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左室肥厚的研究与治疗王文,刘卓敏,邱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100000)山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030000)关键词左室肥厚,研究,治疗左室肥厚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的重要临床表现。许多研究表明,合理的干预治疗可以逆...  相似文献   

2.
赖诺普利是新一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该药具有明显的长时间降压 ,能使左室肥厚消退的作用。高血压病引起的左室肥厚是发生各种心血管并发症具有独立作用的危险因子。目前降血压药物众多 ,而且效果均较好。但未必同时都有逆转左室肥厚的功能。选择适合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降压药物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研究深题。本之从1999年 5月至 2 0 0 0年 3月研究赖诺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根据WHO 1978年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 6 0岁以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左室肥厚 (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方法 96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划分为左室肥厚组64例 ,无左室肥厚组32例,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QTd、QTlcd的测定.随机选出40例行常规降压治疗,另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血压降至理想水平6个月后复测QTd、QTlcd. 结果 1.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d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及健康者 ;2.氯沙坦治疗6个月后左室肥厚逆转、QT离散度明显缩小.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增加有关;氯沙坦可明显减小高血压左室肥厚程度及QT离散度 ,从而减少心脏病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血浆ET和CGRP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与血浆ET和CGRP的关系的研究现状。方法:阅读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加以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结果:血浆ET可能是一种促高血压左室肥厚因子,CGRP可能是一种抗高血压左室肥厚因子。结论:左室肥厚是高血压病人左室重构的重要表现,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逆转LVH成为抗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通过某种途径使血浆ET浓度下降和CGRP浓度的升高,可能有助于高血压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96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划分为左室肥厚组64例,无左室肥厚组32例,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QTd、QTlcd的测定。随机选出40例行常规降压治疗,另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血压降至理想水平6个月后复测QTd、QTlcd。结果:1.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d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及健康者;2.氯沙坦治疗6个月后左室肥厚逆转、QT离散度明显缩小。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增加有关;氯沙坦可明显减少高血压左室肥厚程度及QT离散度,从而减少心脏病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替米沙坦和卡托普利对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择糖尿病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选用替米沙坦40 mg (43例)每天1次口服或卡托普利25 mg (43例)每天3次口服,疗程32周.治疗前后测定左室室壁厚度.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1)替米沙坦组和卡托普利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2)替米沙坦治疗后左室后壁厚度与室间隔厚度显著下降,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更显著;卡托普利治疗后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亦无明显变化,左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结论 替米沙坦使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显著逆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观察 5 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口服氯沙坦2 4周后左室形态结构和左室功能变化。结果治疗 8周后血压下降明显 ,治疗 2 4周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室间隔、左室后壁肥厚明显减退 ,左室质量指数下降 ,总有效率达 85 .0 %。结论氯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通过选择性拮抗血管紧张素受体(AT1)发挥作用。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是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有力的预测指标,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应用缬沙坦对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治疗,观察缬沙坦的降压疗效以及其对左室肥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人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出现左室肥厚 (LVH)。LVH可致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率增加 ,死亡率提高 ,是独立于高血压的一个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部分高血压病人LVH甚至会先于高血压出现〔1〕。高血压左室肥厚可呈不同的几何构型。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重量及几何构型与患者的预后有关〔2〕。1 高血压左室肥厚的诊断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可采用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等 ,相比较而言 ,采用心电图和X线诊断LVH ,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不高。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左心室质量的研究已广泛阐述 ,超声心室肥厚征可早于心电图或X线出现。故目前…  相似文献   

10.
吴剑萍 《广东医学》2005,26(6):872-872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及致残率都比较高。左室肥厚是持续性高血压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一项独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且使其病死率危险的明显提高[1]。本文对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Holter监测,并与常规心电图ST段缺血样改变进行对比分析,对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8年2月至2003年10月,按WHO诊断标准确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8例,男66例,女32例;年龄26~80岁,平均年龄59.5岁,高血压病史2~30年。均做常规心电图检查,确诊有无左室肥厚。分为高血压60例,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观察20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左室正常组与左室肥厚组;左室向心性肥厚组与左室内径增大组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左室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左室正常组;左室内径增大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左室向心性肥厚组(P<0.0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与左室内径有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有较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应积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及左室内径增大,以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共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电图诊断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综合检查,有12例左室肥厚患者、9例左房增大患者、2例左室增大患者;心电图检查,有6例左室肥厚患者、5例左房增大患者、1例左室增大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有11例左室肥厚患者、8例左房增大患者、2例左室增大患者.和综合检查结果相较而言,用心电图予以检查,诊断出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增大的准确率为50.00%、55.56%、50.00%,用超声心动图予以检查,诊断出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增大的准确率为91.67%、88.89%、100.00%.结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强,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礼平  邱凯 《医学文选》2000,19(3):299-299
近期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有关,体表心电图的QTc离散度(QTcd)具有测定简单、重复性好的特点,对于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很有价值。本研究通过测定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拜新同治疗前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QTcd变化,以了解拜新同治疗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随机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30例,以拜新同治疗6个月,对其中仍坚持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1例进行分析。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52岁(44~63岁),排除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患者。左室肥…  相似文献   

14.
了解高血压左肥厚患者QTc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同时观察依那普利治疗的的影响。方法测定26例健康体检者,28例高血压患者及30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依那普利治疗前后QTcd左室重量指数及血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陈亚丽  苏瑞瑛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21-1623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相关性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影响。方法:入选12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单纯高血压组,另一组为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组,另外选择6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心肌营养素-1(CT-1)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作相关分析;然后将65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检测两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IL-6,CT-1,LVMI在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组较单纯高血压组增高,IL-10却降低;IL-6,CT-1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r=0.453,0.513P<0.05);IL-10与LVMI呈显著负相关(r=-0.419P<0.05);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各指标有更加明显的变化。结论:细胞因子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有关,阿托伐他汀通过细胞因子机制干预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左室肥厚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入选21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高血压并脑卒中组109例,高血压组103例.入选病例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Sokolow-Lyon电压值>4.0 mV(男)或>3.5 mV(女)诊断为左室肥厚.结果 高血压并脑卒中组患者左室肥厚的发生率为30.3%,高血压组左室肥厚的发生率为17.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心电图左室电压值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在高血压患者,心电图左室肥厚显著增加脑卒中发生的风险,OR值为2.283(95%CI=1.145~4.552)(P <0.05).结论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左室肥厚的发生率增高.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左室肥厚预示着脑卒中发病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7.
应用彩超对中老年高血压性左室肥厚左心功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对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的原因有许多新的见解.据统计高血压伴有左室肥厚的病死率为无左室肥厚的3~20倍[1],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我们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对近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05例中老年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心构型,左心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缬沙坦,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选取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缬沙坦治疗组40例,依那普利治疗组30例,治疗6个月,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L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结果 与治疗前比,2组治疗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L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有下降(P<0.01),但2组无差异(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可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QT离散度的特征及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95例原发性高血压与40例正常人均行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测量QT离散度(QTd)和改良法校正的QT离散度(QTlcd)。结果:高血压左室肥厚组(41例)的QTd和QTlcd明显大干正常组(40例)和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54例)。结论:高血压患的QTd和QTlcd与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高血压左室肥厚的QTd与左室肥厚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及改善舒张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者 6 4例 ,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 ,分别给予氯沙坦 2 5~ 10 0mg d ,依那普利 10~ 2 0mg d ,若达不到有效水平 ,加用双氢克尿噻 12 .5~ 5 0mg d ,观察 3个月 ,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 氯沙坦与依那普利均能有效安全地降低血压 ,并能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 ,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与依那普利在降低血压、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等方面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