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编码脂多糖rfbE基因保守区设计LAMP引物及环引物,反应体系加入染料羟基萘酚蓝(HNB)作为LAMP扩增的指示剂,结合LAMP浊度仪优化扩增条件,根据HNB的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评价LAMP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建立的LAMP法对O157︰H7rfbE基因的最低检出限约为100copy/反应管,检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宋内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均为阴性。体系的扩增效率较高,可在40min内出结果。结论建立的基于颜色判定的EHEC O157︰H7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设备要求简单等特点,适用于EHEC O157︰H7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编码脂多糖rfbE基因保守区设计LAMP引物及环引物,反应体系加入染料羟基萘酚蓝(HNB)作为LAMP扩增的指示剂,结合LAMP浊度仪优化扩增条件,根据HNB的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评价LAMP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建立的LAMP法对O157︰H7rfbE基因的最低检出限约为100copy/反应管,检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宋内志贺菌、福氏志贺菌均为阴性。体系的扩增效率较高,可在40min内出结果。结论建立的基于颜色判定的EHEC O157︰H7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设备要求简单等特点,适用于EHEC O157︰H7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大肠埃希菌O157出血性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出血大肠埃希菌 (E .Coli)主要包括O157:H7和O2 6 :H11,其中O157:H7是出血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 ,由Riley等人于 1982年在美国一次出血性肠炎爆发流行时最先分离出。现对大肠埃希菌O157出血性肠炎作简要综述。  大肠埃希菌O157出血性肠炎的病原学E .ColiO157革兰染色阴性 ,直杆状 ,约 1.0 μm×2 .0 μm大小。典型的E .ColiO157不发酵山梨醇 ,缺乏 β 葡萄糖醛酸酶 (GUD)的活性。在 pH 2 .5~ 3.0、温度 37℃时能耐受 5h而不失去活性 ,在低温下存活时间较长 ,不耐热 ,在 75℃时 1min即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4.
O157∶H7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coli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EHEC)的主要血清型 ,其致病力强 ,1982年发现该血清型系人类重要病原菌 ,并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近几年来 ,EHEC的感染已成为世界性问题 ,由O157∶H7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暴发流行在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不断发生。 1996年 5~ 8月 ,在日本暴发了O157∶H7血清型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 ,历时 3个月 ,波及 30多个都府县 ,有 90 0 0多名儿童感染 ,死亡 10名[1] 。我国至今尚未发现有O157∶H7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暴发流行 ,但自 1988…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外膜蛋白A基因重组质粒,研究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用RT-PCR法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克隆OmpA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30a (+)-OmpA,经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后在E.coli BL21(DE3)原核表达系统中诱导OmpA的表达,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检测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和分析免疫反应性. 结果 获得的目的 基因为1 041 bp,与预期值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序列的同源性达100%,重组质粒pET-30a (+)-OmpA在原核系统下可表达OmpA, Western blot分析His-Tag单抗能与OmpA(His-Tag)发生免疫反应. 结论 Omp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6.
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性腹泻是新发现的产志贺样毒素(SLT)大肠埃希菌O157:H7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已在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引起暴发流行,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  相似文献   

7.
