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西亭镇肺结核与病毒性肝炎的疫情动态,预测发病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西亭镇2004-2012年这两种传染病发病情况,利用灰色系统GM(1,1)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结果 2004-2012年,西亭镇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比较平稳,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预测方程分别为:Y(t)=118.253876e0.016829(t-1)-116.291587、Y(t)=12.051357e0.111061(t-1)-10.026041。2013、2014年预测发病率分别为:肺结核48.11/10万、63.10/10万,病毒性肝炎23.69/10万、44.13/10万。结论今后两年西亭镇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可能略有波动上升,相关防控措施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启东市吕四港镇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并对发病趋势进行预测。方法根据吕四港镇2008-2013年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的报告发病率,利用灰色系统GM(1,1)建立模型进行预测。结果 2008-2013年吕四港镇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分别为79.62/10万和10.91/10万。利用2008-2013年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建立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分别为:Y(t)=-0.361 574e-0.249 044(t-1)+0.419 499和Y(t)=-0.332 932e-0.415 973(t-1)+0.402 190,模型精度均为良好,拟合的绝对误差率均1%。应用建立的模型预测2014年和2015年发病率,肺结核分别为49.98/10万和44.14/10万,病毒性肝炎分别为5.70/10万和5.23/10万。结论若无暴发流行等因素,吕四港镇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可能持续下降,仍需强化相关防控措施,巩固防制工作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赣榆区肺结核流行状况,预测未来肺结核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连云港市赣榆区2009-2014年肺结核疫情报告资料,拟合GM(1,1)模型。结果以2009-2014年肺结核发病率为原始序列,建立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预测模型为x^(0)(k+1)=(1-e0.072(x(0))(1)-60.98120.072)e-0.072k,拟合精度为一级,利用该模型预测2015-2017年发病率分别为38.38/10万、35.72/10万、33.24/10万。结论该区肺结核疫情呈缓慢下降态势,未来3年将持续下降,可适时地调整规划卫生资源,进一步完善肺结核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结核病发病有上升趋势,甘肃省肺结核年报告发病数近10年增加了1.22倍,位居传染病发病第2位,是影响全省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中的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对2000-2008年肺结核分月发病率进行拟合与预测,探讨各种时间序列模型在预测甘肃省肺结核未来发病率中的优劣,为预测肺结核发病疫情,控制肺结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查清太和县传染病发病率上升原因、进一步制定预防对策 ,以疫情报表为资料来源 ,对 1 995-1 999年间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平均发病率81 .87/1 0万 ,1 999年较 1 995年发病率上升 71 .1 8% ,死亡率上升 57.1 4 %。病毒性肝炎、痢疾、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四种疾病占总发病数的 96.0 5% ,其中病毒性肝炎 60 .75%。每年以7、8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城关镇居民、农民及 2 0 -3 5岁人群发病率最高。针对影响发病率的主要病种、人群 ,应分别采取特异和非特异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预测南阳市细菌性痢疾(菌痢)流行趋势,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南阳市2000-2009年菌痢发病率资料,应用GM(1.1)灰色模型对菌痢发病情况进行模型拟合和趋势预测.结果 菌痢发病预测模型为:(Y)=-325.19e-0.1028(t-1)+355.33经拟合检验,模型拟合精度优(C...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SARIMA)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组合模型分析肺结核流行的季节性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肺结核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收集2005—2017年全国肺结核疫情资料,应用SARIMA-GRNN组合模型分析我国肺结核流行的趋势和季节性特征。结果 2005—2016年我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平均每年下降3.17%,并且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规律(3—6月为高峰)。SARIMA (0,1,1)(0,1,1)_(12)模型较好的地拟合了我国肺结核发病长期趋势和季节性,其平均误差率为6.07%,决定系数为0.73。SARIMA(0,1,1)(0,1,1)_(12)-GRNN组合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2.56%,决定系数为0.94。SARIMA (0,1,1)(0,1,1)_(12)-GRNN组合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优于SARIMA (0,1,1)(0,1,1)_(12)模型,2017年的验证数据结果与此一致。结论2005—2016年中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平均每年下降3.17%,肺结核的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3—6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乙型肝炎不同时期发病率的变化,发现其时间流行趋势,探讨乙型肝炎的预测方法,为进一步预防控制乙型肝炎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山东省2004—2012年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历史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描述人群中乙型肝炎的分布情况,揭示山东省乙型肝炎的时间流行趋势。同时应用ARIMA方法对山东省乙型肝炎疫情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通过模型的拟合结果分析预测效果较好,所拟合的模型为最优模型,可用于预测。