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长期便秘行结肠镜检查患者腹部按压器的研制及其辅助电子结肠镜进镜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长期便秘患者、镜检时需要人力按压的结肠镜检查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力行腹部按压,观察组采用腹部按压器代替人力行腹部按压。比较2组患者进镜时间、检查医师进镜难易度评分。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但是2组进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生命体征及检查医师进镜难易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按压器可安全有效用于电子结肠镜检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口服甘露醇诱发急性肠梗阻3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90年10月~1997年12月口服甘露醇作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32625例,发生急性肠梗阻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60岁。因“反复脓血便26年,加剧1个月伴腹部胀痛”而申请结肠镜检查。术前4h口服20%甘露醇250ml及补液盐100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患者自我腹部按压在单人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在本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24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91例,对照组1209例,观察组患者指导其进行自我腹部按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部按压,采用数字疼痛分级评分法评定术中疼痛程度,比较结肠镜到达回盲部所需时间及镜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结肠镜到达回盲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分级评分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镜检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普通单人结肠镜检查中,指导患者正确的自我腹部按压能降低患者的疼痛不适,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术的护理,以提高检查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113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对肠道准备的方法、溶液温度进行改进,特殊患者注重好个体化护理,同时强调与检查医生的术中配合。结果 患者能很好地接受并配合结肠镜检查,检查成功率高。结论 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合理改进肠道准备方法同时注重心理护理和术中配合的个性化护理能提高肠镜检查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手法按压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将800例结肠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7例,对照组403例,采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评定术中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结肠镜到达回盲部所需的时间.[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及检查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确的腹部手法按压在结肠镜检查中可降低腹痛程度,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徒手式电子结肠镜检查护理配合技术,探讨其在减轻普通结肠镜检查疼痛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192例行普通结肠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的奇、偶数分成2组,每组96例。奇数组为观察组,偶数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时给予徒手式护理配合技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结肠镜检查。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估患者术中疼痛程度和两组结肠镜到达回盲部所需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检查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徒手式电子结肠镜检查护理配合技术应用于结肠镜检查中,可降低患者术中腹痛程度,缩短检查时间,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腹部手法按压在电子结肠镜检查术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手法按压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将800例结肠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7例,对照组403例,采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法评定术中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结肠镜到达回盲部所需的时间。[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及检查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确的腹部手法按压在结肠镜检查中可降低腹痛程度,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镇静麻醉术在行结肠镜检查患者的依从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2例结肠镜检查患者进行了丙泊酚麻醉下肠镜检查。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是否完成肠镜检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绝大多数患者血压、心率下降波动于正常范围内.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下降。患者的耐受性较好,检查成功率高,满意度高。结论:静脉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患者痛苦.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患者,20岁,未婚,主因腹部胀满,食欲减退,劳动时呼吸急促3mo,近1mo阴道淋漓出血,自觉腹部胀大明显,劳动时呼吸急促,近2d来自觉腹部胀痛,当地检查发现腹腔肿物,于1999年5月27日收入院,患者月经规律,初潮14岁,周期20d,经期6~7d,末次月经1999年4月20日,无痛经史。查体:P72次/min,  相似文献   

10.
田玉峰  季燕  周道银 《检验医学》2008,23(4):404-404
一、资料 患者男性,51岁,胰头中至低分化癌术后4月因“上腹部胀痛伴呕吐11d”于2005年4月27日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6.8℃,血压110/70mm/Hg,心率80次/分。2005年5月5日行胃空肠及空肠吻合术,术后患者明显发热,体温最高达41℃。查体示腹部叩诊呈浊音,肠鸣音弱,腹部B超提示腹腔积液,于右腹及左膈下穿刺引流,见腹水呈黄色浑浊状,行腹水常规及细菌培养检查。  相似文献   

