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干化学试纸法与速率法检测结果的比较,评价应用干化学试纸法筛查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效果.方法 应用ALT干化学试纸条对无偿献血者血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与速率法相比较.结果 4 658例献血者血液标本,干化学试纸法和速率法筛查不合格率分别为3.58%和4.25%;干化学试纸法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9.30%,总符合率为99.33%.干化学试纸法对ALT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检出功效率为84.3%.对ALT临界范围的血液标本,干化学试纸条法检出能力基本与速率法一致(P>0.01).ALT高值(>70 U/L)血液标本,干化学试纸条法检测结果与速率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干化学试纸条法对ALT临界范围的血液标本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能筛查出绝大部分ALT不合格的无偿献血者,可减少血液资源浪费,降低血液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2.
刘明莉  邹涛  关莉 《中外医疗》2013,32(26):188+190-188,190
目的探讨干式生化法应用成分献血者采集前ALT的快速检测,减少献血后的成分血报废。方法选取献血者351名,成分血采集前ALT检测干式生化法与全自动生化速率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成分献血者351份标本二种方法 ALT检出率χ2=31.8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份标本两种仪器ALT检测结果比较干式生化法的检测结果为(35.9±2.5)U/L,(t=2.43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方法检测结果为(29.1±1.1)U/L,(t=2.4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式生化法适用成分献血者采集前ALT的快速检测,有效降低血液报废,有利于保护和保留成分献血者。  相似文献   

3.
ALT快速检测在献血者初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干式生化测试法对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进行献血前ALT快速初筛的适用性;比较不同方法处理的血液标本对干式生化法快速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干式生化法与大生化速率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集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肘部静脉血,分别对其不抗凝、肝素钠抗凝和EDTA-K2抗凝标本用干式生化测试法进行ALT快速检测,并与EDTA-K2抗凝样本的大生化速率法检测结果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肝素抗凝的标本进行干式生化检测,其结果与速率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最好;2009年1~12月用干式生化测试法(肝素抗凝标本)共初筛5109份标本,其中ALT〉40U/L的标本为163份,有155份与速率法检测结果吻合。结论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献血前ALT初筛能有效地减少血液浪费;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前最好用肝素钠抗凝血标本进行初筛。  相似文献   

4.
检测血清ALT四种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友山  余伟  刘晓  夏卫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603-3604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ALT检测方法结果的精确性和相关性。方法: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icrolab300半自动生化仪、Reflotronplus快速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和赖氏法同时检测血清ALT。结果:精密度测定,干式法测定的ALT的变异系数(CV)值为8.33%,微量速率法、赖氏法和大生化速率法CV值分别为8.02%、10.32%和7.59%。干式法、微量速率法和赖氏法与大生化速率法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02、0.9816和0.9176。结论:干式法和半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准确、快速、方便,与大生化速率法线形相关密切,统计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5.
刘婷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32-1233
目的:探讨试管法与戴安娜卡检测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及检测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0年9月送检的血标本,分别采用试管法与戴安娜卡检测法鉴定血型,比较两种方法鉴定的符合率及假阳性、假阴性结果发生情况。结果:404例待血型鉴定患者,试管法正定型符合率90.8%,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率40.7%;反定型符合率88.9%,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率49.6%;微柱凝胶法符合率97.0%,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率13.2%。RH(D)定型结果两种方法符合率为100%。三种方法符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检测假阳性率和(或)假阴性率低于试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戴安娜卡检测法操作方便,灵敏度及特异性好,大大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发生率,标本易于保存,辅以试管法补充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评价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就诊患者血清样本397例,其中360例样本采用干式荧光发光法、酶联免疫法进行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五项检测,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为HBsAg阳性HBeAg血清学转换期的37例样本采用干式荧光发光法、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3种检测技术进行HBsAg、HBeAg和HBeAb 3项检测,对比分析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各检测项目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等指标.结果 酶联免疫法S/C值与干式荧光发光法S/C值趋势基本一致,呈正相关(γ=0.819,0.913,0.906,0.732,0.842,P<0.001).2种检测技术HBV5项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均>90%,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49,0.944,0.955,0.842,0.949).37例HBsAg阳性HBeAg血清学转换期的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干式荧光发光法与罗氏电化学发光HBeAb阳性符合率100%(37/37)远远高于酶联免疫法18.92%(7/37)和胶体金法5.40%(2/37),差异统计学意义(=13.714,22.752,P<0.001).