理用药的综合性治疗是预防和减少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失败的原因,评价再手术的时机。方法:对67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患者再次施术并分析其复发原因。术前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术后随诊半年以上。结果:病变彻底清除,窦口开放良好,痊愈52例(77.6%);3例(4.5%)术中出血较多,手术被迫停止,12例(17.9%)病变清理不彻底,术后3个月复发。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原因主要为术前、术后未规范治疗,鼻腔鼻窦解剖结构未很好恢复,病变未彻底清除,病变为鼻息肉病。再次鼻内镜手术效果满意,但要间隔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的影响。方法:随访59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患者术后均用布地奈德喷鼻,1月后头孢菌素组37例加用头孢丙烯500 mg,口服,每日1次,共3周;阿奇霉素组22例加用阿奇霉素500 mg,口服,每日1次,共3周;观察2组术腔黏膜上皮化的情况和时间。结果:随访6个月,头孢菌素组28例上皮化,9例在随访期间未上皮化;阿奇霉素组22例均上皮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3,P=0.033)。头孢菌素组22~126 d黏膜上皮化,平均(51.143±27.655)d,阿奇霉素组11~83 d上皮化,平均(33.046±18.87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4,P=0.006)。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术腔黏膜慢性炎症、促进术腔黏膜上皮化有良好的疗效,可作为患者术后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对患者术前开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术后的清洁护理、鼻腔卫生护理、指导出院后注意事项等多个环节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78例患者通过上述护理干预后顺利完成手术.绝大多数患者鼻腔黏膜快速恢复正常功能,有5例患者有轻微粘连,经过几次用药后症状消除并恢复正常。结论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对做鼻窦内镜手术患者的疗效和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21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进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总结分析。结果在21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进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其中严重并发症有3例,占1.4%;轻微并发症有12例,占5.7%,这与患者的病变范围、前期手术史和术者的手术经验、技巧以及术后复查是分不开的。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较传统手术治愈率大大提高,但同时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再手术的疗效。方法:为124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窥镜手术,用Messerklinger术式,Stryker切削器,术中用中药冲洗术腔,辅以弱激光鼻腔内照射。结果:病变清除彻底,窦口开放良好,手术满意82例(66.1%),手术欠满意31例(25.0%),无效11例(8.9%)。结论: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窥镜再手术适合于鼻腔黏连、堵塞、病变清楚但手术不彻底的患者,哮喘不影响再手术的效果,鼻息肉病内窥镜再次手术也无法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鼻内镜手术治疗60~77岁患者52例、82侧的临床资料。结果:参照FESS-97海口标准,随访1年以上,52例、82侧患者治愈、好转、无效率分别是64.2%(33/52)、26.6%(14/52)和9.2%(5/52)。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且安全。术者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作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控制出血,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