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方法:对8年9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结果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讨论了如何正确选择穿刺点,适当放置引流管,减少创伤,以求最大限度清除血肿,促进脑组织膨胀复位,避免血肿复发,减少硬膜下积液,颅内积气等并发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结果:经治疗后,肢体均全部恢复,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复查头部CT,残留硬膜下积液者60例,颅内积气40例(拔管前复查)中线结构均复位,侧脑室形态恢复正常,脑池、脑沟恢复正常.此组病例无复发.结论:软通道冲洗引流效果好、费用低、简单易行等优点,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用微创方式扩大蛛网膜破裂口 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7例.结果 57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3~5天复查头颅CT、全部患者中线复位,38例硬膜下积液全部消失,19例少量积气、积液,一周后再次复查头颅CT积气、积液消失,3例高龄患者积液长期存在,但无临床症状,所有病人随访6年,无复发.结论 运用微创方式扩大蛛网膜破裂口 持续外引流术治疗慢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改良钻颅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43例。结果:43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术后1~3天复查头颅CT、全部患者中线复位,33例硬膜下积液全部消失,10例少量积气、积液,1周后再次复查头颅CT积气、积液消失;5例高龄患者积液长期存在,但无临床症状。结论:运用改良钻颅外引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改良钻颅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43例。结果:43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术后1~3天复查头颅CT、全部患者中线复位,33例硬膜下积液全部消失,10例少量积气、积液,1周后再次复查头颅CT积气、积液消失;5例高龄患者积液长期存在,但无临床症状。结论:运用改良钻颅外引流术治疗慢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治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该院所收治的46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46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其中有6例患者出现硬膜下积气,4例患者出现硬膜下积液;1个月后进行二次头颅CT复查,硬膜下积气和积液现象均消失.结论: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可对其实施钻孔冲洗引流手术,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及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及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84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其中21例硬膜下积液和9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经手术治疗均消失或明显减少.非手术治疗54例,其中硬膜下积液消失或明显减少者35例,不增加或少许增加者19例.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存在逐渐增多或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趋势,需动态复查头颅CT或MRI,一旦有手术指征,应积极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11例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经钻颅血肿引流后治愈.结论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部分病例可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加强临床观察,CT动态复查,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穿刺术治疗(附9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承军 《当代医学》2011,17(2):89-90
目的 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1年1月~2010年1月共对9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CT复查血肿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取得了明显效果.结论 该法属微侵袭治疗,适应范围广,并发症少,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便于掌握操作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以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法对38例老年性慢性硬膜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2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8例术后拔引流管前头颅CT复查合并有少量硬膜下积液和积气,于术后6个月内复查CT积液与积气消失;2例术后6个月仍然合并严重偏瘫;1例死亡。结论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和漏诊,及时进行CT检查和早期诊治是减少死亡和残疾并获得良好预后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微创穿刺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5年1月—2012年1月对83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83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皆改善,临床症状消失。住院时间5—16天,平均8天。无1例死亡,也无并发症。术后1—3月复查CT示血肿腔消失,无1例复发。结论该法属微侵袭治疗,适应范围广,并发症少,简便,安全,有效,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0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施行额部、顶部双管引流的经验。结果:全部病例治愈,术后复查CT,血肿消失。部分病例残腔少量积液,出现颅内积气4例,抽吸消失,64例获随访,血肿未复发。结论:双管引流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理想的手术方法,特别适用于血肿量较大的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CT表现与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2008~2010年收治自发性硬膜下血肿16例,经CT确诊,并在CT引导下行微创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并逐渐消失。