结论 干式荧光发光法能有效的反映出HBeAg血清学转换期,常规HBV筛查试验与酶联免疫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具备检测时长短、无频繁手工操作、操作简便等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ALT的血清学检验方法中赖氏法和速率法的临床应用.方法用赖氏法和速率法为实验方法对47867份HBsAg阴性的献血者进行血清ALT检测,最后,用连续检测法对实验方法为阳性的标本再进行血清ALT检测.结果47867份样本中采用赖氏法、速率法和连续检测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数分别为400、165和152个.结论对大批量血清标本检测ALT后可认为:(1)临床上必须把ALT的血清学检查作为肝脏功能检查的首选项目;(2)我国肝炎发病率的升高趋势,迫使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项目中必须把ALT作为体检项目之一;(3)速率法应逐步取代赖氏法并得以在基层医院和献血者健康检查初筛检验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对尿液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对2096例尿液样本分别采用尿干化学、UF-50、尿液显微镜检查.结果:尿液显微镜检查、UF-50尿流式细胞分析法及Uritest-500B干化学分析法阳性率分别为:红细胞阳性率11.12%(233/2096)、19.66%(412/2096)、17.75%(372/2096);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4.59%(306/2096)、17.89%(375/2096)、12.83%(269/2096);同尿液显微镜检查结果比较,红细胞检测:UF-50尿细胞分析法符合率91.36%(1915/2096),假阳性率8.59%(180/2096),假阴性率0.05%(1/2096);Uritest-500B干化学分析法符合率91.17%(1911/2096),假阳性率7.73%(162/2096),假阴性率1.09%(23/2096).白细胞检测:UF-50尿细胞分析法符合率96.61%(2025/2096),假阳性率3.34%(70/2096),假阴性率0.05%(1/2096);Uritest-500B干化学分析法符合率93.65%(1963/2096),假阳性率2.29%(48/2096),假阴性率4.06%(48/2096).UF-50假阳性率较高,假阴性较低,干化学法假阳性、假阴性均较高.结论:可将干化学和尿流式细胞两者分析均未显示异常发现作为镜检的筛选条件,有异常发现者进一步通过尿液显微镜检查进行确认和纠正.尿干化学、尿流式细胞分析、尿液显微镜检查联合检测是尿液分析的最佳分析模式,在提高尿液检测速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尿液检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HCV-Ag)ELISA法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81份怀疑为HC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HCV核心抗原,并将HCV核心抗原检测与HCV-RNA PCR法和抗-HCV检测进行比较.结果 HCV-RNA PCR、HCV-Ag、抗-HCV阳性率分别为45.68%、42.00%、37 03%;测结果比较HCV-Ag 检测符合率92.59%(75/81),假阳性率3.70%(3/81),假阴性率3.70%(3/81);抗-HCV检测符合率82.71%(67/81),假阳性率4.94%(4/81),假阴性率9.87%(8/81).结论 HCV-Ag与HCV-RNA PCR检测符合性较高,可作为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标志,早期检测可明显缩短窗口期,ELISA法检测HCV-Ag方法简便、快捷、价廉,所需设备简单,适合大规模筛查和多数基层医院,比HCV-RNA PCR检测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强调在使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测中显微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收集住院患者晨尿标本500份,分别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和显微镜检查(镜检),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UF-100与镜检结果比较:检测红细胞的阳性符合率91.74%,假阳性率12.66%,阴性符合率87.34%,假阴性率8.26%;检测白细胞的阳性符合率94.90%,假阳性率13.41%,阴性符合率86.59%,假阴性率5.10%;检测管型的阳性符合率88.89%,假阳性率12.05%,阴性符合率87.95%,假阴性率11.11%.结论 UF-100对尿中有形成分的检测主要起过筛作用,尿液中复杂的有形成分如结晶、类酵母、细菌、黏液丝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计数.因此.当UF-100检测尿液结果提示病理成分增多及上述干扰成分呈阳性或增多时,进行尿液显微镜检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计数法尿隐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4年6月—12月采集的600例尿液样本进行检测,所有样本均使用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两种方法检测,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使用分析仪检测的阳性率为24.17%,阴性率为75.83%;显微镜下的红细胞检测中阳性率为29.50%,阴性率为70.50%,2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显微镜下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则分析仪结果的假阳性率为12.41%,假阴性率为10.99%.结论 在尿隐血检测中可将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技术两种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无偿献血中ALT检测的快速速率法应用和意义。方法:应用速率法的原理,对2 3736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ALT快速速率法检测,随机抽取相应标本采用改良赖氏法复检对比或0 .5a后复检,统计分析结果。结果:ALT快速速率法检测的初、复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3.38%、3.4 1% ,两者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χ2 =1.6 0P >0 .0 5 ) ,随机抽取快速速率法检测的阴、阳性标本用改良赖氏法复检,两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2 12 / 2 11;186 / 184 ) ,6 4名随机抽取的ALT不合格献血者0 .5a后复检,有39名ALT活性回复正常,未发现有HBsAg、抗 HCV阳变者。结论:具有批量、快速、准确、自动化运作等优点的快速速率法可取代手工加样、人工检测的改良赖氏法用于无偿献血标本的ALT检测。ALT的异常与HBsAg、抗HCV的阳、阴性没有显著性意义,在适当的时候可考虑取消ALT检测,以在保证血液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大量宝贵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ALT的血清学检验方法中赖氏法和速率法的临床应用。方法用赖氏法和速率法为实验方法对47867份HBsAg阴性的献血者进行血清ALT检测,最后,用连续检测法对实验方法为阳性的标本再进行血清ALT检测。结果47867份样本中采用赖氏法、速率法和连续检测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标本数分别为400、165和152个。结论对大批量血清标本检测ALT后可认为:(1)临床上必须把ALT的血清学检查作为肝脏功能检查的首选项目;(2)我国肝炎发病率的升高趋势,迫使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项目中必须把ALT作为体检项目之一;(3)速率法应逐步取代赖氏法并得以在基层医院和献血者缝康检查初筛检验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王秀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128-2129
