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肺静脉起源学说被认为是阵发性房颤研究方面最具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房颤肺静脉起源的电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电生理学研究显示自律性增高和触发活动可能是肺静脉肌袖电活动产生的机制。但是由于肺静脉的解剖和电生理特点造成的肺静脉内传导阻滞的存在 ,生理情况下 ,肺静脉电位很少能够激动心房导致房颤的发生。快速心房起搏 (rapidatrialpacing ,RAP)已经被证实是房颤研究中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在RAP或房颤后 ,诱发肺静脉电重构和心房电重构 ,有利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电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未完全阐明,目前尚难以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本文就其电生理机制的若干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临床电生理分型  AF是根据体表心电图作出的临床诊断,实际上包括电生理基础各不相同的一组心律失常。其临床电生理分型尚无统一的看法。按AF持续时的电生理机制,可分为房内局灶性异位兴奋和房内折返二类。1.1 房内局灶性异位兴奋 Rothberger曾提出异位兴奋灶以极快频率发放冲动使各处心肌不能同步兴奋而致AF的假说。动物实验证实乌头碱诱发的AF其起始…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电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每年因房颤住院的病人超过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两倍。近十几年来 ,射频消融、植入式心律转复起搏器 (ICD)与生理性起搏等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使许多过速性和过缓性心律失常得到了根治和有效的防治。唯其如此 ,房颤的根治作为一个难题就更加突出的显现出来 ,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1 房颤形成的电生理机制不同类型房颤 ,不同疾病所致的房颤 ,其形成的电生理机制可能不同 ,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 :1.1 房内局灶性异位兴奋 ,即单源性冲动假说。Rothberger提出异位兴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发生率,探讨其电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375例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男性201例,女性174例,平均年龄(56.9±12.4)岁。其中阵发性房颤289例,持续性房颤86例;左心房内径34~56(38.3±9.4)mm。消融终点为完成环状消融线并实现肺静脉电隔离。术后采用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随访房速发生情况。术后2个月内发生的房速采用药物治疗;2个月之后发生的房速在Carto系统指导下进行激动顺序标测和再次消融。结果 术后2个月内出现房速发作45例(12.1%),23例随访中自愈。2个月后房速发作22例,其中阵发性房速13例,持续性房速9例。再次消融20例,其中3例典型心房扑动,1例右心房局灶性房速,消融均获成功。16例为左心房起源房速,其中肺静脉起源房速6例,再次消融成功。局灶性房速3例,分别位于左心房顶部、前壁中上部、前壁右上部,均消融成功。7例为大折返性房速,其中2例消融成功,另5例消融失败行电转复。房速消融术后随访3~11(6.5±2.2)个月,14例(70%)患者无房速发作。1例频繁发生房速终止后长间歇而晕厥,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结论 本研究房颤消融术后房速发生率为12.1%,约半数术后2个月内可以自愈,再次消融房速多为肺静脉起源或大折返性,少数为局灶性起源,针对机制消融有较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张景昌 《内科》2008,3(2):219-22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加速,其发病率在今后数十年中将逐步增加。而房颤作为能引起脑卒中和心功能障碍等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已经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开展并深化,对房颤发生与维持的机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其中肺静脉起源学说被认为是房颤研究方面最具突破性的进展,虽然其中仍然存在许多盲区,但这些进展仍给房颤的治疗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肺静脉在心房颤动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是最为常见的异常心脏节律。起搏电生理研究表明大多数心房颤动均为源自肺静脉壁内心肌组织(即肌袖)的异位搏动病灶所触发。但是,心房颤动肺静脉起源的机制尚未完全阐释,目前认为与肺静脉内心肌自律性升高,触发活动及折返有关。对心房颤动发生、发展及维持机制的研究,对于指导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电生理机制及早期再消融的可行性、疗效.方法 入选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1个月内复发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61.8±8.4岁,房颤复发距首次消融时间4.9±3.7 d.若肺静脉传导恢复,则补点消融再次隔离.肺静脉隔离后诱发房颤,标测并消融非肺静脉异位灶.术后随访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 14例患者首次消融后24.7±5.5 d再次消融.仅1例肺静脉传导无恢复,其余13例(92.9%)中均有至少一侧肺静脉传导恢复,补点消融后均再次隔离.3例(21.4%)为上腔静脉起源房颤,行上腔静脉隔离房颤终止.1例(7.1%)为界嵴上部起源,行局灶消融成功.3例诱发出典型心房扑动(房扑),1例诱发出左心房房扑,消融均成功.术后平均随访5.8±1.4个月,13例患者无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例有阵发性房速发作(服用维拉帕米).结论 肺静脉传导恢复是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非肺静脉(上腔静脉、界嵴)的异位灶,早期再消融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犬左上肺静脉电刺激诱发心房颤动的电生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探讨肺静脉异位电活动诱发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机制 ,选用 2 5只犬 ,将自制的 18导联环状标测电极置于左上肺静脉外膜上 ,从肺静脉远端采取S1S1、S1S2 两种刺激方法诱发房颤 ,记录房颤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果 :2 2只犬完成试验。