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本年  黄懿 《贵州医药》2005,29(2):106-106
患者,男,65岁,因头昏乏力1月,加重伴皮肤瘀斑10余天,于2002年9月5日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明显压痛,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Hb55g/L,WBC1.9×109/L,原始粒细胞0.21,早幼粒细胞0.03,BPC40×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0.35,早幼粒细胞0.12,原始粒细胞大小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8岁。1989—04—01因腹泻口服痢特灵200mg,次日开始发热,以后每日体温38℃—39℃,4天时齿龈出血,皮肤大量出血点,黑便,呕血,皮肤出血点逐渐增多。双下肢大量瘀斑,右颊粘膜可见2cm×2cm血泡一个。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于1989—04—07入院。既往史;1988年—1889年配药治胃溃疡,曾服痢特灵,未用过氯、合霉素,未用过黄胺及解热止痛药,亦无放射线接触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10~9/L,中性18%,淋巴82%。血小板30.0×10~9/L,血红蛋白55g/L,网织细胞0.1%,红细胞1.86×10~(12)/L。骨髓检查:中性粒细胞6.0,晚幼粒细胞5.0,带形核2.0,多形核6.0,淋巴81.0%。骨髓增生呈Ⅱ级,粒系统增生,各期都有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40岁、教师。因齿龈出血、头晕、乏力、心悸二周於1991年3月7日入院。该患因患银屑病,服乙双吗啉二年。查体:T 37.4℃、P112次/分、BP 17/10 KPa.周身皮肤散在大小不等淡红色钱币状斑丘疹,边界清楚表面附有银白色鳞屑。于正常皮肤还可见少数米粒大小出血点。胸骨压痛(—),肝脾和浅表淋巴结不大。血常规:Hb 63g/L、Rbc2.27×10~(12)/L、wbc 5.4×10~9/L早幼粒0.86,分叶0.01,淋巴0.13,TPC 60×10~9/L。出血时间2分,凝血时间3分。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未见巨核细胞,偶见血小板。粒:红≈18.1:l,粒细胞系统异常  相似文献   

4.
<正> 例1:女,6岁。因乏力、苍白一年入院。体检:贫血貌,心肺(-),肝肋下2cm,脾肋下14cm,白细胞240×10~9/L,原始粒+早幼粒10%,中幼粒16%,晚幼粒7%,杆状17%,中性分叶35%,淋巴3%,血色素60g/L,血小板25×10~9/L。骨髓象:原始粒+早幼粒12.2%,中幼粒22.8%,晚幼粒17.6%,杆状核20.8%,红系受抑,淋巴比例偏低。入院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口服马利兰,两周后肝脾无缩小,末梢白细胞达700×10~9/L,原始粒+早幼粒达43%,考虑慢粒急变,再次骨穿,提示原始+早幼粒20%,诊断为慢粒急粒变。改用HOAP治疗六周,肝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3岁。因乏力,皮肤粘膜出血一周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出血点及瘀斑,口腔粘膜可见血疱,胸骨压痛,心肺听诊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3g/L,白细胞16×109/L,分类,原始粒细胞6%,早幼粒细胞27%,中性粒细胞1...  相似文献   

6.
Pelger—Huet 粒细胞异常是一种先天性或后天多种原因引起的粒细胞核分叶不完全现象,有家族性和遗传性的特点。国内仅有10余例报道,我院发现一例,简要介绍如下:患者,女,34岁,因胸闷、气短、咳嗽、右侧胸痛、活动后加重住院。两年前手脚麻木,手脚掌皮肤大块脱落,遇冷更甚。体检:发育营养尚可,体温36℃,两侧手掌皮肤及脚掌可见大块皮脱落及瘀血斑,毛发干燥,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其它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90×10~(12)/L,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7.7×109/L,分类中性杆状粒细胞占38%,所有粒细胞核染色质粗而浓集,中性杆状核  相似文献   

