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近来年,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改良,内窥镜手术系统逐渐发展、成熟。脊柱内窥镜与腰椎间孔成形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扩大腰椎间孔,使内窥镜通过椎间孔顺利进入椎管内,不仅适用于各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更加适用于合并腰椎侧隐窝狭窄或椎间孔狭窄的患者,扩大了经皮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的适应证~([1-3])。除此之外,该手术的皮肤切口只需要8mm,术中出血平均20mL,术后仅缝1针或切  相似文献   

2.
正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属于脊柱微创外科中的内窥镜辅助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局麻下操作等优点~([1])。安全准确的定位穿刺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核心步骤,是决定手术难度和术后临床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2、3])。目前临床上使用的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穿刺,不能提供准确的穿刺深度及穿刺旁开角等参数,定位穿刺过程中需要术者将有限的信息进行整合,对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腰椎显微外科的兴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逐渐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主流治疗方案,其肌肉激惹轻微、术中出血量少,恢复迅速等优势受到认可~([1])。本研究对2018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48例LD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临床疗效和微创优势。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LDH患者均为单节段突出,未合并相关手术禁忌证,且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22  相似文献   

4.
正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目前已成熟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并取得较好疗效~([1-2]),但需充分依靠影像学导航技术进行精准的定位,引导其抵达靶点位置~([3])。本课题组尝试将三轴直角坐标系立体定位CT导航应用于PTED手术中,取得了较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已成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其创伤微小,在不损害脊柱稳定结构的同时达到了满意的减压效果,深受学者们肯定~([1])。Isobar动态内固定系统可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2])。本研究通过选取92例腰椎间盘  相似文献   

6.
正自20世纪80年代,Kambin等~([1])实验性通过椎间孔镜使用内窥镜器械以来,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不断得到发展。1997年,Yeung等~([2])提出经由椎间孔安全三角置入脊柱内窥镜系统(YESS)直视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2003年,由Hoogland等~([3])提出采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系统(TESSYS),可直接经椎间孔进入椎管,以达到在椎管内选择性切除游离髓核的  相似文献   

7.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造成成年人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LDH手术治疗中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1]。但目前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LDH的报道较为笼统,少见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中央型LDH的报道。本研究主要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中央型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报  相似文献   

8.
正临床认为,对于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行减压手术时,椎板减压范围既要考虑到减压效果,也要兼顾术后椎体稳定性稳定~([1])。有报道认为,半椎板减压能够获得与全椎板减压相同的减压效果,同时手术创伤更小~([2])。本院近年逐步开展LSS的半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86例腰椎管狭窄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侧路椎间孔镜下(PTED)治疗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技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5-01-2016-07在我院行侧路椎间孔镜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所有36患者均经腰椎动力位片证实无手术节段腰椎失稳,手术方式均采用靶点穿刺技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对患者入院时和术后当时、1天及3月进行评分。评估侧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36例患者3月随访。术后当时、1天、3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侧路椎间孔镜下治疗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穿刺方法存在一定难度,通过靶点穿刺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充分体现了椎间孔镜在多方面的微创优越性,该技术是治疗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5-06—2016-05经X线片、CT、MRI影像学检查确诊的60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椎间孔镜组),30例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MIS-TLIF组)。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20~32)个月。椎间孔镜组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未复发;MIS-TLIF组随访期间植骨均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与MIS-TLIF组比较,椎间孔镜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2、24、48 h腰痛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术后12、24、48 h腿痛VAS评分,以及术后6周、1年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取得与MIS-TLIF手术相似的临床效果,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症状,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检查也无阳性体征,被归为非特异性腰痛,主要系脊神经后支卡压引起~([1])。处理脊神经后支卡压的临床常见方法有射频热凝、针刀离断、超低温冷冻等~([2-4]),但对于脊神经后支的非毁损处理方法尚未见报道。自2012年5月-2016年9月,笔者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脊神经后支卡压患者67例,取  相似文献   

12.
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是由Harms等~([1])于1998年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的标准方法~([2-3]),然而该术式需广泛剥离和长时间强力牵拉椎旁肌,导致椎旁肌肉去神经化~([4])。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借助管状通道对肌肉组织均匀撑开,减压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不必广泛剥离椎旁肌肉,降低了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5-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分次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7-08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分次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7例老年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明确责任间隙后再分次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结果本组第1次手术时间65~92 min,平均82 min;第2次手术时间57~89 min,平均74 min;2次手术间隔时间28~45 d,平均34 d。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2(3~11)个月。第2次术后3个月疗效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优6例,良1例。1例第1次手术时硬脊膜撕裂,1例(L4、5)第2次手术时发生硬膜外血肿,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分次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双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5—2016-10间濮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25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照组(31例)行椎板开窗手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须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采用45°进针手术技术与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6-2019-08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81例术中采用45.进针手术技术(观察组),79例术中采用TESSYS技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腰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16.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突出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临床应用及研究较多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因其手术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手术费用较低和恢复快,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及医务人员青睐。我科自2012-07以来,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笔者无意中发现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椎间孔镜术后灼性神经痛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5~125 min,术中出血量15~40 m L。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及硬脊膜破裂等并发症。住院时间7~10 d,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12个月,总有效率95.84%。结论应用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正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Extreme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ELLD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目前,关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报道较多,但其在ELLDH这一特殊类型中的临床应用则少见报道。为此,笔者回顾性分析2014-06-2015-03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27例ELLDH患者,现报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12—2017-02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椎间孔镜治疗的39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明确责任间隙后再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7~92 min,平均69 min。1例出现L3神经根损伤,口服甲钴胺分散片1个月后完全恢复。无穿刺口感染,术后无患者复发。术前疼痛VAS评分平均7.6分,术后即刻平均3.1分,术后第2天平均1.8分,术后3个月平均1.2分。本组获得3~9个月随访,平均5.2个月。术后3个月疗效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优32例,良7例。结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椎间孔镜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等优点,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已有较多临床报道及文献荟萃分析证实,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手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开放TLIF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1])。但关于这两种手术对椎旁肌的影响,则少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手术前后MRI量化比较,比较开放与微创TLIF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多裂肌和椎旁肌的影响,以期为同道们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