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4):503-507
目的探究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病情及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丹东市中心医院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18例DN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115例单纯糖尿病(DM)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以及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Nesfatin-1、8-Iso-PGF2α、RBP表达水平,分析血清指标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比较观察组血清Nesfatin-1、8-Iso-PGF2α、RBP不同表达患者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肌酐(uAlb/Cr)水平,评价血清Nesfatin-1、8-Iso-PGF2α、RBP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Nesfatin-1、8-Iso-PGF2α、RB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血清Nesfatin-1、8-Iso-PGF2α、RBP表达水平随病情程度增加呈持续升高趋势(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Nesfatin-1、8-Iso-PGF2α、RBP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518、0.507、0.429,P均0.05)。观察组血清Nesfatin-1、8-Iso-PGF2α、RBP高表达者BUN、u Alb/Cr高于低表达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esfatin-1(r=0.363、0.491)、8-Iso-PGF2α(r=0.554、0.355)、RBP(r=0.417、0.328)与BUN、uAlb/C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Nesfatin-1、8-Iso-PGF2α、RBP在DN患者中呈升高表达,与病情程度、肾功能显著相关,可为临床评估病情程度、判断肾功能损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冯庆国  魏凯  杨万杰  王伟 《重庆医学》2013,(21):2461-2462,246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黏附蛋白-1(VA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N组患者(40例)、T2DM组患者(39例)血清VAP-1、hs-CRP、生化法检测血糖(Glu)、高效液相比色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HbA-1)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46例)比较。结果 VAP-1、hs-CRP、Glu、GHbA-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VAP-1、hs-CRP水平高于T2DM组及健康对照组,且T2DM组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2DM组内VAP-1与hs-CRP、Glu水平呈正相关(r=0.568、0.755;P<0.05、0.01);hs-CRP与Glu、GHbA-1水平呈正相关(r=0.886、0.475;P<0.01、0.05)。Glu与GHbA1呈正相关(r=0.471;P<0.05)。DN组内VAP-1与hs-CRP、GHbA-1、Glu水平呈正相关(r=0.521、0.830、0.454;P<0.05、0.01、0.05),hs-CRP与Glu呈正相关(r=0.690;P<0.01)。结论 T2DM患者Glu及GHbA-1水平变化对VAP-1、hs-CRP升高存在影响,高VAP-1可致微血管病发生并影响患者肾功能,VAP-1拮抗治疗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70例,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lbumin-to creatinine ratio,AC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组)28例、微量清蛋白尿组(MI组)22例、大量清蛋白尿组(MA组)20例;同期选取23例非糖尿病、非肾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4组患者尿液NGAL、KIM-1的水平并比较,同时分析尿NGAL/尿肌酐(Cr)及尿KIM-1/尿Cr与ACR/尿Cr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1)NA组、MI组、MA组的GLU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A组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较其他3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A组的血肌酐(SCr)水平较其他3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I组和MA组的尿NGAL/尿Cr、尿KIM-1/尿Cr均较对照组和NA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糖尿病患者尿NGAL/尿Cr与ACR/尿Cr呈正相关性(r=0.864,P<0.001),尿KIM-1/尿Cr与ACR/尿Cr亦呈正相关性(r=0.835,P<0.001)。结论 NGAL、KIM-1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与发展,尿NGAL、KIM-1有望成为判断DN肾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乳腺良、恶性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0例浸润性乳腺癌、4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IGF-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浸润性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IGF-1和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χ2IGF-1=36.323、6.050,P<0.001、0.05;χ2HIF-1α=54.889、12.468,P<0.001);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IGF-1和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χ2IGF-1=12.919,P<0.001;χ2HIF-1α=30.691,P<0.001)。IGF-1、HIF-1α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类型、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蛋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IGF-1和HIF-1α蛋白表达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206,P<0.05)。结论 IGF-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可以对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肖林  郭梅  胡加萍 《海南医学》2016,(24):3988-3990
目的:探讨尿和血清α1-酸性糖蛋白(AAG)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2医院诊治的11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早期DN将其分为早期DN组56例和单纯T2DM组59例,另选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AAG及尿AAG水平,以及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酸(UA)水平,分析早期DN患者血清及尿AAG与其BNU、Cr及UA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早期DN组及单纯T2DM组患者的尿A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的尿AAG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受检者的血清A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及单纯T2DM组患者的BNU、Cr以及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的BNU、Cr以及UA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早期DN患者的尿AAG与其BNU、Cr及UA指标间均呈正相关(r=7.014、6.932、7.158,P<0.05),而血清AAG与其BNU、Cr及UA指标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尿AAG水平与BNU、Cr及UA等肾功能指标间均呈正相关,检测尿AAG对早期诊断DN患者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 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ACI患者64例(ACI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 , 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ACI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脂联素、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TNF-α、hsCRP、TG、LDL-C高于对照组(P< 0.05,P < 0.01 )。