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们对 2 2 94例婴儿进行了定期口服维生素 K1 预防维生素 K缺乏性出血症的观察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城市以街道办事处、农村以乡镇为基本抽样单位 ,在青岛市、潍坊市潍城区、荣成市、苍山县、蒙阴县、单县随机抽取经济条件、生活状况、人口数量相近的 2个街道或乡镇分别作为服药组和对照组。对 1998年 1月以来的活产儿逐个进行登记建册。服药组2 2 94例婴儿出生后即口服维生素 K1 2 .5 mg,然后每 10天口服维生素 K1 2 .5 m g,共 10次至 3个月 ,乳母不服 ;对照组2 188例婴儿不服…  相似文献   

2.
上期说到,老年人适量补充维生素K不仅能预防因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的出血症,还能预防糖尿病、骨质疏松和冠心病的发病与进展。保持血液中适当浓度的活性维生素K,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保持骨骼中适当浓度的活性维生素K,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K是维生素K依赖蛋白活化的基础,维生素K依赖蛋白不仅与血液凝固有关,还参与骨代谢,对动脉粥样硬化也有抑制作用。维生素K是维生素K依赖蛋白中的谷氨酸残基转化为7羧化残基的酶促反应中的主要辅助因子。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和干预性研究发现,维生素K缺乏会导致骨密度的减低和骨折危险性增加。另外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K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原发性以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以用来预防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生。维生素K与维生素D合用可以显著降低骨丢失,当和激素替代治疗一起给药时,维生素K还具有协同作用。此外,维生素K和骨代谢的其他生化指标联合可能是评价骨代谢的有用的工具,特别是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中。维生素K对骨代谢作用的机制研究表明,给骨质疏松症患者补充维生素K以后,血清中未羧化的骨钙素的量减少;骨保护素的减少被抑制;还有研究表明,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类固醇和维生素受体SXR介导。文中概括了维生素K与骨代谢和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以及维生素K作用的可能机制。阐述了维生素K在骨质疏松症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K与骨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K是维生素K依赖蛋白活化的基础,维生素K依赖蛋白不仅与血液凝固有关,还参与骨代谢,对动脉粥样硬化也有抑制作用。维生素K是维生素K依赖蛋白中的谷氨酸残基转化为γ羧化残基的酶促反应中的主要辅助因子。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和干预性研究发现,维生素K缺乏会导致骨密度的减低和骨折危险性增加。另外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K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原发性以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以用来预防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生。维生素K与维生素D合用可以显著降低骨丢失,当和激素替代治疗一起给药时,维生素K还具有协同作用。此外,维生素K和骨代谢的其他生化指标联合可能是评价骨代谢的有用的工具,特别是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中。维生素K对骨代谢作用的机制研究表明,给骨质疏松症患者补充维生素K以后,血清中未羧化的骨钙素的量减少;骨保护素的减少被抑制;还有研究表明,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类固醇和维生素受体SXR介导。文中概括了维生素K与骨代谢和骨质疏松症的关系,以及维生素K作用的可能机制。阐述了维生素K在骨质疏松症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K(VK)是维持正常凝血过程必不可少的维生素。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均是VK依赖性凝血因子。VK缺乏引起相关凝血因子活性下降,导致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VKCFD),临床上患者表现为各种出血症状,补充VK后出血症状可被纠正。我们现对VK的凝血作用、VKCFD的诊治及VK拮抗剂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预防新生儿维生素 K缺乏症的有效途径 ,1 999年 1月~ 2 0 0 0年 1 1月 ,我们在临清市妇幼保健院对 1 9例孕妇采用口服维生素 K1预防新生儿维生素 K缺乏症的实验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孕期系统管理的正常妊娠孕妇 3 8例 ,随机分为实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K1(vitamin K1,VK1)和维生素K2(vitamin K2,VK2)是自然存在的维生素K(vitamin K,VK)的两种主要结构,除参与肝脏凝血因子的合成,还在骨组织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及动物实验均发现VK能过促进成骨过程,抑制骨吸收,并在临床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其作用机制除VK促进骨钙素等成骨相关蛋白的γ-羧化外,还可激活类固醇异生物受体,诱导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另外,microRNA-133a同时参与了VK的代谢过程及骨代谢过程,可能是VK调节骨代谢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K拮抗剂(vitamin K antagonist,VKA)是一种抗凝剂。通过影响维生素K循环使肝细胞中凝血因子的合成受到抑制、内源性抗钙化蛋白的功能受到干扰,进而产生抗凝和促进血管钙化的作用,而血管钙化可引起类似收缩期高血压的病理改变。基质γ-羧基谷氨酸(gamma carboxy glutamic acid,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是一种分泌性抗钙化蛋白,具有维生素K依赖性,其功能发挥与Gla基团有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我科收治维生素 K缺乏患儿 16例 ,男 10例 ,女6例 ;1~ 2月龄 15例 ,4个月 1例。均为足月顺产 ,第一胎 12例 ,第二胎 4例 ,母乳喂养 14例 ,人工喂养 2例。起病就诊时间最短 6小时 3例 ,最长 4天 1例 ,余均在起病 2天来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出血倾向的观察及护理 :凝血酶原轻度减低时可不出现临床症状 ,减低 3 0 %则可有出血倾向 ,减低 2 0 %以下即可有自发性出血现象。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出血点、瘀斑 ,或血肿和鼻衄。注射部位出血不止 ;也可发生脏器的出血 ,如关节出血、血尿、颅内出血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 ,一切治疗…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及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悄悄跃居中国最常见慢’l生疾病的第四位。  相似文献   

