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正> 有些作者认为,应用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客观显示某些穴位和经络现象。蒋来等报道,用20%当归注射液注入腧穴,有4例主诉出现循经性热感者,其红外热像图显示出一条与主诉感传线相一致的高温亮带,且亮带的辉度与热感的程度呈正变关系;而3  相似文献   

5.
6.
7.
循经感传气至病所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518049深圳市福田中医院王坚循经感传主要指病人或受试者在接受腧穴刺激时产生的特殊感觉(酸、麻、胀、热等)从受刺激的部位开始,沿着古典经络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循经感传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机体的脏腑器官功能失常...  相似文献   

8.
以针刺激发循经感传促使气至病所的治疗手段,对具有瘀血证的75例慢性肝炎,5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45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5例冠心病患者,以生物电阻抗测定技术的21项指标分别进行了针刺前后的实验观察。结果显示:气至病所能降低患病肝脏的门静脉压力,增加肝脏血液灌注量;能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右心输出量,改善肺循环:能降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肢血管紧张度和阻塞程度;能提高冠心患者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血管舒缩活动。在观察的246例中,气至病所组(95例)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有感传组(84例)亦有一定的作用,局感组(67例)的作用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刘瑞庭  张如心 《针刺研究》1990,15(3):239-243
  相似文献   

10.
意守疗法,是医生在针刺或艾灸时,要求患者聚精会神,精心意守病所,患者即可感到有一种经气传导现象,直抵病所。越是聚精会神静心意守,这种感觉出现率就越高,其治疗效果就越明显。操作方法:选准与病情相关穴位,医者右手持针,左手按穴,嘱咐病人,摒弃杂念,精心将注意力移向病所,想象有气流在病所流通之状。在医者诱导下进针,配合适当手法,患者一旦出现感传现象,应抓住时机,勿令经气消失。一面嘱其将针感传导引向病所,一面频频缓慢催针,俟经气直抵病所方止。对某些不大敏感或经气未抵达病所的病人,可用“接气通经”法,即在同一经脉上,距离所近端选取2~3个穴位,依次针灸。  相似文献   

11.
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在观察期间住院的诊断明确,并经CT证实的意识清楚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共计99例,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感传组:34例,男性22例,女性12例,脑梗塞20例,脑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年龄42岁~77岁。针刺组: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脑梗塞28例,脑出血7例,年龄43岁~80岁。正常对照组:对42例正常人,其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50~60岁,进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  相似文献   

12.
意守疗法,是指医生在针刺或艾灸时,要求患者聚精会神,静心意守病所,患者即可感到有经气传导,直抵病所。越是聚精会神静心意守,这种感觉出现率就越高,其治疗效果就越明显。操作方法:选准与病情相关穴位,医者右手持针,左手按穴。特意嘱咐病人,针刺过程中要摒弃杂念,静心将注意力移向病所,想象有气流在病所流通之状。在医者诱导下进针,  相似文献   

13.
历代针灸医家十分注重针刺手法操作及其疗效,自《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曰"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提出了针刺得气及"气至病所"的重要性,同时又有《灵枢·官针》中阐述的"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刺法,以及当代涌现的许多新针灸疗法如浮针、小针刀、钩针、银质针等,特别是在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损伤类疾病中强调了"针至病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针刺手法对循经感传激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至病所”是提高针灸治病和针麻临床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显性感传的出现是研究循经感传规律性的基础。因此如何使感传显现出来,如何使气至病所,则成为当前研究循经感  相似文献   

15.
机械压迫对隐性循经感传针刺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气至病所疗效的机制是什么呢?我们应用声电鍉针激发感传使气至病所,以脑电图、脑血流图、心电图、穴电图、脉图、穴温等为指标,曾作过一些探讨①②;现将1983年我们所作的气至病所与心电图P波的实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错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18.
19.
Zhuo LS 《中国针灸》2011,31(11):1045-1048
检索古代医学典籍,发掘有关经脉、经气、营气、卫气以及相关刺法等方面的论述,用以考察“循经感传实验”的方法、思路、设想和理论.结果发现,“循经”之气并非来自于经气,而是卫气的反应,此亦可从这类实验的结果中获得解释.因此,“循经感传实验”是否揭示了经脉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假说和设想都将会受到质疑.虽然“循经”与卫气有关,但却不能据此就认为“感传实验”揭示了卫气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293-1295
随着针刺麻醉的创立,从事针麻原理及经络研究的队伍越来越大,"循经感传现象"逐渐得到了临床医生与学者的重视,现已成为经络研究的一大热点。作者通过梳理相关古籍与文献,着重从循经感传的涵义、判断、重要性以及激发方法等方面对循经感传加以论述,以便学习针灸的同行参阅,为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