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 ,也可迅速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笔者于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3 0例 ,收到一定的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3 0例UA住院病人均符合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 (WHO )缺血性心脏病命名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5 8岁 ,平均年龄 71岁±1.3岁。初发劳累型心绞痛 15例 ,恶化劳累型心绞痛 10例 ,自发劳累型心绞痛 5例 (其中变异型心绞痛 …  相似文献   

2.
赵连明  张玉  杜明 《山东医药》2003,43(1):47-48
为探讨低分子肝素 (L MWH)治疗无 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疗效 ,1999~ 2 0 0 2年 ,我们对 5 4例 ACS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 1例 ,女 2 3例 ;年龄 3 8~ 79岁 ,平均(63± 9.7)岁。 5 4例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中的 1+ 3或 2 +3 :1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初发劳累型和恶化劳累型心绞痛伴有一次以上静息心绞痛 ,入院前 2 4小时有一次以上心绞痛发作。 2诊断或疑为非 Q波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同功酶≥正常上限 2倍。 3发作时心电图缺血性 ST段下降≥ 1mm。除外急性 Q波心肌梗死 ,心电图示 ST段抬高及…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系一组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己成为临床研究热点。现根据国内有关资料将 ACS 诊治现状作一简述。1 ACS 的概念、分型及病理生理ACS 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 Q 波心肌梗死(NQMI)、Q 波心肌梗死(QMI)及缺血性心脏猝死。UA 是一种静息心绞痛或进行加重的心绞痛,包括WHO 分型中的自发型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既往所称的卧位心绞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个中间综合征,其病理生理机理同AMI。因此近年来AMI及UA治疗中溶栓剂的应用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现总结我院近年使用尿激酶治疗12例UA的临床效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5年1月~199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UA患者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在42~75岁,平均59岁。符合WHO的心绞痛分型标准,即①初发性心绞痛4例;②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7  相似文献   

5.
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AMI)或猝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成为治疗这一顽症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我院从 1999年 5月~2 0 0 1年 5月住院的 31例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UAP患者施行PCI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31例UAP患者除外AMI,男 2 3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5 8.6± 9.7)岁。其中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1例 ,恶化劳累型心绞痛 16例 ,劳累加静息型心绞痛 4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WHO心绞痛分型标准。入院后经药物治疗 1周以上 ,使病…  相似文献   

6.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利平 《山东医药》2003,43(25):34-34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一组可逆转稳定 ,亦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或猝死的中间临床状态。因此 ,迅速有效地控制 UA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0 0 1年1 0月至 2 0 0 3年 3月 ,我院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 UA患者 5 4例 ,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 1 1 6例 UA患者 ,男 85例 ,女35例 ;年龄 38~ 72岁。均符合 2 0 0 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1] ,半年内无颅内或胃肠道等部位活动性出血 ,无出血性疾患及严重肝损害。根据 2 0 0 0年中华医学会心…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是冠心病的一危险临床综合征 ,约有 10 %的 UA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 ,大约 5%以上的 AMI由 UA发展而来。因此 ,UA的合适治疗 ,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自 1997年 12月至 1999年 12月我们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UA,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冠心病 UA患者 32例 ,随机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2 0例 ,其中男 16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60 .8岁 ;恶化心绞痛 14例 ,变异心绞痛 2例 ,初发心绞痛 4例。对照组 :12例 ,其中男 9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61.2岁 ;恶化心绞痛 8例 ,自发心绞痛 …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 1种 ,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SAP)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 1种状态[1 ] 。由于病情不稳定 ,它既可逆转为SAP ,又可恶化为AMI,甚至发生猝死 ,故近年来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报道单组分蛇毒溶栓剂 - -降纤酶对UAP心电图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选择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8月 ,住院按 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确诊的 60例UAP患者。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 2 0例 ,恶化型心绞痛 2 5例 ,自发型心绞痛 15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降纤酶组 )…  相似文献   

9.
崔跃宏 《山东医药》2002,42(17):51-51
1999~ 2 0 0 2年 ,我们采用低分子肝素 (L MWH)联合前列腺素 E1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 3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均符合 1979年 WHO制订的 UA诊断标准 ,并行心电图及心肌酶等检查。其中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2 2例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2 0例 ,静息心绞痛 14例。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AMI)、抗凝禁忌、重度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低下、2 4小时内静脉应用肝素抗凝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男 2 2例、女 8例 ,年龄 39~ 71岁 ;对照组 2 6例 ,男 2 0例、女 6例 ,年龄 4 0~ 70岁。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治疗…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我院 1997- 0 32 0 0 0 - 10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满意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依据 1979年WHO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选择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 70例住院患者 ,包括初发劳累性、恶化性、自发性 (包括变异型和混合型 )心绞痛。 70例分为两组 :观察组 35例 ,男 2 2例 ,女 13例 ,年龄 45 6 7岁 (平均 5 4 5岁 ) ;对照组 35例 ,男 2 4例 ,女 11例 ,年龄 46 6 6岁 …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志荣  张美芳 《心脏杂志》2003,15(2):182-183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极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 [1 ] 。目前多主张使用抗凝疗法 ,作者自 2 0 0 0 - 0 9~ 2 0 0 2 - 10应用银杏叶片治疗 UAP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对象和方法 根据 2 0 0 0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 UAP诊断和治疗建议 [2 ] ,选择 UAP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 1(男 31,女 2 0 )例 ,年龄 4 5~ 76 (5 7± 6 )岁 ;病程 8± 5年 ;其中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 2 3例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 2 4例 ,自发性心绞痛 4例 ;并发高血压 17例 ,高脂血症 13例 ,糖尿病 11例。对照组 4 9(男 2 8,女 2 1)例 ,年龄 4 7~ 7…  相似文献   

