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采集26例CP患者左心室心尖位四腔切面、两腔切面、左心室长轴高帧频图像,测量左心室游离壁(前侧壁、下侧壁、前壁、下壁)心内、外膜下心肌各个节段的二维纵向收缩期应变峰值,并与37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1)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外膜下心肌各节段纵向收缩期应变峰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且绝大多数节段P<0.01;(2)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内膜下各节段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地定量评价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心肌收缩功能,CP患者左心室游离壁心外膜下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减低,提示心外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组织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内外膜层组织应变,评价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为早期诊断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无微血管病变组36例和微血管病变组24例)及对照组2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3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取左心室乳头肌水平将室壁平均分为两层,即心内膜层和心外膜层。获取3组各节段心肌的纵向应变和圆周应变的峰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间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收缩压无差异。3组各室壁节段心内膜层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层心肌(P<0.05)。糖尿病组患者的纵向应变峰值较对照组减低,微血管病变组较无微血管病变组减低(P<0.05)。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较对照组圆周应变值增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圆周应变较无微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减低。微血管病变组较无微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应变值的跨壁阶差减低(P<0.05)。结论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可早期检测出糖尿病患者内外膜层心肌应变跨壁阶差的变化,对于评价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在评价乳腺癌术后患者表阿霉素化疗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11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3组:A组38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120~340 mg/m2;B组42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360 mg/m2;C组36例,为尚未进行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并记录左心室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的高帧频二维图像,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心尖位心内膜下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A、B、C三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各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相比,除前间隔基底段、侧壁心尖段、后壁及下壁中间段、心尖段和后间隔心尖段外,左心室心尖位各节段心内膜下心肌峰值收缩期应变出现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节段心内膜下心肌峰值收缩期应变较C组出现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除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后壁基底段,下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后间隔中间段外,应变在部分节段有所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能够早期监测表阿霉素化疗后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评价FH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各段收缩功能.方法 对42例FH患者(FH组)及34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共18个节段及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结果 分析所有受检者共1368个节段,追踪成功率98.25%(1344/1368). FH组前壁基底段S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 FH组三腔心、两腔心、四腔心S、SRs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H组整体SRs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FH组后壁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及心尖段、侧壁基底段至中间段、下壁基底段至中间段及前壁基底段至中间段SRs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 FH患者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性收缩功能受损;通过STI技术纵向应变可早期发现其改变,其中SRs较S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和组织多普勒(TDI)技术评价正常人及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纵向收缩功能,探讨二维应变定量评价心肌纵向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肺动脉高压患者42例(PAH组),正常人31例(对照组),应用二维应变成像与TDI于心尖四腔观分别测量并计录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速度(V)、应变(ε)、应变率(SRS).并对两种测量方法 进行比较.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PAH组TDI检测显示右室游离壁中间段ε、SRS值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段及心尖段ε、SRS值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H组二维应变显示右室游离壁各节段ε、SRS测值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TDI及二维应变右室游离壁各节段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TDI测值比较,对照组内右室游离壁二维应变测值(V、ε、SRS)基底段、心尖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段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H组内右室游离壁二维应变测值(V、ε、SRS)心尖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底段、中间段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PAH组中两种测量方法 相关性良好(r=0.406~0.760,P均<0.05).