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采间日疟(PV)患者、食蟹猴疟原虫(PC)感染恒河猴和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的原虫血制备的可溶性抗原,经SOS-PAGE,分离出8、4、5条主带,经8株McAb作蛋白印渍分析,结果MCAb91PV11—13仅与PV抗原上分子量为114KD和72KD的两种蛋白起反应,而91PC3—4能和PV抗原上153KD、147KD及PC抗原上149KD反应,91PC4—4能与PV抗原上72KD,PC抗原上74KD及人红细胞蛋白的80KD反应。表明91AV11—3是较为成功的McAb。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环新喋呤与内毒素对严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烧伤面积(TBSA)大于30%(30%~100%)患者血清新喋呤、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分别计算新喋呤、内毒素、新喋呤合并内毒素诊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等。结果:根据新喋呤、内毒素对MODS的预警阈值(35.0nmol/L和500EU/L),新喋呤合并内毒素诊断MODS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3%、93.7%、91.6%,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新喋呤或内毒素。结论:动态同步观察循环新喋呤和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对于严重烧伤后MODS的早期诊断与病程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间日疟原虫多形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枣阳、仙桃、京山三个县市的镜检站各收集100张间日疟原虫血片,检查其形态特征,发现枣阳市的间日疟原虫的变异型明显高于另两个县市的间日疟原虫,体外培养的结果也证实枣阳市的间日疟原虫培养时间较长,以上结果说明间日疟原虫虫株确实存在的地理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态上,而且存在于体外驯化和耐药性方面。  相似文献   

4.
PCR检测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子孢子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Chclcx-100煮沸法制备DNA模板,采用PCR方法,间日疟原虫子孢子模板预期被扩增出17bp的DNA条带,并将该法与蚊虫解剖镜检检测子孢子方法相比较。结果:1只解剖镜检见有子孢子的大劣按蚊蚊体及1只解剖镜检阳性的大劣按蚊唾腺的模板,PCR均为阳性,被扩增出预期大小的DNA片段;以该技术检测经蚊体解剖镜未发现疟原虫子孢子的98只按蚊,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检测体系灵敏、特异,对于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子孢子感染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间日疟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探讨疟原虫与血小板减少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42例间日疟患者,机械与手T联合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42例患者经油镜检查疟原虫,均证实为间日疟。其中33例患者有血小板计数的降低,占患者总数的78.6%,所有患者平均血小板计数65×10^12/L。结论疟原虫感染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减少相关联。在临床上高热患者的诊断中,重视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疟原虫检查,可以提高疟疾患者的确诊率,减少漏诊,对疟疾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疟原虫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制快速检测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等并可进行分型的基因芯片。方法 筛选疟原虫高度保守而且具有种属特异性的瓣RNA基因片断为探针,制备疟原虫诊断和分型的基因芯片;检测时提取标本中的疟原虫核酸,用不对称PCR技术进行扩增和荧光标记,然后与检测芯片杂交,进行扫描和分析。结果 建立的疟原虫检测芯片能特异和敏感的对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诊断及分型。结论 成功制备用于疟原虫快速侦检和分型的基因芯片,对疟疾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软件库尔特MD10(E版本)在一张高密小盘上载有:(1)DOS5.0系统文件5个:IO.SYS、MS-DOS.SYS、COMMAND.COM、HIMEM.SYS、RAM-DRIVER·SYS。其中前三个文件是DOS的核心,完成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HIMEM.SYS可以提供上位内存,RAMDRIVER.SYS可用建立一个虚拟盘。(2)系统配置、自动批处理文件各1个:CON-FIG.SYS、AUTOEXEC.BAT。前者为程序的运行提供运行环境,包括用HIMEM.SYS开辟上位内存和用RAMDRI…  相似文献   

8.
疟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疟疾为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夏秋两季,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的叮咬而感染。临床特征为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出汗、脾肿大与贫血。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4种。  相似文献   

9.
有机氯农药多残留GC-MS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赵云峰  陈建民 《卫生研究》1998,27(6):425-428
应用Maslab的定量软件,以选择离子扫描方式,建立了有机氯农药多残留的GC-MS定量测定方法。经方法的线性试验、精密度试验、检测限试验,验证了有机氯农药多残留GC-MS分析方法的可行性。PCNB和pp'-DDT在0.0025~0.50ng,α-HCH、β-HCH、γ-HCH、δ-HCH、op'-DDT、pp'-DDD、pp'-DDE、HCB在0.0020~0.40n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最低检出量:PCNB和pp'-DDT为0.0025ng,α-HCH、β-HCH、γ-HCH、δ-HCH、op'-DDT、pp'-DDD、pp'-DDE、HCB为0.0020ng.精密度试验的变异系数满足了农药多残留痕量分析的要  相似文献   

10.
果蔬组织中维生素C对邻苯三酚法测定SOD的影响文镜唐粉芳高宇时高兆兰金宗濂自1969年McCord等首次发现有活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EC.1.15.1.1).(Superoxidedismutase简称SOD)以来,众多测定SOD的方法已逐步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中越边境发现1株间日疟猴疟原虫广西壮族自治区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南宁530021)黄亚铭,傅伟忠,王槐芳,韦海艳,李玉英,唐进洪我国的间日疟流行面积广,发病率较高。我国大陆及越南一直未见报道在自然界的野生猴中发现间日型的猴疟原虫。1991年10月我们...  相似文献   

