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目前常用的Polycut硬组织切片机难以制作皮质骨或含坚硬植入物组织的薄层切片,近年来这些切片多用EXAKT硬组织切磨系统进行制作. 目的:实验采用EXAKT切磨系统制作含金属内植物的软、硬组织薄层切片. 方法:取大鼠股骨远端、小鼠股骨干骨折部、带有钛合金种植体的犬下颌骨和带有钴铬支架的猪冠状动脉标本,经多聚甲醛固定和丙酮脱水后用有机玻璃(甲基丙烯酸甲酯)浸透包埋.组织包埋块用EXAKT系统作厚度约300μm的切片,然后磨片至厚5~10μm的切片.不同切片用苏木精-伊红和甲苯胺蓝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 结果与结论: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大鼠股骨远端骨组织切片中干骺端矿化骨小梁呈浅蓝色、皮质骨结构完整,无碎裂.含带有钛合金种植体的犬下颌骨切片浅蓝色宿主骨与黑色金属种植体密切结合,形成牢固的界面.四环素标记的小鼠股骨干骨折部骨痂切片,在荧光显微镜(紫外光)下显示明显的双层荧光带.苏木精-伊红染色的包裹钴铬合金支架材料的猪冠状动脉组织切片显示,支架材料维持在原位,与血管壁无脱离或游移现象,组织无皱缩或折叠.结果提示,采用EXAKT切磨系统技术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软、硬组织薄层切片,可清晰显示各种组织结构和人工植入物.  相似文献   

2.
背景:以往支架材料修复骨软骨的实验大都存在骨软骨耦合界面修复不良的情况。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复合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复合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签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制作单侧膝关节骨软骨复合缺损后,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软骨细胞与同种异体动物源性骨软骨复合支架,对照组于骨缺损处植入同种异体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空白组未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大体观察见复合缺损区完全修复,局部无凹陷,新生组织和周围组织融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见软骨缺损区由新生的透明软骨样组织修复,细胞柱状排列,极性好,软骨陷窝明显,骨缺损区由骨样组织修复,新生软骨和软骨下骨以及宿主骨界面耦合良好,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和组织学评分优于对照组、空白组(P〈0.05)。说明诱导分化的自体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复合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所构建的细胞-支架复合体能成功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复合缺损,是一种理想的骨软骨复合缺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以往支架材料修复骨软骨的实验大都存在骨软骨耦合界面修复不良的情况.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复合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复合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签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制作单侧膝关节骨软骨复合缺损后,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软骨细胞与同种异体动物源性骨软骨复合支架,对照组于骨缺损处植入同种异体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空白组未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大体观察见复合缺损区完全修复,局部无凹陷,新生组织和周围组织融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见软骨缺损区由新生的透明软骨样组织修复,细胞柱状排列,极性好,软骨陷窝明显,骨缺损区由骨样组织修复,新生软骨和软骨下骨以及宿主骨界面耦合良好,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和组织学评分优于对照组、空白组(P < 0.05).说明诱导分化的自体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复合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所构建的细胞-支架复合体能成功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复合缺损,是一种理想的骨软骨复合缺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如何更好地以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并达到良好的远期疗效目前尚无公识。目的:创新性地在膝关节腔内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的组织工程软骨。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MEM/F12完全培养基培养,成软骨诱导条件培养基诱导分化。取同种异体兔的髂骨和椎体骨制作成脱钙骨支架,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于脱钙骨支架上,培养1d后将细胞支架复合物用筋膜包裹置于兔左膝关节腔内培养,单纯脱钙骨支架筋膜包裹置入右膝关节腔。于培养第4,8,12周分别取材,行大体观察并制成石蜡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培养4,8周,细胞一支架组标本Ⅱ型胶原免疫组化的平均吸光度值(A)分别为0.263±0.031,0.340±0.052,单纯支架组标本分别为0.147±0.027,0.165±0.0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培养12周细胞支架组标本Ⅱ型胶原免疫组化A值平均为0.362±0.037,标本类似正常软骨外观,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反应呈阳性;而单纯支架组脱钙骨支架降解。培养12周细胞一支架组苏木精一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数量多,脱钙骨支架基本被吸收;而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有被染成紫红色的异染性基质形成。结果提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可在兔膝关节腔内培养出组织工程软骨。  相似文献   

5.