结论对山东省2004年1月—2012年12月乙型肝炎发病率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后,可见山东省乙型肝炎的时间流行趋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利用乙型肝炎的月发病率进行模型预测可知:该模型较好地预测了山东省乙型肝炎月发病率的发展趋势,24个月份的预测发病率95%的置信区间中包含实际发病率,进一步说明该模型对未来发病率的预测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在世界范围内肺结核疫情回升 ,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在涪陵区肺结核呈上升趋势 ,发病率居于各种传染病的第 2位。为了掌握肺结核疫情态势 ,制订有效预防措施 ,降低发病率 ,为肺结核防治决策提供参考。现将重庆市涪陵区 1986-2 0 0 1年肺结核发病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1 资料与方法肺结核疫情资料来源于涪陵区 1986-2 0 0 1年法定传染病年报表 ,人口资料由本区统计局提供。2 结果2 1  流行强度  1986-2 0 0 1年全区报告肺结核累计发病12 886例 ,死亡 3 2例 ,年均发病率为 76 5 0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预测五接镇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五接镇2004-2011年两种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利用灰色系统GM(1,1)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结果 2004-2011年,五接镇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平稳下降趋势,趋势预测方程分别为:Y(t)=16.523702e0.179799(t-1)-8.177524、Y(t)-3.547218e0.17038(t-1)-2.278071。2012年预测发病率分别为:52.74/10万、10.51/10万。结论若无特殊原因,我镇今后两年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将会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1.
2001-2006年天津市梅毒流行状况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2001-2006年天津市梅毒流行状况,对2007-2009年梅毒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性探讨,为卫生部门制定控制梅毒流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2001-2006年梅毒疫情病例报告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来预测天津市2007-2009年梅毒流行趋势。结果2001-2006年共计报告性病53 204例,其中梅毒为5 637例,平均年构成比为10.60%,平均年发病率为14.70/10万;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2.66%。经灰色预测的预测模型为:Y^(t)=10.111e0.362(t-1)-4.301,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4.167%,精度为好(C=0.091,P=1),显示2007-2009年梅毒报告发病率仍然呈上升趋势。结论天津市梅毒流行将呈上升趋势,建立完善的梅毒监测体系,加强疫情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梅毒发病增长趋势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探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在山西省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预测中的应用,为学生结核病疫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SAS 9.3软件对2010年1月至2019年9月山西省学生活动性肺结核的月度报告数据建立最优ARIMA模型,并预测未来2年发病趋势.结果 2010-2019年山西省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平均报告率为23.52/10万,呈总体下降趋势(x2=999 980.46,P<0.01).拟合最优模型为SARIMA(0,1,1)(0,1,1)12,SBC=982.16,拟合方程为(1-0.63B)(1-B12)Yt=(1-0.61B12)εt,平均相对误差为19.35%,预测发病趋势与历年一致,3-5月为发病高峰.结论 山西省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良好进展,ARIMA乘积季节模型能够较好预测学生活动性肺结核发病流行趋势,为学校结核病疫情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灰色系统残差GM(1,1)模型在流脑流行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流脑的流行趋势及其预测 ,为流脑的综合防治提供准确、可靠、科学的依据。 方法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远安县 1984~ 1999年的流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建立残差 GM(1,1)预测模型 ,并与灰色系统 GM(1,1)模型进行了预测效果对比分析。 结果 流脑流行趋势残差 GM(1,1)模型为 y=- 8.4387e- 0 .5580 t 19.915 0 η(t- i)[1.5 42 5 0 .0 3 63 (t- 1 ) - 1.34 81],精度检验结果显示 :C=0 .0 4,P=1.0 0 ,平均误差率为 6 .13% ,模型判为优 ,可用于流脑流行趋势预测 ,GM(1,1)模型精度检验表明 :C=0 .0 7,P=1.0 0 ,平均误差率为 7.6 0 % ,虽也判为优 ,但效果劣于残差 GM(1,1)模型 ;应用残差 GM(1,1)预测我县 2 0 0 0~、2 0 0 2~、2 0 0 4~、2 0 0 6~年流脑发病率将分别降至 0 .1435 / 10万、0 .115 1/ 10万、0 .10 0 0 / 10万、0 .0 92 7/ 10万。 结论 我县长期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今后几年里流脑发病率将持续下降 ,但绝不能放松对流脑的预防控制工作 ,否则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大幅度上升 ;灰色系统残差 GM(1,1)模型预测效果优于灰色系统 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江苏省肺结核流行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制定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江苏省2005-2009年肺结核疫情报告资料,分析结核病动态变化趋势,拟合GM(1,1)模型,并对2010-2012年的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最终拟合的结核病发病率预测模型为(x)(1)(k+1)=-1 628.46e^-0.04k+1 705.46,拟合精度为1级,2010-2012年预测发病率分别为55.86/10万、53.60/10万、51.43/10万.结论:2005年以来肺结核疫情呈逐年下降的变化趋势.根据模型预测结果,未来3年将延续逐年下降趋势,说明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武汉市肺结核的流行状况,并建立模型开展预测.