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奉德  张颖 《吉林医学》1997,18(5):266-267
本文观察了102例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对比分析了冠脉再通和冠脉未通二组病人在住院和随诊期间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塞蝗心绞痛、室壁瘤、再梗塞蝗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结果表明冠脉再通可明显地改善住院和随诊期间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和室壁瘤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示冠脉再通可显著改善AMI病人的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血管再通过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本文对我院在1991年7月至1994年12月间施行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10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比较了冠脉再通组和冠脉未通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结果表明冠脉再通可明显地改善AMI病人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示冠脉再通可显著改善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尿激酶溶栓后对临床预后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7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溶栓后观察冠脉再通组与冠脉未通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冠脉再通组(45例),心律失常发生率15.5%(7例),冠脉未通组(31例),心律失常发生率51.6%(1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尿激酶(UK)冠脉溶诠再通后,可明显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首发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情况。方法:对40例首发AMI给予尿激酶溶更梗塞上关血管(IRA)再通过组与未通组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未通组病死率显著高于再通组(P<0.05)。未通组各种并发症显著高于再通组,再通组左室射血分数(LVE)显著高于未通组。结论:静脉溶栓梗塞相关冠脉再可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静脉溶栓与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5例 AMI患者分为两组,静脉溶栓组82例,PCI组53例,比较两组的再通率以及住院和随访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PCI组住院期间心绞痛的发生率、再梗率、病死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均比溶栓组降低(P<0.01或0.05),住院天数比溶栓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6个月后,PCI组心绞痛发生率、再发心肌梗塞、病死率比溶栓组也明显降低(P<0. 01或0.05),LVEF明显升高(P<0.05)。结论直接PCI组治疗AMI与静脉溶栓相比,能更有效地再通梗塞相关血管、降低住院病死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不同时期收治的 14 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链激酶或爱通立行溶栓治疗 ,并观察梗塞相关血管 (IRA)的再通率、心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的死亡率。结果 :14 0例AM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 ,梗塞相关血管的再通率为 6 9 2 9% ,心脏左室射血分数 (LVEF)值为 4 8 91%± 6 4 0 % ,死亡率为 9 2 9%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5 4 2 9% ,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 4 2 14 %。结论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有较高的冠脉再通率 ,改善心肌供血 ,提高心功能 ,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冠脉再通技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近十年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溶栓疗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冠脉再通手段,对于挽救濒死心肌,减少心肌梗塞范围,改善心脏系功能,降低病死率的疗效已被公认N’。天普洛欣是我国新问世的尿激酶(uk),为观察其溶栓效果,本研究采用静脉和冠脉内溶栓方法,部分患者静脉溶栓后90分钟行选择性冠脉造影(SCA),结合冠脉再通的非创伤性指标.观察天普洛欣治疗AMI的疗效及副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病人选择:为1994年10月~1995年fi月住院.的AMI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并具备下列…  相似文献   

8.
国产尿激酶治疗91例急性心肌梗塞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国产尿激酶(UK)100万IU静脉溶栓治疗91例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凝血、纤溶系统的作用。结果发现:1.国产UK的血管再通率为59.3%,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3%.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5%.但无致命性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2.溶栓对AMI左心室功能的改善及病死率的降低.依赖于梗塞相关动脉(IRA)的再通;3.UK静脉注射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明显延长、纤溶酶活性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抗原显著下降。提示,血浆已处于明显的溶解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国产U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9.
