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黄芪联合多巴酚丁胺及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氧气治疗、改变通气、纠正心力衰竭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 相似文献
2.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是一种新合成的儿茶酚胺类药物,具有选择性的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1998-2003年共收治常规抗心衰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36例,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温阳活血利水汤加减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0例。结果:均取得较好疗效,有效率100%。结论:温阳活血利水汤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5.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联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控制感染、氧疗、改善通气、强心、利尿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观察症状改善情况,记录心电图、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以及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4%,对照组为6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肺型P波例数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VC、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可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肺动脉高压及心肺功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参麦联合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参麦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对照组30例,运用常规综合治疗和小剂量强心(地高辛)利尿治疗,治疗组30例用常规综合治疗加参麦、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5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43例临床诊断为肺心病的患者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效28例(65.1%),好转12例(27.9%),无效3例(7.0%),总有效率达93%。结论:在基层医院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适宜开展。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指常规治疗无良好反应,心衰症状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的心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时,由于缺氧及感染,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耐受性很低,容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肺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FVC,FEV1和FEVI/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肺型P波和肢导QRS低电压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9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抗心力衰竭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多巴酚丁胺。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SV、CO、LVEF)和血流动力学(HR、MAP和SpO2)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矽肺合并慢性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10年6月间住院的矽肺合并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共3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7例与治疗组19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及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化痰、利尿、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加强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4.70%,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矽肺合并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MAC)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肺心病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给予吸氧、祛痰、解痉、平喘、抗炎、利尿剂、扩血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5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MAC注射液1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内静滴,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H值明显上升,NYHA心功能分级好转,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0%(57/60)与对照组73.3%(44/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MAC注射液治疗肺心病HF可以缩短病程,提高治愈好转率、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见效快、疗程短、毒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白新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2(2):130-131
目的 对小剂量肝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疗效评价。方法 60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肝素钠 5 0mg+多巴酚丁胺 40mg加入葡萄糖液 2 5 0ml静滴 ,每日1次 ,滴速为 1 0~ 2 0滴 /min,1 0d为 1疗程。对照组给予适当洋地黄类药物 ,两组均给予吸氧 ,控制感染、利尿剂等应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 2 8例 ,有效率 93 .3 3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肝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测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选择 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前均评价心功能及监测动脉血气、右室压 (RVP)、平均肺动脉压 (mPAP)、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合并给予参麦注射液 5 0ml/d ,稀释后ivgtt,疗程 2周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 2周后 ,复测上述指标 ,比较各组前后的变化。结果 (1)参麦组心力衰竭纠正有效率和动脉血气改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参麦组试验前后比较 ,右室压 (PVP)、平均肺动脉压 (mPAP)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3)参麦组试验前后比较 ,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纠正心力衰竭、降低肺动脉及右心室压力、改善血液流变和动脉血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彭代秋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2,24(4):16-16
我院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对慢性肺心病心衰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芪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 ,取得了明显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为 1999年 1月 - 2 0 0 1年 12月期间的住院病人。其中男性 4 0例 ,女性 12例 ;年龄 38~ 76岁 ,平均年龄 6 1岁 ;诊断标准采用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 8~ 37年 ,平均 2 0年 ,并有气喘 ,呼吸困难 ,下肢浮肿 ,颈静脉怒张 ,肝脏肿大 ,中等程度以上紫绀 ,肺部均有干湿性罗音 ,心脏扩大 ,P2亢进 ,心率增快 (… 相似文献
16.
17.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40lnl,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0%,对照组为22%,两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右心衰症状改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血气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可缩短心衰及呼衰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钙加硫酸镁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4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加硫酸镁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吸氧、控制感染、止咳、平喘、改善心肺功能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硫酸镁,14 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变与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加硫酸镁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失代偿期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选用敏感抗生素,常规止咳、祛痰、平喘,心功能不全者加用地高辛或利尿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50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20d。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T、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清sVCAM-1、s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ET、sVCAM-1、sICAM-1、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心排血量(CO)和心脏指数(CI)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临床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能显著改变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提高失代偿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参麦注射液联用米力农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联用米力农和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心衰患者57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4例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和参麦注射液,1次/d,10 ̄15d为一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肺活量(VC)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7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