7.
袁骞  杨士模 《淮海医药》1998,16(2):12-12
患者女性,36岁。1995年5月15日因全身乏力,发热,头晕,牙龈出血一周入院。体检T:38℃,重度贫血貌,肝脾轻度肿大,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阴性,全身皮肤有散在出血点。实验室检查:Hb:30g/L,RBC:1.28×10~(12)/L,WBC:120×10~9/L,BPC:28×10~9/L。血片中原粒——单核细胞0.30,粒——单核细胞0.23,单核细胞0.16,早幼粒细胞0.08,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02,嗜酸性分叶核细胞0.02,淋巴细胞0.14。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粒——单核细胞0.33,粒——单核细胞0.26,单核细胞0.13,早幼粒细胞0.05,未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0.17,(大部分是中晚幼嗜酸性粒细胞)。成熟嗜酸性粒细胞0.06,部分未成熟嗜酸性粒细胞浆中有双染色性桔红色的嗜酸性颗粒及紫兰色的嗜硷性颗粒,后者的颗粒较粗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数量多少不一,散在不均匀分布,偶尔群染,少数有核浆发育不平衡,浆的发育落后于核,浆呈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6个月,第二胎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生后半个月发现面色较苍白且渐加重,于1991年1月8日住本科治疗。出生以来未用过氯霉素等药物,患儿家中无类似病人,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检:精神萎糜,营养较差,重度贫血外观,无黄疸及出血现象,颈短,后发际低,心肺正常,肝脾无肿大。血象检查示血红蛋白30g/L,红细胞1.02×10~(12)/L,白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36%,淋巴细胞62%,单核细胞2%,网织红细胞0.3%,血小板102×10~9/L。骨髓细胞检查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极低,有核红细胞仅占0.5%(为原始红细胞所占),粒系增生活跃,粒红之比为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性 ,66岁。因乏力、腹胀 2个月 ,于 1 998年 2月1 0日入院。查体 :脾大平脐 ,血常规 :白细胞 81 7× 1 0 9/L ,血红蛋白 97g/L ,血小板 2 82× 1 0 9/L ,幼稚粒细胞 35 % ,未见原、早期粒细胞。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粒红比明显增高 1 4 :1 ,粒系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 ,占有核细胞的 62 % ,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的 3 % ,早幼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的4 5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为 0。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给予马利兰、羟基脲、别嘌呤醇治疗 ,2 0d后病情好转 ,血常规 :白细胞 1 0 1× 1 0 9/L、血红蛋白 95g/L、血小板 …  相似文献   

10.
陆静芝  吕瑞升 《贵州医药》1989,13(5):291-29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罕见的造血系统疾病,国内报导不多。兹报导二例,并对本病作简要讨论。病例介绍例一,张××、女、7岁。因肉眼血尿及皮肤紫癜拟诊“紫癜性肾炎”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肿大,心肺(一),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皮肤见瘀斑。实验室检查:①血象:血色素100g/L、红血球3.5×10~(12)/L、白血球14.2×10~9/L、中性粒细胞60%、嗜酸粒细胞1%、淋巴细胞37%、单核细胞2%、血小板计数880×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②骨髓象:骨髓粒、红、巨三系均增生活跃,以巨核细胞系增生活跃更明显,全片共见99个巨核细胞,其中原巨  相似文献   

11.
例 1 女 ,3 8岁。主因贫血、月经量多 1年余 ,皮肤紫癜 2 0d收入院。查体 :贫血貌 ,双下肢及胸部散在针尖大小紫癜 ,右上肢内侧有一 3cm× 5cm大小瘀斑 ,指压不退色。心率 10 5次 min ,呼吸 2 5次 min ,腹软无压痛 ,肝未触及肿大 ,脾触及不满意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 :WBC 3 .9× 10 9 L ,RBC 3 .1× 10 1 2 L ,BPC 41× 10 9 L ,HGB 95g L ,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骨髓象分析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粒细胞系统各期均有 ,以中性粒细胞杆状、分叶为主 ;红细胞系统增生 ,以中、晚幼红细胞居多 ,该细胞体积小 ,胞质少且…  相似文献   

12.
患儿叶×,男性,11岁.因反复鼻衄,皮肤瘀斑三年入院.体检:贫血貌,心肺(一),肝脾未及,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以下肢居多,浅表淋巴结未及异常肿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对77g/L,白细胞17×10~9/L,中性0.16,淋巴0.84,血小板17×10~9/L,网织红细胞0.005,出、凝血时间各2′30″;大便潜血(一);肝功能正常;骨髓涂片示:再生不良性贫血.入院后予中药、维生素C3.0g/d治疗.住院第4天加用止血敏0.5g/次,每日二次静脉注射(宁波市第三制药厂生产),第2次用药后出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5岁。既往健康,无氯霉素等药物应用史。1986—07—04因发热苍白、乏力、皮肤出血点,按贫血待查住佳木斯市妇婴医院。入院查体:面色、眼结膜苍白;皮肤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肝、脾不大,无骨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7×10~9/L,杆状核1%,分叶核14%,淋巴细胞85%;血红蛋白45g/L,红细胞1.86×10~(12)/L;血小板45×10~9/L,网织红细胞0.4%;出血时间>7分;凝血时间正常;尿常规正常。骨髓象:增生减低,粒红比值13.3:1,红系、粒系均减低,淋巴细胞比值增高达50.55%,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散在,少见。诊断:再障。用硝酸士的宁、强的松、苯丙酸诺  相似文献   