大鼠膝关节软骨不同染色方法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国内外学者对关节软骨对软骨进行了大量研究,需要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但将多种染色方法同时应用于软骨研究及探讨染色机制的较少.目的:探讨不同染色方法对大鼠膝关节软骨染色的优缺点.方法:取正常大鼠膝关节软骨,行苏木精-伊红、番红O、阿尔辛蓝、甲苯胺蓝、番红-阿尔辛蓝、番红-固绿染色,观察软骨结构.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番红O、甲苯胺蓝染色均可观察到潮线,分别为蓝色、红色和蓝色,番红O和甲苯胺蓝染色强度朝潮线方向增强,番红O染色对潮线的观察优于其他染色方法.苏木精-伊红染色关节软骨4层结构清晰,软骨细胞呈柱状排列,基质呈均匀呈嗜碱性染色.番红O染色显示4层结构层次清楚,基质深层染色最红.阿尔辛蓝染色显示,pH 1.0时软骨细胞周边部分被阿尔辛蓝强烈染色,pH 2.5时阿尔辛蓝染色较深.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组织结构层欠清,胞核染色清晰,胞浆几乎不着色,基质呈淡蓝紫色.番红-阿尔辛蓝染色显示软骨表面及基质呈不均一的红色,深层颜色较深,软骨细胞周围蓝染;番红-固绿染色显示软骨基质呈均匀的红色,软骨下骨呈绿色,软骨组织与骨组织分对比鲜明.提示上述各种方法均可观察到软骨的四层结构,但以番红O染色显示软骨各层和潮线结构最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软骨细胞形态变化较其他方法清楚.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实验性2型糖尿病(T 2DM)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态发生蛋白-2(BM P-2)的表达水平,探讨影响糖尿病种植体骨整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试图为发现新的治疗糖尿病骨整合方法打下理论基础。方法:将48只大鼠均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按40 m g/kg腹腔内一次性注射枸橼酸钠链脲佐菌素溶液建立T 2DM模型。在胫骨近骺端种植纯钛种植体。种植后2,4,8周分批分次处死动物。采用不带种植体脱钙标本硬组织切片、脱钙标本切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骨形态BM P-2的表达并做图像分析。结果:HE染色镜下观察糖尿病组骨形成滞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BM P-2免疫组织化学灰度值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者的骨质疏松化倾向可能与糖尿病种植修复较正常者失败率高有关,糖尿病者BM P-2的减少可能是影响种植体骨整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背景:小块组织工程骨植入动物体内后,早期依靠组织液的渗透可获得营养,但大块组织工程骨的营养仅靠组织液的渗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血管再生来获得。目的:观察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组织工程骨植入动物体内后的血管形成能力。方法:制作日本大耳白兔双侧尺骨中段骨缺损模型,左侧尺骨缺损植入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脱脂去蛋白的牛松质骨支架组织工程骨为实验组,右侧尺骨缺损植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脱脂去蛋白的牛松质骨支架组织工程骨为对照组。术后12周行X射线摄片观察、大体标本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组织切片观察、MiFas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尺骨缺损处均有连续骨痂形成;组织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法染色及MiFas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大量的新生骨,但实验组新生血管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且血管较粗大,而且与新生骨接近。说明将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在组织工程骨上植入动物体内可明显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背景:小块组织工程骨植入动物体内后,早期依靠组织液的渗透可获得营养,但大块组织工程骨的营养仅靠组织液的渗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血管再生来获得。目的:观察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组织工程骨植入动物体内后的血管形成能力。方法:制作日本大耳白兔双侧尺骨中段骨缺损模型,左侧尺骨缺损植入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脱脂去蛋白的牛松质骨支架组织工程骨为实验组,右侧尺骨缺损植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脱钙脱脂去蛋白的牛松质骨支架组织工程骨为对照组。术后12周行X射线摄片观察、大体标本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组织切片观察、MiFas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尺骨缺损处均有连续骨痂形成;组织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法染色及MiFas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大量的新生骨,但实验组新生血管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且血管较粗大,而且与新生骨接近。说明将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载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在组织工程骨上植入动物体内可明显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背景:牙齿缺失导致牙槽嵴骨质的改建和持续吸收,严重影响种植体植入的条件和种植区软硬组织的美观。