方法 对2006-2014年武汉市肺结核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根据月发病序列的特点,构建Winters乘法季节指数平滑模型对2015年肺结核发病进行预测.结果 武汉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63 334例,年均发病率81.76/10万,其中男性年均发病率(114.77/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46.7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964.142,P<0.001);青年人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病例的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6.91%;1-9月为发病的高峰期.Winters乘法季节指数平滑模型预测显示,2015年肺结核发病高峰幅度较2014年呈下降趋势.结论 肺结核防控的重点人群为男性青年、老年人以及农民,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为肺结核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X-12和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SARIMA)在甘肃省猩红热疫情分析及短期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2010-2017年甘肃省猩红热月发病率数据建立SARIMA模型并进行短期预测,运用X-12季节调整法分析疾病流行的季节波动等特征。结果 建立的SARIMA(3,1,1)(1,1,1)_(12)模型参数估计值均有统计学意义,残差为白噪声序列,预测值的精度评价指标和误差衡量指标均符合标准。2010-2018年甘肃省猩红热月发病率存在明显季节波动,季节因子影响6月最大且呈缓慢下降趋势,循环-趋势成分影响呈缓慢上升趋势,不规则因子影响规律平稳。结论 X-12季节调整方法能较好地分析具有一定季节波动和长期趋势传染病的时间变化规律,SARIMA模型对于甘肃省猩红热的短期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甲肝流行趋势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河南省甲肝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 ,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和Spssl0 .0软件对河南省1997~ 2 0 0 3年甲肝疫情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应用灰色模型对甲肝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1997~ 2 0 0 3年河南省甲肝发病占传染病总报告发病数的 13.71% ,平均发病率为 10 .2 7/ 10万。甲肝发病男女性别比为 1.78:1;10a以下儿童占甲肝总发病数的 4 4 .14 % ;发病职业构成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 ,分别占 37.0 8%、2 5 .16 %和 17.0 2 %。地区分布以信阳市发病为多。甲肝发病有明显的秋季高峰。甲肝发病率预测模型为y #t =31.78e0 .2 0 95(t-1) - 2 3.2 7,预测 2 0 0 4年甲肝发病率 13.89/10万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应对 2 0 0 4年甲肝的流行情况加以重视。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治 ,预防控制甲肝流行。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分析2005-2013年嘉善县的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结核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13年嘉善县肺结核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应用灰色预测模型方法对未来三年嘉善县肺结核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5-2013年嘉善县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2789例,年均发病率为45.18/10万;男女性别比为2.61∶1;2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为91.73/10万,其次为70~岁、60~岁组,发病率分别为79.66/10万,56.74/10万;职业分布以民工和农民为主,占总发病的43.71%,35.14%。应用灰色预测模型方程预测2013-2015年嘉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90/10万,26.96/10万,24.28/10万,2013年、2014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实际值与预测值基本吻合。结论 嘉善县肺结核疫情呈下降趋势,但重点人群防治工作仍不能松懈,仍需加强青壮年民工和老年农民的肺结核防治工作。灰色模型预测效果较好,适用于嘉善县肺结核流行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2004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2004年河南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上升原因,掌握传染病流行整体趋势,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时间序列方法对2003~2004年甲乙类传染病分月报告发病数进行模型拟合,用决定系数R2检验拟合效果并进行f检验。结果:2003年yt=-5850+7162t-504t^2,2004年yt=3238+6341t-479t^2;t=0.30(P〉0.05)。结论:该省2004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的上升正是由于启用了疫情直报方式,减少了漏报。发现并报告的传染病病例增多,所引起对传染病整体流行趋势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河南省鲁山县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变化,为肺结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鲁山县肺结核流行特征,比较新冠疫情前(2017—2019年)与新冠疫情期间(2020—2022年)鲁山县肺结核流行特征的变化。结果 2017-2022年共报告肺结核1 876例,年均发病率为39.51/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42.951,P<0.05),从2017年46.95/10万下降至2022年30.95/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3.03∶1,男性报告发病率57.56/10万高于女性20.1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483,P<0.05);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64.23%,其次是学生,占7.14%;年龄以≥60岁为主(605例,发病率79.66/10万)。新冠疫情期间肺结核平均发病率低于疫情前(χ2=42.761,P<0.05),农民及学生发病数均下降,除<10岁组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