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景:目前关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是否会对人体造成系统性影响的研究尚较少报道. 目的:通过对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拆除前后患者血清中镍铬元素含量的测定,对其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估. 方法:选取因怀疑镍铬烤瓷修复体的镍、铬元素对全身有影响,而要求拆除原修复体的患者69例,在修复体拆除前、拆后1个月,分别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患者血清中镍、铬含量进行检测,并按年龄、性别、修复体数目、修复体戴入时间以及修复体有无金属暴露等因素进行分组分析. 结果与结论:69例患者在镍铬烤瓷修复体拆除前后所测的血清镍、铬含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而且患者的血清镍、铬含量与年龄、性别、修复体的数量、修复时间以及有无金属暴露等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 >0.05).提示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所释放的镍、铬离子量微小,不足以对人体血清中的镍、铬含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背景:镍、铬虽人体必需元素,但其浓度过高将对人体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因此用于修复牙齿镍铬合金材料的生物安生性值得重视。 目的:观察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6个月及1年后血清中镍铬元素含量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探讨镍铬合金长期存在于口腔中的安全性。 设计、时间和地点:病例对照观察,于2006—01/2007-12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完成。 对象:选择2006—01/12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60例上颌前牙有3颗行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的患者为实验组,男28例,女32例.平均40岁,均无其他金属充填物和修复体者。以60名同期到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平均39岁。 方法:无菌抽取对照组健康者及实验组患者修复后0.5年,1年空腹静脉血,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镍、铬元素的含量。 主要观察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镍、铬元素含量变化。 结果:纳入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患者60例及健康对照者60名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上颌前牙修复后0.5年血清镍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修复后1年血清镍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修复后0.5及1年血清铬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上颌前牙行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后在口腔环境中释放一定的镍、铬。血清镍含量随修复时间延长有增高趋势,但量很微小,在人体生物安全范围内,是否会随修复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加,需要长期随访评定。  相似文献   

3.
对比镍铬合金烤瓷与贵金属烤瓷的临床修复效果。选择贵金属瓷冠修复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共202颗牙;选择镍铬合金瓷冠修复治疗者62例作为对照组,共210颗牙。观察对比两组修复完成时、修复治疗1年后牙冠完整性、牙龈颜色、牙冠表面颜色、牙龈健康情况。研究组202颗修复体1年后牙冠完整性、牙龈颜色、牙冠表面颜色、牙龈健康占优的比例为98.51%、98.02%、96.04%、97.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80.95%、83.33%、83.81%(P0.05)。与镍铬合金相比,贵金属烤瓷的修复效果更佳,具有美观自然、生物相容性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钴铬合金烤瓷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单个上前牙烤瓷冠修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钴铬合金烤瓷冠组和镍铬合金烤瓷冠组,各50例,分别给予相应烤瓷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修复后18个月内的颜色、外形、牙龈状况、龈缘返青、颈缘适应性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钴铬合金烤瓷冠组患者修复后发生颜色改变和变形的患者少于镍铬合金烤瓷冠组患者,钴铬合金烤瓷冠组患者修复后颜色一致的患者多于镍铬合金烤瓷冠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钴铬合金烤瓷冠组患者修复后颈缘适合性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组患者,炎症反应的发生率低于镍铬合金烤瓷冠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钴铬合金烤瓷冠组患者修复后牙龈状况、龈缘返青情况均显著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口腔内烤瓷冠的颜色、外形、牙龈状况、龈缘返青、颈缘适应性和炎症反应情况均加重。结论钴铬合金烤瓷冠较镍铬合金烤瓷冠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有关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对龈下菌群影响的研究还较少。目的:探讨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对龈下菌群构成比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怀疑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影响健康而要求拆除原修复体的烤瓷牙患者9例(患牙12颗),于镍铬合金烤瓷烤瓷修复体拆除前、拆除后1个月、拆除后3个月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检测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基牙及对侧同名天然牙的龈下菌斑。结果与结论:修复体拆除后1,3个月,患牙龈下菌斑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谱与拆除前相比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拆后3个月与拆后1个月相比也发生了较明显变化;此外,选择在修复体拆除前龈下菌斑中经常出现而在拆除后消失或减弱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像中一些特异性条带作16S rDNA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特异条带的基因序列分别与啮蚀艾肯菌、直形弯曲菌和隐藏优杆菌有着较高的序列相似度。结果表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导致了修复基牙龈下菌群组成的变化,并且导致了部分牙周可疑致病菌构成比增加。  相似文献   

