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达24.8%,其中超过80岁的老年患者脑卒中发生率高达32.86%〔1〕。随着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的临床推广,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房颤消融术后的抗凝治疗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1目前抗凝治疗方法及现状抗凝治疗是房颤消融术后的重要部分,目前临床上依然根据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分层来选择抗栓药物,最常用的危险分层工具是〔(CHADS2)评分(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75岁和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需要抗凝治疗,然而对于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房颤患者,其抗凝策略尚存在争议。华法林可以降低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率,也会相应的增加出血风险。对于中低危患者目前倾向于阿司匹林替代华法林用于术后的抗凝治疗,而目前对于高危患者虽有新的争议,但是仍倾向于使用华法林。新的抗凝药物的上市可能取代华法林。  相似文献   

3.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卒中预防策略尚存争议,现有指南大多推荐根据CHA2DS2-VASc评分制定抗凝策略,建议CHA2DS2-VASc评分≥2分的卒中高风险患者术后长期抗凝.但目前临床实践中,抗凝出血风险和患者依从性等问题仍待解决,对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卒中来源的剖析、卒中风险的全面评估以及个体化卒中预防策略的...  相似文献   

4.
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术后不少于3个月的抗凝能够有效降低栓塞风险。然而,3个月后是否需长期抗凝治疗尚未明确。目前,多个观察性研究表明低卒中风险患者消融成功术后3个月后可停服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中经验性抗凝活化凝血时间(ACT)达标情况及短期术后血栓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顺序入选2011年我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87例,术中均依据经验肝素抗凝(即首次穿刺房间隔后予负荷量肝素100 U/kg,术中每小时追加1000 U),术中定时监测ACT,如ACT≥250 s即为抗凝达标,ACT≥300 s则抗凝效果较好.观察ACT达标情况.随访终点:术后1个月脑卒中及严重出血情况(颅内出血、穿刺口血肿、皮肤黏膜出血).结果 87例患者测定ACT总体达标率为74.1%,未达标25.9%.ACT全程达标患者共45例,达标率为51.7%.术中术后无血栓及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虽然房颤消融术中经验性抗凝多数患者可以全程达标抗凝,但仍有部分患者部分时间ACT未达到抗凝标准,存在潜在血栓及出血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建议遵循指南进行术中ACT监测指导抗凝.大体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术中经验性抗凝不易达标,需要加强抗凝,提高达标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高密度标测导管HD-Grid(HDG),准确识别肺静脉再连接,降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后复发率。方法 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连续入选30例因阵发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手术,术后房颤复发患者,分别使用环肺电极和HDG进行左房电解剖标测,比较两组间识别出肺静脉再连接的差异,并以此指导再次肺静脉隔离,观察远期房颤复发率。结果 30例患者年龄(68.00±8.25)岁,男18例,女12例。应用HDG标测,24例发现了72处肺静脉再连接,应用环肺电极,仅在12例患者中发现了24处肺静脉再连接。与环肺电极相比,HDG可以识别出更多的肺静脉再连接位点数[3(2,4)vs 0.8(0.4,1.0),P<0.05]。30例在HDG指导下再次肺静脉隔离后,在12个月随访时间内,5例再次出现房颤复发,其中能够识别到肺静脉再连接者,仅1例出现房颤复发。结论 HDG能帮助识别出更多的肺静脉再连接,以其指导肺静脉隔离,降低房颤复发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90年代末Haissaguerre等[1]率先采用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以来,经过1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导管消融术已经成为房颤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基于近年来多项关于导管消融术治疗房颤循证医学证据,201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心律学会(HRS)房颤患者管理指南[2]进一步肯定了导管消融术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该指南将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提高心房颤动术后患者回访及抗凝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截取2009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心房颤动患者1 213例,按护理干预开始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接受华法林规范化治疗培训的护士,对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非护理干预,对两组不同时间段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相比,手术1个月后的抗凝监测依从性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随着时间延长这种趋势愈加明显。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规范监测的依从性及主动回访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消融术后中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因持续性心房颤动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患者215例。根据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心力衰竭组(n=123)和对照组(n=9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消融情况、术后随访情况、临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心力衰竭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消融术后发生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 心力衰竭组女性占比、年龄及术前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评分、CHA2DS2-VASc评分、平均心室率、肌酐(C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于对照组,术前TC、T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术前左心室内径(LVD)、左心房内径(LAD)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消融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应用伊布利特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行单纯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术、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左心房后壁B...