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迈群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1984,(1)
<正> 例一,覃××,女性,13岁。因左眼球突出一年,流泪、鼻塞、鼻出血8个月入院,无头痛、呕吐、复视等症。检查: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右眼视力1.5,左眼1.2,右眼球突出度13mm,左眼17mm。眼球运动好,眼底正常。左鼻根部隆起,皮肤正常,无压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6 5岁 ,以眼眶区肿胀、疼痛、鼻塞、有脓性分泌物 1个月入院 ,CT检查 :右鼻咽部及筛窦前壁见呈等密度分叶状占位病变 ,其密度均匀一致 ,边缘清晰 ,瘤内可见钙化 ,大小约 2 .5cm× 2 .7cm× 1.8cm ,临床诊断 :鼻咽部肿块待查。行鼻咽及筛窦部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 :分叶状组织一块 ,约 2 .5cm× 2 .0cm× 1.9cm大小 ,质韧实 ,切面质地均匀 ,色灰白 ,无出血、坏死。光镜观察 :瘤细胞部分多角形 ,似合体细胞 ,部分为纤维母细胞样瘤细胞 ,这两种瘤细胞互相交错 ,弥漫排列或成巢状 ,并形成许多旋涡状结构。结构中央为多角合…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鼻腔和鼻窦原发性脑膜瘤,并从文献中收集40例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见,无特征性症状表现,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王文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1999,(2)
患儿男,13岁。因右眼球突出两月入院。两月前患儿家长发现患儿右眼球突出,病程中无进行性鼻塞、鼻出血,无头痛、双眼视力均为2.0。查体见右眼球向前外侧移位,眼球运动良好,对光反射灵敏,触诊右眼眶内侧壁有一肿块,边界不清,质硬,无压痛。右侧中鼻甲向内下方... 相似文献
5.
王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80,(2)
脑膜瘤为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发生于鼻腔或/及鼻窦者则罕见。北京首都医院统计41年中(1917~1958年)病理证实的鼻及鼻窦良性肿瘤201例,贵阳医学院耳鼻喉科10年半中(1954~1964年6月)治疗鼻及鼻窦良性肿瘤45例,Hondousa(1952)报告鼻及鼻窦良性肿瘤73例,在以上各组病例中均未见有脑膜瘤。Mojoros(1970)报告原发性额、筛窦脑膜瘤1例,并查阅文献(未包括我国文献),认为连同该氏病例共有8例原发性鼻腔及鼻窦脑膜瘤的报道。国内有关此病的报告亦仅数例。 相似文献
6.
病例报告例 1 女 ,5 3岁。左鼻阻 1年伴反复鼻衄 6月。于 1 992年 4月 2日以左后鼻孔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之诊断收住院。查体 :贫血貌 ,左下甲与鼻中隔轻度粘连 ,间接鼻咽镜下见左后鼻孔有 2 cm直径大小的淡红色肿物 ,鼻窦常规 X线片示 :左侧后鼻孔占位性病变 ,左上颌窦内侧骨壁不连续伴窦腔炎症性改变。拟诊为后鼻孔息肉并在局麻下经鼻腔途径摘除。术后病理报告 :脑膜瘤。行颅脑、颅底 CT扫描均无异常发现。术后 1 6d痊愈出院。失访。例 2 男 ,1 9岁。左眼溢泪 2月、左内眦处渐隆起 1月 ,无鼻阻、鼻衄、复视及视力减退 ,以左筛、额窦粘… 相似文献
7.
8.
鼻腔及鼻窦异位脑膜瘤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膜瘤是颅内和椎管内的常见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19%、椎管内肿瘤的1/3左右,但位于鼻腔及鼻窦异位脑膜瘤罕见。我科于1992~1998年间共收治鼻腔及鼻窦异位脑膜瘤5例,报告如下。1 临 床 资 料5例鼻腔及鼻窦异位脑膜瘤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在19~70岁之间,见表1。... 相似文献
9.