11.
钟巧兰 《临床医学》2011,31(11):111-112
结肠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结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由于操作过程中人为造成肠袢或受检时患者紧张引起肠痉挛等,患者由此出现腹胀、腹部绞痛和恶心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因惧怕而拒绝肠镜检查,少部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因痛苦而拒绝继续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进行结肠镜检查的351例患者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麻醉肠镜检查的安全性。以同期进行常规结肠镜检查的351例患者为实验对照。结果:麻醉肠镜检查完成率高于常规肠镜检查组;检查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实施无痛苦结肠镜检查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正>病例1,患者,37岁,孕2产1,月经周期正常。因下腹部持续性胀痛20+d,加重1 h入院。既往史:8年前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体格检查:急性痛苦面容,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下腹部见一长约8 cm剖宫产术横切口,下腹部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疑。入院2 h后腹部持续胀痛并加重。经腹部急诊超声检查:右下腹腹腔内见大量肠管扩张,  相似文献   

14.
便利式锐器收集器及固定架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月~12月,我们对210例患者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施行腹部按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0例,男68例,女142例,28~78岁,平均61.48岁,均有消瘦、年龄大、多产、腹部手术史中的一种或多种因素,在结肠镜检查中均遇到进镜困难,并且经更换体位后插镜仍无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检查前应用肠内营养素对糖尿病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172例行结肠镜检查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实验组检查前3d不限制饮食,检查前1h内服用安素(Ensure),对照组检查前3d低渣饮食,检查前不服用安素。比较2组肠道清洁情况及低血糖反应、腹部疼痛和恐惧心理的发生情况。结果肠道清洁度良好和较好实验组72例,对照组70例.分别占83.72%和81.40%,2组肠道清洁度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出现低血糖反应、腹部疼痛和恐惧心理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前3d不限制饮食,检查前进食肠内营养素不但能保证良好的肠道清洁度,而且可明显提高检查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在纤维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50例ASA Ⅰ-Ⅱ级的纤维结肠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两组:F组(芬太尼组)25例,吸氧至100%时依次经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芬太尼0.05mg,丙泊酚40mg/10s速度推注至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时停止推注。检查过程中若体动则酌情追加丙泊酚,维持镇静深度为5-6级(Ramsay分级法),纤维结肠镜到达回盲部时停止给药。S组(舒芬太尼组)25例,给舒芬太尼5μg,阿托品及丙泊酚用法用量同F组。记录基础值及检查开始后3min的HR、SPO2以及检查时间、患者的感受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检查开始3min时HR变化无差异,而SpO2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两组变化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检查操作均顺利,F组有部份患者诉头晕。两组患者经术后随访均无麻醉并发症。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纤维结肠镜检查,镇静镇痛效果好、起效快,是安全和可行的方法,但在术中应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17.
结肠镜检查广泛应用于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早期大肠癌筛查的金标准。传统注气式结肠镜检查具有高度侵入性,可造成患者腹痛及腹部不适感。随着医疗技术的改进,水辅助结肠镜检查法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水辅助结肠镜的概念、发展史、分类、应用价值、影响因素、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冯惠莉  张军 《护士进修杂志》2014,(12):1147-1148
结肠镜是诊断直、结肠疾病最直接和可靠的检查方法,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结肠镜的插镜技术分双人操作法和单人操作法[1],我院于2008年开始开展单人操作结肠镜检查,至今已完成检查近15000例。在单人操作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熟练的护理配合对检查成功及减轻患者痛苦起到关键性作用。2010年1月~2013年7月间共行单人操作结肠镜检查的8451例,现将检查时的护理配合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手术切除后患者的结肠镜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结直肠癌手术切除后患者行肠镜检查情况的分析,探讨结肠镜检查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年间结直肠癌术后行肠镜检查患者8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由于术后粘连、肠腔狭窄和肠道准备差等原因,45例未完成结肠镜检查。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23例(2.7%),异时性癌症8例(0.9%);结直肠息肉检出率:肿瘤性息肉为29.2%,非肿瘤性息肉为23.1%。结论:结直肠癌术后3~6个月以及1年内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局部复发和异时性病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靶控输液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静脉注射得普利麻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结肠镜检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麻醉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麻醉组用靶控输液器(TCI)静脉注射得普利麻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对照组肌注0.5mg阿托品无麻醉药物。观察结肠镜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生命指征的变化、操作时间、患者反应等。结果 麻醉组与对照组在结肠镜检查的成功率、疼痛的反应及生命指征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靶控输液器静脉注射得普利麻维持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安全、平稳、可控性好、节省药、术后苏醒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