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表明表皮Langerhans细胞(Lcs)是一种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其参与同种皮肤排斥反应。如消除移植物内Lcs,可延长异体皮肤存活。本研究系利用ATPase染色,抗人HLA-Dr抗原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萤光及免疫酶标(ABC)染色,观察了人表皮细胞(Ecs)培养中Lcs的密度及形态变化。并通过混合表皮细胞淋巴细胞培养反应(MEcLR),检查了培养前后Ecs的免疫刺激能力。发现在Ecs培养过程中,存于Ecs内的Lcs培养3天即显著减少同时明显变形;7天后Lcs减少达90%以上;培养14天或更长时间Ecs内Lcs基本消失。在培养新生的Ecs内自始未发现Lcs。培养7天后的Ecs及新生Ecs在MEcLR 中失去刺激异体淋巴细胞转化的能力。这些结果表明通过Ec体外培养可以消除Ecs内携带Ⅰ级抗原的Lcs,提示本培养系统培养的同种人Ecs如用于异体移植,其存活的时间可能延长。  相似文献   

2.
3.
①目的 探讨大Y染色体与不良妊娠之间的关系。②方法 常规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标本,对606例检测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③结果 检出异常核型50例,其中22例为大Y染色体,大Y染色体检出率为3.63%,占异常核型的44.00%(22/50)。携带者配偶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发生率为81.82%(18/22),子代颅脑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发生率为13.64%(3/22),不明原因连续死胎发生率为4.55%(1/22)。④结论 大Y染色体核型具有一定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rine of renal recipients for the pressence of donor DNA in an attempt to establish an alternative diagnostic means of acute rejection.Methods Sixty-four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 were examined.Thirty-seven were normal after transplantation,while 22 others developed acute rejection,based on serum creatinine levels and/or needle biopsy findings of the graft.Five developed drug-induced renal dysfunction.In female recipients with a male graft,we examined urine for the presence of Ychromosome(SRY and DYZ-1) and in recipients receiving and HLA mismatched graft,we looked for HLA-DR gene(DRB1)using PCR.Results Among the 14 female recipients with male grafte demonstrating stable renal function,only one was positive for SRY and DYZ-1 on the Y chromosome.However,sry AND DYZ-1 were found in the urine of four female patients with acute rejection,but these DNA fragments were not detected in 3 of the 4 after anti-rejection therapy.The last patient was referred to hemodialysis.Of 23 recipients of a graft from HLA mismatch donors with stable renal function,DRB1 was negative in 21(91%).Of 18 patients with acute rejection,DRB1 was positive in 16(89%)and negative in 2.these ENA fragments were no longer found in 13 patients after anti-rejection therapy.In all patients with drug induced renal dysfunction,donor-derived DNA was negative.Conclusions Presence of door specific DNA in the urine of the recipient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jection.Analysis of dna DNA derived from donor cells in urine was an effective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acute rejection of a renal transplant.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13、18、21、X和Y染色体特异性DNA探针,对123例高危孕妇的羊水间期细胞进行FISH检测,同时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平行诊断,以此监测对比荧光原位杂交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所测123份标本的13、18、21、X、Y染色体数目均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相符,其中,检测结果显示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为120例,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为3例,分别为21-三体2例,18-三体1例;正、异常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符合率均为100%.结论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过程简单、快捷,特异性较强,且灵敏度较高,是一种可用于临床的快速产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周荣生  丛林 《安徽医学》2010,31(1):15-17,2
