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宝丰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研究其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宝丰县198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宝丰县1986—2005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总发病数17135例,年均发病率187.44/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总死亡42例,年均死亡率为0.46/10万。1986年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是痢疾、病毒性肝炎、乙脑、流脑和麻疹。2005年前5位变化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和AIDS/HIV。结论宝丰县1986—2005年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宝丰县除了继续抓好病毒性肝炎和痢疾的防治工作外,要把肺结核、艾滋病和淋病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李根成  王小莉 《甘肃医药》1995,14(2):112-113
为了解本地区农村与城市新生儿的发病和病死情况,现将我院儿科1981年1月~1991年12月11年来住院新生儿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黎锦 《中国热带医学》2005,5(1):185-186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永胜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夏秋季发病相对较多,发病率位全县报告传染病的首位。为探讨和分析菌痢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现对永胜县1991~2003年菌痢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根据岷县36年来麻疹流行特征,通过对期间麻疹发病的各年度疫情资料分析,主要针对1986年前和1986年后麻疹传播情况与易感人群免疫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岷县在近20年来对麻疹发病控制取得了很大成绩。进入21世纪,麻疹发病(指确诊病例)呈现在历史最低水平,近几年流行特征发生变化,主要以大龄儿童和成人多见,自1986年实施计划免疫,持续不断开展麻疹监测,维持MV高水平免疫,并适时开展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建立了有效免疫屏障,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梅州市1991~2002年病毒性甲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梅州市1991~2002年病毒性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的流行规律。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991~2002年年发病率平均为8.05/10万;自1994年起呈逐渐下降趋势,年发病率从1991年的29.24/10万下降到2002年的1.60/10万,下降了94.53%;年平均病死率为0.0l/10万;发病呈春夏季节性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96:1);199l~1998年以0~15年龄发病率最高,1995~2002年以25~40岁年龄发病率最高;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发病为主。结论 根据梅州市甲肝流行特征分析结果,提示今后应重点做好食源性及水源性甲肝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以及开展成年人接种甲肝疫苗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无症状到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特异性不高,病毒分离检查受限制,造成临床诊断困难,易漏诊和误诊。本文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我院1986年元月至1995年5月收治的178例病毒性心肌炎,旨在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做一探讨。一般情况:178例中男90例,女88例,发病年龄15~45岁。其中以中青年为多,为162例,占全部病例的gi.of%。6例17岁以下患者均表现为较同龄人身体矮小、瘦弱。病程3天~3年。急性期(3个月以内)发病158例,占8876%。全年各月份均有发病,11月发病人…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为掌握与研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规律和特征,现将我区1986年一1995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规律及特征分析如下。1材料来源材料为我区防疫站10年间掌握的疫情资料。2流行规律与特征2.11986年~1995年发病频率及规律:我区病毒性肝炎未发生大的区域流行,均呈散在发生,从疫情资料看,10年间共发生肝炎462例,1986年发病率最低为4513%/10万,最高是1990年,发病率为6776/10万;从1991年~1995年发病构维持在一般发病水平。2.2季节特征(见表2)份的关系:2.3年龄分布:(见表3)从…  相似文献   

8.
<正> 作者于1990~1991年对阜阳市3~7岁5477名集居儿童龋齿发病情况调查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调查时间和对象:1990年和1991年我们对本市幼儿园5477名3~7周岁集居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同时重点抽样调查龋齿发病情况。 二、调查的方法:按全国统一九市儿童体检的标准,同时对口腔牙齿作了详细的检查。 三、结果:1.1990~1991年度5477名3~7周岁集居儿童龋齿患病率1990年为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6~1991年8月收治本病20例,现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8例,女12例。发病年龄12~59岁,其中16~50岁12例,以青壮年发病为多见,一年四季散发。本组有19例发病前有感染症状,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3一例,肠炎腹泻4例,球结膜炎2例。起病  相似文献   

10.
49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呼吸道真菌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机遇性感染,现就我院1986~1996年的49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9例,其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25~84岁,平均年龄(58.72±8)岁,其中1986~1990年15例,1991~1996年34例,50岁...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宁夏地区心脏病发病情况,于1986年我们曾对1966~1985年所收治的心脏病进行了分析。此次我们对1986年以后住院心脏病病人,加上1966~1985年的病例,共26年住院心脏病人5519例进行分析,并比较其住院先后三个阶段的主要差异,借以了解宁夏地区心脏病的发病情况及病种变迁规律。  相似文献   

12.
长沙地区1985例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1991年-2000年长沙地区肺癌发病情况及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变化。方法:对1991年-1995年788例肺癌及1996年-2000年1197例肺癌标本进行HE染色,部分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90年代后期与前期相比,长沙地区肺癌发病及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变化为①肺癌发病数迅速增加;②发病性别差异缩小,女性肺癌明显增加(P<0.001);③肺癌发病高峰年龄后移10年;④腺癌和小细胞癌增加明显(P<0.001和P<0.05)。结论:90年代后期长沙地区肺癌发病处于高增长幅度趋势,且以女性肺癌明显增加;低分化癌占多数,肺腺癌和小细胞癌发病增高为特征,这可能与遗传因素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大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了解HBsAg感染情况和发病规律,明确学校卫生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我们对1991~2000年4506名新生进行了HBsAg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86年1月~1991年4月,我院共收治肺癌心包转移26例,占同期住院肺癌患者的5.17%,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庞耀 《右江医学》2005,33(4):397-398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2003~2004年,我市的狂犬病陡然大增,2003年发病53例,2004年发病75例,迅速形成继1986年以来的第二个流行高峰。为控制狂犬病疫情,本文对我市近两年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就控制措施进行探讨,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1873年首先由Rustieky命名的。1900年由Wrighe确认瘤细胞为浆细胞,故又称浆组胞骨髓瘤(PCM)。发病以中老年多见,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现对我院1986~1991年住院的10例多发性骨髓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15年白血病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白血病在恩施自治州(恩施州)自然人群中的发生规律、分布特点,我们曾将1976~1990年恩施州白血病发病情况作了有关报告[1] ,现对1991~2005年15年间恩施州白血病发病及分布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1991~1997年在我院住院的ALI病人进行了回顾分析,旨在发现AMI在发病及治疗中的一些规律,更好地预防AMI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陈莉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2):2286-2287
目的分析海南省疟疚疫情流行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1991—2005年疟疚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姑果1991—2005年疟疾发病率及其在传染病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在传染病痰病谱中,疟痰发病构成比由1991年的50.77%下降到2005年的11.43%;疟痰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且高峰期长;发病最多的职业是农民,占病例总数的48.42%;地区间发病分布极不平衡,发病率最高的保丰县是发病率最低的海口市的274.28倍;病例分型以间日疟为主、恶性疟次之。姑论海南省1991—2005年闯疟痰痰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今后应继续加强预防控制管理工作,进一步降低疟痰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前置胎盘发病增加的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预防控制前置胎盘高危因素,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病。方法:对我院1986年--1990年和1996年--2000年两个阶段前置胎盘住院病人临床资料做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我们研究的病例中1990年--2000年前置胎盘发病率逐年呈进行性增加,1996年--2000年发病率是1986年--1990年的3.08倍.前阶段,多胎为前置胎盘的主要发病因素,后阶段,人流、药流、引产、削宫产为前置胎盘的主要发病因素,可见,人流、药流、引产、削宫产病例的增多是近年来前置胎盘发病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