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01-2014-05间在我科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右美托咪定组20例,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咪达唑仑组20例,给予咪达唑仑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维持Ramsay镇静评分3-4分,记录两组患者布托啡诺用量、达到目标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谵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用药前(T0),用药后1 h(T1),用药后6 h(T6),用药后12 h(T12)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等数值。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布托啡诺用量、达到目标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P〉0.05);用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小于咪达唑仑组(P〈0.05),两组间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起效快,易唤醒,具有一定镇痛作用,可减少布托啡诺用量,镇静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作用轻微,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前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鼾症患儿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因鼾症需在全麻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40例,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右旋美托咪定0.3μg/kg,对照组输入林格氏液。记录患儿入室后右旋美托咪定注射前(T0)、注射后5 min(T1)、注射后10 min(T2)、患儿清醒时(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10 min(T6)的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RR)和心率(HR),并于拔管后各时点对患儿进行躁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儿DBP、RR和SP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5时点对照组SBP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SBP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3T6时点HR明显快于实验组(P〈0.05)。两组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6时点躁动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T3T6时点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可为鼾症手术患儿麻醉苏醒期提供良好的镇静效应,较好地抑制了患儿苏醒期躁动及拔管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用于ICU心脏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收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脏术后需机械通气的患者13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n=6)和丙泊酚组(n=7),两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镇静治疗并同时给予吗啡镇痛,镇静目标为Ramsay评分2-4分。监测用药期间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并记录镇静药物剂量、机械通气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意外拔管情况以及镇静药物相关并发症(谵妄、低血压、心动过缓)。结果:两组患者镇静达标时间的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右美托咪啶组停药后躁动的比例明显少于丙泊酚组(0%比28.57%,P〈0.05),右美托咪啶组谵妄发生率明显少于丙泊酚组(0%比14.28%,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无明显差异[(10.51±5.11)h比(11.07±4.91)h,P〉0.05],两组意外拔管率无明显差异(0%比0%,P〉0.05)。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33.33%比42.86%,P〉0.05)、需要干预的低血压比例(16.67%比28.57%,P〉0.05)均无显著差异,两组心动过缓发生率(33.33%比28.57%,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 :右美托咪啶用于心脏术后患者能够实现镇静目标,对呼吸、循环无显著影响,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后镇静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3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咪达唑仑组)、观察组(右美托咪定组)。所有入组产妇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联合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镇痛泵镇痛。术后观察组产妇泵入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照组泵入咪达唑仑注射液,持续泵入24 h,调节药物速度使Ramsay镇静评分维持在2~4分。记录两组产妇术前(T_0)、用药前(T_1)、用药后1 h(T_2)、用药后6 h(T_3)、用药后12 h(T_4)、用药后24 h(T_5)这6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镇静评分Ramsay2分到达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用药后1~2 h内干预次数、24 h内不良反应,记录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患者舒适度≥8分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在T_1、T_2、T_3、T_4、T_5明显低于T_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在T_2、T_3、T_4、T_5明显低于其T_0、T_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在T_2、T_3、T_4、T_5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T_2、T_3、T_4、T_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在T_0、T_1、T_2、T_3、T_4、T_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Ramsay 2分到达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停药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1~2 h内干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效果及产妇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后24 h均能提高镇静效果,血液动力学均较平稳;但右美托咪定组术后镇痛效果、产妇舒适度明显优于咪达唑仑组,且右美托咪定具有停药后清醒时间短、用药后24 h内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镇静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2月接诊治疗的34例重型颅脑外伤躁动患者为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选取同期34例重型颅脑外伤躁动患者组成对照组,给予安定镇静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并分析观察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0 min、30 min、1 h、6 