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Tei指数与传统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对左室整体功能的评价.方法 选取正常对照组55例及心力衰竭组37例,比较两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及E/A比值、E峰减速时间,肺静脉血流频谱S/D、S峰减速时间,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频谱Ea/Aa的比值,左室EF值、左心Tei指数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Tei指数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左室EF值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及E/A比值、E峰减速时间,肺静脉血流频谱S/D、S峰减速时间,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频谱Ea/Aa的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ei指数是综合评价心脏整体功能的新指标,Tei指数的异常能为临床提供左心功能改变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二雏彩色多普勒评价左室减容术(PLV)治疗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例.二维彩色多普勒分别采集左室减容术前后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超声心功能等参数指标,分析其手术前后变化情况.结果左室减容术后心腔径缩小较明显,左室壁活动幅度有所改善,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返流分数(MVRF、AVRF&TVRF)明显缩小、左室泵功能指标如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等主要参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左室舒张充盈功能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左室减容术能够有效的改善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泵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3.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婴幼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 EFE)患者的心脏房室大小、室壁运动和心内膜厚度、瓣膜血流及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 :左房、左室均扩大 ,以左室扩大为主 ,左室壁运动普遍性减弱 ,左室心内膜不同程度增厚 ,二尖瓣口有轻至重度反流。提示 :EFE属于扩张型心肌病范畴 ,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受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非同步收缩运动的价值.方法 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和健康者(正常组)各30例,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ESV)和左室射血分数(EF).采用QTVI技术测量左室壁12个节段自心电图QRS波群起点测量每1个取样点TVI曲线上收缩期达峰时间(Ts),计算出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和12个节段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最大差值(Ts-max).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心肌梗死组EDV、ESV明显增大,EF明显减小,Ts-SD和Ts-max明显延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壁存在整体收缩功能障碍和非同步收缩运动,QTVI在检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收缩非同步性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Ts-SD和Ts-max是评价左室壁非同步性收缩运动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纪颖  王珂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3):284-285+300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收缩运动协调性及功能.[方法]正常对照组18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0例.测量左室收缩期电机械运动的时间离散度(DTQ-S)、室间隔和左室侧壁6个位点的心肌收缩期峰值速率(Vs).[结果]与对照组(15.6±3.5) ms相比,HCM组DTQ-S延长,梗阻型(31.5±12.3 )ms、非梗阻型(28.2±15.2) ms均为P<0.001,而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23).HCM组各位点Vs值降低(P<0.05),但是梗阻型与非梗阻型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梗阻型与非梗阻型均存在左室收缩运动协调障碍和收缩功能下降,TDI能够评价HCM左室运动而不受负荷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左室功能不同受损程度的超声表现.方法 40例尿毒症患者,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首先所有被检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多普勒检查,获取相关参数: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左室腔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质量指数(LVMI);运用Simpson方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图测量并计算E峰与A峰峰值速度比值(E/A);然后将系统切换到脉冲组织多普勒模式(PW-TDI),获取二尖瓣环四个位点的心肌运动频谱图,测量并计算e峰及a峰的峰值速度比值(e/a),并结合心电图标Ⅱ导联在一个心动周期内测量等容收缩期(ICT),射血期(ET)及等容舒张期(IRT),计算Tei指数.结果 根据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尿毒症患者分为左室轻度肥厚组和左室肥厚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组尿毒症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A,e/a均减低(P<0.01);而左室收缩功能指标EF仅左室肥厚组出现减低(P<0.05);两组尿毒症患者Tei指数均明显增大(P<0.01).结论 ①尿毒症患者左室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受损,舒张功能减低较早出现,且普遍存在,随着左室功能受损加重,室壁增厚,在舒张功能减低的同时出现收缩功能的减低.②PW-TDI检测参数和Tei指数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左心室造影功能成像的价值与限度,我们选择冠脉及左心室造影者38例行左室功能成像,观察左室壁运动情况并与节段法室壁运动定量分析比较。结果示左室收缩正常18例,其各节段EF值平均39%,节段性收缩减弱7例,无收缩3例,矛盾收缩4例,普遍性收缩减弱6例,病变节段的EF值平均5~19%,明显低于正常者(P<0.01)。结论:左室功能成像效果直观且客观,可作为室壁运动定量分析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HF)患者中组织多普勒显像(TDI)获得的左室纵向室壁运动速度与左室射血分数(EF)之间的相关关系,评价左室纵向室壁运动速度识别HF的价值。方法81例HF患者,30例正常对照者纳入本研究。应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EF。根据EF将HF分为收缩性HF组(EF〈50%,n=29)和舒张性HF组(EF≥50%,n=52)。于二尖瓣环6个位点测量左室纵向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结果收缩性HF组Sm、Em、A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舒张性HF组Em、Era/Am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Sm、Em、Am、E/Em与EF之间呈线性相关(分别为r=0.68,r=0.38,r=0.53,r=-0.55,P〈0.001)。Sm、Em、Atn预测E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1、0.784和0.825。结论不论EF如何,HF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舒张功能障碍,TDI获得的左室纵向室壁运动速度与左室射血分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良好,收缩期峰值速度Sm能有力地预测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9.
