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企业生产涂料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状况,对其通风排毒系统进行设计,以便控制工作场所化学毒物的浓度。方法通过对现场生产流程勘察,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毒物散发点,设计排风罩类型,划分通风系统,计算系统排风量等,最后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风机。结果本通风排毒系统投入使用后,对现场设置的38个固定岗位采样点、20个个体采样对象检测结果显示,其化学因素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该通风系统能有效控制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可作为同类行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3.
包西机务段电机大修库浸漆作业场所安装通风排毒净化系统前后,从监测的温度、湿度、风速、气压指标来看,作业场所的气象条件未发生变化,都符合通风设计的要求。但设备安装后作业场所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差别很大,均远远低于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排放口的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从排毒净化效果来看,苯、甲苯、二甲苯的排毒率平均达到99.8%,净化率达到了95.22%,安装后排毒和净化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因此认为此设备的设计合理,通风排毒净化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某电厂化学水处理车间通风排毒系统防护效果,为同类企业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及通风排毒设施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通过卫生工程检测,分析通风排毒系统控制效果。结果整改前,化学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100%;二氧化氯加药间及炉内加药间实测通风换气次数分别为3.4和2.6次/h,不符合标准要求。酸碱计量间的通风换气次数为12.1次/h,符合标准要求。整改后,二氧化氯加药间及炉内加药间的通风换气次数分别为12.0和15.3次/h,符合标准要求。结论整改后各加药间的通风排毒设施防护有效。通过对通风排毒系统防护效果的检测,能发现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应定期检测通风排毒设施防护效果,确保通风排毒设施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某化纤企业通风排毒系统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通风排毒系统进行调查分析,测定罩口风速、管道风速、作业场所空气和通风管道中二甲基乙酰胺浓度。结果局部排风系统罩口平均风速2.5 m/s,排风量21 600 m3/h;通风空调系统送风管道平均风速5.4 m/s,送风量37 300 m3/h;回风管道平均风速3.8 m/s,回风量19 700 m3/h;作业场所空气和管道中二甲基乙酰胺浓度均未检出。结论通风排毒系统目前运行良好,对空气中二甲基乙酰胺浓度的控制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某粘胶纤维厂通风排毒系统进行卫生学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我们检测了该厂有害气体危害较严重的纺练车间的通风设备并了解其运行情况,并对排毒效果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检测结果及存在问题1.1 风量测定5台排风机总排风量为234600m~3/h,车间容积为3659m~3,换气次数为64次/h,两套送风系统总送风量为126600m~3/h,远远低于排风量。1.2 排毒罩检测罩顶夹角为135°,罩口  相似文献   

7.
中山市某制鞋生产线通风排毒工程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众多的三资制鞋企业都有严重的有机废气污染问题。本文介绍了中山市一制鞋企业有机废气污染的特点,局部通风排毒系统设计的方法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评价某企业彩印车间全面通风系统的有效性,以达到防毒排毒目的。方法在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甲苯、醋酸乙酯和异丙醇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同时对车间全面通风系统相关指标进行测定与评价。结果 1号工段甲苯浓度超标,2号工段甲苯和醋酸乙酯浓度超标,实际排风量远小于所需要的全面通风量,罩口控制风速略低于卫生防护标准。结论该车间全面通风系统达不到防毒排毒要求,亟待整改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及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广泛实施,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厂房为达到GMP的要求,对其原有的生产车间进行改造或新建GMP生产厂房。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水痘、甲肝疫苗生产车间就是新建GMP生产厂房。本文介绍生物疫苗生产车间的特点和空调设计要点。1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新建传染病医院实例,分别从空调冷热源系统形式、通风系统、空调冷凝水系统等方面,系统性地介绍了负压病区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要点,并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某企业的镍镉电池生产线原有通风排毒设施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集气罩,调整排风口位置和风管布置,检验改造前后镉及其化合物的排毒效果。结果显示,改造前镉及其化合物浓度为0.071~0.311 mg/m3,超标倍数均大于2.5,改造后各岗位镉及其化合物浓度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提示,此次对镍镉电池生产线通风排毒设施的改造设计合理,效果明显,值得同行业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2.