结论:自发性硬膜下血肿渐成为老年性脑血管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对于老年患者,当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特征时,要首选CT检查,确诊后再给患者进行病情分级和格拉斯哥评分,早期行CT引导下微创治疗,创伤小、费用少、风险低,能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方法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总结2006年6月~2009年6月间用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治疗来本院就诊治疗的1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资料,结合文献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86例患者中死亡2例,其余皆愈合出院.其中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出现并发症,术后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对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治疗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痊愈35例,死亡2例,术后继发一侧上肢瘫1例。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确诊后经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抽吸、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本组46例CS-DH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血肿微创穿刺抽吸、冲洗引流,血肿量60~180mL,引流时间3~5d。结果46例中,44例经1次穿刺抽吸、冲洗引流后治愈;2例血肿复发,改行钻孔引流反复冲洗,术后治愈,无合并症,无死亡。结论CSDH行微创穿刺抽吸、冲洗引流,创伤小、效果好、简便易行,可作为CSDH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曾德兵  陈飞  王小龙  翟超 《安徽医学》2010,31(4):360-36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机制,总结分析单孔钻颅外引流术治疗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单孔钻颅引流术治疗的3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颅脑CT复查示脑组织复张良好,随访中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单孔钻颅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确切,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周劲 《医学综述》2012,18(17):2899-2901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0例,15例行全身麻醉,55例行局部麻醉,其中50例采用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20例行双侧孔的钻孔引流术。结果 65例患者的血肿大部分消失,3例患者的血肿小部分消失,20例患者有硬膜下积液情况。结论颅骨钻孔术可以使血肿迅速得到消除,临床效果很好,适于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脑血管病为表现的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病人,男性28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8岁,入院时诊断为脑梗塞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1例,脑出血2例,脑动脉硬化(CAS)7例。提示临床诊断脑血管病(CVD)时,应警惕CSDH的可能,头颅CT检查为本病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本组病人因及时CT检查并接受钻孔引流手术治疗,其中30例住院7~23d痊愈出院,2例因脑疝时间太长,无好转趋势,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18.
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5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成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35例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人中,术中直接探查6例发现4例颅内血肿其中同侧脑内血肿2例、术区周边硬膜外血肿1例、对侧硬膜外血肿1例;术中及手术结束时cT复查显示弥漫性急性脑肿胀15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血肿增大12例,其中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7例、对侧硬膜下血肿2例、对侧脑内血肿2例、同侧脑内血肿1例。因麻醉不良气道压力高致脑膨出1例。术前已诊断急性脑肿胀者3例。急性脑肿胀15例中5例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2例生存。3例术前诊断急性脑肿胀患者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2例生存。术中CT复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血肿增大12例患者中7例接受二次手术,5例存活。术中直接探查行血肿清除4例术后2例死亡。35例患者中共死亡21例,其中急性脑肿胀中14例、颅内血肿者7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多为急性脑肿胀和术区周边及远隔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或血肿增大,不同的成因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CT表现及其发病机理,提高对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或cT动态观察证实的17例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病例,男15例,女2例,其中16例年龄37—77岁,平均61岁,另1例4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使用Siemens SOMATOM P1us4型CT扫描机,扫描条件140KV,189MA,自OM线向上连续扫描10-12层,层厚10mm。结亲临床表现:17例患者中,3例患者快速进入昏迷,其余患者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下降,视物模糊,肢体乏力、疼痛、麻木,行走不稳,言语不清,5例患者症状表现为进行性加重,其中1例发展为偏瘫,另1例逐渐进展至昏迷。cT表现:血肿多位于大脑突面,双侧出现血肿的4例,单侧13例。额颞部血肿9例,额颞枕顶部血肿6例,额顶部2例,其中3例有大脑镰区血肿。13例单侧发病病例中10例位于左侧,3例位于右侧。血肿位于颅内板与脑皮质问,呈新月形、带状、镰状、梭形,或表现为大脑镰增厚。血肿CT值17—57Hu,等密度5例,低密度5例,高密度3例,混杂密度4例,其中一例出现分层征。17例中,4例占位效应轻微,9例占位效应较明显,4例形成脑镰下疝。17例均无颅骨骨折表现。结论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CT可显示血肿的直接征象和占位效应等间接征象,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螺旋CT对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各期硬膜下血肿的螺旋CT表现。结果31例发生于单侧,25例发生于双侧,血肿呈新月形、双凸透镜形、线条状等类型。急性硬膜下血肿(3d内)呈高密度,亚急性硬膜下血肿(4d~3周内)呈混杂(低、等、高)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3周后)呈低密度。结论螺旋CT检查各期硬膜下血肿均有明显的表现。螺旋CT对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