韩希瑞  孟庆余 《宁夏医学杂志》1990,12(3):135-137,131
近年来对ECG左室肥大的表现区分两种负荷过重的理论一直有争议。本文收集临床无明显心衰而ECG表现左室肥大伴收缩期负荷过重21例,伴舒张期负荷过重13例,用UCG测量左室腔径、室壁厚度、左室舒末容量、RWT、射血分数、EF斜率等十一项指标,对ECG表现的两种负荷过重作了对比研究。统计学分析表明:前者心脏以左室壁增厚为特点,后者以左室腔扩大为特点,可以根据ECG左室负荷过重的属型推测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心脏病理改变,为病因诊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TD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对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7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n=32)和左室非肥厚组(n=46),另设正常对照组(n=31),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在TDI模式下获得二尖瓣环运动频谱,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Ve/Va比值。结果:(1)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EF值均正常,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LVH)Vs低于左室非肥厚组(NLVH)及对照组,高血压组E/A、Ve、Ve/Va均低于对照组,且肥厚组低于非肥厚组,高血压组E/A低于对照组、Va高于对照组,P均<0.05;(2)二尖瓣环Ve/Va、Ve、Va与二尖瓣口血流E/A比值有关,其中以Ve/Va与E/A的相关性最好。结论:TD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能客观反映左室功能,结合多普勒超声可提高综合分析高血压病左室舒缩功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评价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左心功能变化。方法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检查46例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常规测量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左室心室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及左室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Ve/Va。DTI检测二尖瓣环6个点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并计算e/a,取六个点的平均值。同样方法检测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作为对照。结果川崎病患儿左心功能指标中FS、EF、Ve、Vs和e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减低,Va、a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高,Ve/Va和e/a比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冠状动脉瘤形成患儿中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较正常组减低;无冠状动脉瘤形成患儿仅舒张功能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川崎病患儿心脏功能均较正常儿童下降,以舒张功能更明显;心脏功能下降程度与冠状动脉损害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和应变/应变率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患者植入双室起搏器后随机进行4种不同模式起搏(双腔起搏BiV,左室起搏LV,右室起搏RV和不起搏即窦性心律状态)。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彩色组织多普勒(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检查,测量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个节段的心肌收缩速度峰值、节段心肌收缩位移、应变及应变率和每个节段心电图QRS波起始至该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并比较不同基础疾病导致的心力衰竭起搏后的改善情况。结果LV和BiV能够提高每搏输出量(P均〈0.02)和射血分数(P均〈0.001);左室节段心肌收缩位移LV时明显改善;LV心尖段室间隔以及侧壁收缩期应变率和应变均改善;但是,BiV只有侧壁心尖段应变率明显改善。不同基础疾病起搏后心功能的改变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V和BiV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超声心动图DTI、应变/应变率可以无创伤性评价CRT治疗效果,并随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应变率评价川崎病儿童左心长轴方向收缩功能。方法 对31例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冠脉扩张8例)、30例恢复期川崎病患儿(冠脉扩张11例)与20例正常儿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各腔室径线;通过M型超声获得左室射血分数(EF);采集心尖四腔、两腔和左室长轴切面的一个完整心动周期的动态组织速度图像,存入MO盘中。脱机分析六个室壁基底部、中间部的收缩期应变率(S凡)。结果 急性期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低于对照组,在所有基底部和部分中间节段有统计学差异(P〈0.05);恢复期儿童同一室壁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失去一致性。结论 急性期和恢复期川崎病儿童左室长轴方向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以TDI技术检测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前叶瓣环的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m),以M型超声左心室长轴切面测量射血分数(EF),计算Sm与EF的相关性。结果Sm与EF呈正相关(P〈0.01)。结论TDI技术测量Sm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较EF更敏感、更快捷。  相似文献   

15.
