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牙冠纵向劈裂的修复治疗方法,并总结130例137个牙冠纵向劈裂的修复治疗,修复成功率95.6%。牙冠纵向劈裂多见于死髓牙,好发牙位为第一磨牙,且上颌牙多于下颌牙。本文还探讨了牙冠纵向劈裂的原因及修复治疗的类型,作者认为全冠是修复治疗牙冠纵向劈裂的最好的修复体,为了防止冠折,建议对牙冠破坏较大的死髓牙应采取保护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死髓牙折裂后的保存修复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1例死髓后牙纵折患者在完善牙髓牙周治疗条件下采用结扎丝复位固定折裂牙并加全冠修复。结果:经随访1~5年15例正常有效率达71.4%,6例失败(28.6%)。结论:经过严格适应证选择及临床操作,大部分死髓牙纵折后可以进行保存治疗,不需拨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髓牙隐裂引发折裂的致病因素及折裂后有效的治疗及修复方法。方法对74例82颗折裂活髓牙进行临床检查并分类。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配合金属全冠或烤瓷全冠修复。结果活髓牙隐裂、折裂好发于上颌磨牙.以第一磨牙最为多见;对患牙进行结扎固定,和彻底的牙髓牙周治疗及后期的全冠修复.可提高折裂牙齿的保存率。结论创伤耠是引发牙齿隐裂、折裂重要的致病因素,各种类型的牙齿折裂多能有效保存。  相似文献   

4.
牙齿劈裂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引起的原因较多.劈裂牙应及时治疗,否则易导致牙髓感染或造成牙齿拔除.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我们对80颗50例劈裂牙进行即刻金属全冠修复,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中,男37例,女13例,平均36-65岁,50例患者共有伤牙80颗,其中双尖牙34颗,磨牙46颗.活髓牙11颗,死髓牙69颗,均为劈裂牙.劈裂原因:用餐时咬硬物或韧物所致.劈裂至就诊时间为2-12h.查体:伤牙可见牙折裂线,伤牙叩痛,不敢咬合.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7月对 2 6颗劈裂后牙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与冠修复 ,随访 3个月至 2年 ,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颗劈裂后牙 ,男性 7颗 ,女性 19颗 ,年龄 17~ 63岁。磨牙 2 4颗 ,双尖牙 2颗。冠根联合折裂 19颗 ,单纯冠折裂 7颗。折裂时间 <15天 2 4颗 ,超过 1个月 1颗 ,超过 3个月 1颗。牙髓情况 :活髓牙 6颗 ,死髓牙 10颗 ,已根管充填者 10颗。1 2 适应证 劈裂的后牙 ,折片能完全复位 ,牙周无明显肿胀 ,无明显松动。X线牙片显示患牙根尖部无囊性改变 ,牙根无过度弯曲 ,根…  相似文献   

6.
张玲  张彤轩  张炜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0):667-667
牙折是口腔科常见病,一般多见于自体基牙为死髓牙。牙本质发生脱水,致使牙体硬组织抗力下降,在牙腧力作用下,出现牙体折裂。本研究是在残留基牙的基础上,采用甲冠和铸造冠二步法来对基牙进行修复,达到保存患牙,恢复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牙折是口腔科常见病,一般多见于自体基牙为死髓牙,牙本质发生脱水,致使牙体硬组织抗力下降,在牙合力作用下,出现牙体折裂,本研究是在残留基牙的基础上,采用甲冠和铸造冠二步法来对基牙进行修复,达到保存患牙,恢复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后牙深至牙髓的折裂 ,临床上多采用拔牙后行局部可摘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的方法来解除患者的痛苦 ,近年来 ,虽有折裂牙根管治疗后再冠修复取得一定疗效 ,但仍存在治疗时可使折裂牙的折裂程度加重 ,封药不严密 ,易使药物从折裂缝隙泄漏 ,根管消毒不可靠等缺陷。自 1995年以来 ,我科采用折裂牙齿先冠修复后再行根管治疗的方法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2例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2 3~ 5 2岁 ,平均 36 .8岁。其中活髓牙折裂 13例 ,死髓牙折裂 9例 ,冠部的颊舌向纵裂 2 4例 ,冠部的近远中向纵裂 8…  相似文献   

9.
后牙折裂治疗后铸造全冠修复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冠折裂在临床上常见,牙冠折裂越近髓腔或髓室底,治疗效果及预后越差,而对于完全纵折裂的牙应予以拔除。2003-2005年,我们对后牙折裂治疗后采用铸造全冠修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2005年我科共收治后牙折裂患者68例(68颗患牙),男48例、女20例;年龄19~60岁。其中颊舌向折裂13颗、远近中向折裂55颗;活髓牙47颗、死髓牙21颗。就诊时间最短1天,最长1个月,以3~7天者为最多。68颗折裂牙情况见表1。1·2方法在局麻下消除折裂缝内的食物残渣;用3%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加压反复冲洗,牙折片复位;用高速…  相似文献   

