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经临床观察和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肺癌患者48例54个结节进行分析,采用Philips公司的Brilliance 6排螺旋CT机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剂量扫描共检出结节45个,检出率83.33%。对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最低,为71.43%;结节越大检出率越高,5 mm的检出率为92.31%;对结节毛刺的检出率最低,为64.71%。常规剂量扫描图像质量优秀率91.67%,优良率100.00%;低剂量优秀率71.92%,优良率93.75%。二者优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扫描有效放射剂量(145.79±18.33)mGy·cm2,低剂量扫描有效放射剂量(89.36±11.72)mGy·c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检出早期肺癌方面具有较高检出率,并且具有低剂量的优势,但是对图像质量有一定影响,影响磨玻璃样小病灶及细微结构的显示,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筛查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低剂量螺旋CT和常规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将常规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的结果计为对照组,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的结果计为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肺结节检出情况、PET检查阳性检出情况及辐射量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CT加权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CTDIw)、X射线每管旋转一周的管电流(mobile agent server,m As)、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总m As、最大有效辐射量分别为(1.5±0.3)m Gy(19.0、±6.0)、(45±6)m Gy·cm、(460.0±67.0)、(0.82±0.12)m S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1.4)m Gy(84.0、±12.0)、(191±13)m Gy·cm、(1 425.0±32.5)、(4.00±0.80)m 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剂量CT能有效保证检出率,降低辐射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心脏扫描在不同辐射剂量情况下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心脏扫描患者扫描图像资料100份,按照图像扫描时所用不同辐射剂量分为高剂量组(2.00±0.76)m Sv、中等剂量组(1.50±0.35)m Sv和低剂量组(0.75±0.13)m Sv,比较3组的图像质量差异,并对不同剂量心脏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做线性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低剂量组相比于其他两种辐射剂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组和中等剂量组相比,两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2不同剂量条件下扫描参数的设置与图像质量与CT设置的准直、层厚及重建方法等密切相关。结论:64层螺旋CT的心脏扫描中相同参数条件下,辐射剂量高低对图像质量有影响,而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可通过优化扫描条件获得,如优化重建方法和扩大显示视野等即可满足高质量影像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剂量CT与常规CT用于诊断成人肺结核病的差异。方法收集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肺结核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低剂量CT,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CT。比较两组不同剂量CT的图像质量、病灶征象质量、辐射剂量及噪声。结果两组不同剂量CT横断面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剂量CT冠状面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剂量CT病灶征象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辐射参数:总辐射剂量(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和噪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CT相比,低剂量CT图像质量显示效果好,辐射剂量低,利于肺结核患者随访和治疗跟踪。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151-1152
目的探讨对胸痛三联征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成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108例随机分成三组,均行胸痛三联征CT扫描。其中,低管电压组(25例)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压采用100 kV;心电门控组(29例)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压采用120 kV;联合组(54例)行100 kV低管电压联合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管电流均由四维智能在线剂量调控技术调控。以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作为质控指标。结果三组的冠状动脉分段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心电门控组图像质量最高(P>0.05)。联合组受线剂量为(2.9±0.6)m Sv,明显低于低管电压组的(10.1±1.5)m Sv及心电门控组的(8.9±1.2)m Sv(P<0.05)。而心电门控组受线剂量略低于低管电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低管电压联合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既可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质量又降低辐射剂量,值得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用于评价肺结核病变图像质量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12月开平市中医院收治的98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采取低剂量螺旋CT,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螺旋CT。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病灶影像学评分、辐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磨玻璃密度影、树芽征、肺实变、空洞、淋巴结肿、纤维化、病变内钙化不同病灶影像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辐射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剂量螺旋CT,低剂量螺旋CT可以较好评价肺结核病变图像质量,同时减少患者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年12月到本院体检中心进行检查的肺癌高危人群群体200名,根据对其螺旋CT检查所使用剂量差异为准进行分组,其中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100名对象设为对照组,低剂量螺旋CT检查100名对象设为观察组。对两种不同剂量螺旋CT检查所得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同时从病灶筛查情况做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在满足诊断要求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评分与观察组患者评分差异无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高危人群群体应用低剂量螺旋CT方式扫描,虽然会影响图像整体质量,但对于病灶检出和判断与常规剂量CT扫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魏玲  钟井松  薛雷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475-2476