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房容积(LAV)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104例房颤患者。术前应用64排容积CT扫描,在advantage workstation4.2图像工作站中重建左房,测量LAV,术中通过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行射频消融术,术后3个月评定治疗效果,并随访6个月。结果随访6个月结束,104例中有20例(19%)房颤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平均LAV比未复发组的大[117.6±28.9cm3,95%可信区间(CI)104.1~131.1cm3vs97.1±16.8cm3,95%CI93.5~100.8cm3,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LAV是独立的预测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指标(P(0.05,相对风险度=1.044,95%CI1.018~1.071)。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与LAV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不同抗凝方案与围术期血栓事件的关系。方法2004年7月至2007年10月连续收治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持续性房颤14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口服华法林抗凝,使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控制在2.0—3.0至少1个月。消融前停用华法林并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抗凝。2004年7月至2006年1月消融的患者(组Ⅰ)64例,完成房间隔穿刺后,静脉给予普通肝素5000U;2006年2月至2007年10月消融的患者(组Ⅱ)81例,完成房间隔穿刺后根据患者体重予以肝素(100U/kg),两组患者消融术中每小时均追加肝素1000U。消融后行低分子肝素抗凝3d并口服华法林治疗至少3个月。结果组Ⅰ有4例患者于围术期出现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组Ⅱ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因消融后第3天自行停用华法林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余严格抗凝的患者均未出现血栓事件。组Ⅰ与组Ⅱ消融术前后达到抗凝要求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4对0/80,P=0.037)。结论消融中根据患者体重调整抗凝强度可以显著减少持续性房颤患者围术期血栓事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HCM)伴心房颤动(房颤),并对其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因HCM伴房颤且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三维标测系统(Carto或EnSite—NavX)导航下环肺静脉消融术达到同侧肺静脉隔离,对持续性房颤再行左心房碎裂电位消融以及线性消融。消融术后3个月内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于消融术后1、3、6个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症状后立即行常规心电图,随访治疗效果。结果共11例HCM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年龄(52±17)岁,女性2例。其中6例为阵发性房颤,5例为持续性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后4周有1例因急性左心功能不良死亡,其余10例有4例复发,其中2例再次接受消融术。随访(14±10)个月,共有7例维持窦性心律,总成功率64%,未发生消融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维持窦性心律者左心房内径及射血分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4)mmVS(46±4)mm,0.64±0.05VS0.66±0.04,P〉0.05],心功能改善(2.0±0.7VS1.2±0.4,P〈0.05,NYHA分级)。结论本文结果提示射频消融治疗HCM伴房颤安全且有效,术后维持窦性心律者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点状射频消融反复短阵"心房颤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报道反复短阵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性、射频导管消融方法和结果。方法 对 32例自发的反复短阵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射频导管消融。观察房性心律失常的心内激动顺序和周长。单极和双极标测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起源病灶 ,并进行消融。结果  32例患者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酷似心房颤动。AA间期绝对不齐 16 0~ 4 5 0ms,平均 (2 87± 93)ms ,而心房激动顺序则绝对规整有序。局部点状消融成功治疗所有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平均随访 (14± 8)个月 ,1例复发。结论 反复短阵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而非心房颤动。点状消融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对2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环状电极指示下行经验性肺静脉和(或)上腔静脉电隔离。结果2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共隔离肺加上腔静脉87条,左上肺静脉22条,左下肺静脉18条,右上肺静脉22条,右下肺静脉12条,上腔静脉13条,平均每例3.78条。平均操作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148±34)min和(52±9)min。1例发生术中心包填塞,2例行2次手术。平均随访(3.8±1.6)个月,20例无房颤复发,2例有房早发作,成功22例。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采用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射频消融电隔离术对绝大多数患者是有效的,并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青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45岁)接受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予以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EnSite 3000指导下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152例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房颤患者(≤45岁)和中老年房颤患者(>45岁),对比分析其在临床基线资料、消融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复发率、术后6个月服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与中老年房颤患者(n=125)相比,青年房颤患者(n=27)多以阵发性房颤为主(P<0.05),且术前左心房内径较小(P<0.01),消融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住院天数减少(P<0.01),复发率和术后6个月服药率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青年房颤患者多以阵发性房颤为主且较少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接受房颤消融术后恢复较快且房颤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个体化的心房消融终止心房颤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AF)的发生和维持可能存在多种机制,对所有的AF都以一种固定的术式进行消融治疗缺乏针对性。