目的探讨国产探针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孕中期未培养羊水中胎儿性染色体的应用价值并优化实验方法。方法选择CSPX/Y探针对15例孕周介于18~23周的孕妇的羊水标本进行FISH检测,同时对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和核型分析。结果14例标本出现满意的杂交信号,1例结果不满意。检测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相符。针对实验中的不足,相应调整实验条件进行,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结论国产探针实验结果理想,其有不足通过改进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性研究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检测晚期肺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突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检测了5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血液样本提取的DNA中HER2基因20号外显子的体细胞非移码插入突变,并结合直接测序进行了验证。结果:在对5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标本提取的DNA检测中,通过野生型样本和未知样本的1:5混合检测,共检出3例HER2基因20号外显子突变,经过DNA测序验证证实均为YVMA非移码插入突变。结论:DHPLC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液样本中HER2基因突变基因片段,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生物素标记DNA探针测定人性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细胞或胎儿绒毛组织染色体DNA经限制酶Hae (?)消化后,用光生物素(photo-biotin)标记人Y染色体特异的3.4 kb DNA片段作探针,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并以生物素结合蛋白-碱性磷酸酶体系显示生物素探针杂交信号。结果表明,0.1μg男性DNA可显示清晰的信号,而5μg女性DNA则无信号出现;平行试验证明生物素探针测定人性别的结果与32P标记探针完全一致。提示生物素探针可用于X连锁遗传病、性异常,运动员体检,法医学及异性别骨髓移植方面的性别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纯化法去除成纤维细胞对人表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表皮细胞第5天时,采用人工纯化法即用0.25%胰蛋白酶+0.04%EDTA(1∶1)消化细胞2~10min,除去成纤维细胞后,观察表皮细胞生长情况并用台盼蓝染色检测其存活率。结果:细胞存活率为87%,存活率较高。生长状态较传统方法培养的表皮细胞生长状态好。结论:人工纯化法除去成纤维细胞为原代培养表皮细胞的方法改良,有利于表皮细胞更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无精子症患者的遗传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精子发生障碍的遗传学原因。 方法 :对 1 0 7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 结果 :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 1 3例 (1 2 .1 % ) ,均涉及性染色体数目、结构畸变 ,其中 1 0例为 4 7,XXY ,1例为 4 7,XXY ,t(4 ;1 2 ) ,1例为 4 6X ,del(Y) ,1例为 4 6 ,XX。 4 6X ,del(Y)和 4 6 ,XX除检出SRY外 ,未检出Y染色体上与精子发生相关的其他DNA片段。检出 8例患者有Y染色体微缺失 ,AZFb AZFc缺失 2例 ,AZFc缺失 6例 ,共占 7.5 % (8/ 1 0 7)。 1例AZFb AZFc缺失患者 ,睾丸活检病理显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 ,1例生精阻滞在初级精母细胞阶段。 6例AZFc缺失患者精液细胞学检测 ,1例见初级精母细胞 ,5例见各级生精细胞。 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有助于无精子症的遗传学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1.
用生物素标记Y特异3.4kbDNA为探针,应用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对一例表型异常、常规染色体显带技术为小Y染色体的患者进行了研充:该患者不能与3.4kbDNA杂交,与~3H标记探针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结果一致。进一步以生物素标记此探针对患者的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患者缺少一部分可检测的男性特异性片段,结合其临床特征,提示该患者为Yq的中间缺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胎儿常见染色体数目异常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3、18、2.1、X、Y染色体区域特异性DNA探针对50例具有产前诊断适应证孕妇的羊水中胎儿细胞进行原位杂交,每张玻片至少计数50个细胞。检测13、18、21、X、Y染色体变异情况。同时对羊水中胎儿细胞培养后行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此监测对比荧光原位杂交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所测50份标本的13、18、21、X、Y染色体数目均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相符。其中,有1例检测结果显示为21-三体,与其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多发畸形以及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相符。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过程简单、快速,特异性较强,且灵敏度较高,是一种可用于临床的快速产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同种异体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卢涛  高天文  刘玉峰  李春英  孙林潮 《医学争鸣》2001,22(12):1147-1147