Fifty-one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44 males and 7 females, aged 39-78 years, were studied. 13 cases were angina (group A), 29,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 B) and 9, ventricular aneurysm or acute expansion of the zone of infarc- tion (group C), with ECGs and UCGs done in alt. 16 cases were angiographically studied. Wall mo- tion abnormalities were found in 4 cases in group A, 27 in group B and 9 in group C. 5.18% of the segments had abnormal waH motion in group A, 31.6% in group B and 63.77To in group C. There wa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ft ventricular wall motion index (LVWMI) and ejection fraction (EF) (y=81.3520-1.1601x, r=-0.78) and the difference in LVWMI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1).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persistent wall motion abnormality in angina pectoris indicates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hile normal waLl motion in 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a sign of bet- ter prognosis. LV wall motion can help determine further examinations or treatment in CHD. The LV function can be assessed indirectly by LVWM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 (ECHO)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 (PCI)及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方法  12 8例年龄大于 6 5岁的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PCI组 (6 9例 )及溶栓组 (5 9例 ) ,均于梗死后第2周和第 4周进行ECHO检查。结果 PCI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前后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射血分数 (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 (FS)前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室壁节段运动指数 (WMSI)降低了 8 70 %。溶栓组LVD、LVEDV、LVESV前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EF及FS前后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CI组AMI后第 2周与第 4周WMSI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PCI开通梗塞相关动脉 ,近期内改善左室重构 ,提高左室功能较静脉溶栓疗效显著。适用于溶栓禁忌证或无溶栓禁忌证的高危高龄AMI患者。ECHO是动态观察AMI后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 ,判断预后 ,指导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付少波  郭州艳  孙继忠  刘爱英 《吉林医学》2009,30(22):2740-2741
目的:研究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各腔室内径及心功能主要参数,分析二维、CDFI及频谱多普勒特点。结果:心肌致密化不全声像图显示以下特征:二维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左室心内膜面可见多发性突入左室腔内的肌小梁,小梁之间可见深度不同的间隙;病变均累及左室游离壁的中下部,室间隔基本正常;病变处心内膜呈节段性缺失;左心室壁呈非均匀性增厚或变薄;彩色多普勒显示,肌小梁间隙可见血流充盈与心室腔相通。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超声心动图有特征性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室容量负荷增加及右室重构对左室心尖部?基底部的旋转运动的影响,并评价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对左室旋转运动的急性期影响?方法: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分别测量25例单纯房间隔缺损的患者术前及封堵术后3天的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6个节段的收缩期的旋转角度峰值及平均峰值,绘出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的平均旋角度—时间曲线;双平面Simpson法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2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D组术前基底部前间隔?侧壁?后壁?下壁?后间隔的顺时针旋转角度峰值减低(P < 0.05),前壁的旋转角度峰值也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前左室心尖部短轴6个节段的收缩期的旋转角度峰值均较对照组降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SD组术后基底部前间隔?侧壁?后壁?下壁?后间隔的顺时针旋转角度峰值较术前升高(P < 0.05),前壁的旋转角度峰值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左室心尖部短轴6个节段的收缩期的旋转角度峰值较术前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而言,ASD患者术后除侧壁仍较低外,其余各节段的旋转角度均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ASD引起的右室容量负荷增加及右室重构对左室基底部的旋转和左室整体扭转运动有影响,对心尖部的旋转运动的影响不明显?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可以改善左室基底部的旋转因而也改善了左室整体扭转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