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降低VAP的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2012年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及呼吸内科行机械通气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 65例患者中有20位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0.8%,其中患者合并肺功能减退(OR=43.19,P=0.007)、使用抑酸药物(OR=46.52,P=0.004)、年龄60岁(OR=26.47,P=0.034)是导致VAP发生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ICU及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VAP的发生率仍较高,患者合并有肺功能减退、使用抑酸药物及年龄大于60岁是VAP发生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重视,及时采取预防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选取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48h患儿180例,符合VAP诊断标准73例作为VAP感染组,VAP未感染组作为时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并对VAP作病原菌分析.结果VAP发生率40.56%.单因素分析表明低体重儿及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5d,肺部原有疾病、有胃内容物吸入、鼻饲、使用胃酸抑制剂/抗酸剂是VAP的危险因素,而机械通气时患儿头部位置抬高>30°及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预防VAP的发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病原学以G-菌为主,但G+菌发生率显著上升,前5位依次为克雷白菌属、铜绿假单胞杆菌、金葡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结论避免VAP的危险因素,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入院时昏迷的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病原菌检测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某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时昏迷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者VAP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析入院时昏迷的颅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162例,发生VAP 53例,发生率为32.72%。从53例VAP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70株,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34.29%和60.00%;检出真菌4株,占5.7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存在反流误吸、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时间≥5 d和留置胃管是其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时昏迷的颅脑外伤患者VAP发生率较高,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与多种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也是其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防止此并发症 ,现分析其危险因素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5年 3月~ 1998年 3月入住呼吸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 97例。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1 ] 。1.3 分析内容 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吸烟、饮酒、气管切开术、先前使用抗生素、患者头部位置 (仰卧、抬高 30°)、鼻胃管、胃内容物吸入、H2 受体拮抗剂、慢…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在患者机械通气(MV)48 h后或停止MV或去除人工气道48h之内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1],是临床机械通气治疗中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MV患者VAP的发生率为9%~69%[2]。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加之老年患者抵抗力差、并发症多等诸多因素影响,老年患者成为VAP的最易感人群[3],因此,探讨老年VAP的危险因素,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原菌的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3年10月进行机械通气的210例患者中115例VAP发生情况,相关因素以及病原菌培养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P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的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年龄和原发病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插管次数(OR=2.219,P=0.040)、机械通气时间(OR:5.674,P=0.000)和住院时间(OR=2.014,P=0.030)等,其中机械通气时间与VAP的相关度最大。105例患者中共分离出22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76株(78.22%),革兰阳性菌44株(19.56%),真菌5株(2.22%),前三类主要的病原菌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伯雷菌。结论VAP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住院时间、年龄和原发病等。引发VAP的病原菌主要有革兰阴性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116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29例诊断为VAP。在脑卒中行机械通气大于48小时的患者中发生率为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APACHE-II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VAP患者中共检出61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最高,达29.5%。发生VAP者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日显著高于非V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中VAP发生率较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对其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进行分析,将会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急诊气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及感染病原菌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因急诊气管插管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均采集痰液标本,行细菌培养,鉴定病原菌类型及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中心ICU机械通气时间在48小时以上108例患者.分析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VAP的感染发生率为51.85%。慢性肺疾病、先前使用抗生素、气管造口术、急诊手术、机械通气患者仰卧位、鼻胃管、肺动脉插管、胃内容物吸入、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5天是VAP显著性危险因素。结论:加强管理、避免VAP的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率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2月~2008年2月入住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将患者按相关危险因素自然分组,采用x^2检验比较VAP发病率,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结果:8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有42例发生VAP,发病率为48.8%。原发病主要以慢性肺部疾患为主、患者≥60岁、机械通气≥5d、仰卧位、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进行侵入性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白蛋白〈30g/L、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其机会比(OR)及OR值95%可信区间(95%CI)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8.88、2.78、4.78、11.66、8.84、12.76和21.09(P〈0.05)。结论:机械通气原发病主要以慢性肺部疾患为主、较长时间、仰卧位、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制酸剂)、侵入性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白蛋白〈30g/L是影响VA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某院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于某院神经外科行急诊手术的机械通气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VAP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对导致患者发生VAP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18例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患者中,共有82例发生...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调查我院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367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ICU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VAP,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易患因素,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其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以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9例VAP患者为对象进行VAP感染因素研究。结果本次调查的29例VAP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均超过48 h,在179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发生率为16.2%。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格拉斯评分9在VAP患者死亡因素中具有统计学意义。从VAP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革兰阴性菌占感染菌总数的84.2%,多重耐药菌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高达60%。结果该医院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VAP发生率较高,高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创伤患者行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ICU严重创伤机械通气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将患者分为VAP组(56例)和非VAP组(86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史、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吸烟史、鼻饲方式、气管切开、低蛋白血症、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等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VAP的危险因素,并分析VAP患者病原菌分布的特点。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组年龄>60岁、基础疾病>2种、糖尿病史、既往有COPD史、经鼻胃管鼻饲、低蛋白血症、ISS≥16分患者的占比高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史、经鼻胃管鼻饲、低蛋白血症、ISS≥16分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56例VAP患者痰液中共培养出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8.26%,革兰阳性菌占17.39%,真菌占4.35%。结论 VAP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重症监护患者确诊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h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50例患者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5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其感染分离的100株病原菌均为多重耐药的条件致病菌,其中G杆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VAP的发病特点、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和实施VAP的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 调查ICU病房使用呼吸机患者VAP的发病率,并研究患者口咽部、胃液中、呼吸机的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的微生物定植情况及其他5项危险因素与VAP之间的关系.结果 VAP的发病率为61.02%,每千日机械通气感染率100‰,病死率33.33%;机械通气时间≥7 d、患者口咽部微生物定植、APACHEⅡ评分≥15分、呼吸机通气管路微生物定植是VAP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VAP的发病率高,且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只有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玲  周宏  茅一平  康海全  郑文 《现代护理》2006,12(26):2466-2468
目的探讨VAP的发病特点、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和实施VAP的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ICU病房使用呼吸机患者VAP的发病率,并研究患者口咽部、胃液中、呼吸机的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的微生物定植情况及其他5项危险因素与VAP之间的关系。结果VAP的发病率为61.02%,每千日机械通气感染率100‰,病死率33.33%;机械通气时间≥7 d、患者口咽部微生物定植、APACHEⅡ评分≥15分、呼吸机通气管路微生物定植是VAP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VAP的发病率高,且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只有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术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手术之一,是抢救和解决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措施.手术沟通了患者的气管与外界的直接联系,增加了通气相关肺炎(VAP)发生的机率.作者收集本科近五年来施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例,探讨术后VAP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95例机械通气治疗并合并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老年患者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占68.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23.2%);大肠埃希菌次之(14.7%)。G^+菌30株(31.6%),以肺炎链球菌(10.5%)及粪肠球菌(7.4%)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亦占有一定的比例。合并真菌感染率高,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这几类菌株有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老年患者合并VAP的病原菌复杂,耐药率高,应重视对老年VAP的病原学监测及认识。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