12.
介入治疗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院心脏科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2 4 9例 ,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药物保守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介入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后 3~ 7d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行血管重建术。随访患者的心源性死亡率和 (或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 (主要终点 ) ,心绞痛复发率、再入院率和再次血管重建率 (次要终点 )。结果  16 3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 ,2 4 9例患者行介入治疗。在平均 (11 0± 5 7)个月的随访中 ,介入治疗组心源性死亡率和 (或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保守治疗组 (3 2 %比 9 2 % ,P =0 0 1) ;心绞痛复发率(2 0 %比 5 3% ,P =0 0 0 1)、再入院率 (16 %比 4 7% ,P =0 0 0 1)和再次血管重建率 (15 %比 4 2 % ,P =0 0 0 1)也明显低于药物保守治疗组。结论 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可作为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与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 (UA)与稳定型心绞痛 (SA)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疗效。方法 行PTCA的心绞痛患者 2 0 4例 ,分组比较UA与SA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PTCA术的近期和中期疗效。结果 ①分组 :2 0 4例病人中 ,UA组 112例 (5 5 % ) ,SA组 92例 (45 % )。其中UA组心绞痛分级高于SA组 (P <0 0 5 )。②UA组复杂病变血管支数为 74(3 3 % ) ,SA组复杂病变血管 43支(2 0 %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而SA组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较UA组为多 (P <0 0 5 )。③支架植入情况 :UA组有 114支血管共植入支架 143枚 ,占病变血管数的 5 1% ;SA组 5 4支血管共 67枚 ,占 2 5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共 15 6例病人接受支架术。④术后 3 0d内无重大并发症发生 ,UA组复发胸痛较SA组高 (9%vs 3 % ,P <0 0 5 )。⑤随访 3~ 9个月 ,发生心肌梗死 3例 ,其中UA患者2例。复发胸痛两组分别为 12例和 16例 ,占 13 %和 14% ;临床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 2 2 % ,均无显著差别。结论 PTCA/支架术对不稳定型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相似 ,即刻成功率高 ,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冠心病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具有进行性恶化的趋势 ,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根据WHO的标准[1] ,其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和自发型心绞痛 (包括变异型心绞痛 )三型。鉴于UA病变复杂 ,进展迅速且预后具有多方向性 ,因此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既往我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多着眼于稳定型心绞痛 ,对于UA则较少关注 ,近年来才开始重视对其研究 ,在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S)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误诊和漏诊率较高。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 ,我们利用心电图 ( ECG)、负荷蹬车试验 ( ETT)、超声心动图 ( UCG)、心电向量 ( VCG)、冠状动脉造影( CAG)等多种特殊检查诊断 ACS,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 48例 ACS患者 ,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男 32例 ,女 1 6例 ;年龄 35~69( 5 2± 5 .8)岁。合并高血压 2 1例 ,糖尿病 (包括糖耐量异常及高胰岛素血症 ) 1 5例 ,高脂血症 1 8…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等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冠心病中仅次于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又一危险临床征候群。 UA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心绞痛症状 ,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 ,改善疾病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院以低分子肝素治疗UA50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0例患者 ,男性 36例 ,女性 14例 ,年龄 4 0~ 78(平均 59)岁 ,病程 2~ 2 5年 ,平均 18.5年 ,所有患者符合 1979年 WHO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均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 ,磷酸肌酸激酶均在正常范围。每日发作 2~ 10次 ,心电图 ST水平下移 >0 .5m V者 4 0例 ,T波低平、倒置 10例 ,…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西方国家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是最常见的需住院治疗的疾病 ,人群中有 2‰的年住院率 [1] 。这种疾病的变化过程也是最大 ,部分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很快演变成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 ,而另一些可能在 2 4小时内恢复。且症状发作后头 3个月心肌梗死的危险 ( 15%~ 2 0 % )及死亡危险 ( 15% )都很高 [2 ] ,所以近年对这种疾病进行了广泛研究 ,尤其 1999年 8月 FRISC 前瞻性随机多中心试验结果的公布更明确了对 UA患者的治疗策略[3 ] 。本文就近年流行病学、危险分层、病因学机制及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1 流行病学虽然 UA患者逐年增加 …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属于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表现为劳力型心绞痛、初发型(1个月内新近发生)心绞痛及自发型(休息时)心绞痛。若UA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本文拟分析氯吡格雷治疗高海拔地区UA患者的疗效。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长期居住在西宁地区的UA患者78例,纳入标准依据2002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指南〔1〕,包括:静息性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时,并且时间  相似文献   

19.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冠心病人共 60例 ,为门诊和住院病人 ,均符合 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 ,按就诊时间随机分组。治疗组 30例 ,男 1 6例 ,女 1 4例 ,年龄 65~ 78岁 ,其中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 1 8例 ,稳定型心绞痛 8例 ,恶化型心绞痛 3例 ,变异型心绞痛 1例。对照组 3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 63~ 79岁。其中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 1 6例 ,稳定型心绞痛 1 0例 ,恶化型心绞痛 4例。1 .2 方法对照组口服消心痛 1 0 mg,3次 /日 ,复方丹参滴丸 1 0粒 ,3次 /日。治疗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血活素 1 0 ml 5%葡萄糖 2 50 m…  相似文献   

20.
1997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5月 ,我们采用紫外线充氧照射自血回输 (UBIO)与小剂量尿激酶联用治疗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 (UA)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 36例 UA患者中 ,男 1 9例 ,女1 7例 ;年龄 37~ 83岁。均符合 WHO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诊断标准 (1 979年 ) ,且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 3~ 5天不能控制。均排出严重肺淤血或肺水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其中初发劳累性心绞痛 9例 ,恶化劳累性心绞痛 2 1例 ,卧位性心绞痛 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