目的探讨64排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2月1日-2010年5月1日于我院行常规CT扫描且发现有肺结节患者35例,保持扫描其它参数不变,分别行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观察比较不同剂量扫描患者显现肺结节的数目、形状、内部特征以及边缘特点。结果本组35例采用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螺旋CT检出肺结节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大小结节检出数目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螺旋CT发现分叶征、毛刺征、钙化、空洞、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征各种肺结节征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结节定性诊断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64排螺旋CT扫描技术既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们接受射线剂量,同时具有准确检出肺结节的诊断优势,有望成为吸烟或慢性肺疾病的高危人群以及肺内结节普查的理想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低剂量CT(LDCT)筛查技术对于体检健康管理中心的肺癌高危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5~2018年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早期肺癌筛查的肺癌高危人员1 5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CT检测技术,而观察组则采用LDCT技术进行筛查,对两组受检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两种技术对肺癌高危人群筛查肺结节的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图像质量优秀(590例)、良好(137例)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对象的肺部结节检出率比较中,观察组检出≤5 mm直径的肺结节(47例)、5~10 mm直径的肺结节(43例)、> 10 mm直径的肺结节(62例)均多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结节检出率(20.27%)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对象的肺结节检出率比较中,观察组的检出率为(91.7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单次扫描的平均CT剂量指数(CTDI)(0.75±0.31)mSv、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53...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对肺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接受CT检查的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30 m A CT常规剂量)和观察组(30 m A低剂量CT),各40例。对比两组结节检出率、CT扫描肺结节形态学特征比较、不同剂量扫描测量肺结节直径对比及对直径≤5 mm结节诊断的评价等。结果接受不同剂量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检查后,观察组患者的肺结节检出率为75.00%,低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肺结节扫描数量、直径大小等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结节密度不均匀、钙化、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粘连症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测量肺结节直径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诊断准确率方面(74.55%vs 84.62%)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在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间(72.73%vs 86.54%; 94.55%vs 98.08%)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结节的检出率虽略低,但大部分临床诊断价值均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价值相当,且对人体损伤程度更小,更适合作为临床筛查、诊断肺结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本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取自2020年4月~2022年10月。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的螺旋CT扫描,对比不同剂量下螺旋CT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种剂量螺旋CT扫查出的肺结节数量与直径等指标结果相当,差异不明显。与低剂量扫查相比,常规剂量扫查出的微小结节与小结节数量更多,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关于大结节的扫查结果相同。关于征象的检出情况,2种剂量在毛刺、分叶、钙化、空洞方面的检出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支气管充气征与胸膜粘连的检出情况,两种剂量结果一致。对比辐射剂量,低剂量组为(6.3±1.6)mGy,常规剂量组为(9.5±1.9)mGy,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螺旋CT诊断肺结节时可选择低剂量,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扫查差异不大,而且对患者的伤害更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肺癌诊断中应用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确诊早期肺癌患者84例。其中42例行常规CT扫描确诊(对照组),另42例行宝石能谱CT扫描确诊(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病灶情况、扫描参数以及影像征象。结果观两组患者矩阵大小、层间距、层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辐射剂量(77.6±4.1)mGyem、CT剂量指数(1.8±0.6)mGy、管电流(80.6±3.8)mA、管电压(100.4±1.2)k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扫描方式均能清晰显示肺部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对小斑片状、空泡结节、实性结节稍高密度影均能准确鉴别,均能显示病灶边界存在毛刺、分叶征象,还能显示肺部大支气管分支、气管、纵隔血管等结构,两种扫描的影像征象差异较小。结论在早期肺癌诊断中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能保证影像质量,同时减少扫描剂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间在本院健康体检者中选择符合肺癌高危人群标准的受试者284例.将其中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214例纳入研究组,进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的70例纳入对照组.评估两组图像质量,记录肺结节、陈旧性肺结核、炎性病灶等病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脊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天津市宁河区潘庄医院收治的70例脊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螺旋CT扫描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扫描辐射剂量(CTDIvol值、DLP值)和扫描图像指标(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低剂量组CTDIvol值、DLP值均明显小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851、89.333,P=0.000)。扫描后,低剂量组图像噪声稍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7,P=0.018);而图像质量评分无明显减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9,P=0.699)。