0 引言 白癜风患者免疫紊乱 ,黑素细胞 (melanocyte,MC)异体移植有可能不被排斥 ,治疗如成功将有很大临床前景 [1 ] .探索同种异体黑素细胞移植后的效果很有意义 .1 病例报告 女 ,2 7岁 ,确诊白癜风 (稳定期 ) ,患者皮肤自幼出现色素脱失斑 ,逐渐增多扩大 . 1996年外用“敏白灵”,前2 mo有效 . 1999- 0 7外用补骨酯酊 ,日服 5 g· L- 1 硫酸铜 10m L和中药 1剂 ,转移因子 4m L ,sc,1· 2 d- 1 .皮损缩小 ,4mo后稳定 .用健康男青年环切的包皮培养 MC,第 4代大约80 %融合时 ,用 2 .5 g· L- 1 胰酶消化 5 min,加入含 2 0 0 g·L- 1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Y染色体检测雄性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到雌性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中的存活情况。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雄性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移植细胞,选取80只雌性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其中45只成功建立模型。成模后2周按以下分组进行细胞移植: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心外膜直接注射MSCs组(A组,n=15)、经静脉移植MSCs组(B组,n=15)和经静脉注射等量DMEM培养液组(C组,n=15),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雄性大鼠Y染色体特有的SRY基因,观察移植后1d、1周、2周及3周时MSCs在梗死心肌的存活情况。结果 经心外膜直接注射组和经静脉移植组通过PCR均可检测出SRY基因的存在,移植后两组的心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 MSCs经心外膜和静脉移植均可分布于心肌梗死周围区域,对梗死后大鼠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卢涛  高天文  李春英  孙林潮 《医学争鸣》2001,22(24):2283-2287
目的:探索同种异体纯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的可行性。方法:用负压吸疱法在一位女性稳定期白癜风志愿白斑妪吸疱,注入来自健康男性供体的培养黑素细胞悬液,连续观察外观效果,并通过组织病理学和Y染色体特异性片段检测的方法确定异体黑素细胞的转归。如果移植区色素有一定恢复,则重复实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首例患移植一月后移植区有色素开始恢复,75天后颜色与邻近正常皮肤颜色接近。160天后复色区组织病理显示基底层有黑素细胞存活,并向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分泌大量黑素颗粒;组织DNA中检查出有Y染色体特异性片段。再次移植另一个供体的黑素细胞,移植区域也有明显色素恢复。而原先恢复的色素仍然稳定存在。在其他志愿中有的也重复出了类似结果。结论:同种异体黑素细胞移植可以在白癜风患身上存活,使皮肤恢复颜色。它有希望成为治疗白癜风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起源与迁移--来自Y染色体与线粒体的线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四清 《医学与社会》2004,17(1):22-23,28
Y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呈全男性遗传。线粒体DNA为母系遗传,Y染色体与线粒体的DNA多态性可作为可靠的遗传标记,为人类的起源与迁移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7.
刘芳  陈必良  苏明权  王德堂 《医学争鸣》2002,23(14):1325-1327
目的:探讨Y染色体微缺失原因不明性无精症、少精症所致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特发性少精症18例、特发性严重少精症12例,特发性无精症5例及正常已生育健康男性10例作为研究对象和正常对照,应用多重PCR技术,对精液基因组DNA进入Y染色体上连续的18个序列标记位点检测。结果:少精症18例中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2例,严重少精症12例中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3例,无精症5例和正常已生育男性10例均末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缺失形式3种。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与精子发生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8.
器官移植术后嵌合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例接受男性移植物的女性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小肠移植,2例肾移植患者,利用PCR技术扩增Y染色体特异性DNA片段,结果在小肠移植女性受体外周血及皮肤组织中出现Y染色体特异性DNA片段,肾移植外周血中也出现Y染色体特异性DNA片段,表明在器官移植术后存在着供体细胞向受体组织的移居嵌合。联合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免疫耐受的理论,而且对移植临床具有指导意义。促进嵌合的出现及保持嵌合的平衡,将有利于防治排异反应和GVHD。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Y染色体A10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利用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无关男性血样进行Y染色体A10STR基因座的分型。结果:发现在广州地区汉族群体Y染色体A10STR基因座有4个等位基因,GD值为0.64446。结论:Y染色体A10STR基因座在Y染色体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用无精子症患者精液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的简便方法,并用于检测我国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发生情况和位点.方法 无精子症患者241例,取精液标本(其中51例有血液标本),45例正常精液标本作为对照,快速裂解提取DNA,用4组多重PCR检测分布于AZFa、AZFb、AZFc区共15个序列标签位点(STS)的缺失.PCR产物测序证实无精子症患者精液为模板扩增的准确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精液标本和相应血液标本PCR产物的一致性.结果 所有多重PCR反应均成功进行,产物测序证实为目的 片段.正常精液未检测到Y染色体微缺失,而无精子症患者共检测到26例(10.8%)Y染色体微缺失,均有欧洲男科学会(EAA)和欧洲分子遗传学质量控制体系(EMQN)推荐STS位点的缺失:AZFa区、AZFb区各2例(各占7.7%),3例(11.5%)位于AZFb+AZFc区,19例(73.1%)位于AZFc区.血液标本检测结果与精液标本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用无精子症患者精液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是可行、可靠的.初步表明EAA/EMQN推荐STS位点适合我国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