1.1980年人类T-淋巴病毒(HTLV-1),引起淋巴细胞的白血病。 2.1982年埃希氏O_(157)结肠菌∶H_7株,引起出血性腹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免疫磁珠分离法(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联合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快速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方法。方法根据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抗原特异性基因rfbEO157设计引物和荧光探针,建立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并检测其特异性及敏感性;用O157免疫磁珠特异性捕获标本菌液中的O157∶H7大肠埃希菌,结合real-time PCR对磁珠捕获菌细胞的DNA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O157∶H7大肠埃希菌可产生荧光信号,而其他常见致病菌均未见明显荧光信号;采用IMS-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标本,菌液含菌量为3.3×102CFU/mL时即可被检出,检测全过程需时约4h。结论 IMS-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快速易操作等特点,该检测方法能提高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可用于标本的快速诊断、疾病监测和暴发疫情的病原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大肠埃希菌O157:H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在Michigan和Oregon因进食污染的汉堡包发生的47名血性腹泻患者粪便中第一次分离出E.coliO157:H7,回顾性研究发现它与1975年一名自限性的急性血性腹泻患者粪便培养的大肠埃希菌为一类,并且1973~1982年间发生的3千多份出血性肠炎E.coli培养中均见O157:H7血清型[1].它可产生一种与志贺氏毒素(Shigatokin,ST)极相似的毒素,故称之为类志贺氏毒素。又因它对培养的Vero细胞具毒性作用,故又称之为"Vero毒素"。该菌因引起出血性腹泻而得名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苗(enterohemorrhagicE.coli,EHEC)。近年来,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衢州市家禽、家畜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带菌情况和菌型分布特征,以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6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采集动物粪便标本,对O157:H7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结果共采集动物粪便标本300份,检出O157:H7菌16株,总带菌率为5.33%,其中牛、羊、猪带菌率较高,分别为20.83%、12.70%和3.61%。经PCR检测,检出的所有菌株均携带SLT2毒力因子,而SLT1与hly阴性。结论衢州市分离到带有毒力基因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对人群健康构成了威胁,应加强O157:H7的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O157∶H7脂肪酸组分及DNA指纹图谱特征。方法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yic DNA,RAPD)对2株大肠埃希菌O157∶H7和其他6株大肠埃希菌全细胞脂肪酸组分及DNA指纹图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O157∶H7不仅含有15∶0和17∶0脂肪酸组分,不含或仅含微量14∶02OH和19∶0ω8c脂肪酸,而且sum4和sum7脂肪酸峰值也明显高于其他菌株,DNA指纹谱也显示了其独有特征。结论大肠埃希菌O157∶H7脂肪酸组分及相对含量和DNA指纹图谱特征与O26∶H11及其他大肠埃希菌显著不同,与大肠埃希菌O26∶H11等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存在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2.
对混合菌种质量控制检验,结果其分别为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恶臭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直接分离平板是分离细菌的有效方式,增菌液增菌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东台市动物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E coliO157:H7)是肠出血大肠杆菌 (EHEC)的主要血清型 ,能引起人类腹泻、出血性肠炎 (HC) ,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易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HUS)、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等疾病。自美国学者Riley等1982年首次从快餐引起的严重出血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了E coliO157:H 7,并确认为一种新的致泻性大肠杆菌后〔1〕,欧美等国家报道的由该菌引起暴发和散发病例迅速增加。 1996年在日本发生了E coliO157:H7的暴发流行 ,先后波及 30多个都府县 ,报告EHEC感染 9541例 ,死…  相似文献   

14.