覃绍明  卢军 《广西医学》1998,20(3):266-268
本文旨在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梗塞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回顾63例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病人。其中溶栓组31例,对照组32例,通过心电图QRS记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梗塞面积,并对其并发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溶栓组泵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4周内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再通组梗塞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溶栓未通组梗塞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溶栓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经典治疗方案,大量临床观察均证明治性治疗可明显减低AMI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部分AMI患者梗塞相关血管存在血栓自溶现象,现有的判断梗塞相关血管的指标尚有不足之处。本文对32例经静脉溶栓后患者,于溶栓开始后90分钟行急诊冠状动脉检查,旨在探讨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的血管再通率,并对部分梗塞相关血管未通的行补救性PTCA,以挽救部分存活心肌,提高AMI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发现静脉溶栓冠脉再通率为78.12%。判断梗塞血管再通无创指标中以心肌酶峰值前移最为准确,其次为心电图ST段下移,胸痛缓解及再灌注的心律失常不能作为判断再通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MI52例,于90min给予rt-PA总量50mg;观察血管再通临床指标,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果:心肌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78.85%,5周住院病死率1.92%。结论:小剂量rt-PA治疗AMI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少,可降低AMI早期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冠脉血管再通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AMI并进行尿激酶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心绞痛组(IP)与非心绞痛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浓度、冠脉再通率、左室功能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IP组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率及再通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2)IP组AMI后血清心肌酶峰值、梗死面积及心脏主要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IP组AMI后EF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梗死前心绞痛的缺血心肌起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提高AMI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从而减少梗死面积和心肌损害程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92例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冠状动脉再通44例,未通48例。除6例死亡病例外,对其余86例患者于发病后2~4周进行了二维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症状限制性踏车运动试验检查。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经溶栓治疗再通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未通组(P<001),室壁瘤的检出率,室早Lown分级,运动试验后心绞痛及收缩压下降、梗塞后心绞痛的发生均明显低于未通组(P<005),死亡例数再通组低于未通组。结论:溶栓治疗后梗塞冠脉再通可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电稳定性,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提高运动耐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急诊溶栓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岚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3):333-334
目的: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进展之一,也可限制梗死面积,改善了远期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尿激酶50万单位+20%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00~200万单位溶于生理盐水100ml溶液,30分钟内输入。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是判断再通指标之一,其类型以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失常为常见,一般不作特殊处理,但溶栓后出现的室颤、室速、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其危险性很高,且患者冠脉再通后机率下降。因此,在溶栓治疗的全过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通过溶栓可限制梗死面积,及时改变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同时降低了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使远期预后得到改善。结论:溶栓治疗时间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梗死范围越小,病死率也降低。  相似文献   

15.
高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与药物治疗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2月~2008年1月诊断为AMI且年龄〉75岁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6个月随访。其中分为直接PCI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以及住院与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结果:直接PCI治疗组62例患者住院死亡7例、再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2例、平均住院12.4±5.2d.随诊期间再发心绞痛9例、心肌梗死4例、猝死2例。药物治疗组70例患者住院死亡14例、再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8例、平均住院20.1±7.4d,随诊期间再发心绞痛20例、心肌梗死11例、猝死5例。结论:高龄AMI行介入治疗者住院及随访期间病死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者,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4例AMI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应用美托洛尔,规察和记录治疗前后心率变化、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心脏终点事件。并与40例口服倍他乐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静脉应用美托洛尔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能明显降低,平均降低19.4次/min;(2)早期静脉应用美托洛尔可以有效地预防、治疗房早、室早等心律失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降低住院期间再梗死、梗塞后心绞痛、死亡等心脏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论:早期静脉应用美托洛尔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先安注射液(MCA)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常见并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既往收治的152例病人按是否使用MCA治疗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87例),对比观察对两组病人合并心衰,心律失常的疗效及梗后绞痛,梗塞延展或再梗塞的出现率及死亡率等,并观察有无副作用。结果:住院4周末观察,MCA可促进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恢复(有效率93.9%,P<0.05),使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降低(20.0%,P<0.05),但对心衰(有效率80.0%)及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效率89.5%)疗效不确切(P>0.05),对梗塞延展或再梗塞出现率(6.3%),心脏扩大发生率(10.8%)及心室率无影响(P>0.05),而死亡率(12.3%)较对照组(3.5%)高(P<0.05),结论:MCA对AMI患者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梗塞后心绞痛治疗有效,对心衰及缓慢型心律失常无影响,且有可能增加患者近期死亡率,临床上应有选择地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朝晖 《中外医疗》2009,28(1):27-27
目的探讨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AMI患者59例,经静脉尿激酶(UK)溶栓治疗患者21例为溶栓组(A组),同期未溶栓治疗患者38例为未溶栓组(B组),除不用UK外,其余治疗均一样。结果溶栓组冠脉再通率为76.2%,常规治疗组为44.7%,2组血管再通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住院5周病死率为4.8%,常规治疗组为18.4%,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组严重心律失常为28.5%,未溶栓组为52.6%,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心力衰竭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附6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表现早期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AMI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150万u,30min内静滴。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83.3%,病死率6.7%,并发症发生率6.7%,对照组分别为14.3%、33.9%、26.8%,治疗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住院时间(10.66±2.68)d,短于对照组(19.86±7.78)d,(P〈0.01)。结论AMI早期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对56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冠脉再通率71.4%;轻度出血发生率10.7%,病死率14.2%,主要死因为心脏泵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结论: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AMI的救治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