某汽车制造企业装焊车间局部区域存在毒物扩散不畅问题,采用在局部焊接区域加设单独的吹吸式局部排风除尘系统,对焊接区域的有害物质进行净化处理,以提高有害物捕集效率。改造前后有害物质浓度检测对比显示,有效地控制了焊接有害烟气扩散,车间内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保护了作业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某采石场筛分工序的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进行设计,使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水平达到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方法根据某采石场筛分岗位工艺特点及粉尘性质等基础资料,由工程通风设计人员以外部排风罩、通风管、风机选型和除尘器的选择为重点,设计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安装后测定其粉尘控制效果。结果外部排风罩采用罩口尺寸为1.6 m×1.6 m的带法兰边框的上吸式排风罩,控制距离为1.1 m。除尘系统的总排(送)风量为148 072 m~3/h;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分别为171 023 m~3/h和1 255.5 Pa;据此选择型号为4-79的普通中压风机和处理风量为186 000 m~3/h的WDJ47-3/1型WDJ型卧式电除尘器设备作为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局部通风除尘系统安装实施后,筛分岗位空气中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6.2 mg/m~3,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8.0 mg/m~3。结论所设计的局部通风除尘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某汽车座椅焊接车间的通风系统效果和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调查、检测,该电焊车间空气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的合格率为100%,电焊烟尘的合格率为17%。电焊车间局部通风系统存在罩口与焊接点距离较远、控制点风速偏低及部分焊接岗位未设置局部排风设施等问题。建议该企业应综合治理电焊车间的通风系统,有效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和评价粘胶长丝车间通风排毒设施的防护效果,在通风系统整改前后,对该车间现场进行了二硫化碳浓度检测。结果显示,通风系统整改前后二硫化碳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0.1 mg/m3、29.0 mg/m3。说明粘胶长丝车间通气系统整改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识别和评价某磷化铝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和存在的部位,分析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及其控制效果,提出合理的控制改善措施,提高该车间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水平,我们对该车间的工艺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车间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该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粉尘、磷化氢气体、五氧化二磷(P2O5)气体严重超标,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很不完善。  相似文献   

17.
武文方  孙玉雷 《职业与健康》2010,26(19):2243-2246
目的确定某立德粉生产公司湿式炼锌生产线通风排毒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确定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浓度、强度检测,最后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产生或存在砷化氢、氧化锌、氯化氢及盐酸、硫酸及三氧化硫、石灰石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除压滤机操作岗位砷化氢浓度超标外,其他岗位毒物的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各工种接触粉尘及噪声浓度或强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通风排毒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可行;但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总平面布局不符合有关要求,人工投料、取样的操作方式待改进,排风系统未安装净化处理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救援、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等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8.
去污渍溶剂正己烷具有高脂溶性和高挥发性,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其有蓄积毒性作用,近年来职业正己烷中毒事故屡有报道[1~3]。昆山市某电子企业是一家台商独资企业,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周边绝缘材料,2004年9月发生多人慢性正己烷职业中毒,主要是包装车间无有效通风排毒设施所致[4]。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根据企业要求,对其进行指导并实施了改造。2006年3月份完成车间通风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并对通风系统的排毒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昆山市某电子企业包装车间为本次整改和效果评价的对象。1.2方法分析已往事故的成因,提出新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针对某皮革企业发生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事故,提出合理的通风系统改造办法,完善通风排毒效果。 方法 采用现场调研分析方法,测定整改前后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及罩口风速。 结果 整改后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罩口风速明显增加,均在1 m/s以上。 结论 整改后的通风排毒系统对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控制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印刷包装生产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方法对某印刷包装生产车间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分析职业病相关危害因素。结果该印刷车间于2015年3月正式投产,现有126名工作人员,主要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和丙酮浓度过高。共检测到搅拌车间等6处环境噪声强度超标,强度为86.5~91.3 d B(A)。对53名工作人员进行个体噪声检测,其中有4名工作人员噪声8 h等效声级超过国家检测标准。有2台印刷机清洗的丙酮浓度超标。丙酮浓度在0.88~3.12 mg/m3。结论该印刷包装生产车间存在职业病危害,车间相关负责人需明确职业病危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综合防护措施,才能有效保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