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和Dyract AP复合树脂两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阿克苏地区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患者50例,共331颗中等以上深度楔状缺损牙,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修复;B组采用Dyract AP复合树脂充填修复,随访1年,评定成功率.结果:A组回访167颗患牙(23人),成功124颗,成功率74.25%;B组回访:129颗患牙(21人),成功112颗,成功率86.87%.结论:Dyract AP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种材料(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牙的疗效。方法56例288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成A、B、C3组,A组用玻璃离子水门汀,B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C组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充填修复;并在1年后随访。结果A组96颗牙中有85颗成功,成功率88.5%;B组96颗牙中有77颗牙成功,成功率80.2%;C组86颗牙中有81颗成功,成功率94.8%。结论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充填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其他两种用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采用以玻璃离子粘固粉垫底的光固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择楔状缺损门诊病例300例,共440颗患牙。以玻璃离子粘固粉垫底,待其固化后,用光固化树脂修复缺损的牙体部份。结果 经12—24个月随访记录,428颗患牙修复成功,成功率为97.2%。结论 采用以玻璃离子粘固粉垫底的光固化树脂修复楔状缺损,其防龋能力,抗磨损性,粘结力等均优于其他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Dyract AP复合体和3M-VitremerTM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两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便利取样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接受楔状缺损修复治疗的89例患者的246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法分为A、B两组。A组(121颗)采用Dyract AP复合体充填修复,B组(125颗)采用3 M-VitremerTM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修复,随访期为2年,评定两种材料修复成功率.结果 术后1年末,A组患牙修复成功率(91.0%)与B组(9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93,P>0.05);术后2年末,A组成功率(79.4%)显著低于B组(8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00,P <0.05).结论 3M-VitremerTM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状缺损效果优于Dyract AP复合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流动树脂修复牙体浅型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128例352颗浅型楔状缺损的患牙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流动树脂充填,1.5年后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 玻璃离子的成功率为80.87%,复合树脂组的成功率为83.33%,流动树脂修复浅型楔状缺损的成功率为94.17%,高于另外两组(P〈0.01)。流动树脂修复牙体浅型楔状缺损的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组和复合树脂组。结论 流动树脂是修复牙体浅型楔状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玻璃离子和光固化树脂及复合体3种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386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即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组、光固化树脂修复组、复合体修复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年疗效光固化树脂修复组总成功率60.34%,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组总成功率75.93%,Dyract复合体修复组成功率为91.36%。结论: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玻璃离子粘固剂及光固化树脂。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和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3例患者共195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为玻璃离子组、树脂组和Dyract复合体组,每组各65个楔状缺损患牙。玻璃离子组患牙使用通用型玻璃离子充填治疗;树脂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复合体组患牙采用Dyract复合体进行充填修复。3组患者的患牙充填后6个月、12个月随访,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评价系统进行临床评价。结果:6个月时,玻璃离子组患牙的疗效低于其他两组;12个月时,复合体组患牙的疗效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牙的效果优于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吴胜  周媛  胡飚 《广州医药》2011,42(2):25-26
目的观察比较德国VOCO纳米树脂Grandio、流动树脂Grandio Flow和前牙充填玻璃离子Lonofil Plus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患者共136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德国VOCO纳米树脂Grandio(A组)、流动树脂Grandio Flow(B组)和前牙充填玻璃离子Lono...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门诊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54例共196颗患牙,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新型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比较修复后2年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修复失败原因。结果:RM GIC材料修复楔状缺损成功率为94.9%,LCCR材料修复楔状缺损成功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RMGIC材料修复楔状缺损失败原因主要为充填体脱落和边缘裂隙,LCCR材料修复楔状缺损失败原因主要为边缘裂隙和牙齿变色。结论:RMGIC对牙髓刺激小且与牙本质粘合度高,是临床用于修复楔状缺损的推荐材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流体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Dyract复合体、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治疗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病人共184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为4纽,分别使用流体树脂(Filtek TM Z 350 Flow able Restorative,A组)、光固化复合树脂(FiltekTM Z 350 Universal Restorative,B组)、Dyract复合体(DyractAP,c组)和通用型玻璃离子(glaslonomer FX Ⅱ,D组)进行充填修复,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卫生署(UnitedStatesPublicHealthService,USPHS)评价系统对患牙充填后6、12mo的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在6too时通用型玻璃离子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12mo时,流体树脂和复合体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流体树脂和复合体是治疗楔状缺损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三种方法治疗中老年人根面龋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玲  陈平 《医学综述》2009,15(3):478-480