结论针对脊椎损伤患者行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扫描,患者所受辐射少,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且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剂量CT在继发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某结核病防治所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90例,均采用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依据扫描剂量分组,其中对照组(n=45)采用常规剂量扫描,观察组(n=45)采用低剂量扫描,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检出率为91.1%,观察组为93.3%,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CTDIvol为(1.9±0.5)m Gy,ED为(1.3±0.2)m Gy,DLP为(62.1±6.5)m S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在继发性肺结核影像诊断中价值高,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与低剂量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其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56例肺癌患者的胸部DR与CT资料,对其DR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盲法分析,了解2种影像学方法在筛查肺癌中的意义。结果 156例肺癌患者中,通过DR筛查出的阳性结果为58例,阳性检出率为37.18%,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筛查出的阳性结果为112例,阳性检出率为71.79%,低剂量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68,P0.05);不同类型的肺癌比较发现,通过低剂量螺旋CT检出周围型肺癌的比例(51.79%)明显高于DR(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3,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优于胸部DR,且辐射剂量低,有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适合大规模人群的肺癌筛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剂量64排螺旋CT应用于早期肺癌中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76例符合肺癌高危人群标准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DR正位胸片与CT扫描检查。统计两组检出肺癌结节例数及不同大小结节数检出情况,记录两组肺癌检出例数。结果 CT检出肺癌结节率21.05%,明显高于DR检出率7.89%,P0.05;CT在不同大小结节诊断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T检出肺癌率9.21%,明显高于DR检出率1.32%,P0.05。结论应用低剂量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肺癌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对小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能力,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应首选低剂量多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与癌胚抗原(CEA)、多效蛋白(PT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角质蛋白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行肺癌筛查的肺癌高危人群7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6例和对照组355例。观察组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照组行胸部X线检查,比较两组筛查阳性率。根据低剂量螺旋CT检测结果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确诊肺癌组、筛查呈阳性但排除肺癌组、阴性组;检测各亚组癌胚抗原(CEA)、多效蛋白(PT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角质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阳性率23.32%(83/356)及确诊率3.93%(14/3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肺癌组CEA、PTN、NSE、角质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呈阳性但排除肺癌组和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吸烟支数、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史的肺癌高危人群中低剂量螺旋CT筛查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指数、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史是肺癌高危人群中低剂量螺旋CT筛查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阳性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与CEA、PTN、NSE、角质蛋白联合检测的肺癌确诊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低剂量多排螺旋CT在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中的应用,以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民医院就诊,临床上有咳嗽、咯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1~3月,X线胸片发现有结核病灶的40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为30~78岁,平均(54.0±1.0)岁。使用Brilliance 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机(美国菲利浦公司)对每位肺结核患者连续进行较高剂量多层面CT检查和低剂量多层面CT检查,电压均为120 k V,电流分别为200和30~50 m As。对不同剂量的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高剂量(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200 m As)与低剂量(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30~50 m As)CT扫描图像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均能满足诊断要求。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CT加权剂量指数(CTDIw)平均值分别为11.8 m Gy和2.9 m Gy。低剂量组累积辐射剂量[(63.5±23.2)m Gy·cm]低于高剂量组[(249.0±20.7)m 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可减少对患者的照射剂量,能达到诊断要求,且低剂量扫描可延长球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冒晋宇  尹所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79-5280
目的 探讨儿童16层CT (MSCT)眼眶低剂量扫描对图像质量及患儿所受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45例患儿设置不同管电流进行轴位MSCT扫描,评价CT图像质量和患儿所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当管电流从100 mA依次降至50 mA和30 mA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依次较前一组均显著降低,A组(100 mA)和B组(50 mA)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30 mA)的图像质量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眼眶MSCT低剂量(100 KV、50 mA)扫描既可保证图像质量,又可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