11.
1979~1980年,我们试用维生素K治疗百日咳35例,疗效显著。本组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0岁;病程5~30天不等,其中18例曾经抗菌素、止咳药、鸡苦胆、百日咳片等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2.
骨基质的谷氨酸残基通过维生素K循环进行γ-羧化为骨形成所必需。维生素K通过骨内丰富的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影响骨代谢是骨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治疗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被称为“隐匿进展的流行病”。约1/3的60~70岁老人及半数以上≥80岁的老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由于本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临床上对治疗方法、疗程的选择必须考虑疗效、费用和不良反应等因素。文献报道维生素K(VitK)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此药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本文拟综述VitK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及其与雌激素协同使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尽管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剂(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但关于NOACs相关性脑出血的数据仍然有限。为了评估使用口服抗凝剂(华法林,NOACs)和未服用口服抗凝剂(oral anticoagulants,OACs)亚组与脑出血患者院内死亡率之间  相似文献   

15.
人体内维生紊K(VK)分为两大类:(1)VK_1:是由食物提供的;(2)VK_2:是一组甲基萘醌类复合物,是由肠腔细菌的微植物丛产生,包括MK-7、MK-8等。有报道健康老人中仅MK-8明显降低,而在骨质疏松并有髋骨骨折或腰惟压缩性骨折的病人中VK_1、MK-7和MK-8均降低,从而认为骨质疏松与VK缺乏有关。为此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51位髋骨骨折老年妇女(年龄80.8±6.6岁)  相似文献   

16.
正膳食摄入高水平维生素K1(叶绿醌)和维生素K2(甲基萘醌类)被认为可通过降低血管钙化,从而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该研究目的是探讨叶绿醌和甲基萘醌类摄入与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风险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队列分析受试者36 629人的资料。通过链接国家登记资料获取PAD发生情况。应用经过验证的食物频率问卷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老年人膳食维生素K1的摄入量和主要来源.方法 对养老院138名老年人进行3 d称重法膳食调查,用沈阳市蔬菜中维生素K1含量和英国食物中维生素K1含量资料计算膳食中维生素K1摄入量.结果 该人群膳食维生素K1摄入量为(229.7±87.1) μg/d(83.0~575.0 μg/d),其中达到或超过我国建议摄入量(120 μg/d)者占91.7%.大于300 μg/d者占18.8%.膳食中维生素K1的主要来源是绿叶蔬菜占53.8%, 其他蔬菜占21.0 %,植物油占16.9%. 大白菜来源占34%.结论 该人群膳食维生素K1摄入量较高,尤其是绿叶蔬菜.  相似文献   

18.
傅玉存  李明利  马勇 《山东医药》2000,40(24):38-39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婴儿迟发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凝血机能障碍而引起身体某个器官出血。颅内出血并不少见,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延误诊治。CT检查可确定颅内出血的部位及范围,且能随访疗效及判断预后。现将我院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15~120天。均为足月顺产无窒息婴儿,无产时及产后外伤史。23例母乳喂养,1例人工喂养,2例有慢性腹泻病史。症状及体征:突然出现无外伤和其他原因能解释的急性高颅压综合征,表现为易激惹、高声尖叫、昏迷、惊厥或多种形式的抽搐、肢体痉…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婴儿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中大人多数表现为颅内出血,无前驱症状,发病急、病死率高,幸存者中有30%~50%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临床几种疾病状态下6种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的含量。证实肝、胆疾病长期联合使用抗生素,采用VK拮抗剂治疗及DIC时可引起继发性依K因子减少,VK治疗有效;而某些血栓症则由于先天性蛋白C、S缺乏所致,VK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