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的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之一,最理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通路为动静脉内瘘,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周围血管条件限制,无法行自体血管造瘘手术,且有些内瘘经过长期使用后会发生血流量减少和闭塞。我科自2004年2月开始采取颈内静脉留置单针双腔静脉导管建立永久透析通路,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魏善斋  李佳 《中外医疗》2011,30(29):53+55-53,55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颈外静脉入路留置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置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行经皮颈外静脉入路留置带涤纶套长期深静脉置管的34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导管置入术的成功率,及血流量不足、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4例患者,置管35倒...  相似文献   

4.
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最理想的通路为动、静脉内瘘,但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周围血管条件的限制,无法行自体血管造瘘手术,而且有些内瘘长期使用会发生血流量减少和闭塞。我院2004年9月-2008年8月为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温黎青 《柳州医学》2004,17(3):77-78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进行长期血透的基本保证。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尚未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腹膜透析、急性中毒等因病情需要临时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简便、易于掌握,但保留时间短,并发症较多。对于需要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又难以建立内瘘的患者就不得不尝试永久性血管通路,因此,带有涤纶套双腔留置导管的运用,给  相似文献   

6.
股静脉与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股静脉与人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的应用。方法;46例尿毒症患,20例地股静插管,26例行颈内静脉所向无敌这进行血液透析。观察两种不同插管途径的导管留置时间,一导管相关的并发症、BUN重复循环率及KT/V值。结果;颈内静脉插管的导管留时间明显长于股静脉插管,并发症亦明显少于后,而BUN重复循环率KT/V值无明显差异。结论:相对而言,颈内静脉插管是一种更理想的临时性血液通路。  相似文献   

7.
血管通路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生命线,动脉内瘘是最常用的血管通路,但对于长期维持透析而又无法使用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为这些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通路。但该通路有别于一般的临时性导管,  相似文献   

8.
锁骨下静脉长期双腔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黎青 《广西医学》2005,27(2):246-247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进行长期血透的基本保证。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尚未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腹膜透析、急性中毒等因病情需要临时实施血液透析的患者。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简便、易于掌握,但保留时间短,并发症较多。对于需要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又难以建立内瘘的患者就不得不尝试永久性血管通路,因此,带有涤纶套双腔留置导管的运用,给需长期留置导管的病人带来了福音。我科2年多来使用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行锁骨下静脉插管14例,做血透859例次,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深静脉内留置长期导管血液透析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深静脉内留置长期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可行性。 方法 28例无法建立血管内瘘的患者,采用永久性双腔导管作深静脉内置入,期中置入锁骨下静脉1例,左侧颈内静脉4例,右侧颈内静脉23例。 结果 27例置管成功,已使用1周~45个月(平均21±10. 3个月),期间发生气胸1例(失败病例),隧道口渗血4例,导管感染3例,导管出血不畅1例,经处理后消失。除3例接受肾移植和1例死亡外,余均在继续透析中,血流量在250ml/min左右。 结论 深静脉留置长期导管对自身血管内瘘建立困难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股静脉与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46例尿毒症患者,20例行股静脉插管,26例行颈内静脉插管进行血液透析。观察两种不同插管途径的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BUN重复循环率及KT/V值。结果:颈内静脉插管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股静脉插管,并发症亦明显少于后者,而BUN重复循环率及KT/V值无明显差异。结论:相对而言,颈内静脉插管是一种更理想的临时性血液通路。  相似文献   

11.
林艳梅 《中外医疗》2014,(35):184-185
目的讨论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以及临床护理,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在该院行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并留置导管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并观察并发症。结果具体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感染4例(5.0%),出血3例(3.75%),血栓栓塞患者5例(6.25%),导管脱落患者2例(2.5%);对照组患者感染21例(26.25%),出血13例(16.25%),血栓栓塞12例(15.0%),导管脱落患者6例(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留置导管时间、焦虑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为4.90±1.22个月,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6.72±7.1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19±3.24分;对照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为2.19±0.67个月,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3.24±9.46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3.64±1.95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效果比较方面,观察组患者显效61例(76.25%),有效12例(15.0%),无效7例(8.75%),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患者显效49例(61.25%),有效8例(10.0%),无效23例(28.75%),总有效率为71.2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较多,主要集中在感染、出血、血栓栓塞、导管脱落等几个方面,通过对患者予以舒适护理,能够取得较为积极效果,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日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透患者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探讨其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于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3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其中14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VT),作为DVT组,其他124例作为非DVT组,分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置管前水肿、服用低分子肝素、病理类型为糖尿病肾病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温、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服用前列腺素E1、服用阿司匹林和病理类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和糖尿病肾病是股静脉留置临时中心静脉导管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低体质量和患糖尿病肾病是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留置涤纶环双腔导管的效果及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自2004年3月至2008年7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对比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透患者与以带涤纶环双腔导管为通路的血透患者的Kt/V值。比较涤纶环双腔导管采用单纯以肝素封管和采用联合肝素与庆大霉素封管两者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透患者与以带涤纶环双腔导管为通路的血透患者的Kt/V值无显著性差异(P=0.47832)。涤纶环双腔导管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发生率以采用联合肝素和庆大霉素封管比单纯采用以肝素封管时明显减少(P=0.0001)。结论以涤纶环双腔导管为通路是血液透析比较理想的血管通路。为减少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发生率,可采用联合肝素和庆大霉素封管。  相似文献   