目的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出现假性结果的原因。方法采用干化学分析仪和镜检法检测300例患者的尿液,对红细胞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化学分析仪阳性率为56.00%,假阳性率为15.67%,假阴性率为2.67%;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分析仪阳性符合率为72.03%,阴性符合率为93.94%。结论临床实验室不能以现代仪器操作代替必要的手工镜检,应根据实际,将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使检验结果贴近真实,具有可行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ELISA法与TRUST法在梅毒抗体检测中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检测545例标本,对两法检出的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结果 :ELISA法的阳性率为4.40%(24/545),TRUST法的阳性率为3.12%(17/54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ELISA法检出的阳性标本经TPPA试验确认,确认率为91.7%(22/24),TRUST法检出的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确认率为35.3%(6/17),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1例TRUST法阳性ELISA法阴性标本,TPPA试验阳性2例,22例ELISA法阳性,TRUST法阴性标本,TPPA试验阳性19例.结果 545例患者梅毒筛查,与TPPA法比较,ELISA法有1例不符合,TRUST法有11例不符合.结论 ELISA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比TRUST法高,但也有漏检或假阳性.因此可用ELISA法和TRUST法联合应用来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王雅波  黄建荣  邓刚  胡军路 《浙江医学》2017,39(24):2298-2300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播病毒(TTV)抗体与我国献血者传染病筛检指标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关系。方法选取自愿无偿献血者36864例,每例抽取静脉血液样本5ml用于筛检。采用速率法检测样本ALT,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TTVIgG。观察献血者传染病筛检指标检测结果,TTVIgG检测结果,各传染病筛检指标不合格献血者与合格献血者TTVIgG检测结果。结果36864例献血者血液样本中检出不合格样本962例,不合格率2.61%。不合格献血者TTVIgG阳性率明显高于合格献血者(21.83%vs4.30%,P<0.05)。ALT、HbsAg、抗HCV、抗HIV、ALT合并HBsAg、ALT合并抗HCV不合格献血者TTVIgG阳性率(分别为18.93%、28.22%、25.93%、16.42%、25.53%、27.78%)均明显高于合格献血者(均P<0.05)。结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传染病指标筛检,能一定程度上筛除TTVIgG阳性的献血者,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7.
    
黄先国  蔡民  刘杰  王家红 《安徽医学》2012,33(11):1533-1534
目的探讨BV Blue法与Amsel法对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的有效性比较。方法分别采用BV Blue法和Amsel法对638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病的病例进行检测和结果比较。结果 BV Blue法筛查BV阳性率为38.4%。Amsel法判定BV阳性率为39.2%;BV Blue法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4.4%、98.1%、6.0%、1.8%、94.4%和98.2%。2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93)。结论提示采用BV Blue法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是简便、快速、可靠、结果易判读的好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替代Amsel法,适用于门诊患者BV筛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金标法检测抗-HCV假阴性和假阳性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金标法快速检测抗-HCV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以酶联免疫法(ELISA)为标准,与胶体金法进行比较及倍比稀释试验。结果:检测我院门诊患者13400例,ELISA法阳性320例,阳性率2.4%;胶体金法阳性330例,阳性率2.5%;金标法假阴性率6.2%,假阳性率为0.2%。结论:胶体金法检测抗-HCV,具有操作简便,观察直观、快速、省时的特点,但有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其原因可能由人为因素及环境因素以及本身试剂原因造成的,但金标法可为筛查健康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重要手段,对丙型肝炎的早期发现,预防及控制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TP-ELISA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可行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可行性.方法用目前国内最常用的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TRUST试剂及ELISA试剂检测63例梅毒患者和22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样本,同时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各试剂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对63份阳性和22份阴性样本的检测中,所用TRUST试剂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28.57%、18.18%;TP-ELISA试剂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0%和0%.结论使用灵敏特异的ELISA方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宋金萍  黄睿  卢佩佩 《海南医学》2016,(23):3831-3833
目的 建立BC-6800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应用BC-6800血液分析仪检测400份血常规标本,同时每份标本制做两张血涂片,由从事形态学工作10年以上的两名检验人员进行人工镜检.计算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人工镜检的结果与仪器的报警信息比较,阳性符合率为28%,假阳性率为8%,阴性符合率为65.5%,假阴性率为2.5%.本实验室制定的复检规则漏检率(假阴性率)为2.5%,符合国际血液学复审协作组关于假阴性率小于5%的规定,复检率为24%.结论 我室将在检验工作中严格遵守这些复检规则,并根据临床需求进一步完善复检规则,降低漏检率和推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