12.
李倩  曹建湘 《卫生研究》1997,26(6):261-263
介绍了一种快速、简便的乙酰基转移酶表型的检测方法。口服100mg氨苯砜后3小时采血,用灵敏、特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柱:Spherisorb○RODS-C18)分别检测血浆中氨苯砜(DDS)及其乙酰化代谢产物单乙酰氨苯砜(MAD)的浓度,流动相为水∶乙腈∶冰乙酸=1060∶300∶25,紫外检测波长254nm时分离检测效果最好。DDS和MAD的平均回收率为84.5%和90.3%,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0.001mg/L和0.01mg/L。  相似文献   

13.
顾新 《医疗装备》1999,12(11):35
故障现象:1.CT开机后,软件拷贝检索正常,直到出现SOMATOMARTVD108表格后出现Reset,经过几次Reset后,机架面板指示灯才能正常显示;2.在以后的扫描过程中也老出现Reset,床体锁住不能运动,Reset后又能继续扫描;3.查询系统报告,故障记录如下:a.EI0217b.EI0105c.EX0821EXP-FIL-LOW-ERR(%S)d.EX0824PUSH-ERR(%S)分析检修:1.排除计算机系统及软件原因。关掉机架电源,单启动计算机系统,程序自检能通过,说明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14.
超氧化物歧化酶分析方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氧化物歧化酶分析方法进展李立(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自从Mccord等1969年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EC.1.15.1.1,Superoxidedismutase,SOD)以来,对其结构、功能、以及制备、提纯、分析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近年来SOD的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低成本的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套式PCR检测方法,并探讨应用于间日疟原虫实验室检测的效果。方法制备抗凝静脉血的干滤纸血滴标本,采用干滤纸5%Chelex-100煮沸法提取疟原虫DNA,并进行套式PCR反应;通过比较PCR检测结果与疟原虫镜检结果,评价套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方法的效果。结果在42份样本中,有34份血样PCR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一致,占81%;5份镜检结果无法判断的血样,PCR检测为阳性或阴性;2份镜检结果为阴性的血样,套式PCR检测为阳性。结论套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结果可靠,比镜检方法灵敏,有望在疟疾的实验室诊断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巴西的间日疟原虫伯氨喹啉抗性株傅伟忠黄亚铭1994年夏季,一名无疟疾免疫力的美国昆虫学家在巴西采集蚊子时感染了间日疟原虫(为间日疟-1型),尽管他当时已服用了盐酸甲氟喹(Lariam)进行预防。由于被野外的达林氏按蚊(A.darlingi)叮咬过,他...  相似文献   

17.
拟除虫菊酯对大鼠脑组织及肝脏生物转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实验研究溴氰菊酯(DM)和氯菊酯(PM)对大鼠脑组织及肝脏某些生物转化酶的影响。方法 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和Habig法检测7-乙氧基试卤灵-O-脱乙基酶9EROD0、B型单胺氧化酶9MAOB)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结果 整体实验中,DM染毒动物肝脏EROD、MAOB活力分别下降了47.94%和22.76%;脑组织和肝脏GST活力分别增加了22.20%和39.5  相似文献   

18.
对43份伤寒杆菌培养阳性及78份临床确诊为伤寒的病人血清,用Dot-ELISA法检测伤寒特异性IgM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95.65%和93.59%,明显高于widal’s反应的78.26%和75.64%(P〈0.001)。对104份非伤寒人及230份正常人血清标本,Dot-ELISA试验仅有3.89%的交叉反应,而Widal’s反应交叉率达到8.38%,二差异有显性意义。Dot-ELISA试验  相似文献   

19.
硒、大蒜素对糖尿病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虹  彭仁Xiu 《营养学报》1998,20(1):12-15
目的:为探讨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观察糖尿病小鼠心、脑、脾、肾、胰腺的GSH-Px、SOD、H2O2ase、MDA及NO含量的变化及硒、大蒜素单用与合用对糖尿病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糖尿病小鼠心、脾、肾、胰腺GSH-Px、SOD、H2O2ase活性均呈下降或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升高,其中脾和胰腺的变化较为显著,除心脏NO含量降低外,脾、肾、胰腺含量明显升高,对脑无显著影响。硒、大蒜素对不同抗氧化酶活性影响各不相同,硒主要提高GSH-Px及H2O2ase活性,而大蒜素对SOD酶活性影响较大,但它们均能降低脾、肾、胰腺MDA和NO含量。结论:糖尿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肾、胰腺,硒、大蒜素能改善其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食蟹猴疟原虫的世界分布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蟹猴疟原虫的世界分布及研究进展黄亚铭对食蟹猴疟原虫的大量研究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当时为了寻找对自然感染间日疟的根治药,疟疾研究协调委员会遂推荐食蟹猴疟原虫作为研究手段。当时的研究报道显示,食蟹猴疟原虫的红内期形态与人类间日疟原虫难以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