为此,我们采用心内非接触式标测,探索个体化消融的可行性。方法52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8例),年龄22~70(51.1±10.9)岁,左心房内径22~54(36.1±6.5)mm,其中12例为持续性AF(1~22年)。均经房间隔穿刺在左心房内对AF进行非接触式等电位标测,并在等电位标测下逐步进行个体化消融,消融术式不固定,以AF被终止且不被诱发、消融线形成双向阻滞为消融终点。结果AF被分为3种类型,而肺静脉(pulmonaryvein,PV)口周围、左心房顶部是波阵面的主要传导区。消融方式根据标测结果决定,包括在以上任一部位的线性消融、环PV口外的线性消融等,其中持续性AF多形成绕PV口周的环形消融加左心房顶部消融线。82.7%(43/52)的AF被消融所终止且不能再诱发,其中4例需在右心房消融方成功;另有5例的AF被转变为左心房扑动(房扑)。首次消融的即时成功率为90.4%(47/52)。消融中1例有心脏压塞。6例首次消融后有左心房房扑的患者再次接受了消融,标测发现既往消融线存在缝隙,针对缝隙消融后心动过速均被终止且不能被诱发。平均随访(11.0±6.2)个月,术后3个月82.7%(43/52)的患者不服药物亦无AF发生,其中阵发性AF成功率为87.5%(35/40);持续性AF为66.7%(8/12),其余患者均转为左心房房扑。结论本组结果初步提示,在非接触式等电位标测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心房电学改良消融可有效地终止AF并有较好的中期疗效。其远期的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7.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电生理机制及导管射频消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电生理机制和右房峡部消融对房颤的影响。方法 1 995年 6月~ 1 999年 6月 ,1 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 ,男性 8例 ,女性 7例 ,年龄 (5 6± 9)岁 ,病程 (7± 4)年 ,消融前 3个月平均每月发作 6次至每日数十次不等 ,发作时均有明显症状 ;对照组 1 5例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男性 5例 ,女性 1 0例 ,年龄 (5 7± 6 )岁。电生理检查及消融 ,房颤组和对照组均测量房室结正向和逆向传导文氏点 (Wenckebach point)。程序电刺激诱发房颤 ;在右房峡部线性消融。结果 房颤组房室结正、逆向文氏点分别为 (34 0± 38) m s和 (6 1 8± 75 ) ms,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0 1 ) ;对照组正、逆向文氏点分别为 (34 5± 5 2 ) ms和 (338± 48) m s,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两组间正、逆向文氏点离散度差异 (正、逆向文氏点之差 )具有显著性 (P<0 .0 0 1 )。房颤组可用短阵快速刺激 (burst)诱发房颤 ,9例房颤由心房扑动 (房扑 )蜕变而成 ,7例消融后即刻成功 ,随防 3个月~4年 ,3例无房颤复发 ,1例随访时间最长达 3年 6个月 ;其余病例房颤发作频度较术前减少 70 %~95 %。结论 部分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右房内与房扑一样存在大折返环 ,这些患者房颤由房扑蜕变而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左心房线性消融术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行左心房线性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消融术前1~3d、术后3个月静息时窦性心律下左心房容积指标、二尖瓣口A波速度峰值(VA)及左心房射血力,分析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结果消融术后反应左心房辅泵功能的指标左心房射血力、VA、左心房主动排空容积、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左心房总排空分数显著下降,反应左心房管道功能的左心房管道容积增加,反应左心房储存功能的指标左心房总排空容积、左心房最大容积无明显变化。结论Carto系统标测下左心房线性消融术后左心房辅泵功能下降,管道功能增强,而储存功能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9.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PVI) guided by circumferential mapping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a curativ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PVI technique, two transseptal catheters are necessary for mapping and catheter ablation. The one-puncture, double-transseptal catheterization manoeuvre is generally used in the PVI technique. However,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re have been no reports describing transseptal manoeuvre in detail. In this article, the manoeuvre to achieve double-transseptal catheterization easily and safely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20.
Endocardial access to the left atrium is commonly achieved to treat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sing different device delivery systems for cardiac ablation. But the large variation in human anatomy presses the limits of existing medical devices. In this unique study, we directly visualized the device-tissue interface in fresh reanimated human hearts using Visible Heart® methodologies. Our goal wa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y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he visual image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also featured in this article) allow a more intimate grasp of the key steps required in various ablation procedures, as well as som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device designs. These images show the potential risks of conducting transseptal punctures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placing catheter tips in certain scenarios (e.g., when creating circumferential lesions); they also demonstrate potential problems that could occur while attempting to place catheter tips on such anatomies like the mitral isthmus. In our analysis of these images, we focus on where enhancements are needed to refine device function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