正P1958不发酵山梨醇的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进化//Kyle Schutz,Lauren A.Cowley,Sharif Shaaban,等2014年7月在英格兰暴发了一起由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以下简称STEC)引起的疫情,31人患病,其中13人(42%)患了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研究人员对病菌进行分离和测序,并把测序的结果与已知的大肠埃希菌O55:H7以及O157:H7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外膜蛋白A基因重组质粒,研究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RT-PCR法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克隆OmpA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30a(+)-OmpA,经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后在E.coliBL21(DE3)原核表达系统中诱导OmpA的表达,通过蛋白质电泳技术检测蛋白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和分析免疫反应性。结果获得的目的基因为1041bp,与预期值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序列的同源性达100%,重组质粒pET-30a(+)-OmpA在原核系统下可表达OmpA,Westernblot分析His-Tag单抗能与OmpA(His-Tag)发生免疫反应。结论Omp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分布特点及耐药趋势,为流行病学研究、疫苗制备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0年我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大便标本,沙门-志贺菌培养基培养,筛出可疑菌落后经生化及血清学试验进一步鉴定血清型,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的灵敏性。结果共分离肠道病原菌2104株,其中DEC 118株(5.61%),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78株(66.10%),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29株(24.58%),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11株(9.32%)。患者以男性为主,共76例(64.41%),青、中年组与儿童组无明显差异,5—9月为DEC腹泻发病高峰期。DEC在腹泻菌中比例逐年增加,构成比从2002年的0.21%上升到2010年的18.10%。DEC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在45%以上。多重耐药率EPEC高达69.23%、ETEC为45.45%,EIEC为37.93%。结论 DEC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逐年增多,耐药率较高,应重视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及与内源性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临床分离的来源于同一患者血培养和粪便培养的大肠埃希菌2株,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纸片扩散法测定其他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等电聚焦电泳(IEF)检测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PCR及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接合试验和Southern杂交进行耐药基因定位,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2株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2株大肠埃希菌的MIC值均≥32 mg/L,均产KPC-2(等电点值为6.7)和SHV-12(等电点值为8.2).blaKPC-2基因位于可转移的54 kb质粒上.PFGE显示2株大肠埃希菌为同一克隆株.结论 2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染色体DNA酶切图谱均一致,该患者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极可能是肠道的大肠埃希菌移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核酸适配体表面增强拉曼技术(SERS),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方法。方法将大肠埃希菌O157:H7与其特异性适配体共孵育,采用原位还原纳米银方法在大肠埃希菌O157:H7-适配体表面原位还原纳米银颗粒,形成纳米银壳,通过SERS技术特异性检测目标细菌。结果在500~1 900cm-1范围内采集拉曼信号,在735cm-1、1 331cm-1、1 578cm-1处发现拉曼特征峰。对检测到的拉曼信号峰进行归属分析,735cm-1来自胞嘧啶与尿嘧啶的代谢产物,1 331cm-1归属于鸟嘌呤代谢产物,1 578cm-1归属于蛋白质中酰胺Ⅰ和酰胺Ⅲ。将大肠埃希菌O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大肠埃希菌DH5α混合,通过SERS可快速检出目标细菌大肠埃希菌O157:H7。试验的重复性良好,最低检测限为10cfu/ml。结论基于核酸适配体SERS技术,建立的大肠埃希菌O157:H7快速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高、操作简单、省时,费用低,可用于临床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低浓度大体积样品中快速捕获富集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方法。方法利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结合特性,将生物素标记大肠埃希菌O157:H7特异性适配体与链霉亲和素磁珠相结合,制备捕获磁珠,捕获样品中的大肠埃希菌O157:H7,通过平板培养计数法检测捕获效率。结果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的适配体捕获磁珠富集法在O157:H7低浓度样品(10~3cfu/ml)中捕获效率≥92.49%,大肠埃希菌O157:H7浓度10~1cfu/ml时捕获效率为96.08%,高浓度样品(10~7cfu/ml)中捕获效率≥56.52%,在模拟实际样品(牛奶、果汁、汽水)中捕获效率均≥70%,与PCR法结果一致。结论基于免疫磁珠技术建立的大肠埃希菌快速捕获富集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实际检测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O157:H7脂肪酸组分及DNA指纹图谱特征。方法用气相色谱(Gaschromatography,GC)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yi cDNA,RAPD)对2株大肠埃希菌O157:H7和其他6株大肠埃希菌全细胞脂肪酸组分及DNA指纹图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O157:H7不仅含有15:0和17:0脂肪酸组分,不含或仅含微量14:02OH和19:0w8c脂肪酸,而且sum4和sum7脂肪酸峰值也明显高于其他菌株,DNA指纹谱也显示了其独有特征。结论大肠埃希菌O157:H7脂肪酸组分及相对含量和DNA指纹图谱特征与O26:H11及其他大肠埃希菌显著不同,与大肠埃希菌O26:H11等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存在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