14.
彭爱民 《医学综述》2014,20(18):3359-3361
对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或不能维持长久血液透析的患者,目前多采用带涤纶套长期导管作为永久性血管通路,同时导管相关的感染、血栓栓塞、导管功能不良等并发症也一直是导致导管失功的主要原因。该文主要对带涤纶套透析导管的种类、材质、留置导管部位方法、导管的维护和使用以及并发症进行综述,探讨留置长期导管的经验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带涤纶套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选自该院血透室2009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6例血透患者进行研究,一组为内瘘组24例,采用经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透,另一组为导管组22例,选择因各种原因不能经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透而采用经中心静脉带涤纶套导管进行血透的患者.比较两组进行血透的血流量、并发症及尿素下降率(URR)及整体尿素清除率(KT∕V),分析判断中心静脉带涤纶套导管在血透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透析方法临床效果:导管组KT∕V为(1.24±0.12)、URR为(62±10.30)%,内瘘组KT∕V为(1.23±0.14),URR为(63±9.70)%,(P分别为0.862、0.804,P>0.05),提示两组均能有效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导管组感染4例、栓塞2例,内瘘组感染1例、栓塞3例,(P=0.074、0.891,P>0.05),两组在感染、栓塞等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中心静脉带涤纶套导管尚有适用于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能即时使用、对心功能的影响小的优点.结论 中心静脉带涤纶套导管可用于血液透析,对于不能建立内瘘和不能耐受内瘘手术的血透患者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静脉长期血透导管外固定袋囊的使用,达到利用该方法减轻导管对隧道口物理刺激及改善全身微炎症状况的目的 .方法 带雌雄粘贴片的纯棉布制作袋囊,用于在透析间期将长期导管固定在患者内衣的内面舒适位置,观察使用前后患者隧道口的自觉症状、体征,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变化.结果 使用长期血透导管外固定袋囊三个月后,患者隧道口瘙痒、疼痛情况明显减轻(有效率90%);红肿、渗液明显好转(有效率85.7%);虽然血WBC变化不明显,但N%有所下降(P≈0.05),CRP显著下降(P<0.05).结论 静脉长期血透导管外固定袋囊使用方便,经济、有效,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固定长期血透导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静脉长期血透导管外固定袋囊的使用,达到利用该方法减轻导管对隧道口物理刺激及改善全身微炎症状况的目的 .方法 带雌雄粘贴片的纯棉布制作袋囊,用于在透析间期将长期导管固定在患者内衣的内面舒适位置,观察使用前后患者隧道口的自觉症状、体征,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变化.结果 使用长期血透导管外固定袋囊三个月后,患者隧道口瘙痒、疼痛情况明显减轻(有效率90%);红肿、渗液明显好转(有效率85.7%);虽然血WBC变化不明显,但N%有所下降(P≈0.05),CRP显著下降(P<0.05).结论 静脉长期血透导管外固定袋囊使用方便,经济、有效,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固定长期血透导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丽  罗娇 《中外医疗》2013,32(15):14-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化疗患者留置静脉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该院收治的肿瘤患者218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100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118例。结果观察组化疗患者心理情绪评价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置管后局部渗血、导管脱出、深静脉血栓、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化疗患者留置静脉置管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隧道中心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1例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及内瘘成熟时间长者,采用隧道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同时加强置管护理。结果31例均一次置入成功。术后立即使用19例,第2天使用12例,血流量200—250ml,全部患者至今在维持血透,无1例因留置导管引起的并发症而死亡。结论随道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随道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寿命延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留置针穿刺与中心静脉插管及股静脉插管建立临时血液透析通路的优缺点。方法:24人96次使用了16G留置针直接动静脉穿刺。结果留置针直接穿刺均一次成功,顺利完成血液透析。观察建立动静脉留置针临时血管的成功率、血流量、并发症、清除率、护理等。结果:动静脉留置针与中心静脉插管和股静脉插管无明显差异。结论:动静脉留置针在血液透析中可以代替中心静脉插管和股静脉插管,使用该技术可以明显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