目的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中老年人根面龋的疗效。方法106例426个根面龋患牙随机分成A、B、C三组,用不同材料修复,A组用玻璃离子水门汀,B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C组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随访2年后的疗效。结果A组142颗牙中有16颗牙失败,成功率88.7%;B组142颗牙中有27颗牙失败,成功率81%;C组142颗牙中有5颗牙失败,成功率96.5%。结论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根面龋的成功率略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根面龋的成功率,但光固化复合树脂比玻璃离子水门汀美观、耐磨。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的成功率高于另外二者,同时具有二者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及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三种不同的楔状缺损修复方式,比较对照这三种修复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180颗尖牙或是前磨牙牙齿楔状缺损需要修复的患者64例,分为A、B、C三组,每组60颗牙齿,分别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三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充填后6个月A、B、C组三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成功率分别为81.67%、93.33%和95.00%,其中B、C两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本质暴露的牙齿楔状缺损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流动树脂材料具有较高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牙齿楔状缺损患者90例203颗楔状缺损患牙,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填充,B组患者采用FX-Ⅱ型玻璃离子填充,c组患者采用FX-Ⅱ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加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修复方法。结果:C组成功率为95.6%,与A组82.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的89.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结论:联合使用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楔状缺损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加用爱诺赛光固化垫底材料与单纯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患者共118颗牙髓活力正常的牙颈部楔状缺损分别进行充填治疗,随机分成光固化复合树脂组(A组)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加爱诺赛光固化垫底材料组(B组),每组39颗牙,临床观察2年后,用美国公共健康部制定的评价系统(USPH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B组的固位效果;边缘密合性、牙髓反应明显优于A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合树脂加用爱诺赛光固化垫底材料修复楔状缺损可提高修复充填体的固位率、边缘密合性,并可减少牙髓反应,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可乐丽非露AP—X、卡瑞斯玛复合树脂与富士Ⅱ玻璃离子充填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573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用卡瑞斯玛复合树脂,B组用富士Ⅱ玻璃离子,C组用可乐丽非露AP-X修复楔状缺损,随访1年后疗效。结果卡瑞斯玛复合树脂、富士Ⅱ玻璃离子与可乐丽非露AP—X材料充填成功率分别为89.5%、93.0%、99.4%。A、B与C组比较,P〈0.05,A与B组比较,P〉0.05。结论在楔状缺损治疗中,可乐丽非露AP-X优于卡瑞斯玛复合树脂与富士Ⅱ玻璃离子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纤维桩联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磨牙穿髓型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6例患者126颗穿髓型楔状缺损前磨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用玻璃纤维桩联合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法、金属桩核烤瓷冠修复法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法进行修复。随访1年,评价临床效果。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纤维桩组成功率与金属桩冠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复合树脂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桩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其他2组。结论:纤维桩联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磨牙穿髓型楔状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优于传统的金属桩核烤瓷冠修复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纤维桩;楔状缺损;金属桩冠;光固化复合树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390颗患牙)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GC Fuji IX GP玻璃离子水门汀(A组)、Dyract AP复合体(B组)、Z350流动复合树脂(C组)修复楔状缺损,观察比较1年后的疗效。结果 A组成功率为80.77%,B组成功率为93.85%,C组成功率为95.38%。3组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8.63,P〈0.01),其中B组与C组之间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C组之间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Dyract AP复合体和Z350流动复合树脂是修复楔状缺损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光固化复合树脂和GC FUJIⅨ玻璃离子两种材料充填龋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326颗患牙)随机分为光固化树脂组(54例150颗)和GC FUJI Ⅸ组(54例176颗),光固化树脂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充填修复,GC FUJIⅨ组采用GC FUJIⅨ玻璃离子材料充填修复,随访观察一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GC FUJI Ⅸ玻璃离子材料充填修复成功率(97.2%)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87.3%)(P<0.01)。结论 GC FUJI Ⅸ玻璃离子充填深龋疗效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