6.
严格按照金属烤瓷冠牙体预备、比色、取模标准进行,制作镍铬合金、钴铬合金修复体各268件,并于12个月后随防,观察其牙龈染色、牙龈退缩、牙龈出血、边缘密合度及崩瓷情况。结果全部烤瓷冠均未发生折裂。镍铬合金烤瓷冠组出现牙龈出血、龈缘色素沉着、牙龈退缩、崩瓷和颈缘密合度问题者分别占6.72%、17.54%、7.09%、1.87%和2.24%,钴铬合金组分别为0、0、0、1.12%和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钴铬合金修复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边缘适合性,金属稳定性、耐腐蚀性较高,不会造成牙龈色素沉着等牙龈症状,其临床表现优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可作为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的良好代替品。  相似文献   

7.
镍铬烤瓷合金的生物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镍铬烤瓷合金的生物学性能与材料所释放的金属离子密切相关.镍铬烤瓷合金所释放的金属离子,尤其是镍、铍等可能导致临近牙周组织和口腔黏膜的炎症反应.体外实验证明,金属过敏反应为多种金属离子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所致.重铸镍铬烤瓷合金的耐腐蚀性差和细胞毒性大.严格按工艺要求制作的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生物安全性能良好.镍铬烤瓷合金在口腔内腐蚀过程中释放少量金属离子,刺激局部组织,可能导致邻近组织过敏、变色,但对全身系统无明显毒副作用,无明显遗传毒性或致癌性.  相似文献   