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纵向收缩功能减低,二维应变可更准确、客观地评价右室长轴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组织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内外膜层组织应变特征,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为早期诊断及治疗高血压心肌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82例(LVN组:左室质量正常,无左室肥厚45例;LVH组:左室肥厚组37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取左心室乳头肌水平将室壁平均分为两层,即心内膜层和心外膜层.获取各节段心肌的纵向应变(SSL)和圆周应变(SSC)的峰值.结果 各组各室壁节段心内膜层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层心肌(P<0.05).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内膜层SSL峰值减低,LVH组较LVN组低(P<0.05).高血压LVN组内膜层SSC较对照组高,LVH组较LVN组和对照组低(P<0.05).高血压病组患者的心内外膜层应变峰值的比值(跨壁阶差)减低(P<0.05).结论 二维应变显像技术可早期检测出高血压患者内外膜层心肌应变跨壁阶差的变化,评价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组织二维应变显像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室心肌组织应变特征,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为早期诊断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变提供依据.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及正常对照20例.A组:36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B组:24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C组:20例,健康人对照.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收缩期、舒张功能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D.组织多普勒成像(TDD测定二尖瓣环心肌组织运动速度参数(Em、Am).取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心肌的长轴纵向应变(SSL)、短轴的径向应变(SSR)和圆周应变(SSC)的峰值和平均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的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和平均值减低,B组较A组低(P<0.01).B组较C组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减低(P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应变率成像技术研究尿毒症患者的右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 20例尿毒症患者,30例健康成人.采用应变率成像及组织速度成像获取心尖四腔切面右室侧壁各节段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位移曲线、应变及应变率曲线,测量每一曲线上的收缩期峰值速度、最大位移、峰值应变及应变率.结果 尿毒症组右室侧壁基底段、中段及心尖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快(P<0.05),最大位移较正常组无明显差异;尿毒症组右室侧壁基底段收缩期峰值应变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中段及心尖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较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潜在右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异常.在检测右室收缩功能障碍时,心肌局部形变指标可能更优于局部速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50%)60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30例和糖尿病合并左心室壁肥厚组(B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量左心室长轴及短轴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径向、圆周峰值应变,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收缩期纵向、圆周峰值应变及平均应变均明显减低(P<0.05),B组低于A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径向峰值应变及平均应变亦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技术可早期检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0.
组织多普勒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房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TDI)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1例CP患者(患者组)与34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进入研究.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和主动射血分数,应用TDI测量左心房前壁、下壁、侧壁及房间隔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组织运动速度.结果 患者组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患者组左心房各壁心肌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组织运动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TDI可准确评价CP患者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11.
组织多普勒评价高血压性和运动性心脏重塑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TDI技术在评价高血压性心脏重塑与运动性心脏重塑差异上的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性心肌肥厚患者31例(高血压组)、运动员35名(运动员组)和健康志愿者50名(对照组),采用M型及TDI超声心动图观测心脏重塑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高血压组与运动员组的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脉冲多普勒测量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A峰升高、E/A值降低(P均<0.05),运动员组A峰降低、E/A值升高(P均<0.05);TDI测量结果中,与对照组和运动员组相比,高血压组舒张早期(Em)、收缩期(Sm)心肌运动速度及E/Em值均出现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 TDI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区分高血压性和运动性心脏重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整体长轴收缩期峰值应变率指标在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4例心肌梗死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者,采集心尖两腔、四腔及左室长轴切面二维超声图像,应用VVI技术测量左室各节段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率(SRs)并取平均值得出左室整体长轴收缩期峰值应变率(GSRs).以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壁节段运动,计算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并应用Simpson双平面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PDTI)技术测量并计算二尖瓣环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Sm).比较两组间各指标,评价GSRs指标与WMSI指标、Sm指标及LVEF指标的关系.结果 心肌梗死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GSRs、WMSI、Sm及LVEF分别为(-0.57±0.21)%和(-1.02±0.09)%、(1.90±0.80)和(1.10±0.30)、(6.20±1.50)cm/s和(9.80±1.30)cm/s、(32.90±7.10)%和(65.50±5.