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促进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制作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的组织工程化骨。拔除6只实验犬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在其近中根牙槽窝处制备种植床,即刻植入种植体,在钛钉颊侧制作三壁骨缺损,两侧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组织工程化骨与Bio-Oss小牛无机骨粉,并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术后即刻、4周、8周、12周X射线测量种植体周围骨灰度值;12周后完整取出下颌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缺损区的微观结构,新生骨量、形态结构及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骨密度变化无明显差异,表明两组材料在促进骨再生过程中的成骨效果基本一致。组织工程化骨组骨缺损区内形成致密板状骨,可见成熟骨细胞,哈弗氏管,新生骨-种植体结合较紧密;Bio-Oss小牛无机骨粉组板层骨致密,新骨中有少量Bio-Oss颗粒分布,成骨细胞较组织工程化骨组少,部分哈弗管结构内可见到毛细血管,新骨与植入材料之间形成桥形连接,与种植体结合紧密。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io-Gide胶原膜可促进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再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喷涂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的钛合金种植体植入动物体内后局部组织的反应,研究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与骨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应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钛合金种植体表面喷涂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分别于术后1、2和3个月处死实验动物,截取含有种植体的股骨髁后,作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荧光标记技术,分别行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植入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喷涂的种植体后,骨组织的修复属于正常的骨修复过程。结论: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与骨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纳米晶胶原基骨复合骨髓单个核细胞可促进各种干细胞生长,诱导新骨形成和成血管化,促进最终成骨。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复合纳米晶胶原基骨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7只,制备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人工制备骨缺损模型,分为3组,实验组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复合纳米晶胶原基骨支架材料,对照组骨缺损处植入纳米晶胶原基骨支架材料,空白组骨缺损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制备组织标本,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分析、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检测。 结果与结论: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处愈合程度、成骨速度及质量明显优于其他组;扫描电镜显示实验组材料与骨接触紧密,组织相容性好,无炎症刺激反应;分析牙 CT 数据及新骨形成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骨修复情况优于其他组(P〈0.05)。表明骨髓单个核细胞复合纳米晶胶原基骨支架材料具有骨诱导和骨形成作用,可用于修复颌骨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建立理想显示神经元微细结构的方法.方法:在10~14 d内,对18只比格犬胸9~10椎体给予总剂量为60 Gy的放疗.放射治疗结束3个月后,将18只比格犬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组,每组6只,各组犬活杀后取脊髓并行横断切片,A组采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B组采用传统ToluidineBlu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C组采用改进的Toluidine Blue染色法显示神经元结构.结果: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后神经元结构不清晰.尼氏小体模糊.传统Toluidine Blue染色后组织切片全部为蓝色,对比度较差.改进后的Toluidine Blue染色后,尼氏小体、胞核及轴突、树突都清晰可见,且视野红蓝颜色相匹配,清晰度好,分辨率高.经病理图像及分析系统统计,改进后Toluidine Blue染色后组脊髓神经元内尼氏小体表达量与其他两组有差异(P<0.05),结果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光镜下,改进的Toluidine Blue染色法的组织切片分辨率、美观度、清晰度较苏木精-伊红染色和传统的Toluidine Blue染色法的更好,更能清楚显示神经元的结构特征.