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政府甲型H1N1流感风险沟通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观察法、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卫生系统应对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的沟通活动进行研究,剖析了风险沟通的逻辑模型、沟通对象、沟通预案及立体发布网络,并总结出注重倾听公众舆情、赢得公众信任、视公众为合作伙伴、明确告知政策变化缘由、明确承认不确定性、信息发布适度、提前预警宣传教育、主动设置议程、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创意活动应对心理疲倦等十大风险沟通策略。作者对风险沟通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给出了政府部门风险沟通的定义,并指出今后风险沟通研究方向:应更注重常态视角、研究适合我国的评价指标、强调"民主范式"、开展风险认知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等。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对是"非典"以来大型疫情事件中风险沟通理论应用的成功案例,其经验可供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信息发布及风险沟通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风险沟通在我国应对甲型H1N1流感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昱  钱玲  佟丽  毛群安 《中国健康教育》2010,26(1):13-15,45
风险沟通是危机应对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强政府威信、疏导公众情绪、维护社会稳定等都起着重要作用。信任、及时公布信息、透明、关注公众、提前预案是风险沟通的重要原则。我国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中,本着以上原则,在疫情的不同阶段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风险沟通工作,其中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及预案、疫情信息发布、健康知识宣传、关注并积极引导舆情、开展社会倡议与动员活动等。关于甲型H1N1流感舆情分析、公众信息需求与传播效果的研究显示:政府是流感主要新闻信息源和公众最为信任的信息发布机构;公众对政府防控措施及流感新闻报道表示满意;大部分公众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方法;公众反应平稳。因此,根据风险沟通原则在疫情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沟通,能够加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使之更好地配合政府采取防控措施。建议今后加强风险沟通研究、沟通信息储备和风险沟通专业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沟通现况开展调查,为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8月,在某市发生新冠肺炎暴发疫情期间,以问卷形式对该市居民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认知及风险沟通现况调查。结果:积极的风险沟通可以提高居民新冠肺炎知识知晓率,受访者对国家官方媒体信任度最高,微信是居民获取风险信息的主要渠道,不同性别的调查对象关注点不同,42.12%通过拨打12345/12320主动与政府部门互动,学历越高者主动寻求风险信息的比例越高。结论:风险沟通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疫情期间公民风险应对行为的形成机理,有助于高效引导公民的风险应对行为,为巩固和提升新冠疫情防控效果提供决策支持。方法:通过对常态化防控阶段疫情爆发地区942名公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MOS23.0构建应对行为形成机理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疫情期间公民风险应对行为的采纳,是疫情信息压力驱动导致的其自身风险感知和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后做出的应激反应,体现出典型的压力状态响应的过程。疫情严重程度的信息(P<0.01)和防疫救援的信息(P<0.001)均会引起公民的风险感知和心理健康状态的变化;糟糕的心理健康状况(P<0.01)显著负向影响公民积极应对行为,正向影响消极应对行为(P<0.001);公民疫情期间的消极应对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宣泄。结论:疫发区政府应当完善风险信息治理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释放,风险沟通工作中有重点的开展心理疏导促进公民积极应对行为的采纳,减少消极应对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上海市有效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2次新型流感疫情,建立起了一套较完善的预警和应对体系。文章系统性回顾了上海市应对新型流感疫情策略,并梳理了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包括健全的城市公共卫生预防和应急处置体系,有效的部门间协调和社会动员机制,动态地开展疫情研判。同时,在流感应对计划、监测信息分析、公共卫生风险评估、风险沟通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新型流感疫情准备、预防控制和应对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新冠疫情下的风险沟通现状及利益相关主体的信息需求,为科学精准地做好疫情防控提供对策。方法 以江苏某县级市为研究现场,采用定性研究设计,对当地社区居民、医务人员、政府官员、媒体记者等开展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官方媒体是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且可信度高;社区居民、医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媒体记者等不同利益相关方对疫情信息的需求不完全相同;积极的风险沟通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媒体在风险沟通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加。结论 应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风险沟通,针对个体需求,汇集、构建、再现和凝练信息,形成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合作群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的风险沟通、风险认知和心理行为情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高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以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学生为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中82.8%的大学生认为疫情信息发布充分,83.5%认为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措施、临床表现、传播性和传染性认知度较高,对病因、病死率、愈后等信息认知度较低;女大学生对疫情信息的认知更敏感,日常应对行为更加积极(t=-3.945,P0.01;t=-2.745,P0.01);医学类大学生的风险认知和心理行为反应度比非医学类高(t=-6.6575,P0.01;t=-3.396,P0.01);大学生风险认知与其心理状态情况相关(r=0.331),与日常行为改变情况相关(r=0.324)。结论不同特征的大学生风险认知和心理行为变化情况不同,大学生风险沟通、风险认知与心理行为的变化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甲型H1N1流感发生后,风险沟通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管理领域内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风险沟通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针对我国卫生系统风险沟通的现状,设计和提出了卫生系统应对流感大流行的风险沟通流程,即风险认知、风险评估、风险决策和风险传播等。  相似文献   

9.
2003年的SARS疫情,加快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步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也随之逐步完善,公共卫生风险沟通在重大传染病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显重要和突出,这在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得到充分的显现和认可。但由于诸多原因,贵州省毕节地区在常规疫情控制过程中,一些传染病暴发疫情风险沟通的实施相对滞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疫情的控制效果。现就2007年发生的一起甲肝暴发疫情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查明一起校园传染病疫情的致病因子和传播风险环节,有效控制疫情和舆情。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描述三间分布,提出致病因子和风险环节假设,采集病例生物样品开展实验室检测确定致病因子,现场调查确定传播风险因素;在疫情调查的同时积极应对家长和媒体。结果2017年9月9—17日该校共发生17例病例,均为同一班级学生,疫情罹患率为33.33%(17/51);临床表现以发热、咽痛、化脓性扁桃体炎、呕吐、咳嗽等为主。流行曲线提示存在人传人现象,平均潜伏期为5.8 d;病例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检验结果显示9份样品中8份肺炎链球菌阳性,4份流感嗜血杆菌阳性;疫情早、中、晚期都妥善的应对了家长和媒体。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肺炎链球菌合并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聚集性疫情,传播途径可能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早期应对、专业指导、积极主动和家长、媒体沟通能有效地控制舆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