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SRs与WMSI、Sm及LVEF均呈高度相关(r=0.97,-0.98,-0.93, P<0.0001).结论 GSRs是客观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早期检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收集46例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狭窄组)和33例可疑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对照组),经胸采集左心室全容积三维动态图像,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质量(LVEDMass)、左心室收缩末期质量(LVESMas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整体长轴应变(GPSL),获得左心室17个心肌节段的节段性面积应变值(AS)及整体面积应变均值(GAS);比较两组间及缺血和非缺血心肌节段上述指标差异,对GAS和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剔除图像不清晰病例,最终冠状动脉狭窄组41例,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狭窄组GPSL和GAS均低于对照组 (P均<0.05).冠状动脉狭窄组缺血心肌节段AS较非缺血心肌节段和对照组心肌节段均明显减低(P均<0.01),冠状动脉狭窄组非缺血心肌节段和对照组心肌节段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S与LVEF呈负相关(r=-0.720,P<0.01).结论 3D-STI可通过测量不同心肌节段面积应变早期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测2型糖尿病(DM)患者心脏的形态结构和心功能状态,评价2型D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及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DTI)测定了40例2型DM病人、20例健康人二尖瓣口和肺静脉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环运动频谱。结果(1)DM组室间隔(IVS)、左心室后壁(LVPW)厚度及左心房内径(LAd)较对照组增大(P<0.05);(2)反映收缩功能的指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M组反映舒张功能的多项指标异常(P<0.05)。结论2型DM患者存在舒张功能异常,DT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敏感性高,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室各壁的运动速度、应变和应变率的变化,评价VVI技术检测T2DM患者左室室壁运动改变的价值.方法 T2DM患者44例,根据临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出现与否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A组)21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23例,以VVI技术测量左室短轴方向各壁的收缩期最大径向运动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及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的心尖部各节段及前、后间隔中部Vs明显减低;B组Smax除侧壁、后壁的基底部无明显差异外,余节段较A组均明显减低;B组心尖各壁、后间隔基底段、后壁中段的SRmax明显减低.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室壁运动的分析,是评价室壁运动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源室性期前收缩(PVB)患者左心室短轴局部心肌功能。方法 PVB组为RVOT起源PVB患者30例,对照组为30名健康志愿者。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系统测量两组窦性心律及PVB时左心室短轴乳头肌水平6个节段收缩期速度达峰时间(Ts)及舒张早期速度达峰时间(Td),评价PVB对局部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 PVB组正常窦性搏动时与对照组比较,在下壁、后壁节段,PVB组的Td大于对照组(P<0.01),其他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B组正常窦性搏动与PVB时比较,PVB时的Ts、Td均大于正常窦性搏动时(P<0.01)。结论 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所测量的达峰时间能够反映RVOT起源PVB患者局部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组织同步显像(TSI)观察左心室内心肌收缩运动失同步,探讨快速准确判定心室内运动不协调的方法。 方法 收集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LBBB组)28例及正常志愿者(对照组)28名,以TDI测量左心室12节段的收缩达峰时间(Ts),计算收缩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分别设定不同的TSI处理时间,根据二维图像显示的色彩计算TSI积分。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BBB组Ts延长,Ts-SD增大,TSI积分明显增加。LBBB组共有36个节段(36/336,10.71%)存在严重收缩后收缩(PSS)现象。TSI处理时间设定在收缩期时与等容舒张期时的严重PSS节段的平均TSI积分与仅设定在收缩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0±0.37 vs 2.30±0.48,P<0.001)。 结论 在正确设定处理时间的前提下,利用TSI可以直观评价左心室心肌收缩运动不同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方法 选取27例DCM患者(DCM组)与29名正常人(对照组)的标准心尖位左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及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得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波起始点距离16节段和12节段最小容积点时间间隔的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及其最大差(Tmsv16-Dif、Tmsv-12Dif).用STI分别测量其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心电图Q波起始点到组织速率收缩峰值(Ts-SD)、应变率收缩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sr-SD).结果 DCM组左心室心肌的组织速率、应变率及RT-3DE的容积-时间曲线交错紊乱,同步性差;DCM组Tmsv16-SD、Tmsv12-SD、Tmsv16-Dif、Tmsv-12Dif、Ts-SD、Tsr-S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T-3DE 和 STI两种方法 均能够评价左心室心肌收缩同步性.STI是通过检测多个心动周期,而RT-3DE则是在同一心动周期检测,更加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局部功能早期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左室构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20例,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E峰、A峰,计算E/A,应变率成像技术测量左室长轴方向18节段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并计算SRe/SRa,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E峰、E/A低于对照组,A峰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各节段室壁运动收缩期SRs低于对照组,糖尿病组舒张期SRe、SRa和SRe/SRa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以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左室局部心肌应变率异常,SRs可以作为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有效指标,SRe、SRa和SRe/SRa可以作为评价左室局部舒张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