10.
房小云 《华夏医学》2011,24(5):566-568
目的:分析磨牙折裂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尽可能减少磨牙折裂的发生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158例磨牙折裂患者发生折裂的部位、方式、年龄、性别等分析,分析磨牙折裂与患者年龄、性别、牙齿结构特点、咬颌力、牙位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中年男性上颌第一磨牙折裂发生率最高;死髓牙、牙尖高陡及沟窝深、牙面磨耗不均、存在大面积冠内修复...  相似文献   

11.
郑萍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9):128-129
临床资料 2003—2007年应用烤瓷贴片为570例患者修复267颗牙(均为上前牙),其中四环素牙87颗,死髓变色牙126颗,氟斑牙32颗,釉质发育不全16颗,不良贴片6颗,截至2007年12月病人前来复诊30多例,其中牙数为93颗,除1例所修复的死髓牙在修复后第6个月吃饭时折裂外,其余92颗牙中有18颗牙出现异常,其中部分脱落2例(2.17%),整体脱落2例(2.17%),牙龈炎10例(10.84%),表面着色4例(4.35%)。  相似文献   

12.
锤造全冠修复牙冠劈裂磨牙21例陈满园(广西桂林市东江医院口腔科桂林市541004)关键词牙冠劈裂;牙髓治疗;锤造全冠牙冠劈裂是由于暴力的直接作用或偶然咬到硬物所致的牙体冠部折裂。为尽力保存原来的牙齿,保持牙列的完整,笔者自1987年以来,先后收治了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汞合金充填窝洞后牙体折裂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34例经牙髓治疗的后牙采用银汞合金充填窝洞后牙体折裂的可能因素。结果:本组牙折34例病例均为死髓牙经髓治疗后,13例He面洞,充填体厚度大,末调He;21例邻He洞,牙体缺损大,He面超过中分达2/3处,末调的。结论:牙髓活力丧失,缺损范围大,充填体厚度大和He的创伤均可导致牙体折裂。  相似文献   

14.
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纵折牙片复位固定,全冠修复方法后治疗牙纵折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18.45岁,平均30岁。活髓牙6例,死髓牙54例。牙折部位:上颌第二前磨牙6例,上颌第一磨牙18例,上颌第二磨牙13例;下颌第一磨牙13例,下颌第二磨牙10例。治疗死髓牙是将纵折牙片复位,用结扎丝单层或双重结扎固定于牙颈部,亦可用22号不锈钢丝弯成“U”形钉钻槽固定牙折片,  相似文献   

15.
牙体牙冠折裂在临床上常见,牙冠折裂越接近髓腔或髓室底,治疗及预后效果越差。后牙折裂通常原因是咬硬物或牙髓病治疗后引起。以前临床上对大部分纵折牙的处理是拔除,近年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纵折牙的保留治疗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笔者2005—2008年对136例后牙折裂进行治疗修复,并对病例追踪观察,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金属全冠对舰艇人员折裂牙修复的作用。方法:对41例通过金属全冠修复的舰艇人员的折裂牙,进行5年临床随访,并作疗效评价。结果:5年随访成功38例,占92%;失败3例,占8%。结论:金属全冠对舰艇人员折裂牙的修复非常有效,应作为折裂牙修复之首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的是后牙折裂的保守治疗方法。收治的28例折裂后牙,经临床治疗,26例咀嚼功能良好,观察1~3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收治2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为36~53岁,其中活髓折裂牙为9例,死髓折裂牙为19例,均为折裂后出现疼痛而及时就诊,牙冠折裂的两瓣无明显游离松动。二、方法:用0.5钢丝结扎患牙,再行降(牙合),必要时局麻,然后行根管治疗术,不宜做根管治疗而又未感染的较细根管,可做干尸术,治疗药物选择抗菌力强且刺激性小的药物,避免给折裂处带来新的刺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玻璃纤维桩在老年人穿髓型楔状缺损牙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35位老年患者,118颗楔状缺损牙,采用玻璃纤维桩冠修复,经6个月至2年的临床疗效的追踪观察.结果 118颗楔状缺损牙无冠折、根折及根裂,冠及桩核无脱落.有1颗牙烤瓷冠崩瓷,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玻璃纤维桩在老年人穿髓型楔状缺损牙修复治疗中,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   本组共30例,其中男17例,年龄为25~60岁.其中活髓折裂为12例,死髓牙为18例,均为冠部的颊舌向纵裂,并波及髓室底的牙齿.折裂后的部位及数目见附表.……  相似文献   

20.
50例56颗折裂牙进行保存治疗,对隐裂牙进行预防性金属全冠修复,对冠折、冠折牙进行常规牙髓病治疗 后行金属全冠修复,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