(2)与恢复期比较,ACI组急性期脂联素、HDL-C明显低于恢复期(P < 0.01),TNF-α、hs- CRP、LDL-C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 0.05,P< 0.01)。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TNF-α(r = - 0.334, P <0.01)、hsCRP(r = - 0.358, P <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r = - 0.281, P <0.05)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呈正相关(r = 0.286, P <0.05);TNF-α(r =0.404, P <0.01)、hsCRP(r =0.356 , P <0.01)与 LDL-C呈正相关,与 HDL-C无相关性;TNF-α与hsCRP(r =0.263 , P <0.05)、TG(r =0.457, P <0.01)、TC(r =0.417, P <0.01)呈正相关。结论 脂联素、TNF-α、hs- CRP、LDL-C与ACI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脂联素可能是ACI形成中炎症反应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卓 《罕少疾病杂志》2012,19(2):10-12,42
目的研究脂联素与经典1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例和45例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和尿白蛋白排泄率。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单纯DM组(SDM组);早期DN组(EDN组);临床期DN组(CDN组)。EDN组和CDN组可合称为DN组。结果 SDM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N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NC组、SDM组、EDN组显著升高均。DN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SDM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1):及肾小球滤过率显著独立负相关(r=0.-208,P<0.05),与年龄正相关(r=0.158,P<0.05);与病程正相关(r=0.161,P<0.05);与BMI、WHR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169和-0.202,均P<0.05)。结论经典1型糖尿病病人中,血脂联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彭昱  唐灵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12-614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chemerin、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DN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0例和DN组30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压、血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chemerin、CRP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3组收缩压(SBP)、FPG、HbA1c、LDL-C、HDL-C、BUN、Cr、chemerin、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单纯糖尿病组和DN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与单纯糖尿病组FPG、HbA1c、LDL-C、BUN、Cr、chemerin、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hemerin与FPG、HbA1c、LDL-C、BUN、Cr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3、0.294、0.151、0.523和0.652,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794,P<0.05);CRP与FPG、HbA1c、LDL-C、BUN、Cr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7、0.285、0.341、0.517和0.646,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687,P<0.05);chemerin与CRP呈正相关(r=0.712,P<0.05)。结论血清chemerin、CRP水平与FPG、HbA1c、血脂、肾功能等有关,chemerin和CRP可能通过调节脂肪细胞生成和代谢平衡、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内皮细胞损伤等机制参与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早期检测的意义。方法将80例T2DM患者按糖尿病肾病(DN)诊断标准分为DN组与非肾病(NDN)组。另择52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检测三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并对比分析。结果三组HbA1c、Cr、BUN、Cys 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Cys C水平均高于NDN组和NC组(P<0.01);NDN组和NC组的Cr、BUN、Cys C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和NDN组分别与NC组的HbA1c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和NDN组的HbA1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Cys C分别与BUN和Cr变量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42,P<0.05;r=0.781,P<0.01)。结论 Cys C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张嬿  叶学锋  詹华奎  涂翔  吕春燕   《四川医学》2017,38(11):1238-1241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足细胞上皮细胞及间充质细胞标志物的变化,揭示DN大鼠足细胞转分化特征。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PCR检测DN大鼠足细胞WT1、P-Cadherin、Desmin的阳性面积比、积分光密度及mRNA的表达,并与正常大鼠作对照;同时将DN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与上述各指标积分光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DN组大鼠WT1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dherin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esmin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与WT1积分光密度无相关性(r=-0.337,P>0.05),与P-Cadherin积分光密度呈负相关(r=-0.600,P<0.05),与Desmin积分光密度呈正相关(r=0.750,P<0.01)。结论 DN大鼠早期(12周)足细胞数目尚未减少时,可能已经发生了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而尿蛋白的发生与此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程度、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肾内科病区及内分泌科病区住院并诊断为DN的患者122例,按尿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60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62例)两组,检测DN患者血浆空腹胰岛素(Fins)、PAI-1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HOMA-IR、PAI-1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高血压、性别等多个自变量与DN患者病情严重程度(UAER>200μg/min)的相关性。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DN患者血浆Fins、PAI-1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HOMA-IR与PAI-1呈正相关(r=0.49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IR,PAI-1与糖尿病病程均是DN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胰岛素抵抗、PAI-1是DN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两者相互作用加重DN的病情。  相似文献   

12.
