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尾骶部入路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肿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早期直肠癌经尾骶入路的局部切除经验,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3年6月采用经尾骶部入路手术切除直肠下段早期肿瘤的30例患者随访1~8年,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局部复发,2例肺部转移和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无直肠或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2例发生直肠吻合口瘘,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该术式适合中低位早期直肠癌,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但应注意术后定期复查。对部分分化较差、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术后应进行放、化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庄华章  胡明  郑若  曾晓玲 《海南医学》2005,16(4):29-29,23
目的 探讨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距肛门8—15cm直肠绒毛状腺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34例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均治愈。治愈率100%,经过5年的随访,无肿瘤复发。结论 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具有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术野宽敞、切除彻底等优点,是治疗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9例岩斜区肿瘤患者采用经乙状窦前入路的手术治疗。结果6例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症状改善6例。提示乙状窦前入路能最大限度地暴露乙状窦前空间,充分暴露岩斜区肿瘤。是岩斜区肿瘤的首选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大脑半球间裂入路切除扣带回区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7例经大脑半球间裂入路切除的扣带回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2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上以低分级胶质瘤为主(25例),术后除2例出现对侧肢体轻偏瘫外,余患者术后肢体活动均正常,认知功能良好。结论扣带回肿瘤多见于中青年人,肿瘤常局限于扣带回内生长,一般不侵犯邻近的区域,病理上以低分级胶质瘤为主,沿大脑半球间裂入路可以达到安全切除病变的目的,该手术入路符合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选择、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21例视力得以改善并恢复正常生活。结论肿瘤性状及生长方向是影响肿瘤切除的主要因素,应按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向确定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神经导航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应用。方法:9例患者术前行核磁共振连续薄层扫描,将影像学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将颈内动脉、视神经、海绵窦、正常垂体、脑干和下丘脑等重要结构及肿瘤标记后行三维重建,设计出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在导航棒的引导下准确定位并确定肿瘤的切除范围。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鼻蝶入路顺利到达肿瘤部位,平均误差为O.9mm。9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7例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无变化,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导航引导下经鼻蝶手术与常规经鼻蝶手术相比,具有定位准确、简捷、安全、出血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方法对68例垂体肿瘤患者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锁孔入路,经翼点入路,经鼻蝶入路,经鼻蝶联合翼点入路等手术入路方法,将垂体肿瘤在显微镜下彻底切除。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18例,占比26.47%,尿崩症是经颅手术入路方法术后主要并发症,脑脊液鼻漏是经单侧鼻腔-蝶窦手术入路方法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垂体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手术入路特点合理选择,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摘要】 背景:骶前肿瘤是发生在骶骨和直肠间隙内的肿瘤,由于其发生的位置在直肠后间隙,因此也称为直肠后肿瘤。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骶前肿瘤的病理类型、手术治疗要点及并发症防治。 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9年4月间我院骨科、普外科及妇产科收治并进行手术切除的33例(男20例,女13例)骶前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切除方式:前路经腹入路10例,后路经骶骨切除18例,经腹经骶骨联合入路5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4~123个月(平均45.1个月)。对此类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症状、组织学诊断、手术类型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患者手术时年龄平均48.5岁(18~71岁)。病理类型:表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5例,平滑肌瘤3例,神经纤维瘤9例,神经鞘瘤5例,肠源性囊肿1例,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及血管肉瘤各1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无围手术期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获肿瘤完整切除,1例血管肉瘤患者因与直肠粘连术中直肠损伤而行直肠造瘘术。术中出血400~11000 ml(平均2400 ml)。4例(12.1%)在随访期间局部复发,其中2例为皮样囊肿切除后引流不畅形成积液,再行手术切除引流治愈;l例畸胎瘤手术后复发,再行经骶切除后成功,1例血管肉瘤发生局部复发同时发生肺部转移,术后7月死亡。 结论:(1)骶前肿瘤大多为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原则为完整切除肿瘤。(2)手术入路的选择对于完整切除骶前肿瘤至关重要,应当肿瘤部位、性质、皮肤软组织条件及患者体型等决定手术入路,并强调多学科协作完成。(3)骶前肿瘤的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大量出血、骶神经损伤、直肠损伤等,强调术前24小时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中纱布填塞、术中仔细分离,轻柔操作、术中肛肠指诊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一种高位直肠癌侵犯腹盆壁后的手术切除路径。方法 3例直肠癌并腹盆壁侵犯患者均采用经直肠后间隙向下游离直肠至肿瘤下缘,切割闭合肿瘤远端直肠后再沿其前壁向近端游离并整体切除所侵犯的腹壁。