8.
患者拒绝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的原因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佳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4):376-376
1临床资料2010-04—06在我院口腔中心进行患牙治疗并行烤瓷冠修复的患者324例。根据其对镍铬合金烤瓷冠的选用情况,对治疗前期宣教中患者决定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但在牙体制备后放弃镍铬合金烤瓷冠而改选用中、高档次烤瓷冠修复者138例,基牙为活髓者97例,基牙为死髓者41例;单颗或2颗冠修复者78例,3颗或3颗以上冠修复者60例。随机发放调查表12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17份,回收率97.5%。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制的3种成分及含量不同的含钛镍铬(Ni-Cr)烤瓷合金与Vita VMK88瓷的结合性能。方法:实验于2005-05/12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技工室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完成。采用铸造法制作实验合金试件,3种含钛镍铬烤瓷合金依成分不同分为高钛组(含钛量最高且不含铍的Ni-Cr组),中钛组(含钛量较高且不含铍的Ni-Cr组),低钛组(含钛最少且含铍的Ni-Cr组),以HI BOND非贵金属烤瓷合金为对照组,每组试件8个。在试件中份熔附厚度为2mmVita VMK88瓷,形成4.4mm×3.8mm×2.0mm的瓷块。在万能试验机上采用剪切力试验测试金瓷分离时的载荷。结果:高钛组、中钛组、低钛组的剪切强度值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4364±4.7918),(25.5335±3.9612),(24.6663±4.4316),(31.1975±3.7038)MPa],各组的剪切强度均值间进行两两比较(q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种含钛镍铬烤瓷合金均与Vita VMK88瓷有良好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10.
背景:国内许多学者认为贵金属烤瓷修复体较镍铬合金更有利于保持牙周组织的长期健康,但国内外尚无相关的系统评价.目的:评价贵金属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对中国人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01/2011-03)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11-03)文章,同时手工检索10 种中文口腔医学杂志有关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临床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与Meta 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 篇文献,均存在中等程度偏倚风险.结果显示,贵金属烤瓷修复体能够降低79%由镍铬合金者引起的修复后基牙牙龈炎发生风险(P < 0.05),可减少94%由镍铬合金引起的修复后基牙牙龈染色发生风险(P < 0.05).另外,贵金属烤瓷修复体修复后边缘密合度显著高于镍铬合金者(P < 0.05).目前证据显示,使用贵金属烤瓷修复体能够减少国内人群修复后牙龈炎及牙龈染色的发生风险,然而还需要进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增加该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镍铬合金烤瓷冠因其机械性能优良、低廉价格,在国内口腔修复领域广泛应用。目的:观察镍铬合金烤瓷冠对患者尿中镍、铬离子的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03/2010-03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戴用镍铬合金烤瓷冠患者55例为实验组,同期未做任何修复治疗者5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尿中镍、铬的离子水平。结果与结论:镍铬合金冠修复患者尿镍、铬离子水平与对照组接近(P〉0.05),且镍铬合金烤瓷冠数量〈5个与≥5个的患者的镍、铬离子水平也接近(P〉0.05),但与使用镍铬合金烤瓷冠〈5年的患者相比,使用年限≥5年者的尿镍、尿铬离子水平升高(P〈0.05,P〈0.01)。提示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不会影响患者尿中镍、铬离子水平,但镍铬合金烤瓷冠使用年限会影响患者尿中的镍、铬离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对比观察玻璃纤维桩与Ni-Cr合金桩核在前牙桩拆除后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选取89例共103颗拆除桩后需要再修复的前牙,分别用玻璃纤维桩(54颗)和Ni-Cr合金桩(49颗)作桩核修复,患者两年后复诊,观察修复效果.其中玻璃纤维桩组有3例出现中度牙龈炎性反应,2例桩核折断,1例桩脱落;Ni-Cr合金桩核组有8例和6例分别出现牙龈中、重度反应,6例出现边缘色泽改变,7例出现根折,5例出现桩核脱落.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桩比铸造金属桩更适合应用于前牙的再次修复,但不能完全代替Ni-Cr合金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甲亢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对甲亢患者初诊组32例,复诊组32例(经他巴唑治疗时间大于1年),对照组20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清ADPN、FFA、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lated hemoglobin,GHb)检测分析。结果 (1)血清ADPN和FFA水平:甲亢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2)FBG水平:甲亢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GHb水平:甲亢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甲亢治疗前后ADPN和FFA水平存在差异,甲亢的药物治疗对患者血清ADPN和FFA水平有下调作用,其产生及下降的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检测血清ADPN和FFA水平对甲亢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为研究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以及抗抑郁治疗的生物学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将3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设为病例组,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设为对照组.病例组口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病例组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对照组于入组时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病例组治疗8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13.02,P<0.01),显效率71.4%,总有效率88.6%.(2)病例组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6.94,P<0.01),治疗前显著低于对照组(t=8.02,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t=1.62,P>0.05).(3)病例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病例组治疗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病程、年龄、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能参与老年抑郁症的病因与治疗机制,并可能成为预测老年抑郁症抗抑郁疗效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上皮型钙黏蛋白(SE-CAD)、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化学法和ELISA法对30例鼻咽癌患者(研究组)进行了放疗前后血清SECAD、Hcy和PDGF-BB水平检测,并与35例健康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及放疗后1个月血清SE-CAD、Hcy和PDGF-B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52、2.683、3.125,均为P0.05)。复发患者上述3项指标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CAD、Hcy和PDGF-BB表达均为阴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72.0%,SECAD、Hcy和PDGF-BB表达均为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SE-CAD、Hcy和PDGF-BB水平的变化与鼻咽癌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抑郁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抑郁水平作一临床对比研究,并对与抑郁水平相关的影响因素作一分析,探讨减少尿毒症患者抑郁发生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于2005-01/2008-12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尿毒症的患者91例,分为3组,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28例;等待肾移植组31例;肾移植术后出现慢性排斥反应而恢复血液透析组32例.采用Beck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尿毒症病程、肾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维持正常时间和透析时间等指标.观察抑郁发生率,并做抑郁水平相关因素分析.结果:①肾功正常组患者抑郁水平明显低于血液透析组(P<0.01);待移植组患者抑郁水平低于血液透析组(P<0.05).②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明显关联(P>0.05);已婚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和水平低于单身患者(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抑郁水平与移植肾功能维持正常时间的长短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对于单身的尿毒症患者和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衰竭而重新血液透析的患者,给予更多的社会和心理支持是很有必要的.把更多的尿毒症患者纳入肾移植等待范围能减少抑郁的发生,减轻抑郁的发生程度,从而提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7.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soluble CD30 (sCD30) serum levels in chronic hepatitis C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activity of the disease and with the outcome of interferon (IFN)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sCD30 serum levels in 25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IFN-2alpha, were measured. A total of 20 healthy subjects were used as controls. High sCD30 levels in serum were found in 36% of patients and in 5% of controls. In patients with sCD30 levels above or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gender, serum transaminases and histology activity index were found. In relation to IFN treatment, only responder patients had serum sCD30 higher than controls,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sponders and non-responders was not significant. No changes from baseline values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Although high, sCD30 serum levels in chronic hepatitis C are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disease activity, are not affected by IFN treatment and are not predictors of response to IFN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altered urinary nucleosides before and after tumor removal of breast cancer (BCa).

Design and methods:

Targeted metabolite profiling of 14 urinary nucleosides was conducted with both pre- and post-operative female patients with BCa (n = 150, age: 46.6 ± 7.7 years), and female controls (n = 150, age: 46.8 ± 7.7 year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coupled to on-line extraction.

Results:

Levels of modified nucleosides (5-hydroxymethyl-2′-deoxyuridine, P < 0.001; 8-hydroxy-2′-deoxyguanosine, P < 0.001; 1-methyladenosine, P < 0.02; N2,N2-dimethylguanosine, P < 0.001)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re-operative patients than in both normal controls and post-operative patients.

Conclusions:

This approach could be us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athogenesis of BCa as well 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medic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