肖剑 《河北医学》2015,(2):198-201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ys C)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肾损伤分子-1(KIM-1)在肾功能早期损伤的监测价值。方法:比较不同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的老年糖尿病患者Cys C、尿β2-MG、尿KIM-1、尿素氮(BUN)及肌酐(Cr)UN的浓度,研究Cys C、尿β2-MG、尿KIM-1、BUN及Cr与UAER的相关性。并对几种指标对肾早期损伤诊断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EDN组及CDN组与其他各组比较Cys C、尿β2-MG、尿KIM-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SDM组Cys C、尿β2-MG、尿KIM-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ys C、尿β2-MG、尿KIM-1对糖尿病肾早期损伤的灵敏性优于BUN、Cr;相关性分析,UAER与Cys C(r=0.673,P<0.05)、尿β2-MG(r=0.562,P<0.05)、尿KIM-1(r=0.649,P<0.05)呈正相关,UAER与BUN、Cr无相关性(P>0.05);在对糖尿病肾早期损伤的诊断中,以Cys C、尿KIM-1灵敏度较高,尿β2-MG、尿KIM-1特异度较高。结论:胱抑素、β2-MG及尿KIM-1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RA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7(Toll like receptor 7,TLR7)和Pin1(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NIMA-interacting 1,Pin1)含量,分析TLR7与Pin1、Th17/Treg细胞计数、部分细胞因子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探索RA发病机制。方法 比较TLR7、Pin1、Th17/Treg细胞计数在RA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收集R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病程、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Th17/Treg及部分细胞因子)。分析TLR7活性与临床指标、Pin1、Th17/Treg及部分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A组TLR7(P<0.05)和Pin1(P< 0.001)活性均显著升高,且Th17明显增高(P<0.001),但Treg则显著降低(P<0.001)。RA组TLR7与CRP、受累关节数、DAS28评分、IL-6呈正相关(r=0.255, P<0.05;r=0.247, P<0.05;r=0.226, P<0.05;r=0.299,P<0.01)。RA组TLR7与Pin1呈正相关(r=0.206, P<0.05),同时TLR7与Treg细胞值呈显著负相关(r=-0.239,P<0.05),而与Th17虽呈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31,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RA组的TLR7活性表达与Pin1、DAS28呈显著正相关(BPin1=0.013,P=0.028;BDAS28=0.239,P=0.035),而与Treg呈明显负相关(BTreg=-0.020,P=0.002)。结论 RA患者外周血TLR7过表达,且与Pin1过表达、Treg降低及疾病活动度均相关。Pin1-TLR7途径激活及Treg降低致免疫耐受缺陷可能是RA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ACI患者64例(ACI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检测其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ACI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脂联素、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NF-α,hsCRP,TG,LDL-C高于对照组(P<0.05,P<0.01).(2)与恢复期比较.ACI组急性期脂联素、HDL-C明显低于恢复期(P<0.01),TNF-α,hs-CRP,LDL-C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P<0.01).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TNF-α(r=-0.334,P<0.01)、hsCRP(r=-0.358,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0.281,P<0.05)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r=0.286,P<0.05);TNF-α(r=0.404,P<0.01)、hsCRP(r=0.356,P<0.01)与LDL-C呈正相关,与HDL-C无相关性;TNF-α与hsCRP(r=0.263,P<0.05)、TG(r=0.457,P<0.01)、TC(r=0.417,P<0.01)呈正相关.结论 脂联素、TNF-α、hs-CBP、LDL-C与ACI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脂联素可能是ACI形成中炎症反应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沉渣和尿微量蛋白(Microalbumin,m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α-微球蛋白(α1-Mficroglobulin,α1-MG)及肌酐(Cr)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N)的临床价值。方法:用Sys-mex UF-100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尿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管型(CAST);mAlb检测用免疫透析比浊法,TRF、α1-MG检测用速率散射比浊法:CCr检测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糖尿病(DM)组尿mAlb/Cr为(26.2±9.55)mg/mmolCr,TRF/Cr为(0.36±0.29)mg/mmolCr,α1-MG/Cr(3.34±2.95)mg/mmol-Cr,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尿沉渣中的WBC、RBC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5),但WBC、RBC与mAlb/Cr水平无相关性(P>0.05),CAST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mAlb/Cr、TRF/Cr、α1-MG/Cr可作为DM早期肾损害敏感而又可靠的临床指标,但WBC、RBC、CAST尚不能作为DN早期诊断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微量元素硒与肾脏病的相关性,采用催化极谱法对42例肾脏病患者血、尿硒含量进行测定,并与2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发现(1)肾脏病组血硒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和肾功能衰竭组血硒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和P<0.05),而尿石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肾功能异常组血硒含量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组(P<0.001)。