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的两种急性并发症,其病死率高。两种情况并存在临床上少见,以往都采用大量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进行治疗,而我们采用胰岛素泵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联合胃肠补液治疗DKA合并HHS,抢救成功率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内补液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患者分为胃肠内补液联合静脉补液方法治疗(观察组),13例采用常规静脉补液方法治疗(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h,48h血生化指标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h,48h血糖、血钠、血钾、血尿素氮、血浆渗透压恢复较快,静脉补液量少,有效降低了心力衰竭、脑水肿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论:胃肠内补液联合静脉补掖方法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疗效优于传统的静脉补液治疗,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多种诱因致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更为缺乏引起的高糖血症、高酮血症、酸中毒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及时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成功的首要和关键措施。1999年3月~2002年3月,我们联合胃管补液治疗DKA病人25例,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胃肠内补液治疗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解放军第八五医院神经内分泌科收治的150例HNDC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胃肠内补液组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胃肠内补液组(联用组),每组50人.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 h血生化指标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观察HNDC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胃肠补液组和联用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胃肠补液组比较,联用组总有效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24、48 h后血糖、血钠、血尿素氮、血浆渗透压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肠补液组和联用组24、48 h后患者的血糖、血钠、血尿素氮、血浆渗透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对应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用组明显低于胃肠补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组患者不良反应及病死率明显低于胃肠补液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胃肠内补液治疗HNDC疗效优于传统常规静脉输液和单一胃肠内补液治疗,且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不同补液方式抢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输液方式治疗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纯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单纯静脉输注低渗盐水和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加胃肠道补纯水三种补液方式,观察各组生化改变、病情变化、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加胃肠道补充纯水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缩短苏醒和血压恢复时间,降低心衰、脑水肿的发生和死亡率。结论静脉加胃肠道双补液途径抢救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明显优于单纯静脉补充生理盐水和低渗盐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mulininjection,CSⅡ),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2组:胰岛素泵治疗组40例,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对照组46例静脉连续输注胰岛素.观察两组血糖变化、尿酮体的变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人均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Ⅱ)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CSII组)38例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对照组(CVII组)33例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连续输注诺和灵R治疗。两组补液方法均采用胃肠内补液。结果:CSⅡ组和CVⅡ组在控制血糖所需时间(h)和所需胰岛素的量两方面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SⅡ组为10.4±4.2h,CVⅡ组12.7±5.8h,纠正酮症酸中毒所用胰岛素量(U)在CSⅡ组为81.4±32.6u,CVⅡ组为93.7±33.5u,CSⅡ组明显少于CVⅡ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Ⅱ)联合胃肠内补液治疗DKA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8例和观察组(胰岛素泵组)48例,后将两组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尿酮体转阴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小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明显,优点较多,广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艳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6):669-67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DKA病人随机分为2组:连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22例和静脉连续输注胰岛索(CVII组)20例。分别观察两种不同给药方法患者血糖、尿酮体的变化,胰岛索用量差异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II组与CVII组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CSII组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血糖经治疗达且标血糖值的时间与CVI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DKA时应用胰岛索泵治疗具有更安全、快速、有效、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胰岛素抵抗致高渗状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英  孟庆义 《河北医学》2000,6(3):288-288,F003
1病例摘要 患者女,53岁,主因昏迷10h于1999年4月 8日2:05来诊。述患者于 99年4月 7日 9:00因左脚趾外伤在当地医院静滴青霉素治疗,输液过程中出现意识不清和血压下降。经抢救后12:00意识恢复,但口齿不利,继续补液约 1500ml,尿量达 3000ml左右; 16: 00患者又出现昏迷,后转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T:35.5℃,P:60次/min,R:14次/min,BP:75/50mmHg。平卧位,深昏迷状态,呼吸深大,无特殊气味,皮肤粘摸干燥,弹性差;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消…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国外统计约占住院患者的14%。近年来,医学科学虽有长足的进步,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却无显著降低。传统补充胰岛素方法是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法或者皮下注射法。我们试着利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胃肠内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疗效.方法 总结我科1997年1月~2009年7月1日3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和1例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采用胃肠内补液方法治疗后,观察HCT、Hb,分别从0h、4h、8h、24h测得的值,经统计学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果 胃肠内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非酮症高渗性昏迷,能迅速使血容量得到有效改善,血液粘稠度得到有效稀释,嗜醒、昏迷状态短时内变为清醒,血钠明显降低,高渗状态得到改善.结论 胃肠内补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能使血容量有效补充,而无明显增加心脏负荷,使失水较快纠正,不会使血氯、血钠及POSH的升高,使高渗状态得以纠正,神志状态能在短时内(16h)得以清醒.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HNKDC)作为糖尿病最为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已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但临床上不少DKA患者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或不少HNKDC患者同时有酮症或DKA,这种情况尚未被临床医师广泛认识。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住院的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22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18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血酮、尿酮和pH值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II组血糖恢复时间和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血酮、尿酮和pH值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SII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内补液为主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点。方法分析1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胃肠内补液为主治疗时具体做法、补液的种类、剂量、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92例予以留置鼻饲管,占62.2%,3例早期经肛门行结肠内补液。入院头24 h胃肠内补液量占54.9%,24 h清醒患者占91.2%,死亡率为1.3%。结论根据胃肠内补液的特点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利于纠正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内补液救治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HNDC患者。18例采用胃肠内补液联合静脉补液方法治疗(胃肠内补液组),14例采用常规静脉补液方法治疗(常规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24、48h血生化指标及血浆渗透压的变化,观察病情变化、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胃肠内补液治疗后6、24、48h血糖、血钠、血钾、血尿素氮、血浆渗透压较快恢复正常,患者清醒早、补液量少。有效降低了心力衰竭、脑水肿的发生和病死率。结论.胃肠内补液救治HNDC疗效优于传统的静脉补液治疗,且简单易行、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7.
18.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疗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DKA病变患者随机分为CSII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31例),观察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CSII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与酮体转阴时间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CSII治疗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小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SII治疗DKA可以达到与常规静脉小剂量输注胰岛素同样的效果,且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春风 《吉林医学》2010,(33):6016-60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DK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CSII)22例,常规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组(CVII组)1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对两组病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两组病例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尿酮体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代临床中,应用胰岛素泵治疗DKA,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和低血糖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配合鼻饲补液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配合鼻饲补液对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疗效。方法 对35例确诊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患者采用鼻饲温开水联合静脉输入0.6%盐水及胰岛素或单纯静脉被液治疗,所获数据经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鼻饲组21例中有19例血浆有效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对照组14例中有7例血浆有效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P〈0.025)。结论 鼻饲温开水是抢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的有效措施,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