14.
病例:女,69,岁。因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伴两下肺感染于1990年10月26日入我院血液科。 实验室检查:Hb126g/L,血小板42×10~9/L,白细胞21.5×10~9/L,幼雅白细胞占70%。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M/E=15.9/1,粒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原粒占45.0%。红细胞系统重度抑制。单粒细胞系统增生活跃,原单占12.0%,幼单占8.0%。ABO血型:O型。11月1日因准备输血,在做交叉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2岁,四川省籍人。因发烧,脓血便2d以急性菌痢入院。体温39℃,发育营养侄,无脱水及贫血外观,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外周血红细胞4.2×10~(12)/L,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3×10~9/L,中性68%,淋巴32%,便化验红细胞,脓细胞满视野。入院后给予痢特灵100mg/d,分次日服。用药3d后,热退,脓血便消失,但患儿面色日渐苍白,尿少,且外观酱油色,此外巩膜轻度黄染,食欲不振,呕吐,嗜睡。外周血白细胞9×10~9/L,血小板150×10~9/L,红细胞2.3×10~(12)/L,血红蛋白65g/L,网织红细胞2%,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尿化验无红细胞,潜血试验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6岁,因晨起后左下肢肿痛一天于18年月28日入院。既往健康。体检:体温36.1℃,血压14.7/。3kPa消瘦,颜面萎黄。胸腹无异常体征,左下肢肿胀压痛,散在出血点,皮温低于对侧。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75×10~(12)/L,血红蛋白140g/L,白细胞15.0×10~/L,分叶72%,淋巴25%,血小板100×10~/L。尿糖(+++),酮体(-),蛋白(-)。肝功能正常,总蛋白67g/L,血尿素氮6.8mmol/L,血糖12.8mmol/L。诊断:糖尿病并发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入院后给予胰岛素治疗的同时,每日应用蝮蛇抗栓酶1.Ou静注10天,并每日用1.0u静点1天后左下肢症状体征消失。停用蝮蛇抗栓酶5天时,病人出现肤色指甲苍白。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8×10~/L,中性64%,淋巴36%,血小板155×10~/L,出凝血时间正常。尿镜检无红细胞,便潜血(-),血总胆红素6.8μmol/L。骨髓穿刺结果:骨髓增生活跃,粒红系增生,各阶段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3岁,干部,病人于1991年5月在北序肿瘤医院诊断为淋巴肉瘤白血病,回当地化疗,第6疗程化疗结束时,发热(KT39℃)全身衰渴状态,不能离床活动,贫血外观,浅表淋巴结不大,皮肤少量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下肢水肿。骨髓象示:骨髓增生活跃,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为0.82+0.11,淋巴细胞0.04,粒系统中幼稚粒细胞以上阶段0.嗜中性杆状粒细胞加分叶粒细胞0.03红系统0.血常规白细胞3.2×10~9/L,S 0.04,E 0.02,原始淋巴细胞0.44,幼稚淋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7岁。因持续呕吐胃内容物于1986年1月就诊某市医院,按妊娠呕吐治疗。2个月病情进展而终止妊娠,术后持续呕吐于1986年4月30日转我院。体检:消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未触及。听诊:心肺正常。化验: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3.5×10~(12)/L、白细胞10.4×10~9/L、分叶79、淋巴17、单核4其它正常。X 线钡餐检查:胃明显扩张变形,幽门管扩至6cm,十二指肠球部扩张如“胃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6岁。因喉部疼痛一周,发热咳嗽4天,1987—11—06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81次/min,血压13.3/10kPa;神志清晰,语言流利;末梢温暖,脉搏有力,心肺听诊无异常。实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6.4×10~9/L;分叶80%,淋巴18%,红细胞4.5×10~(12)/L,血小板153×10~9/L;出血时间1min(Duke法),凝血时间1min(玻片法);血尿素氮6.2mmol/L,尿常规正常,血糖5.95mmol/L;胸片及心电均正常。入院后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静点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青霉素800u,地塞米松5mg治疗。5天后多次测病人体温正常,咽痛、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20.
<正> 患者,男,6岁,因下腹部疼痛2 d入院,起病后腹部疼痛以右下腹疼痛明显,有时脐周痛。体格检查:痛苦面容,辗转不安,皮肤无瘀血点及瘀斑,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部平软,右下腹明显压痛,肠鸣音存在,四肢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3×10~9/L,中性:0.80,淋巴:0.17,血小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