该技术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应用于放疗对脊髓神经元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支架结构有利于红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及各种生长因子的生长,促进最终成骨.目的:探讨浓缩红骨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载自体骨膜碎片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人工制备骨缺损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左侧为实验侧,植入自体浓缩红骨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载自体骨膜碎片与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右侧为对照侧,植入自体骨膜碎片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术后2,4,8,12周制备组织标本,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分析、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检测.结果与结论: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显示,实验侧骨缺损处愈合程度、成骨速度及质量明显优于对照侧;扫描电镜显示实验侧复合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无炎症刺激反应;牙CT分析数据及新骨形成情况分别证明实验侧骨密度CT值显著高于对照侧(P <0.05),实验侧新生骨面积显著高于对照侧(P <0.05).表明浓缩红骨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载自体骨膜碎片支架材料具有明显骨诱导作用,可望成为临床应用中修复颌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两种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的异位成骨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将复合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后的双相陶瓷生物骨支架材料异位肌袋内植入,观察新骨形成能力。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所及青岛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健康日本大耳兔3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物活性骨组和生物骨组,每组16只。将双相陶瓷生物骨支架材料分别与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制得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和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将两种材料分别植入生物活性骨组和生物骨组兔股部肌袋内,分别于术后第2,4,8,12周取材,进行植入材料的大体观察,组织切片分别做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结果:纳入兔3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生物活性骨组和生物骨组术后2周时,材料表面均形成薄层结缔组织包膜,包膜内形成新生的血管网;术后4,6,8周时生物活性骨组包膜内血管网及白色骨样组织生成多于生物骨组。②两组兔骨组织染色观察:生物活性骨组术后2周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材料表面及孔隙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毛细血管丰富,未见骨形成;术后8周Masson染色可见散在分布的类骨质,散在的蓝色组织为新生骨;术后12周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材料边缘可见膜内成骨结构,可见排列成行的成骨细胞,新生骨胶原纤维排列稍紊乱,骨细胞及骨陷窝明显。生物骨组术后12周Masson染色材料边缘可见有蓝色网状分布的胶原纤维,无骨形成。结论:两种材料肌袋植入后生物相容性好,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具有异位成骨能力,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无骨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微型种植体作为骨支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正畸治疗中,一些研究表明上下颌脱落率明显不同,但关于上下颌微型支抗种植体-整合差异的相关报道较少。目的:应用不脱钙的硬组织切片法观察载荷对微型种植体上下颌骨整合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6/2008-03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动物室完成。材料:微型钛螺纹种植体(直径1.6mm,长度8mm)及配套设施由西安中邦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将72枚微型种植体植入在家猪的上下颌骨内,按照植入至取材的时间及载荷分为即刻组、3周无载荷组、6周载荷组,9周载荷组、12周载荷组和12周无载荷组。载荷开始时间为种植体植入后4周。制作种植体-骨的硬组织切片,用图文分析系统计算其周围骨的整合情况。主要观察指标:种植体-骨结合率及种植体周围骨钙化面积百分率。结果:①除6周载荷组外,其余各组下颌种植体-骨结合率均高于上颌,无论是种植体表面50m还是500μm范围内,下颌骨面积率也均高于上颌。②在种植体周围50μm范围内,3周无载荷组骨面积率最低,6周载荷组骨面积率最高。在500μm范围内,同一颌内各组骨面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12周载荷组上下颌的种植体-骨结合率、骨面积率均高于12周无载荷组。结论:①下颌种植体拥有更大的骨量支持。②种植体周围50μm范围内是骨改建最活跃的地带,而超过500μm以外的区域骨改建活跃程度显著降低。③经过一定愈合期后一定范围的载荷是可以增加种植体-骨结合率和量。  相似文献   

16.