赵学林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6,(5)
患者,男,47岁,因进行性鼻塞4年,于2003年3月14日收入院。患者双侧进行性鼻塞,无疼痛,伴嗅觉减退。检查见右侧鼻腔有一淡红色肿物,表面光滑,质硬,鼻中隔极度左偏,与左侧中下鼻甲接触。鼻窦MRI示:双侧鼻腔占位性病变,侵及双侧筛窦、上颌窦及蝶窦,伴上颌骨及牙槽骨、筛骨、蝶骨鞍底骨质破坏,考虑为侵袭性生长恶性肿瘤,拟诊:鼻腔鼻窦肿物(右)。2003年3月2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在30°鼻内镜下见鼻中隔极度左偏,左侧鼻腔狭窄,右侧鼻腔被大量肿物堵塞,触之硬,肿瘤呈膨胀性分叶状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楚,分块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0.
鼻腔脑膜瘤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宋浩 《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3):77-77
脑膜瘤为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而鼻腔异位脑膜瘤少见,笔者遇到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异位脑膜瘤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原发于颅外和椎管外的异位性脑膜瘤甚是少见,其中以眼眶、皮肤及耳部较多,而鼻窦内的原发性脑膜瘤更为少见,国内仅见11例报导。本文报告一例原发于筛窦内的异位性脑膜瘤,结合文献复习,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病例报告女性,10岁,住院号12165,病理号810122。忠儿因右眼球向前外突出3个月于1981年5月5日入院。检查:右眼球向前外突出,眼球突出度:右21mm,左17mm。右筛窦区呈骨性隆起,前突约0.3~0.5cm,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41岁,因右鼻腔鼻窦恶性畸胎瘤术后1个月就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患者于2018年10月出现右侧鼻腔间歇性出血,鼻涕中带血。无鼻塞、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嗅觉减退、头疼及耳鸣等不适。患者于地方医院经鼻内镜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恶性畸胎瘤。免疫组织化学Ki67 (+, 50%),婆罗双树样基因-4阳性(见图1A~1C)。患者术后1周仍间断性鼻腔带血,并出现嗅觉下降。 相似文献
16.
1临床病例1.1一般资料女性患者,17岁,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3月入院,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鼻衄,无癫疒间病史,自幼近视,感冒后鼻塞症状重。查体:发育及第二性征正常;矫正视力右眼0.02,左眼0.6;视野:左侧正常,右侧无法检查(视力差)。眼底示右眼视乳头轻度萎缩,左眼无特殊。神 相似文献
17.
Rosai-Dorfman病(RDD),又称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的、自限性良性疾病,常累及淋巴结,结外病变较少见,由Rosai和Dorfman [1] 于1969年首次详尽报道.但发生在耳鼻咽喉头颈部且伴有眼部病变的RDD还较少见,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7,(6)
<正>患者男性,65岁,2016年12月无明显诱因间断右鼻脓涕,伴涕中带血、右侧嗅觉下降,无鼻腔异味、上列牙痛、听力下降,后于当地医院行鼻窦CT及MRI检查提示右侧嗅裂肿物,破坏前颅底骨质。于当地医院行活检穿刺,病理提示:可见细胞核异型性,考虑嗅神经母细胞瘤。2017年2月患者于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查体见右鼻嗅裂可及不规则肿物,表面粗糙,触之易出血。行副鼻窦CT轴扫、 相似文献
19.
《中国CT和MRI杂志》2015,(9)
<正>患者男,63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腔出血,量约200ml,鼻腔填塞后出血暂时停止,之后左侧鼻腔反复出现少量渗血、鼻塞,一直未行治疗。半月前突然发现左侧鼻背隆起,左侧鼻塞持续加重,左侧鼻腔可见大团块肿物,嗅觉减退,淌黄褐色鼻水,伴鼻腔异味,并出现鼻部疼痛,伴左侧头痛,左侧眼睛肿胀不适、流泪、视物稍模糊。入院查体:鼻音重,左侧鼻背部隆起,左鼻腔可见鼻水,双侧鼻腔通气差,左侧鼻腔见大团块鱼肉样肿物,肿物充满鼻腔,表面有溃烂、出血,鼻中隔被推向右侧,鼻道未见脓性分泌物,左鼻梁及左上颌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