S1S1连续刺激、S1S2 程序刺激均可诱发房颤 ,在 2min内 3,10只犬分别被诱发 ;S1S2 诱发房颤的肺静脉标测图的特点是S2 较短 (15 2 .5± 6 .3ms) ;在S1S1持续刺激 19只犬诱发的 2 1次房颤事件中 ,有三类特征性肺静脉标测图 ,所占比例分别为 14 .2 9%、9.5 2 %、2 3.81% ,其共同点是肺静脉 左房传导速度突然递增。第一类是传导速度的递增造成心房激动的联律间期不断缩短 ,肺静脉异位刺激本身诱发房颤 ,第二、三类是传导速度的递增造成心房激动的长间歇 ,长间歇之后肺静脉异位刺激之外的逸搏或异位刺激诱发房颤。结论 :肺静脉异位刺激可使肺静脉和心房发生电重构 ,来自于肺静脉异位刺激或之外的激动可诱发房颤。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的电生理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房颤动 (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由于其电生理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使医生难以制订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因此 ,对AF电生理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热点。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1  AF的电生理机制假说1.1 心脏协调中心失常假说 :Garrey曾设想房、室间隔有一个心脏活动的协调中心 (coordinator center) ,在该协调中心的控制下心脏各部分活动协调一致 ,其功能障碍会导致颤动的发生。但随后人们观察到与心脏间隔不相连的心肌也可协调一致地活动或发生颤动 ,故该假说被否定。然而近年来房间隔在房…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起源的心脏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标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患者房颤的起源部位,探讨房颤起源部位的电生理特点,观察肺静脉起源的房颤所占的比例。方法选择9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拟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的患者。其中6例为持续性房颤,3例为阵发性房颤;男1例,女8例;年龄(42±13)岁。6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术前2~3周予抗凝治疗,术前7天予胺碘酮药物转复,1例转复成功,另5例经同步直流电转复治疗成功。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行电生理检查:四极电极导管分别置入冠状静脉窦、高位右心房,大头电极导管或Lasso电极导管置于左心房、肺静脉。分别于右心房、左心房、冠状静脉窦、各个肺静脉行S1S2及S1S2S3程序刺激,诱发房颤。上述方法不能诱发房颤时,行相应部位的猝发(burst)刺激。结果9例患者可诱发出12个房颤的起源点,源于右心房者4个,左心房1个,冠状静脉窦2个,肺静脉5个。肺静脉5个起源中,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分别为3例、1例、1例。结论风湿性瓣膜病的房颤存在肺静脉起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肺静脉隔离足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策略.但是部分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房颤为非肺静脉起源.本文对非肺静脉起源阵发性房颤消融效果进行中长期随访研究.方法 入选25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其中女性62例,平均年龄(53±2)岁,行电生理检查,共发现27例(占10.5%)为非肺静脉起源(非肺静脉起源组),包括起源于上腔静脉(16例,占59.3%),左心房后壁(4例,占14.8%),界嵴(2例,占7.4%),冠状静脉窦(2例,占7.4%),卵圆窝(1例,占3.7%),左心耳(1例,占3.7%),左心房游离壁(1例,占3.7%).其余患者为肺静脉起源组.非肺静脉起源组中,所有病例的触发灶均在初次消融术中成功消融.4例(14.8%)需行2次消融术,其中3例为上腔静脉起源,1例为左心房后壁起源.肺静脉起源组52例(22.7%)需行2次消融术,6例需3次消融术.结果 非肺静脉起源组随访(40±12)个月,有25例(92.6%)无房颤复发,肺静脉起源组随访(44±12)个月,185例(80.8%)无房颤复发.结论 在房颤某些亚群的治疗中,标测并消融非肺静脉起源的触发灶非常重要.而且对于该类病人,中长期的随访证实中长期成功率较高,提示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有较好的中长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 (AF)的发病机制目前不十分明了 ,近年来 ,心房电重构的提出使AF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迷走神经对AF电重构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研究认为迷走神经不但可以使心房有效不应期 (AERP)缩短 ,而且使AERP离散度增加 ,AERP离散度增加与迷走神经在心房的空间分布不均一有关。AF的易损性和持续性与AERP离散度增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现阶段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最常采用的两种导管消融策略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连续完成的第51~100例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术(SPVA组)和第51~100例肺静脉环形消融术(CPVA组)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的操作相关指标、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为发作频繁、症状严重的阵发性房颤。结果两组的基线资料和平均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PVA组的平均X线透视时间较长(P〈0.01),平均放电时间较短(P〈0.01)。术后3个月内CPVA组和SPVA组症状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ATa)的复发率分别为30%和48%(P=0.10)。术后随访6个月时,CPVA组有41例(82%)患者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已经至少连续3个月未再发作症状性ATa,而SPVA组仅有30例(60%)达此标准(P〈0.05)。两组术中各出现1例无症状性右上肺静脉狭窄,无其他重要并发症。结论肺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房颤的CPVA策略在临床效果方面显著优于SPVA策略,且二者的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4.