背景: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是常用的两种评价骨组织修复程度的方法,但上述两种方法能否有效地评价骨缺损修复过程中骨组织成熟度,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比较Masson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两种方法判定骨组织成熟度的敏感性。方法:构建新西兰白兔15mm桡骨缺损的动物模型,植入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化骨,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随机选取6只动物摄X射线平片,随后处死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Masson染色及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X射线片与大体标本可见兔桡骨缺损逐渐修复,新生骨走向成熟骨。术后4周,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材料与骨的结合部及中间的材料上均形成大量新生软骨,有类骨样组织形成及有少量编织骨出现;Masson染色主要表现为绿色,可见到少许红染。术后8周,苏木精-伊红染色出现更多的新生骨组织,并更趋于成熟,出现了成熟的骨细胞及大量编织骨,有血管形成;Masson染色主要表现为红-绿相间。12周时,苏木精-伊红染色新生骨逐渐改建,形成髓腔,有大量板层骨相互融合成片;Masson染色主要表现为红色。说明Masson染色结合苏木精-伊红染色能较好判定新生骨走向成熟骨的过程,但在判定骨质成熟度时Masson染色较苏木精-伊红染色更直观。  相似文献   

17.
背景:研究证实尼古丁会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红细胞的活性。 目的:检测尼古丁对表面喷砂或酸蚀处理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及骨保护素、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每天2次背部皮下注射2 mg/kg尼古丁,对照组对应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周后在两组大鼠胫骨近干骺端分别植入表面喷砂或酸蚀处理的钛种植体,实验组继续皮下注射尼古丁,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种植后第2,4周对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行CT、X射线、荧光定量PCR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结合程度及骨保护素和骨形成蛋白2表达明显下降(P 〈0.05)。在尼古丁作用下,表面喷砂处理种植体组骨保护素和骨形成蛋白2表达、表面酸蚀处理种植体组骨保护素表达均随时间变化明显下调(P 〈0.05),并且表面酸蚀处理种植体组植入2周时骨形成蛋白2表达高于表面喷砂处理种植体组(P 〈0.05);X射线与CT结果提示,尼古丁干预对表面酸蚀处理种植体周围新生骨形成量和新生骨矿化程度的影响明显小于表面喷砂处理种植体。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两种种植体周围成骨细胞的数量与活性随时间变化均降低,但表面酸蚀处理种植体组效果好于表面喷砂处理种植体组。  相似文献   

18.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标本来自武钢总医院2010-2011年间临床手术切除和门诊活检组织,包括各种肿瘤组织以及胆囊、阑尾、甲状腺、胃肠镜活检组织等. 1.2方法标本经4%甲醛固定,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厚3 ~4 μm.镜下比较未经冰醋酸酸化处理的苏木精和伊红染液与已经酸化处理的染液的不同染色效果. 1.3试剂Harris苏木精:苏木精2.5g,纯乙醇25 ml,蒸溜水500 ml,钾明矾50 g,氧化汞1.25 g,冰醋酸20 ml;伊红染液:伊红20 g,蒸馏水500 ml,冰醋酸5ml[1].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癌瘤之一。本文观察了12例原发性肺癌术后标本的超微结构,结合光镜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病理诊断、从组织发生角度认识其形态变化。尝试细胞亚显微结构水平的病理分类分型标准。12例术后标本及时常规电镜处理,国产711环氧树脂包埋。切成1微米的半薄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选区再制成超薄切片及半薄切片,铀、铅染色,  相似文献   

20.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的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 目的:观察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复合支架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36只,建立右侧桡骨长段骨缺损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对照组于骨缺损处植入丝素/壳聚糖复合支架,空白对照组造模后不作任何处理。术后4,8,12,16周进行X射线摄片、标本大体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术后16周,实验组缺损区X射线影像与正常骨组织无区别,骨髓腔完全再通,有明显的骨组织生成,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骨小梁和较多核深染的长梭形骨细胞;对照组X射线骨密度影略低于正常骨组织,部分骨髓腔再通,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骨细胞周围有不少软骨细胞,未见明显的骨小梁或骨板结构,排列较紊乱;空白对照组断端骨钙化影同正常骨组织一致,断端各自封闭形成骨不连,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和少量的类骨组织。表明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复合支架可较好地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