h时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平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观察组34例患者接受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1 h内Ramsay评分均达2~4分,较对照组镇静效果满意,且每隔1 h均能被唤醒,无镇静过度现象;用药后10 min、30 min、1 h、6 h的生命体征变化明显,心率、呼吸频率及平均血压明显下降(P < 0.05),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 <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镇静治疗中可控性好、安全性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神经外科躁动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镇静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入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ICU中的神经外科急重症及术后躁动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白酚组(P组),监测给药前(T1)及给药后10 min(T2)、1 h(T3)、2 h(T4)、6 h(T5)和次日清晨7:00(T6)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药物起效时间、达到Ramsay镇静评分2~4级时药物平均输注速度.结果 两组药物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及心率均有所下降(P<0.05),用药后呼吸频率与T1相比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镇静治疗后血压较给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T2~4的心率明显下降(P<0.05),用药后10 min内即观察到呼吸频率下降,T2与T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微量泵持续输入用于神经外科躁动患者镇静安全有效,丙泊酚可应用于躁动患者的快速镇静,右美托咪定镇静过程中无明显呼吸抑制发生,但要注意防范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中的镇静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硬膜外麻醉妇科手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103例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和(或)卵巢切除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不给予镇静药物)和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记录给药前(T0)、用药后10min(TI)、30min(T2)、60min(T,)及术毕(T4)的HR、MAP及Ramsay镇静评分情况。结果T1~T4观察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T0时(P〈0.05),HR显著低于T0时(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麻醉妇科手术镇静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80例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0.003mg/kg镇静诱导,维持用咪达唑仑0.08mg/(kg·h)+芬太尼0.001~0.004mg/(kg·h)。维持镇静Ramsay评分3~5分。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在负荷剂量下所有患者均能够达到镇静效果,Ramsay评分均在3~5级,在维持剂量时也能保持等效的镇静效果。患者用药2h后心率、呼吸、血压、SpO2及动脉血氧分压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的患者,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能显著提高患者的镇静效果,增加人机顺应性和用药安全,是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52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咪达唑仑组和丙泊酚组,各26例。观察两组药物达Ramsay分级IV级所需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用药前及用药后1 h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及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结果丙泊酚组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均较咪达唑仑组短(均〈0.01)。使用前后两组HR、R及SpO2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均〈0.05)。结论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ICU中镇静治疗安全有效;而丙泊酚起效时间短,撤药后苏醒快,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10.
杨勇才  刘志苹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1134-1136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过程中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联合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在重症医学科救治的37例需机械通气同时镇静治疗的危重患者。所有入选患者给予丙泊酚1.0~1.5mg/kg体质量静脉注射快速镇静,然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患者清醒,出现烦躁时给予咪达唑仑0.05。0.1mg/k体质量行镇静诱导,之后以0.05~0.10mg·kg^-1·h^-1的剂量,用静脉泵持续泵入,以获得2-4级Ramsay镇静评分。分别记录两药静脉推注后镇静起效时间、达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记录给予咪达唑仑前,用药后2、6h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在负荷剂量下所有患者均能够达到镇静效果,Ramsay评分在2~4级,丙泊酚镇静诱导时间及达满意深度时间[(29±4)s,(20±3)min]明显快于咪达唑仑[(66±4)s,(4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咪达唑仑在维持剂量时能保持良好镇静效果。咪达唑仑用药2、6h后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气管插管时静脉推注丙}自酚可快速镇静、解痉;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的镇静维持治疗中取得很好效果,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拟行腰硬联合麻醉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20例。记录麻醉前(T0)、腰硬联合麻醉开始后(T1)及用药后5(T2)、15(T3)、30(T4)、60 min(T5)时警觉/镇静(OAA/S)评分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率(R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T0、T1时3组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点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5时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OAA/S评分显著低于T0时(P<0.05),右美托咪定组T3~T5时及丙泊酚组T2~T5时OA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T0和T1时SBP、DBP、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T3~T5时SBP和HR及T4~T5时DBP和RR显著低于T0时(P<0.05)。右美托咪定组T3~T5时HR显著低于T0时(P<0.05)。丙泊酚组T5时HR及T4~T5时R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4~T5时丙泊酚组SBP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可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并能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12.