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快速、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90±23)min,平均出血量为(230±35)mL,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高位直肠癌并腹盆壁侵犯行直肠后路径迂回整体切除,采用自然解剖间隙入路,出血少,可避免对肿瘤的挤压,减少副损伤及分离导致肿瘤破裂所引起的播散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颈静脉孔区肿瘤位于颅底深部,临近主要动静脉及颅神经,手术显露困难。介绍选用远极外侧入路能良好暴露该区。方法 经切除14例颅底颈静脉孔区肿瘤,三维CTA模拟手术入路9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病人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笔者就诊断特点、分型和手术入路选择等进行讨论,提出了选用远外侧入路对该肿瘤的手术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各部位巨大型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10例经CT或MRI确诊的巨大型脑膜瘤进行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部位选择手术入路常规或特殊方法切除肿瘤。结果10例患者7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死亡1例。结论巨大型脑膜瘤因肿瘤供血丰富,质地韧或硬,加之有些肿瘤部位较特殊,手术有相当的难度,要求术者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保证生命安全。在避免神经功能受损的前提下,对肿瘤完整或分块切除,力争全切除肿瘤,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7例骶前肿瘤的治疗情况。方法术前诊断包括直肠指诊、B超、CT等。肿瘤直径3~16cm,平均10.2±3.7cm。经骶尾部切除15例,经腹切除10例,经腹、尾部联合入路切除6例,其中合并切除直肠4例。结果完整切除21例,部分切除10例,未切除6例。切除率83.8%。并发症有出血、直肠损伤、术后骶前感染、脓肿形成。结论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手术方式是切除肿瘤的关键。术前影像学检查对肿瘤定位和术式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的切除方法,方法:经Localio(经腹、骶入路)切除一例巨大恶性脊索瘤和一例恶性脂肪肉瘤,结果:肿瘤达到根治切除,结论:强调广泛切除骨盆内巨大肿瘤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提示肿瘤存在的临床表现以及直肠检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王奇 《西部医学》2009,21(8):1317-1318
目的探讨直肠腺瘤经骶尾部入路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距肛门4~10cm直肠腺瘤经骶入路的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结果,探讨经骶部入路局部切除中低位直肠腺瘤的适应证及优缺点。结果17例腺瘤切除彻底,近期无局部复发征象。结论经骶部入路局部切除中低住直肠腺瘤具有损伤小、显露好、操作简便、病灶清楚彻底等优点,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底岩骨斜坡区表皮样囊肿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入路、切除技巧及神经保护方法等。方法:21例岩斜区表皮样囊肿患者中,11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7例采用颞枕经小脑幕入路,4例采用颞枕枕下乙状窦后幕上下联合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8例.肿瘤次全切13例。术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者8例,较术前明显好转者4例,基本同术前者8例,死亡1例。结论:手术入路的选择应取决于肿瘤的起源和累及部位;保护神经功能的关键是应用显微技术囊内切除肿瘤后锐性分离包膜,在与神经血管粘连紧密处留部分包膜,不强行剥离。  相似文献   

16.
半椎板切开治疗椎管内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进  张跃康  黄思庆  鞠延 《四川医学》2007,28(4):410-412
目的探讨半椎板切开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19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行了半推板入路肿瘤切除,与同期的116例全椎板切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半椎板切除患者手术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起床反应轻微,远期效果较全椎板好,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结论单侧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损伤小,最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维持。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短,反应轻微,远期疗效好。但也有暴露局限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手术切除的切口入路及手术方法。方法:1994年6月~2007年10月对13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7例采用颈部低领切口入路,6例取颈部低领加胸骨上段正中劈开切口,观察围术期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颈部低领切口入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对我院自1999年12月至200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5例第四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入路选择经验。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5例,均打通导水管下口。其中经小脑蚓部入路15例,经小脑延髓裂入路10例,术后全部清醒。术后出现脑积水6例,1例死于呼吸中枢损伤。结论选择小脑蚓部入路有利于切除中孔区肿瘤,小脑延髓裂入路有利于切除靠近外侧孔区及脑干背外侧肿瘤,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分析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肿瘤微创手术与传统经颅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住院的拟行垂体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将60名垂体肿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患者均采取经单鼻孔蝶窦显微入路切除垂体肿瘤,对照组30例患者均采取传统经颅入路垂体肿瘤切除术。结果 :试验组30例垂体肿瘤患者的手术时间长度、术中的出血量以及在围手术期中的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单侧鼻孔蝶窦显微入路切除垂体肿瘤微创手术的手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的事件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小脑幕脑膜瘤显微手术的经验和教训,以利提高手术的疗效。方法:采用经颞枕硬膜内入路,枕部经小脑幕与枕下联合入路,枕下内侧入路、旁正中入路,均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死亡1例,共济失调1例,构音障碍和饮水咳呛1例,5例痊愈。结论:小脑幕脑膜瘤切除应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手术时必须切除窦内肿瘤,在切除肿瘤侵入的横窦前、必须有血管造影完全闭塞的证据。脑干随近的肿瘤先行包膜内切除,后切除肿瘤包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