(4)肾脏病患者血硒含量与血浆粘度(r=-0.805,P<0.01),高切变率(230_s~(-1))全血粘度(r=-0.846,P<0.01),低切变率(9.69_s~(-1))全血粘度(r=-0.828,P<0.01)和尿蛋白量(r=-0.503,P<0.05)呈显著负相关性,与血清白蛋白(r=0.661,P<0.01)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血清胆固醇(r=0.169,P>0.05)无相关性。(5)肾脏病患者尿硒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脏是缺硒损伤的靶器官之g 一,缺硒可能作为一个重要的非免疫性因素,通过削弱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而参与导致或加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α1 微球蛋白对糖尿病肾小管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对比分析血、尿中α1 微球蛋白 (α1 MG)在1型和 2型糖尿病患者已发生糖尿病肾病 (DN)与未发生DN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技术、免疫比浊技术及化学比色法 ,将 1型和 2型糖尿病者血、尿中α1 微球蛋白以及糖水平 (糖化血浆白蛋白 )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进行对比。结果  1型和 2型糖尿病间无论是否发生DN ,血、尿中α1 MG均增高。尿α1 MG :发生DN组高于未发生DN组。 1型和 2型组未发生DN组间 ,发生DN组间比较 ,其α1 MG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血α1 MG :发生DN组与未发生DN组无显著性差异。DN发病与病程长短关系不确切 ,即病程越长发生率不一定越高 ;空腹血糖水平与DN发病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尿α1 MG可作为肾小管功能的敏感检测物 ,早于微量白蛋白尿出现。血α1 MG含量与肾功能无关 ,不能作为肾功能检测指标。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可有效降低或控制DN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MP-2)、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Ⅳ型胶原(ColⅣ)在实验性糖尿病肾病(DN)进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C组,n=30);糖尿病组(DM组,n=40),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STZ注射后第1、4、8、12、16周分别处死各实验组动物6~8只,采用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肾内Ets-1、MMP-2、TIMP-2、α-SMA及ColⅣ表达,并进行免疫双染共定位分析。结果免疫组化表明,同NC组相比,DM组Ets-1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于STZ注射后第1周明显增加(P<0.05),至第4、8周分别达到高峰(P<0.05),随后呈下降趋势,16周降至最低(P>0.05)。MMP-2在肾小球内的表达与Ets-1在肾小球内的表达相似;DM组TIMP-2在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于STZ注射后第1周开始增加,第16周升至最高(P<0.01);肾小球内MMP-2/TIMP-2比率于STZ注射后第1周显著性升高(P<0.01),第4周起明显下降(P<0.01),第12、16周时甚至低于相同时间点NC组大鼠,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均P<0.01),而肾小管间质内MMP-2/TIMP-2比率于STZ注射后第4周开始明显降低(P<0.05),并且随病程进展进一步下降;DM组ColⅣ在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内的沉积于STZ注射后第1周开始增加,第16周达高峰(P<0.05)。α-SMA在肾小球内及肾小管间质的表达于STZ注射后第1周开始增加,并且随病程进展逐渐增加,第16周升至最高(P<0.05)。相关分析表明,DM组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内Ets-1表达与MMP-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56,P<0.01;r=0.642,P<0.01),而与MMP-2/TIMP-2比率呈负相关(r=-0.549,P<0.01;r=-0.580,P<0.01);MMP-2/TIMP-2比率与ColⅣ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01,P<0.01;r=-0.626,P<0.01)。免疫双染显示,Ets-1阳性的肾小球固有细胞及肾小管间质细胞同时出现MMP-2阳性表达,TIMP-2染色阳性的肾小球固有细胞及肾小管间质细胞同时具有α-SMA阳性表达。结论 Ets-1转录因子可能通过调节MMP-2/TIMP-2系统平衡而影响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对DN基质重塑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PON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氧磷酯酶(PON)活性变化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分光光度法检测实验对象血清PON活性;放免法检测血清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C肽(C-P)水平。结果:DN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T2D)、正常对照者血清PON活性平均值是上升趋势,即PON活性按以下顺序增高:ON0.05;r=0.138 P>0.05),而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成负相关(r=-0.15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ON活性(P<0.001,模型总判对率93.7%)、LDL(P<0.001,模型总判对率89.4%)是DN的独立变异危险因素。结论:PON活性变化与DN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何先红  刘雷  林波  刘春秋 《重庆医学》2012,41(28):2983-2985
目的观察渴络欣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DNⅢ期)患者45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DNⅣ期)41例分别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对照组和渴络欣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早期DN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均明显减少(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3)对临床DN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尿α1-MG、尿β2-MG、血清蛋白(ALB),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改善显著(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临床DN患者的血肌酐(Scr),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却改善显著(P<0.05)。结论渴络欣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DN疗效肯定,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坎地沙坦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