刘传木 《山东医药》2006,46(28):29-30
对5例持续心房颤动(AF)患者在Lasso电极标测下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首次治愈3例,随访1~10个月未复发;1例复发后结合心律平治疗成功;1例多次复发,结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单因素分析示AF首次术后复发与左心房扩大相关。  相似文献   

15.
导管消融源于左上肺静脉的心房颤动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房颤 ) ,电生理检查时发现有 90 %以上起源于左心房的肺静脉开口及开口内 10~ 40mm ,在此处消融治疗效果尚满意。我院于 1999年 11月及 2 0 0 0年 10月分别在高原地区对 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2例均为女性 ,年龄分别为 37和 40岁 ,各项检查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及其它导致房颤的疾病 ,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发现频发房性早搏 (房早 ) ,短阵房颤。曾服用 3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 3~ 5年。电生理检查术前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 5个半衰期。常规穿刺送入 6F多极导管于高位右心房、希氏束、冠状…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报道 4例肺静脉异常电活动引起持续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治疗。方法  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记录提示为持续性房颤。经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高位右房 (HRA)和冠状静脉窦 (CS)电极 ,并行房间隔穿刺和肺静脉造影 ,置入 10极环状电极 (Lasso电极 )进行各肺静脉标测。观察自发和诱发房颤时的心腔各部位局部电活动的周期及规则性 ,以局部异常电活动出现最早、持续异常电活动最紊乱的肺静脉作为靶肺静脉。在房颤持续时消融电隔离靶肺静脉至左房连接处 ,以房颤终止和异常电活动消失为消融终点。结果  4例患者异常电活动起源于右上肺静脉 (3例 )和左上肺静脉 (1例 )。靶肺静脉局部电活动频率快且不规则 ,间断出现短阵性周期缩短。靶肺静脉口部消融分别于放电 1~ 18次时房颤终止 ,3例伴有异常电活动终止 ,1例肺静脉内仍显示快速异常电活动 ,经肺静脉内局灶消融后电活动终止。随访 4~ 17个月 ,无房颤复发。结论 肺静脉内异常电活动是部分持续性房颤的发生机制 ,射频消融肺静脉口部可隔离和消除异常电活动而终止房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对肺静脉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纳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且初次行CPVI治疗的患者26例,CPVI前、后分别测量肺静脉和左心房的有效不应期(ERP)、相对不应期(RRP),比较CPVI前、后肺静脉和左心房ERP、RRP的变化。结果 2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共隔离104根肺静脉,术后即刻均为窦性心律。CPVI前、后肺静脉舒张期起搏阈值分别为(3.2±0.6)V vs.(3.3±0.5)V,P0.05。CPVI前肺静脉的ERP(n=82)、RRP(n=35)时间短于左心房,分别为(187±60)ms vs.(229±31)ms(P0.001);(223±45)ms vs.(261±34)ms(P0.05)。CPVI后肺静脉ERP(n=47)、RRP(n=26)时间和左心房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是(245±38)ms vs.(234±43)ms(P0.05),(268±44)ms vs.(245±41)ms(P0.05)。CPVI后肺静脉ERP(n=47)、RRP(n=21)较CPVI前显著延长,分别是(245±38)ms vs.(187±76)ms(P0.05);(259±44)ms vs.(230±47)ms(P0.05)。结论 CPVI隔离肺静脉和左心房之间的电传导,同时也改变了肺静脉的电生理特性,降低了其致心律失常特性。  相似文献   

19.
肺静脉是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重要起源灶 ,然而其高度致心律失常性机制尚不明了。本试验的目的是从肺静脉中分离单个的心肌细胞 ,并评价其电生理特性及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性。采用从主动脉经左室至左房的逆行灌流酶消化法 ,分离得到家兔肺静脉的心肌细胞。然后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单个肺静脉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和离子流。分离肺静脉可得到单个的起搏细胞 (76 % )和具有快反应动作电位的非起搏细胞。内向钙电流和短暂外向钾电流的特征在这两类细胞中类似。然而与非起搏细胞相比 ,起搏细胞有更小的内向整流性钾电流 (1.5 0± 0 .2 2vs 4.2…  相似文献   

20.
阵发性心房颤动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方法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经改良的节段性电隔离肺静脉方法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9例阵发心房颤动患者,男性28例,女性11例,采用一次房间隔穿刺技术,送入标测及消融电极,并选用猪尾造影导管用高压非选择性造影显示肺静脉开口及左心耳位置,指导导管行进方向以减少心脏压塞风险.标测中常规探查、标测右下肺静脉,避免遗漏可能触发心房颤动的肺静脉电位.在肺静脉电位优势传导部位消融并轻微移动形成节段性电隔离.结果单个节段或多个节段消融可使肺静脉与左心房之间形成完全性电隔离.节段性隔离靶肺静脉85根,即刻成功81根,成功率9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节段性电隔离肺静脉法可有效隔离肺静脉,与其他传统方法比较,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可减少肺静脉的损伤和避免肺静脉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