袁川  李红兵 《河北医学》2014,(11):1818-1821
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麻醉镇静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全麻诱导前10min持续静脉微量泵入右美托咪定0.3μg· kg-1· h-1,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入室时(T0)、插管前1min(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2min(T3)、拔管前1min(T4)、拔管后2min(T5)的血流动力学变化、RSS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胶体入量、术中晶体入量、术中尿量、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T4、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较T0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1时SBP、DBP、HR较T0时均下降,但是T2、T3、T4、T5时SBP、DBP、HR较T0时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0、T1时SBP、DBP、HR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T2、T3、T4、T5时SBP、DBP、HR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T4和T5时RSS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能抑制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插管等应激反应,提供适当的镇静作用,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结束前给予右旋美托咪定对老年人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D组)、对照组(C组)各20例。两组患者术中全麻诱导和维持相同,手术结束前10minD组患者于10min内静脉泵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C组患者以相同速率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术毕(T1)、术后15min(T2)、拔管时(T3)、出恢复室时(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拔管时间以及Ramsay评分、VAS评分、躁动评分。结果 D组拔管时血压,心率略升,较手术结束时无明显差异,其他各时间段内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T2、T3、T4较T1血压、心率升高明显(P〈0.05)。两组T2、T3、T4各个时间段血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T4SpO2,T1、T2、T3PETCO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T2、T3、T4Ramsay评分、躁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人苏醒拔管期予镇静的同时保持孩子可以被唤醒,兼有镇痛作用,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无呼吸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高血压病患者蛛网膜下隙阻滞行全髋置换术的镇静效果及对循环及呼吸功能影响。方法将34~82岁、ASAⅡ~Ⅲ级接受全髋置换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M组)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M组,术前10min给予负荷剂量30μg/kg后以0.05mg/(kg.h)速率持续泵注咪唑安定;DEX组,术前10min给予负荷剂量1μg/kg,然后以0.5μg/(kg.h)速率持续泵注DEX;给药10min后进行;观察并记录入室时、给药后10 min、麻醉后5min、30min及90min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入室时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0min后、麻醉后5min、30min、90min两组患者SBP、DBP、HR均较入室时下降(P<0.05),两组间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HR较M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组内比较,麻醉后5min患者SBP、DBP、HR均较其余各时点降低(P<0.05)。与M组比较,D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对高血压病患者蛛网膜下隙阻滞下行全髋置换术时产生良好的镇静、抗焦虑作用和轻微的中枢降压作用,增强循环稳定,不产生呼吸抑制作用,可安全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腰麻下的镇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ASAⅠ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则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时,两组均停药。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苏醒时(T4)、拔管时(T5)、出手术室(T6)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期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T1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则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时,两组均停药。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苏醒时(T4)、拔管时(T5)、出手术室(T6)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期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T1T5时C组SBP、DBP明显高于T0时(P<0.05)。术中D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Ramsay镇静评分D组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期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可有效维持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用量,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清醒镇静用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拟行ERCP检查的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0例。2组患者ERCP检查前静脉注射山莨菪碱10.0 mg和芬太尼1.0μg.kg-1,右美托咪啶组患者15 min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1,以右美托咪啶0.5~1.0μg.kg-1.h-1持续微泵输注至手术结束;丙泊酚组患者2 min内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1,以丙泊酚4.0~6.0 mg.kg-1.h-1持续微泵输注至手术结束。记录麻醉前(T0)、进镜前(T1)、进镜时(T2)、进镜后20 min(T3)和检查结束后10 min(T4)患者的血压、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对插管的难易程度、患者的合作程度进行评分,次日评估患者对检查的满意程度。结果麻醉前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者T1、T2、T3和T4时HR均显著低于T0时(P<0.05),各时间点SBP和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患者T1、T2、T3和T4时SBP、DBP和HR均显著低于T0时(P<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患者T1时SBP和T1、T2、T3、T4时DBP均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啶组(P<0.05),但2组T2、T3和T4时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T1、T2、T3和T4时患者HR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啶组(P<0.05)。右美托咪啶组操作难易程度和患者合作程度评分显著高于丙泊酚组(P<0.05)。2组患者对检查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芬太尼清醒镇静用于ERCP检查安全可行,能满足检查所需镇静要求,并可获得患者较好的合作;但部分患者发生HR减慢,需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莉萍  李剑鹏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641-642,644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科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其麻醉清醒后即予咪达唑仑0.1mg/kg负荷量静脉推注,然后0.05~0.15mg/kg.h微泵静脉注射维持,以获得Ramsay评分2~5级,同时监测用药前和用药后30min、1h、3h、6h、12h、24h持续镇静时心率(HR)、有创动脉血压(BP)、中心静脉压(CVP)、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VT)、气道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mean)、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在负荷剂量下均能达到镇静要求,Ramsay评分≥2级,维持剂量也能够保持平稳满意的镇静效果,均有顺行性遗忘效应,且能有效减少人机对抗,对循环影响轻微,无明显的呼吸抑制。结论:咪达唑仑可作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的理想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在体外循环(CPB)下实施心脏手术的患儿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试验组经静脉微量注射泵注射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监测两组患儿在术中颈内静脉置管后(T1)、劈胸骨后(T2)、CPB前(T3)、CPB结束时(T4)、气管导管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T1、T2、T3和T4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记录T5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同时测定术中5个时间点的血糖、皮质醇及醛固酮水平。结果试验组在术中各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T1、T2、T4时间点的HR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试验组在各时间点的BIS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在T5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T1、T2、T3和T4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T2、T3、T4和T5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术中各时间点的醛固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1、0.05)。试验组在T4和T5时间点的血糖和醛固酮水平以及T5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1时间点(P值分别<0.01、0.05)。对照组在T2、T4和T5时间点的血糖和皮质醇水平,以及T2、T3、T4和T5时间点的醛固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1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且能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